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為什麼38度5才讓吃退燒藥?

秋夜月涼


家長首先要明白髮燒是個症狀,而不是病因。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感冒,有可能是出牙出疹,也有可能是受寒食積,便秘等等,很多病都能伴有發燒的症狀。中醫治病講的是辨證求因,如果見發燒就只顧退燒,那與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沒有區別。所以孩子發燒時先要檢查有無其它症狀,再結合天氣,孩子的年齡體質,大小便,舌苔,平時的飲食起居習慣等等來判斷病因,然後找出最恰當的治療方法。

發燒39.5度以下是安全溫度,超過39.5就很容易上升,容易引起驚厥反應,超過41度有可能對大腦造成損害。

那個產生質變的溫度是38。5℃!

當孩子發燒時,什麼情況下不用擔心呢?我們傾向於以下情形不必過分擔心:

· 發燒少於5天的情況下,孩子的行為舉止相對正常。如果他像往常一樣頑皮,吃喝都正常,那麼你不需要擔心。(他看起來可能會比平時疲倦)

· 3個月至3歲的孩子,體溫高達39.16℃);3歲以上的孩子,體溫高達103F(39.4℃)。這個溫度很常見,但是不必擔憂。

· 如果擔心,去給孩子做個血常規,明確是病毒感染,也不用擔心。

孩子反覆發燒,我們要關注孩子的免疫力。


保力兒童健康管理師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發燒了,什麼時候用退燒藥呢?

在門診經常會碰到有家長有這兩種誤區。

誤區一:退燒藥要早點吃,要不然會體溫越燒越高

這類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有發燒,不管它幾度,也不管寶寶精神狀態怎麼樣,馬上給寶寶吃退燒藥。

吃完退燒藥後,然後不停的監測體溫,發現體溫還是越深越高,然後馬上跑醫院:

醫生,我家寶寶高燒不退呢😂😂😂😂


其實,發燒是寶寶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

當細菌病毒進入體內,寶寶體內會作出反應,體內的保護細胞會與他們作戰,人體可能會表現出發燒這個症狀。

如果細菌病毒進來了,機體一點反應都沒有,豈不是更糟。

當寶寶發燒了,也會經過一系列的生理過程:體溫上升期:高峰期、退熱期。

即使我們在體溫上升的初期就使用退燒藥,也不會違背這個生理過程的。

寶寶發燒就像一列高速前行的汽車,退熱藥就像踩剎車,不會馬上停下來,要像前滑一段時間才能停止的。


誤區二:凡藥三分毒,我只相信物理降溫

還有一類極少部分的家長,堅信用藥三分毒,“打死”不吃退燒藥。

是藥三分毒沒錯,但我們用藥也是要權衡利弊的。

當利大於弊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使用退燒藥。

並且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常規推薦寶寶使用的兩種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它們的安全度是可以接受的。

而物理降溫只是一種輔助治療,對寶寶退熱沒有起決定的作用。

當寶寶高熱時,是不能單單指望物理降溫的。


什麼情況下使用退燒藥

我們目前常規推薦兩種情況下使用退燒藥:

體溫超過38.5℃,和或者因為發燒引起寶寶不舒服。

研究表明,在38.5℃以下,吃退燒藥引起的不舒服,遠遠大於發燒引起的不舒服 ,所以可以暫時不使用退燒藥。

當大於38.5℃的時候,寶寶因發燒引起的不舒服可能就會大於因我服用燒藥引起的不舒服。

當然,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5到39℃之間,寶寶的精神狀態還是很好,可以暫且不用退燒藥。

但是如果體溫超過39.0℃時,還是建議使用退燒藥的。


我是小果醫生,三甲醫院兒科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與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兒科醫生小果


小兒發燒我不建議吃藥,發燒是人體自我修復的完美途徑,是排除體內毒素垃圾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身體營養吸收,智力身高增長,促進身心靈提升的有效途徑之一。

發燒是排毒,發燒的時候,如果體內垃圾排到肺部,吃藥干預了,就會成為肺炎,如果垃圾排到耳朵,就會成為中耳炎…… 更容易出現其他變症,所以,發燒不要干預,讓身體自己調整最好,只有把體內垃圾排出來,才能徹底治癒,如果把垃圾壓制在體內,垃圾還會以其他方式排出來。

也只有發高燒的時候,也就是39度以上,身體才能徹底排毒,如果低燒,建議給身體增加能量,努力去高燒,39度以上頻繁小口喝淡鹽水,做到手腳熱,39度以下頻繁小口喝溫開水,也要做到手腳熱,可以熱敷肚臍和後背。不管大人孩子都可以這樣處理。

希望這個建議對你有幫助。


鄭姐221565349


有資料顯示,人體體溫達到39度時應該退熱,但為什麼醫生會推薦我38度5的時候就應該服用退熱藥物呢?

因為體溫達到38度時並不意味著是最高溫度,很多時候體溫還會繼續上升。因為藥物吸收需要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體內溫度還可能繼續上升,當體溫達到38.5度時,服用退熱藥可能需要數分鐘或者更長時間才會起效,而在38.5度時服用退熱藥物,藥物起效時,正好溫度是39度左右。

如果等39度時,再服用退熱藥物,等退熱藥物生效時,往往體溫已經超過了39度,這時候寶寶有可能因為過高溫度而導致高溫驚厥。

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但體溫增高到同一水平所代表的意義卻基本相同,發燒不會燒壞孩子,退熱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高溫驚厥和降低體內過多的消耗。

一般情況下,寶寶降溫主要是以流汗蒸發,導致體內溫度下降的方式退燒。而很多媽媽會發現,寶寶服用了退燒藥,但是退熱效果還是不明顯,主要原因是由於退燒藥主要作用是強迫人體增加散熱,而散熱的主要過程是依賴皮膚排汗帶著體內熱量,當寶寶體內水分不足時,即使服用了退燒藥,也達不到預期的退熱退熱效果。

因此,寶寶發燒時應該多讓孩子喝水,在保持體內水分充足的前提下,適當提高室內溫度,減少穿蓋衣服,洗溫水澡,都是很好的辦法;而敷冰袋,擦拭酒精,只是帶走局部皮膚熱量,退熱反而效果有限。


養兒育女日記


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

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


隔壁的小強子


1、 小兒正常體溫是腑下表36度度之間,如果試口腔或肛門表,則體溫可診次高0.5度,即腑下表體溫最低,口表次之,肛門表最高。 2、 小兒體溫在正常情況下,也可以有波動。如果餵奶、飯後、活動、哭鬧、衣補過厚,室內溫過高等都可以使小兒的體溫有暫時性的增高,達到37.5度左右。 一般以腋探溫度37.5。C—38。C稱為低熱。引起低熱的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質性的,所以必須注意鑑別。並不是低熱就一定要服藥,而是根據情況來定的. 一、生理性低熱 小兒體溫晝夜之間是有波動的,下午稍高,但波動一般不超過1。C;如小兒活動,哭鬧、衣著過厚、室溫過高等因素影響,使小兒分解代謝增加,產熱過多出現的一過性低熱,稱生理性低熱。   二、體質性低熱 體質性低熱屬於功能性低熱的一種。特點是晨間體溫比晚上體溫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納差等表現,全身無任何體徵,胸片、血沉等項檢查正常,低熱時服用退熱藥物無效,但低熱可自退。這種體質性低熱一般不影響健康。   三、季節性低熱 多發生於夏令季節,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習稱小兒夏季熱.特點為體溫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季時體溫上升,多表現為長期低熱,口渴多飲,多尿、無汗、乏力等,季節性低熱屬功能低熱的一種,氣候好轉時體溫轉為正常,第二年同樣時間可出現同樣低熱表現。   四、感染性低熱 小兒患麻疹、白喉、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後或小兒感染性疾病痊癒之後出現的低熱,多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小兒體溫調節中樞紊亂有關,進行各項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可正常。   五、慢性感染性低熱 這是由於病原體微生物刺激,引起小兒的發熱反應,是最常見的小兒低熱原因。各種慢性感染中以肺結核引起的低熱最常見,其次是扁桃體炎、中耳炎、泌尿系的炎症或慢性感染,各種細菌引起的敗血症、病毒感染、原蟲感染反應、立克次氏體感染等都可出現長期低熱。   六、非感染性低熱 小兒如果患了內分泌系統的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慢性白血病或惡性淋巴瘤等情況可出現長期低熱。父母應予注意,如果小兒出現反覆低熱,蒼白、消瘦、乏力及關節、肌肉和胸部疼痛等現象,須積極診治。   七、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個別兒童在患呼吸道感染後,出現持續性低熱,驗血時,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黴素、水楊酸和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症狀迅速緩解,這種現象的低熱稱為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Luolove丶卿H


你好家長!為什麼小兒發燒要在38度5才用藥,因為發燒只是自身免疫系統的自我抗擊外來病毒,細菌,有些發燒屬於生理性發燒,像孩子長牙期,像孩子發育階段,像孩子運動後,像孩子洗澡後,體溫都會有所上升,這都屬於正常的現象,不能隨意用退燒藥,退燒藥用多了容易減低孩子自身的抵抗力 ,並不能讓免疫系統得到發展,所以當孩子出現,情緒上有變化,感冒流涕時,孩子一般都會發燒,因為感冒都是病毒引起,在38度以下可以選擇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方法有,溫水擦身,冷敷額頭,胳肢窩放冰袋,溫馨提示,發燒超過三天就要及時就醫,做相關的檢查,最後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有育兒兒科問題可以留言我!


隨緣育兒


能一天好病就別受兩天罪,三天高燒就見閻王了。我感冒體溫從不超過三十八度,不吃退熱就是不好,渾身難受,吃了一片撲熱息痛就好了,有燒就要吃藥,吃藥不好就去看醫生。碰到大病,你就死定了。

高熱的大病,最佳治療時間就是一到二天。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就得死。為什麼發燒燒壞了人呢?

流行性血熱,腦炎,敗血症,禽流感,埃博拉,一些傳染病,早診斷早治療,才是關健,什麼過38度才吃藥,純是胡扯蛋。


合肥名醫


要看是什麼病,小兒最常見的病是感冒。發熱是感冒的正常過成,多數為病毒性,病程較長,以底熱為主,如果孩子體溫達到或超過38\n`5C估計合併有細菌汙染,應給以退燒藥干預,並做細菌培養,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以防止對孩子大腦及其他臟器的損害。

不過,孩子感冒不重,建議不要亂用抗生素。


李大夫82219996


小兒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也不是固定,每個孩子體質不一樣,症狀表現有時也不一樣,寶媽們應根據以往發燒情況,多觀察孩子表現情況,作相應輔助方法,如溫水擦浴,少穿衣服等,然後可結合退燒藥物,但應特別注意從小劑量開始,多喂一些水或果汁,隨時觀察孩子變化,及時看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