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新政出台!常州这项政策又优化了

近日,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工作的通知》。

早在2016年年末,常州商品房预售制度调整通知中首次提到,对于能够按规定落实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的项目,预售工程形象进度达到正负零以上,即可领证预售。

从这项政策实施两年的效果来看,可以说让购房者、房企、政府甚至金融机构各方都受益。

对于购房者而言,因为有托管资金作为保障,尽管新房买的是期房,但买到烂尾楼、延期交付、不能办理房产证等概率将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对于房企而言,虽然部分资金被托管,但房企从拿地到开盘的周期极大地缩短了。常州这两年拿地到开盘仅需4-5个月的项目比比皆是,甚至有楼盘拿地6个月即实现清盘,房企的资金周转效率较之前明显提升。更关键的是,在目前市场调整周期越来越短的背景下,房企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及营销策略,在运营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对于政府而言

,可以为资金链断裂的停工项目提供后续工程建设资金保障,在恢复施工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为房地产风险项目处置提供流动性支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常州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以有效遏制虚假合同假按揭现象,同时也有利于开发贷风险的全过程管控,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还可以为市场快速增加供应。

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新政出台!常州这项政策又优化了

这两年,在常州市区商品住宅可售楼盘数量骤减的背景下,市场新增供应量不减反增、库存得到补充正是得益于这一制度。

根据常州克而瑞统计数据,2016年前11月常州市区主力在售楼盘数量多达120个,但新增供应只有300万㎡;

2017年开始实施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政策,市区主力在售楼盘数量锐减至67个,但新增供应却同比2016年增加34%;

2018年更多楼盘进入第三方托管,尽管主力在售楼盘数量进一步减少至64个,但新增供应却比2016年增加69%。

可以想象,若不是实施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常州的供求矛盾一定会更加严峻,从2017年截至到今年前三季度的房价上涨压力也就更大。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近日常州市房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工作的通知》,该制度在托管额度、支付节点等方面都做了优化调整。对比此前的托管政策来看,此次调整体现在以下方面:

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新政出台!常州这项政策又优化了

在托管服务范围上:此次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扩大了托管服务范围,将全款购房业主和贷款购房业主全面纳入预售资金第三方托服务范围,实现了托管服务对象的全覆盖。

在托管额度上:托管额度从此前的备案均价的40%调整为备案均价的30%或者毛坯住宅4000元/㎡、成品(精装)房6000元/㎡。此次调整主要考虑到这两年房价的提升,再按照之前的比例托管已经不太合适,比例下调也让房企的销售资金回收增加,减轻了房企资金压力,提升了房企的资金运营效率。

另外此次调整还考虑到当下常州市场上成品房供应越来越多,将毛坯和成品房的托管比例分开来制定,尤其是可以选择备案均价的30%或者6000元/㎡,这对于一些单价20000元/㎡以上的高端精装楼盘利好更大。

在支付节点上:小幅度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二分之一、主体结构封顶、外立面装饰的受限比例,

增强了对楼盘顺利竣工、交付的保障。

在建设工程支付保证上:本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专业担保公司的支付保证额度可计入初始托管额度,且纳税高的房企,可计入初始托管总额的支付保证额度更高,这也意味着对于新城、路劲、雅居乐等深耕常州,总销额较高、纳税额高的企业来说,托管额度有优惠政策,托管压力相对更轻。

好的政策从来都是应该立足于市场,并且为市场服务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为常州市房管局此次预售资金托管政策的优化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