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龙袍会洗吗?真的是穿一次就扔掉吗?

吧吧娱姐


龙袍是不会洗的,但也不是穿一次就扔的。

众所周知,龙袍是九五之尊的威严,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在黄袍上绘九条龙傍身,又有五彩祥瑞围绕烘托,并绣有各种寓意吉祥、色彩艳丽的纹饰图案。




龙袍用料珍贵,工艺讲究

选用最好的缂丝料,使用金线绣成,运用当时最高级的技术技法。有的龙袍还使用了小米珠,珊瑚珠,孔雀羽等种种不适合清洗的奇珍异宝。

而我们都知道的是,衣服对于清洗是一个坎,很多衣服并不是穿破的,而是洗的次数多洗破的。每一次清洗都是对于衣物的一次损害。

最华丽、最雍贵的设计都铺设到了龙袍,而这些美丽的东西又普遍复杂脆弱。所以,龙袍怎么能进行清洗呢?





龙袍不清洗,但并不是穿一次就扔

我们用三个理由进行解答:



第一,一件龙袍穿的次数很少。

以我们所常见的清朝为例,皇帝的所有服饰基本上分为三个类别——礼服、吉服、便服。

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就是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而龙袍,是皇帝在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的礼服,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帝王朝服。

所以皇帝出了上朝或是其他重大活动时穿着龙袍,其他时间多是穿便服。皇帝的服饰多达几十种,而龙袍穿的次数与时间并不久,所以不必清洗。



第二,皇宫干净,龙袍不脏。

皇宫没有尘土飞扬,宫女太监勤于打扫。且众人彬彬有礼,举手投足间全是礼仪,所以并不会弄脏龙袍。



第三,龙袍珍贵,造价极高。

史料记载,织造一件龙袍,需用绣匠608工,绣洋金工285工,画匠26工,每件制作成本是10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14.189385万元。

其实据记载所传,大多数龙袍都不会被穿第二次,它们都规规矩矩的躺在了收纳间里。而至于皇帝的常服,多的皇帝都穿不了,更别提清洗了。

会扔吗?当然不会。既是扔了,也没人敢捡,因为私藏龙袍是死罪。


注:

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进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为什么要将一条龙绣在里襟呢?

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于是,将一龙绣在里襟。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望十安的酒


第一,龙袍之时一个统称,古代皇帝会根据不同的礼仪,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服装,比如礼服、吉服、常服等等,上面当然统一地绣上龙纹,它们都被称为龙袍。

第二,龙袍能不能洗要看是哪个朝代的哪种龙袍。首先,不论哪一种龙袍,都是使用非常讲究的原材料,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比如清朝的礼服一般要用十几名画工完成纹样的设计(乾隆皇帝曾经因为纹样的设计过于繁琐,干脆下旨规定礼服的样式每两年才能更新一次),再用500名以上的绣工完成制作,耗时一般都在两年以上。

我们知道,宫廷中使用的物品,从建筑上的斗拱、雕花藻井到座椅以及服装,到了清朝之后全部都是越来越繁琐的,汉朝的皇帝皇后如果穿着较为简约或者洗过(最起码宋朝及之前朝代的龙袍是可以浣洗的)的衣服,就会被史书称赞为节俭,珍惜民力。但是到了清朝之后,龙袍就不再具备被浣洗的条件了——因为清朝乃是天朝上国啊,有康乾盛世啊,所以清朝皇帝的龙袍通常是用金丝银线以及缂丝技法制作的,看看清朝龙袍的细节,你就会知道,这东西一洗就废了。

但是常服就是可以洗的了,常服其实就是便服了,做工相对简单很多,材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常服才是皇帝平时穿的衣服,以舒适为主,只是在颜色和纹样上体现皇帝的高贵而已。

第三,龙袍当然不是穿一次就扔掉。在清朝来说,礼服一般只在重大的典礼和重要的祭祀活动中才穿;吉服一般只在吉庆日的公共场合才穿,一般都是只穿一天就收起来,等下次必要的时候才会取出。

并且, 龙袍不能扔啊,扔了不是害人吗,谁捡谁死罪啊!


国史通论


不会洗,因为衣服上的金线珠宝很珍贵的,但不会穿过一次就扔,因为龙袍有几件备份,而且龙袍也不是整天都穿着。


砍砍来谈


不会被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