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寧:下足繡花功夫 提升脫貧成效

乡宁: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脱贫成效

中共鄉寧縣委書記樊洪平(右一)在昌寧鎮東廒村調研。

乡宁: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脱贫成效

中共鄉寧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廉海平(右四)在西坡鎮鑫農養殖專業合作社肉兔養殖基地調研。

乡宁: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脱贫成效乡宁: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脱贫成效

昌寧鎮戎子酒莊葡萄基地

乡宁: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脱贫成效

西坡鎮趙院新村全景

乡宁: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脱贫成效

光華鎮萬頭肉牛養殖基地

四個提升 全面鞏固脫貧成效

2017年鄉寧縣接受了省級第三方評估驗收,完成了脫貧攻堅既定目標任務,2018年9月7日,省政府正式發文宣佈鄉寧脫貧摘帽。鄉寧縣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貧困戶脫貧後,在鞏固期內繼續享受包括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社會扶貧、就業支持等扶貧政策措施,確保貧困戶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紅利,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幫扶幹部與脫貧村和貧困群眾脫貧不脫鉤,鞏固提升群眾滿意度。

為切實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到2020年年底如期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據我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關於堅決打贏全省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和臨汾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方案》,以及《鄉寧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鄉寧縣“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鄉寧縣編制了《脫貧成效鞏固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深入落實中央、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工作要求,堅持以富民強縣為目標,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以增加群眾收入為核心,全面落實“四不摘”要求,抓好“一個攻堅、四個提升”即:攻堅貧困人口脫貧退出這個硬任務,提升富民產業、提升基礎設施、提升內生動力、提升幫扶實效。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激發廣大幹部群眾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凝聚全縣力量,下足繡花功夫,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提升戰。對未脫貧戶重點扶持,確保早日脫貧,對已脫貧戶鞏固脫貧,確保脫貧戶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縣平均水平,全力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實現脫貧戶持續增收並逐步達到富裕;對已脫貧的36個貧困村鞏固提升,脫貧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在全省貧困線以上。

到2020年,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壓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好完善扶貧項目庫,推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實現農村基礎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改造提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進一步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十大工程 全力促進富民強縣

(一)產業提質增效工程。提高特色農業、光伏、電商和鄉村旅遊等產業增收能力,繼續通過財政補助推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糞汙處理設施建設及農產品加工、流通、儲存和營銷項目建設。依託雲丘山、戎子酒莊、峰嶺等旅遊風景區和龍頭企業,直接或間接促進周邊農戶增收致富。繼續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創建工作,支持推進淘寶、京東、樂村淘、農芯樂等知名電商企業完善村級服務網點,加快推進“快遞下鄉”。

(二)易地搬遷後續工程。實現鞏固期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搬遷戶提供免費職業指導和就業介紹,確保搬遷戶穩定脫貧。創新社區組織管理,在城鎮集中安置點逐步實行城市社區治理,在農村大、中型安置點逐步實行農村社區治理,小型安置點實行村民自治管理,優先為貧困人口提供物業崗位。

(三)培訓就業增收工程。實施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補助政策。到2020年,使有技能培訓需求的貧困勞動力都有機會接受職業培訓,累計完成農村剩餘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9000人次,促進8000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基本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規範有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格局。

(四)健康扶貧工程。全面落實“三保險三救助”政策,確保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落實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先診療後付費,實現“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脫貧攻堅期內,實現縣、鄉、村三級衛生醫療機構標準化全覆蓋,因戶因人因病落實幫扶措施,確保不出現因病致貧、返貧現象。

(五)生態助力工程。繼續實施“五個一批”林業生態扶貧工程,推動造林由“過程管理”向“結果購買”轉變,切實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變成群眾鞏固脫貧成效、增收致富的過程。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扶貧攻堅合作社造林工程、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工程、林業產業扶貧工程等。

(六)社會保障兜底工程。研究出臺與鄉寧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城鄉居民死亡喪葬補貼制度,完善待遇發放制度,確保全縣60歲以上人員待遇發放率為100%;嚴格執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各項制度;繼續實施從幼兒園到普通高中、中(高)職家庭困難學生教育資助全覆蓋;對五保戶、低保戶貧困人口實行穩定兜底;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七)集體經濟壯大工程。從2018年到2020年,探索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斷髮展壯大集體經濟,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積極探索符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八)內生動力激發工程。加強政策、教育、典型引導,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德結合,加快補齊貧困群眾“精神短板”,激發內生動力,讓貧困群眾想幹、敢幹、能幹、會幹。通過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進行“扶志”,把貧困戶積極參與作為扶志的核心。通過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進行“扶智”,幫助貧困群眾轉變觀念、提升技能,增強穩定脫貧內生動力。

(九)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質工程。繼續完善農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按照“四好”農村路標準,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加強對水、電、網、村級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運營維護,確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轉,發揮效益。到2020年,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莊達到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村莊風貌乾淨整潔有序。

(十)社會力量幫扶工程。堅持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繼續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脫貧成效鞏固提升。繼續深化民營企業“十企(會)幫十村——精準到戶”扶貧行動,引導社會組織開展針對性精神扶貧。

九大保障 確保惠民政策件件落地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三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堅持抓黨建促脫貧鞏固提升,全面落實“三基建設”要求,推進“並村簡幹提薪招才建制”,實施農村本土人才迴歸工程,把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充實到“兩委”班子。

(二)加大財政投入。堅持增加財政投入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並重、健全與脫貧成效鞏固提升任務相適應的投入保障機制。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績效管理,落實資金使用者的績效主體責任。健全公告公示制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三)提高金融扶持水平。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帶貧企業的信貸投放,創新信貸產品和模式。依託全省統一建立的中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建檔立卡貧困戶評級授信體系,為貧困農戶融資提供信息對接服務。支持保險機構開發和推廣特色農業險種,健全農業風險防範體系,扶持壯大特色產業。

(四)強化土地政策支持。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科學評估規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脫貧成效鞏固提升用地需要。持續推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在省域範圍內流轉使用。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向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扶貧企業流轉。

(五)增強科技人才支撐。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擴大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選派培養規模。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發展壯大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實用人才隊伍。依託縣內外人才培訓基地,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土專家”和“致富帶頭人”。

(六)抓好幫扶隊伍建設。脫貧攻堅期內,縣級領導、各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和幫扶責任人,針對已脫貧戶和未脫貧戶分別制定並落實脫貧鞏固計劃和精準脫貧計劃,強化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成效。縣委組織部加強對幫扶人員的日常監管、業務培訓和督查考核,持續鞏固群眾滿意度。

(七)做好風險防控治理。將作風建設和問題整改貫穿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全過程,嚴格落實陽光扶貧廉潔扶貧規定,健全扶貧領域腐敗預防和作風問題治理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專項整治。做好群眾疏導工作,防止貧困戶和其他農戶因享受政策利益失衡引發矛盾,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八)落實宣傳教育工作。深入學習宣傳中央及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大決策部署,組織媒體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式宣傳報道扶貧領域的好經驗、好做法,講好鄉寧扶貧故事。選樹一批脫貧攻堅、幫扶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激勵廣大幹部更加主動地做好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工作。

(九)嚴格督查考核機制。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制定出臺完善的督查考核細則和績效管理辦法,繼續實施督查通報制度,進一步發現問題,明確任務,壓實責任,確保脫貧成效成色持續鞏固提升,確保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鄉寧”奮鬥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