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6歲,剛上一年級,每天作業要做到23:30,兒子疲憊不堪,小學需要這樣刻苦嗎?

用戶1546409737


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針對寫到晚上11:30我覺得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孩子還沒有養成寫作業的習慣。回家後是否是就開始寫作業,還是先玩一會,吃完飯了,由大人指導寫作業。你想回家後吃吃飯,收拾收拾也就八點左右了。再開始寫,一年級孩子普遍寫的慢,您要是在要求嚴格點,更慢,寫一兩個小時正常。再加上有的孩子,坐不穩,一會兒抓抓這裡,一會兒撓撓那裡,一會兒要去吃東西,一會兒又要上廁所,來來回回時間都折騰裡面了。

如果習慣養成,就開始寫作業,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一段時間就是通過磨時間矯正孩子學習的壞毛病,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第二,剛開始孩子不適應小學的節奏。剛開始出現這個問題也屬於正常。新的教學方法,孩子一時接受不了,聽不懂導致作業不會做,那麼家長的作用就出現了。輔導,當然輔導孩子作業是個要命的活兒,慎言慎行,控制脾氣,你認為超簡單的東西對孩子來說未必簡單。我一直覺得小學老師還是很厲害的。因為講明白10+10=20很容易,可是講明白1+1=2其實很難。

總之,用一段時間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後面就輕鬆了。


我是閻老師


我家小孩也剛上一年級,說一下我們的作業吧


語文:

1.背誦《365兒歌》第5、6頁,兩首兒歌;

2.聽音頻,閱讀《小豬唏哩呼嚕》上冊,要求家長在旁監督,孩子用手指著跟讀;

3.跟著視頻學習廣播體操一遍;

4.跳繩一分鐘。

數學;

口算訓練第二頁。


我家孩子,完成語文作業用了半個小時,數學作業用了5分鐘,吃完晚飯,如果沒有興趣班的話,還有挺多的時間玩耍,開學10來天了,還沒有出現作業要做幾個小時或者要到晚上11點半的情況。


但是我家隔壁一個孩子,她的媽媽就跟我訴苦,說孩子完成作業速度太慢,因為孩子的識字量跟不上,很多題目需要媽媽講解,理解能力也稍微弱一些,所以像語文背誦所花的時間就會比較長,數學題也是,需要家長在旁指導。


不管怎麼說,才剛上一年級的孩子,還不適合搞題海戰術,多閱讀,增強孩子的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才是關鍵。如果孩子現在跟不上,家長只能放鬆心態,慢慢引導,每天多教一些,少點批評,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至於怎樣增強孩子的注意力,我覺得,家長少嘮叨,少打擾,就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了,慢一點不要緊,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會越來越順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你好,我是一個愛分享的80後寶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6歲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希媽育兒


你好,我是一位雙胞胎寶媽,我家兩個女兒今年九月份上一年級了,學校也佈置作業,每天語文最少寫兩篇字,課文讀兩遍,在群裡背誦一遍,數學作業也是寫兩篇,10以內的分合式要讀幾遍,基本每天的作業都這麼多,雖然在我們大人看來是不多,但是對於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是算多的了。如果每天有爸爸媽媽監督寫的話最多就一個半小時完成所有的家庭作業,但大部分孩子天性貪玩,有的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玩兒,如果父母不督促做作業的話孩子作業做到半夜也是有可能的。我家倆孩子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我一邊做飯一邊監督她們寫作業,等她們寫完作業我給檢查過關然後簽字,作業做完基本四點四十左右,我開始炒菜準備吃飯,吃完飯五點半左右,倆孩子幫我收拾洗碗筷,這是基本下午六點多,她們自由玩一個小時,七點多準備洗漱,然後再看看課外書,故事書,八點半就得準時上床睡覺。孩子們讀了兩個月多月了,她們的成績還算班級裡前幾名,也不會聽到她們說不想上學啊或者說讀書不好玩之類的話。其實我最後想說孩子的寫作時間必須得給孩子們規定下,因為她們還不是很懂得怎樣合理的安排時間,孩子們的時間觀念需得從小給她們灌輸。



涼山柒妹


我是過來人,兒子已經大學畢業了,也曾經經歷過你這樣的苦惱。幸運的是,我是一個教師,知道孩子的成長規律。首先,6歲的孩子必須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早睡早起。作業太多,超出了孩子承受的能力範圍,你可以投訴老師。這樣的事情我就幹過:老師天天讓孩子抄書,反覆抄寫,我到學校去問老師這個有意義沒有?那文章孩子已經爛熟於心了。很不客氣的說,如今的師範畢業生素質越來越差,跟80年代的不能比,他們做了小學老師,很多時候都在胡來,不按照教育規律。還有,有些教育專家的所謂的新型教育觀念也有問題,不幸的是我們的教育部門還人云亦云跟在後面施行,最終倒黴的是孩子。舉個例子:現在的小孩子數學要學一種“數字拆成”,比如將10拆成5+5.4+6,3+7等等,然後讓孩子背,說是為了將來一眼就可以看出3+7等於10.這不是有病嗎?孩子智力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知道3+7等於10了,要預先背了幹嘛?白白找罪受?

所以,當下教育整體有問題。我們家長左右不了大形勢,但能左右自己的孩子。身體要緊,作業做不了就不做,跟不上要求留級,孩子稍微大一點,智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做作業就速度快,不會拖拉了。


揚州微笑的草


你是哪裡的小學?孩子沒上幼兒園還是上的公立幼兒園。

我姑娘今年也上一年級,回家自己有時說交的真簡單,都會,我也知道幼兒園都學過,她都會。我就告訴她會也要認真對待。

學校老師留的作業也很少,我女兒每天放學去託管,每天託管老師會孩子把做完的作業就會發到群裡,就是三個數的混算會偶爾馬虎會錯一兩道,其他幾乎沒有錯的,做的也挺輕鬆,我姑娘不算聰明型的,但是主要是作業也少,也不難,國家教育現在不允許給一年級小學生留太多的作業。

所以,你說孩子作業多也是不太正常,不管是多還是孩子不會,都不能讓孩子在小學一年級就熬夜做作業,這樣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必須保證孩子的睡眠,按照你所說的,孩子應該沒有去託管,如果自己沒有時間輔導孩子,最好能送去託管學習會有些幫助,如果自己有時間,現在小學放學的也比較早儘量早些輔導孩子,讓他不要再去熬夜學習,這個階段沒那個必要要!





王剛說生活


我家包子剛上小1,感覺還比較輕鬆,主要是現在教育局明確規定不準給小學一.二年級佈置作業!

不過老師還是有囑咐讀讀練練的。我們課內輔導主要是:讀課文認字聽寫,讀英語,練練數學題!

課外的部分:我有安排練字,益智遊戲,戶外運動,小夥伴交流玩耍等。現在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我每天2個小時左右就搞定了,中間還有休息的😊主要是放學後養成好習慣,休息下馬上寫作業,不要拖拉。另外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PS:這是今天寫的字,算課外的額外任務咯😊





軟萌包子老虎媽


本來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我想起了一些真實經歷,與題主分享一下。
我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老師,去年帶班的時候聽別的學生說班裡一位吳姓同學做作業到夜裡十一二點,後來問這位學生,他自己說有時候他爸陪他做作業到凌晨兩三點。這是為什麼呢?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他做作業太慢了,學習成績也很差,數學不會做,語文不想寫,一個字能寫很久,就是那種你坐他跟前看著他,他都不想寫字的主。這樣的學生,雖然有一位很負責的家長,可家長也無計可施(他家長揍他揍得特別恨,可還是沒用)

所以,看到這樣的問題,我不禁在想:是不是問題在學生身上?孩子是不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是做題太慢,注意力不集中呢?不過還不要緊,只要用對方法,慢慢培養他的學習習慣,還不晚,畢竟才小學一年級。

PS: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是不太相信老師會佈置這麼多家庭作業的。當然,特殊情況除外。


鑫鼎賽亞


我女兒今年上初二,沒遇到這樣的問題,得益於辦公室同仁的提醒和表姐的先例。

辦公室同事李姐是一年級班主任,她曾經說過,小學三年級是一個轉折點。孩子在小學階段是否出色,順利過度到初中,三年級是個坎。如果基礎打得好,孩子就少受罪了。

表姐的孩子從小特別優秀,沒上過任何興趣班、實習班,一路上到高中都是學霸。我問過表姐,你咋這麼好福氣,生個孩子這麼省心啊。

表姐一笑,你們都是“只見賊吃肉,沒見賊捱打”。孩子小的時候,我是怎樣輔導她的,從來沒看過任何電視電影,也基本沒去逛街聚會,幾乎與外界斷絕了聯繫。全心培養她,與她一起完成功課,養成了學習習慣,這才有後面的自覺啊。

寶貝女兒三歲時,我開始給她買拼圖、手工畫冊,四歲時她已能完整獨立搭建樂高城堡;同時給她制定嚴格的作息和規則,例如,20分鐘吃飯,飯畢自己將餐盤送到廚房洗碗槽;30分鐘玩玩具,然後自己將玩具收拾到箱子裡,不收拾就沒收;每天1小時玩拼圖和手工冊,這項我視為學習,不計在遊戲時間裡;40分鐘練琴。

後來上小學後,她的專注力和持續力在班級裡是比較突出的,老師評價她能夠沉靜下來做一件事,不受外界干擾。而她玩拼圖和樂高,對數學方面有很好的助益。

我們平時是這樣的場景:下班後,老公廚房做飯,女兒寫作業,我在書房練琴;期間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打斷並求助於我。飯後,三人30分鐘聊天和吃水果的時間。之後我寫教案備課,老公看專業書,女兒練琴。週五則把所有功課做完,週末兩天痛痛快快地外出玩樂。

我們告訴女兒,看書是我們的功課,工作後更有緊迫感,需要不斷充電。所以經常補充專業技術知識,不斷考證過級,拿各類資質證書。而這些才能換來她的鋼琴、繪畫課程,以及家庭支出的充裕。

在我們的餐桌、琴房、鞋櫃等處,都張貼著全家人的作息表,每天的日程都按部就班。起初我也覺得,生活如此刻板,缺了溫馨浪漫。後來就嚐到甜頭了,有規律的生活使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習慣。

女兒上中學後,家庭準則基本不變,只是週末的兩天外出遊樂時間減成了1.5天,這點她也欣然接受,因為課業畢竟增多。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裡一直進不去前十,自己很著急,反而我們總勸她別貪心,別太逼著自己了。

總結一下,感覺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更重要。低年級時,老師一般不會佈置太大的量,而且普遍偏向於家庭動手類作業,比如,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個小箱子,觀察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等。這些都需要家長多投入一些時間去培養,去總結。


愛吃火鍋也愛魚


我兒子14歲,九年級,正在備戰中考。做為中考生,他每天最晚11點睡覺,大部分時間都是10點半就寫完作業,上床休息了。

舉我兒子的例子,是想說,你6歲的兒子,每天作業到11點半,太不正常了。

如果真這樣的話,奉勸家長,超過9點半,孩子還沒寫完作業的話,就別讓孩子寫了。

6歲的孩子熬夜作業,會傷害大腦,會變傻

要知道,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總這樣熬夜,最傷害大腦,而大腦一旦受損,是不可逆的,孩子的智商會下降,會影響智力,簡單地說,6歲的孩子,總這樣熬夜,會變傻!真的不是嚇唬你,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將來中考、高考真正需要用功的時候,智商跟不上,會多著急、會無能為力。

媽媽要反思一下,孩子作業慢是專注力不夠,還是家長過於要求完美?

媽媽天天壓著做作業,需要大人陪著理解題意,才能解出答案。即便這樣,作業量也不可能多到寫到11點多。

媽媽要靜心反思、觀察一下,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寫到那麼晚?如果孩子好動、不專心,要從提高專注力上下功夫,而不是過於嚴厲,盯著孩子的小缺點、小問題。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知識問答,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同是一年級娃媽,作業如下:

語文:1.訂正聽寫,每個寫三遍;

2.在自己的田格本上按圖片格式練寫;

3.今天檢查了《經典誦讀》的背誦情況,有些孩子所學還不會背誦,請繼續複習;

4.《習字冊》帶回家的孩子請認真完成;

5.閱讀《小豬唏哩呼嚕》。

數學:1,完成計算能手第11,12頁。

2,繼續在日格本上練習書寫數字1到5,每個一排,注意書寫質量。

語文只寫了第2項,大約田字格五六排,花了十分鐘。其他的,第一項沒有需要訂正的,3,老師檢查會背了。4,習字冊在學校已完成。5,在校已閱讀

數學第一項花了五分鐘,第二項十分鐘。

整個作業半小時內完成了

不明白什麼小學一年級要做作業做到11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