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黄尚云


胡志明,越南国父,曾在中国游历,后在香港建立越南共产党组织,汉语突出,书法不错。

就是这么一个“汉语通”,在建国后马上下令废除汉字,这是为什么呢?

曾经的汉语博大精深,但普及不易

越南(主要是越北)古称“安南”,在历史当中,要么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分,要么是古代中国的宗属国,直到中法战争(1885)后,越南才被迫脱离了“中国的怀抱。”

越南的古文化,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其国内,曾经的建筑是“中国式”的,曾经的书籍也是汉字写的。

但古汉字笔画复杂,书写不易,普及更加难。曾经,在民国时期,中国有若干文化大咖振臂高呼:“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的深意是,汉文字普及很难,如此下去,文盲减少的速度就很慢,国家发展只能“蹒跚而行”。

中国当然没有废除汉字,但,越南,在1945年建国后,坚决废除了汉字。

所以,越南废除汉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汉字难写难学,普及太难。

越南曾被法国统治几十年,造成了文化断层

越南(越北)在1885年后,成了法国的殖民地,当然,越南的南部被殖民更早一些。于是,法国开始推广他们的文化,饮食文化、服侍文化等推广的不错,但法语的推进很难,因为汉字影响太深。

当局想了个办法,什么办法呢?他们发明了一套文字,那就是用拉丁文来记录越南人的各种发音,然后强力推广这些拉丁文,这就是越南的拼音文字。

1917年的时候,在越南的法国统治者,直接就废除了汉字,全面强制推行越南拼音。效果还是显著的,因为人们学这个确实快。

就这样,中国文化在越南出现了断层。1945年,胡志明建国后,仔细分析汉字和法国统治下使用的拼音文字,最后决定放弃汉字。

文化断层,是“废除汉字”的第二个原因

因为越南独立了,胡志明想使用越南自己的拼音文字,以体现自己国家的独立和自主

(胡志明雕像)

不可否认,法国对越南文字的“使用”,影响非常巨大,通过重新建立一套拉丁文的拼音系统,让越南人快速掌握。

从推广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这套系统虽然是法国执政者帮助越南建立的,但也有其特殊性,是属于越南人独有的拼音文字系统。

新建国的越南,肯定想有独立和自主的体现,文字是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因此,胡志明建国后“废除汉字”,使用了越南拼音子母文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是,“废除汉字”也就意味着废除了几千年来沉淀的文化。不夸张地说,很多文献古籍,现在的越南人已经看不懂了,甚至一些古建筑上的文字,越南本土人士大多都不认得了。当旅游的中国人,流利的念着古建筑上的字,读着越南旧时的文献时,很多越南人赞叹不已。

(越南喃字)

在废除汉字的同时,越南也废除了“喃字”,这是他们本国在汉字基础上发明的文字,但书写不易,难度还似乎很大,所以,二千多年来,官方书写一直是汉字。在汉字废除时,“喃字”也一同“被废弃”。

为了显示独立和自主,成为了“废除汉字”的第三个原因。

也许胡志明“废除汉字”有点急,如果能再坚持一段时间,等上10年,那么汉字就有拼音音标了,普及和传播就会变得简单了。

(越南的宣传广告牌)

精通汉语的胡志明,建国后“废除汉字”的主要原因是,汉字难学、难写,不易普及;受法国影响,出现了文化断层;通过“废除汉字”,广泛使用自己国家的拼音字母,来显示独立和自主。


蓝风破晓


现在的越南,从文化视角看,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到处都是中国式建筑,到处都是中国汉字,中国人到那旅游,感觉梦回1980年代的某处故乡;而来来往往那些颧骨外翻、皮肤黝黑的越南本地人,看着他们祖先留下的文字,一脸懵逼,安静地看着你念念有词,像面对从天而降的文化界大佬。

(图:现今还会书写汉字的越南人)

越南的文化遗址像中国,当然是因为他们过去一直都使用汉字。在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与日韩一起,都是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的附庸,官民都使用汉字,并因此得与拉丁语欧洲基督教文化圈、及阿拉伯语中亚回教文化圈鼎峙而三。

现在的越南人除非专门学者,根本对家门口的古建筑物上的文字一无所知,也是在近代以后,越南逐渐废除了汉字,让他们的文化传统断流而致。这个结果,如今很多人归咎到胡志明身上,认为是他在1945年领导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后,颁布法令废汉字,定以罗马拉丁字母为基的越南文字作国语后才这样的。这样的说法当然不客观。


古代越南其实已经制造有自己的文字,只是汉字是作为第一书写文字来定位的。甚至可以说,越南历史上其实也一直努力三件大事:从中国独立,从中国独立,还是从中国独立,汉字独立也是他们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

(图:到处可见汉字的越南境内建筑)

越南这个国家,且不论在古代地界是否归属中国这个问题了,至少可以明确的是,他们早在汉代以前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向来都是中国的属地或藩属国,特别是以河内为中心的红河三角洲一带区域。直到19世纪初,大清没落,自顾不暇,更无法保护他们无恙,越南被法国殖民,开始和中国渐行渐远。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越南无论政经还是文化、文字,是真正的彻底信从“中国模式”的,什么都亦步亦趋。

古代越南和越南人,本来就和中国及中国人傻傻分不清,大概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实质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蛮夷之邦,文化不昌,用汉字、学中国文化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现在知道的是,汉平帝时太守锡光就在越南建治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到了李朝时代更是什么都学中国。这是一个以汉语为中心的文教制度,维持到19世纪末。但是这个地方的人也一直都不安心当中华帝国的“孙子”的,远古越南被中国人称为“交趾”,据说粗浅的意思就是两个脚趾相交,以国人缺啥补啥的命名智慧,似乎也恰说明这个脚趾头交在一起的蛮夷,曾多让我大中华帝国如何不省心吧。

但是就在李朝时,因为越南人说话的口语和汉字书面语的冲突问题,他们就已经自造文字,是为“喃字”,即汉喃文字,是借用汉字六书搞出来的。但这个东西因为是生造,和朝鲜文字后来生造的“谚文”一样,既难适应,也比较粗俗,在记录、写文章等方面有很多问题,所以并没有立刻得到普遍使用,在往后的长时间里,越南凡正经或庄重的地方绝大部分还是用汉文书写。但同样需要正视的是,在15世纪的越南黎朝及往后,字喃也得到很大推广,一些据此写就的诗文出现了很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双重架构”的文字使用情况:字喃始终没有取代汉字,汉字是他们的第一书写文字,但是字喃也从此与汉字一起并行于安南,其使用对于越南的民族文化和文学起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也就是说,越南废除汉字的思想和历史渊源,要远远早于胡志明时期。可以说,越南虽长期为中国附庸,但是和朝鲜一样,或者因为言文不对应的困扰,或者因为在古代就有潜藏有民族主义势力意欲排斥汉字,希望有自己的国家文字的这个呼声,也是自始至终的,只是相对式微,不成气候。抵制汉人“侵略”,可说是过去越南历史的大主题,文字独立本来就是首要利器,只是一直没搞成功而已。


越南后来在胡志明政府时期,明令废除汉字,改用罗马拉丁字母为基的越南文字,还有一层原因在于法国的殖民统治因素。

近代越南,和宗主国中国一样,沦为西方殖民地,遭受法国统治。1858年法军入侵越南岘港,1885年正式打下越南。本来,法国只是抱着打劫的心理掠夺下越南的,到了20世纪初,他们彻底搞定了越南,已经准备吞下,完全据为己有,所谓“欲灭其国,必灭其文字文化”,他们开始施行体系化的废除汉字和喃字的政策,有意让所有越南人都改学拉丁拼音文字。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越南原本以汉学为基础的传统教育体系几乎全面衰败,汉字和汉语的使用范围日益缩小。虽然一些有志之士在一定范围内继续维持汉字教育,也努力学习和传承汉字,比如胡志明本人,出身乂安省南坛县知识分子家庭,汉学素养极好,汉字书法还可以,因为常年生活在中国汉语也流畅,而且还会写中国旧体诗。但是,因为法国的文化及文字政策,汉字文化传统在越南也差不多濒临破碎,逐渐退出了越南通用书写文字的历史大舞台。罗马拉丁化的“国语字”全面占领越南朝野,城市边乡,官员农民。

这种状况,陆续影响和力压近百年,到了1945年,胡志明领导的政府独立,其实汉字在越南也差不多已经失去了优势和主力市场地位,社会基础已经非常薄弱了。即便想回归汉字,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了吧。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1954年,越南赢得著名的“奠边府大捷”,迫使法

国签订协议,解放北半部国土。 伴随着国家去殖民化的进程,汉字存废问题再一次需要得到表决。

即便到了那时,越南其实对中国一直都有隐藏的敌视和恐惧心理。胡志明再深通中国文化,也毕竟是越南人,他本人对于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汉字,都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所以在1945年独立建国后,无论是各方面的考虑,废除汉字都变得理所当然。

本来,在20世纪初,差不多和我们的新文化运动同步,越南内部自己的知识分子也在讨论废除汉字问题,讨论选择拉丁文字代替汉字与喃字的利弊论争。很大一种声音认为,汉字文学被消除,“国语字”推行,对他们而言是民族之大幸事,认为说当民族沦为奴隶,以汉字为承载的儒学传统没有实在意义,救不了国家和人民,越南拉丁文字的“国语字” 成为“民族文字”势在必行。于是积极推广国语字,最领先的是东京义塾运动,接着像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之类都是著名例子。

而胡志明本人,一生追求的是民族独立,其余一切都可以说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凭借。所以,他本人中国文化素养如何,和中国的关系友好如何等等,不过都是交谊而已。诸如他曾经的经典名言,“尽管越南人吃了上百年的法国屎,但那总比吃两千年的屎舒服”,都表明他对中国态度的暧昧。而越南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倘若要彻底独立,摆脱邻国的影响,让越南文化及越南文字向新时代的自身转变,弃汉字改用“国语字”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越南建国后,胡志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汉字,并且把以罗马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越南文字作为国语。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是喃字与汉字都难完好地对应越南语,且难认、难记、难写,寻常百姓根本无力学习和读懂,在扫盲和建设本土语文运动中,汉字不是很好选择。也从此,在越南,“国语字”成为他们正式的官方语言,字喃只少数专家才认识,而汉字则只有一些庙宇的和尚才会认得一二。


美国总统罗斯福有句名言,伟大的帝国就像蛋糕一样,最容易消失的是它的边缘。

这句话对于如何看待中越关系而言,也许也是很有启发的吧,文字的存续与否反倒是很其次的问题。也所以,现在很多学者认为,东亚历史上一直就有“东亚”的概念,近代“佚失”了,现在呼吁需要重建,我作为读者,对此是完全不乐观的。

(图:东亚文化圈诸国在废除汉字后面临的文化传统断裂问题)

中国历史无数经验都在提醒我们,“卧榻之侧”的“朋友”往往是才最危险的。与其幻想别人的现实感激和文化回顾,还不如自己多补习功课,对吗?

2018,12,4,晚闲谈

感谢大佬们赐阅。会勉力每天都写一两篇随感。欢迎关注、点赞、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胡志明曾经在中国居住了20年,不仅仅汉语说起来非常顺溜,还能写一手好看的毛笔字。而说起和中国的关系,胡志明也是一直持有比较友好的态度,毕竟中国曾经给过越南无私而强大的帮助,两国之间更是十分亲密的兄弟国关系。

越南独立建国之后,胡志明就立刻下令废除汉字,推行以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为了保证执行的坚决,越南宪法之中规定了只有学会了国语字的国民才拥有选举权,汉字由此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和韩国一样,越南独立后废除汉字,一部分原因还是急于告别依附中国的历史,脱离汉字文化圈。说白了就是强烈的民族自卑心在作怪,在这一点上韩国还要明显一点,他们甚至宣扬汉字是他们发明的。这两个国家自古就是中国的附庸,汉字的输入就是宗主国文化统治的一种方式。而相对比较独立的日本就不觉得汉字有什么,只当作自己文化的一个部分。

对于越南来说,无论是汉语亦或者是根据当地语言习惯改造出来的喃字,在法国侵略的时期内已经被废除过一段时间,导致了两代人文化的脱节。在越南新政府成立之后,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让他们全部学习难度较高的汉语明显不切合事实,而由汉语发展而成喃字其实难度更大。于是相声的拼音文字就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推广,因为这些文字对于老百姓来说学习的周期更加短,可以加快社会脱盲的进程。

短期内,推广国语字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但是长期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麻烦。最主要的还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读懂古籍,甚至连自己家的家谱、胡志明时期的文献都看不懂。还有就是拼音文字始终不能避免的问题——同音字。同音异议字增多,生活之中的正式文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韩国的宪法只能用汉字编写,而且他们的身份证上依旧要印上汉字。还有一点就是拼音文字始终是平庸而单调的,我国也曾有有一段时期,很多知名文人提倡要全国使用汉语拼音,只是汉字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最终难以改变。

记得此前看过一个日本学者的报告,国家的强大靠得是自强,国家弱小不能让汉字来背锅。日本人倒是看得很清楚,而韩国和越南则不同,他们急于撇清曾经附生于中国的历史,这反而让他们和自己的祖宗文化产生了断层。


木剑温不胜


胡志明不姓胡也不叫志明,他叫阮生恭。与金正日、金正恩父子相似的是他的父亲叫阮生色。胡志明精通汉语除了他曾在我国发展外,另外跟他父亲阮生色有关。因为阮生色是越南科举的副贡,他对汉语也比较熟悉。无独有偶的是朝鲜建国后也采取过类似的措施。

福垊需要说明的是建国后废除汉字的金日成,胡志明废除的不是汉字而是字喃。金日成、胡志明都精通汉语,并且他们的革命都是在我国的援助下才得以成功。可他们建国后,都纷纷废除字喃甚至汉字,显示他们颇不厚道。关于这种行为,原因有三:

第一、民族主义。尤其是越南宋之前为我国领土,在明朝永乐年间也曾为我国领土。越南比朝鲜跟担心根本不存在的大国企图。第二、普及文化以及法文对越南的影响。越南识字率比较低,为了全面提升国民文化水平,结合法文对越南的影响,将字喃改成了今天的字母。这点跟外蒙古自立后采取西里尔字母拼写有些类似。第三就是福垊所认为的关键因素。

第三,更重要的却是儒家文化圈的崩溃以及苏联思想圈的建立。苏联思想圈涵盖欧亚,但其主要影响还是在亚洲,比如蒙、日、朝、华、越、老等。福垊下面谈谈儒家(中华)文化圈的崩塌。

清朝末年,随着列强兴起,东亚诸国或直接陷入殖民地或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最好也被列强欺负。在这种状况下,日本开启从儒学到兰学的转变,儒学发源地中华也积极学习欧美的科技乃至体制。在清末民初之际,有志之士本着经世致用的原则,从迷恋儒学发展成迷恋西学。为了国家强大,很多人把中华挨打的责任推给了祖宗,从怀疑传统迅速发展到了仇视传统。不仅儒学成为了众矢之的就连汉字也被有志之士(不肖子孙)的仇视痛恨。

典型的像鲁迅名言“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就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疯狂和偏激,这种疯狂和偏激加速了儒学(传统)的崩坏。而儒学文化圈中的朝、越在民族主义的浪潮以及废古、仇古中和我们一样,纷纷摆脱了儒学乃至汉字,就连中华都差一点废除汉字实行拉丁化文字,更不要说朝、越了。当然后来我们没实行拉丁化文字,但汉字被简化了,而且简化两次,因为二简字简得不太像话最终被废除。

什么时候亚洲才能形成像欧盟一样的亚盟?什么时候才能重建中华(不仅仅是儒家或传统)文化圈?


福垊


将胡志明废除汉字这件事与去汉化、摆脱中国控制捆绑在一起,真是错怪越南人,也错怪胡志明了。越南与韩国不同,其废除汉字不是为了去汉化,而是为了传播革命思想;至于客观上发生了去汉化的结果,则即是偶然,也是必然。

古代越南用的文字是汉字及源于汉字的字喃。在早期,越南官方多直接用汉字,民间则流行字喃,之后两者融合、并行,构成了汉喃文。古代越南人在汉喃文基础上发展出了璀璨的越南文化,但同时也有一个问题:越南的文盲率一直很高。

你可能会说,汉字也难,但中国古代的教育可是发展得非常好呀。不错,对比于各个文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非常注重教育,使得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能在繁复的汉字的基础之上保持相当高的识字率,但这是针对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而言的。清民两代,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分子支持简化汉字?原因之一就是繁体字太难学,文盲学习知识的门槛太高了。

越南人也是如此。在法国人没来之前,越南人也没有意识到字喃有多难学;法国人到来之后为了断绝越南人的文化,开始用拉丁字母改革越南语,形成了“国语字”。“国语字”没有历史传承,法国人试图通过这一方式让越南永远成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国语字”比起汉喃字好学太多,大大降低了越南人的文盲率;那这些越南人识字之后最爱看的是什么书呢?不是法国人希望他们看的书,而是革命、自由方面的书籍。于是,“国语字”成为越南人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工具,古老的汉喃字反而成了守旧文人的代名词,就如果五四之后坚持用繁体字、写文言文的中国人一样。

所以,胡志明废除汉字也就很正常了——如果恢复汉字(字喃),越南大众几乎瞬间回归文盲,而且汉字的学期周期太长,远没有“国语字”易于推广。其实胡志明与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至于黎笋之后的故事,与胡志明无关。


隐语


事实上,这是当时民族主义高涨到了极致的结果。虽然,胡志明精通汉语,但是,他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所以,在越南建国之后,他很快就废除了汉字!其实,这不是英明不英明的事儿,也不是个人偏见的问题,而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世界环境决定的,应该说是当时的时代潮流!不过,凡事无绝对,都有利有弊!废除汉字以后,就像朝鲜韩国日本一样,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承就成了问题!更何况,汉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相对来说,日本人更聪明一点,日语的平假名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的特性,还有书法可言。








hi123


不是每一个新国家的缔造者都能够像毛主席一样英明伟大!胡志明就远不如!

胡志明生于1890年,这一年龄比我们毛主席的年龄还要大三岁。1920年,胡志明在法国加入了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革命的一生。这一历史节点和我国很多开国领导人基本上同期。1924年,胡志明便来到了中国广东地区与中国的革命家们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共同为了亚洲范围内遭受殖民统治的国家和地区的解放运动做着贡献。1930年,胡志明在越南建立了“印度支那劳动党”。

随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开始不断兴起,胡志明适当的时机选择回国领导越南的民族独立运动,1945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德国的失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败退,使得对东南亚各国的控制逐渐减弱,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达到了高潮,并且最终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取得了胜利。胡志明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且当选了第一任国家主席和越南劳动党的党主席。



随后曾经的殖民者法国重卷而来,胡志明又领导越南进行了十年的抗击法国的战争。抗击法国的战争胜利之后,胡志明再次为统一全国进行了十年的艰苦奋斗。史称越南的南北战争,最终实现了越南全国的统一。


1965年之后的胡志明身体状况开始下降,中国派出了最先进的医疗队伍前往越南为其治病,知道1969年胡志明病逝。享年79岁。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胡志明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但是在军事斗争上也颇有成就的胡志明,却在战略眼光上不及毛主席。

尽管胡志明曾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并且胡志明写的毛笔字也颇为精道,书法水平十分高。但是越南在1945年宣布独立后,胡志明及其领导的越共政府,与亚洲各国在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一样,胡志明也在越南推行去中国化的政策,废除了越南长期以来使用汉字的历史。使用拉丁字母代替。试图掩盖历史上长期依赖中国,做中国附属国的历史,建立一套具有民族自豪感的历史。这点和同时期的韩国一样。



然而越南的这一决定是什么不明智的。至少到了今天来看,越南去中国化,废除汉字的行为使得越南国内民众的历史观更为迷茫,而且随着中国在亚洲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越南国内的经济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大。而失去了汉字这一纽带性文字,对于越南民众与中国的交流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更是对越南国内研究历史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很多年轻人无法了解到自己十九世纪之前的历史。因为作为普通人根本无法读懂国内留下的历史书籍和文献。更谈不上弘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不是每一个新国家的缔造者都能够像毛主席一样英明伟大!胡志明在战略眼光上就远不如!


珞珈山的猫


我们首先看下胡志明的个人履历:胡志明本名阮必成,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从小接受了非常系统的教育。自青年时候起,游历欧洲,接受了进步思想,并加入法国共产党,成功与共产国际拉上了关系。

大革命时期,胡志明跟随苏联顾问鲍罗廷来华,从此与我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利用我党的组织关系,在香港成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劳动党的前身)。并利用我军的资源,成立了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利用这只军队胡志明驱逐法国殖民者统一南越,又击败美国的干涉,使越南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胡志明精通汉语,与我党领导人有深厚的友谊,他的成功亦离不开我党的援助。但胡志明显然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越南在历史上一直属于华夏文化圈,并曾长期接受中国政府统治,要想隔断这种长期形成的依赖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文化割裂。胡志明废除汉字,创建越南文字,就是想彻底摆脱中国的制约。

胡志明倒还好,生前与我国一直保持友谊,继任者黎笋就是彻头彻尾的白眼狼了,他任内对多次援助自己的老大哥拔剑相向,可谓恩将仇报了。


林屋公子


这不由的让我想起几年前越南一些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的新闻,当时的原因是越南考古发现的一些古籍,他们已经无人可以解释和将其大意翻译通畅,这就意味着越南的文化发生了断层,已经同历史上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胡志明当年统一越南之后,废除汉字其实也是为了越南的去汉化,也就是不甘愿成为中华文化的附庸,这不利于越南民族主义的形成。而越南在当时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来发展,包括当时创造自己的文字,这都是胡志明不愿意使得越南成为附庸。

历史上的中华文明圈中,没有废除汉字的只有日本而已,当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有不少人认为需要废除汉字和儒家、道家文化,但是最后却以“儒道为体,西学为用”方式进行着维新变法,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一些进步学者认为,日本若是要崛起,必然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全盘西化只能让自己成为西方的附庸。

而历史也证明了,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魂,其结局就是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成为其他文化的附庸,那么成为不了一个由影响力的大国。在二战前,日本代表东亚文化,一直被西方视为东亚古典文化的继承者,这使得日本人十分自豪,一直到中国这些年崛起,世界才开始正视中国文化。

越南去汉化多年,一直想要构建自己特有的文化,但是越南却没有韩国那样的经济实力。韩国去汉化多年,直到经济腾飞之后才形成所谓的韩流文化,然而这种文化西不西、中不中,是一种典型的四不像文化。而越南则更加悲催,由于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熏陶太久,以至于去汉化后的越南,一直是难以产生像样的本土文化,乃至于现在一切都是从中国照搬,但是只学到皮毛,没学到精髓。


小司马迁论史


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越南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于1920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1924年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他同中共许多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在中国举办的越南青年训练班,创立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中共领导人刘少奇,彭湃,陈延年等都为他们授过课,他在1941年组织越南独立同盟会,领导越南共产党进行反法,反日斗争,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长达二十年,不仅中国的语言,文字能熟悉地运用,就是书法,诗词也很精通,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汉字早在汉朝就传入越南了,东汉刘秀在越南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汉人任延,锡光在交趾,九真开办学校,讲学传经,于是汉字也传入越南,隋开始科举取仕,越南学风也开始盛行,不仅有官办,还有许多民间私塾,虽说汉字在越南得到了大力推广,但由于越南人的发音和中原人相差甚远限制了汉字的普及,公元10世纪以后,越南从行政上脱离了中国,汉字也就渐渐转变成了注音文字,失去了本身汉字的意义,这种注音文字叫字喃,到了公元13世纪的时候,字喃基本已经系统化,开始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到了16世纪,两位意大利,葡萄牙传教士在岘港建了一座教堂,他们用拉丁字母记录越南语并在教徒中传授,越南人感觉使用起来比汉字方便,不仅好认好写还和发音联系,这样就在民间有了一些基础,到了法国成了越南的宗主国后,更是排斥汉字,推广拼音文字,1945在越南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代表政府宣读了《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为了让广大群众看的懂《独立宣言》文本就是用拉丁拼音文写的。


由于越南被殖民化后,产生了严重的文化脱节,老百姓很少能有认识汉字的了,再说学起来也吃力,为了让人民尽早脱盲,建国后越南立即废弃汉字,这和政治没有关系,和民族也没有关系,这有点同中国解放后为了扫除文盲实行简化字差不多,不知大家想法如何?有想法请留下笔墨。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