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不过是卖枣杀猪的,没有拜师学艺,为何功夫却天下顶尖?

尹灵忠


关羽卖枣,张飞杀猪,这个只是现在的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导致的观念。正史上面的记载,根本就没有记载说关羽是卖枣的,张飞是杀猪的。很可能就是罗贯中得杜撰。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其实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因为蜀汉几十年没有修史,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蜀汉没有记载他们那段历史的史官的。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至于后来关于蜀汉的一些历史,都是后来人加上去的。自然也就不知道具体的张飞,关羽这些人是干嘛的了。

但是在《三国志》里面记载,张飞是出自一个大地主的家里,关羽呢,只是说他杀了人逃命过来的,但是刘备却是实实在在的穷苦老百姓,虽然是皇室后裔,但是刘备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的地位了,刘备一开始招兵买马的钱都是关羽和张飞出的,如果他们两个家里不是大地主,有的话,能够拉起一支军队吗?就按照现在的一支100人的军队,如果配备的话,需要多杀钱?一把的人能够做到吗?

而且关羽身高应该非常高,可能超过2米,典型的大汉子,而且还杀了人,一般的老百姓敢杀人吗?张飞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当时乱世,很可能早就请人教过一些拳脚功夫。那么这两个人自然就比一般的人还是要厉害很多的。

加上后来虽然是自己资助刘备的,但是刘备的实力本来就不强,他们也是从小兵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历练的多了,自然就更厉害了。


小伍讲历史


以我多年的研究,终于破解其中奥秘。今天就将我的研究成果与诸君分享。

关公威猛,全靠马快刀亮!

纵观关公一生大小百余战,从未有使用弓箭的记载。可见关公不擅长、甚至不会使用弓箭。弓箭这东西,必须从小练习,日积月累,方能出神入化。古代习武,弓箭排在十八班兵器之首,学武必练弓箭。关公不会弓箭,可知他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材,没有系统性学过武术。那他为什么那么厉害呢?主要靠马快刀亮!

关公与人单挑,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速战速决,不过两三合,就将敌人斩于马下。一种是大战数十回合部分胜败。

我们分析,关公特别善于观察,善于利用物理光照反射的原理。特意制作了一把青龙偃月刀,这刀就像一面大镜子,临阵之时,关公把刀一挥,用刀面将阳关反射到敌人的脸上,就在敌人被强光照射,闭上眼睛的霎那,关公催马疾驰,转瞬之间冲到敌方面前,一刀收割人头。可见学点物理,是多么的重要!后来得到赤兔马,更加如虎添翼。

关公用这一招顷刻之间,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神威无敌。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一招虽猛,也有缺陷,就是阴天不能使用,晚上也难发挥威力。所以关公极少夜战,过五关斩六将不得已来了一次夜战,也是在火把的掩护下进行的。至于阴天,关公往往与敌将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败,比如战黄忠、战庞德、战徐晃。可以说败走麦城,很大原因就是南方阴雨天多呀!

真是成也物理学,败也物理学。

张飞雄壮,全凭豹头环眼!

张飞是屠户出身,天天杀猪宰羊,自然练就一手解牛刀法,一身横肉有千斤之力。这就是在劳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高强武艺,比那些花拳绣腿可厉害的多。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张飞的长相,豹头环眼。

吓人不。

像豹子一样的头,灯笼一样的眼睛,这玩意谁碰着都要吓一跳,偏偏张飞还会狮子吼,动不动就吼上一嗓子,还喜欢夜战。大家可以想象,黑漆漆的夜里,突然蹦出来这么个豹子头,瞪着个吃人的眼睛,一身蛮力,已经吓得魂飞魄散,冷不丁再听他吼上一嗓子,登时就能吓得背过气去!

关张二人,皆世之虎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以上文字,纯属扯淡,只为一笑,诸君莫怪。


上将嗳福斯


过去打仗就是比力气,在古代人高马大谁打得赢,关羽身长九尺,就是没有两米,少说也是1.9以上的大个子,跟平常1.7或者1.6的小兵打当然不会吃亏,优势很大,吕布身长一丈,这个绝对上两米了,拿个方天画戟跟个电线杆子一样拴来拴去,谁能近身,而且身手还不凡,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关羽单挑吕布还是有点胆怯的,就张飞看不惯吕布,那是他胆子大,也是八尺身长,约1.84,三国里没有提到张辽多高,但我认为他肯定不是那种人高马大那种,光凭力气打仗的人,他应该算是有绝对武艺的,能让吕布看上当八健将之首说明武艺高强,关羽也尝夸他,此人忠义,对张飞还说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说明张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总体来说在古代,要不就是凭力气,要不就是凭武艺了,三国时期那么早,大多数将领都是力气大的,也不排除有点武艺的人,


盖世太保995


关羽、张飞功夫是不是顶尖的,这个倒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关羽绝不是卖枣的,而张飞也绝不是杀猪的。至于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请看在下细细分解。

1、关羽

关羽是个什么出生,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说明,根据《三国志》里的记载,关羽是河东解人,亡命涿郡。这句话的意思关羽是河东人,“亡命涿郡”的意思是说他杀了人,最后逃到了涿郡。

也就是说关羽是因为杀了人,才跑到涿郡的,这说明关羽早年并不是什么良善人家,不然也不会杀人跑路,所以他在涿郡卖枣可能是在跑路期间,找的一个掩护身份的职业。

2、张飞

张飞历史上的记载说他是个“屠户”出身,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历史上的“屠户”这个词,可不是说这个人是杀猪的,而是指这个人祖上出声不是贵族,虽然家里有钱,但也只能说他是个暴发户。

在汉代对于一个人的来历,是非常有讲究的,祖上做官、有贵族身份的才能收到士族的尊重,而那些祖上或者自己连个贵族身份都没有的人,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暴发户,再有钱士族也是看不上的。

这就是为什么刘关张在桃园聚义的时候,为什么要以刘备为尊,就是因为刘备是皇室后人,虽然是个编席子的,但是名分在那里,这是一个正经的汉朝宗室,尊贵非常,自然在论大小的时候,就要让刘备做老大了。


落下m


关羽卖枣,张飞杀猪,这是罗贯中给他俩找的工作,为的是和卖草鞋的大哥刘备拉近距离。而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两人的职业,关羽是在老家运城犯了案子,逃命到了涿郡,是个在逃犯。张飞只说是涿郡本地人,职业未知,多半是个待业青年。

所以一个在逃犯,一个待业青年,两人估计也没机会拜师学艺。但奇怪的是这俩人却在后来成为顶尖高手,人称“万人敌”,这是为何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和两人的籍贯有关系。

为啥和籍贯有关系呢?现在说起能喝酒,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内蒙、山东,说起能打架,想起的是东三省,可见地域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东汉末年也是这样。关羽是并州河东人,张飞是幽州涿郡人,曹植在《白马篇》中就写道“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当时一说起并州人和幽州人,第一印象就是能打。

因为并州和幽州是中原王朝的边郡,长期和北方游牧民族相邻,经常爆发战争,所以这个地方的人为了适应这种生活环境,自古就有习武强身的传统,关羽张飞自不例外,而三国时期的许多猛将都出自这两个地区。

出自并州的有:吕布、张辽、徐晃、郭淮、郝昭、王凌等。出自幽州的有:赵云、颜良、文丑、张郃、程普、公孙瓒等。

另外,关羽还是个在逃犯,估计是背了命案,没有一些武艺能杀得了人?

二、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系。

两汉时期汉人是尚武的,并不像现在娘炮当道。我们随手翻开两汉史籍,有个词语出现频率很高,那就是——游侠(任侠)。

什么是游侠呢?游侠指的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普遍风气和特殊群体,他们要么凭借家财帮助弱者,要么凭借武艺行侠仗义。东汉末年,游侠之风盛行于社会各个阶层。比如曹操、袁绍这样的权贵,比如鲁肃这样的土豪,甚至像刘备这样的落魄贵族,徐庶这样的寒门子弟和甘宁这样的江洋大盗也都是一身侠气。

想游侠,不会点武艺是不行的。鲁肃这样的土豪为了生存于乱世,还不忘每天“学击剑骑射”

,刘备虽然是个个体户,但年轻的时候喜欢结交各路豪侠,自然也是一身侠气。而刘备和关羽张飞二人的结识也是因为游侠。

黄巾起义前,幽州商人张世平、苏双见刘备在涿郡是个人才,便向他投资了大笔金钱,刘备靠着这笔钱在涿郡招兵买马,关羽张飞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应征入伍的。刘备是善识人的,在入伍考核时一看就知道关羽和张飞就知道不是一般人,所以把两人带在身边不离左右。“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三、和两人的素质有关系

以上两点都是客观原因,两人之所以厉害,还是和本人素质有很大关系。

1、底子好。关羽和张飞都是八尺男儿,力气大,身板好,这是武艺高超的前提条件。

2、有胆识。关羽张飞的胆识过人,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关羽斩颜良,敢一个人骑着马拿着兵器就冲着颜良刺去。而张飞敢带着二十人在当阳桥直面曹操的追兵,这种胆识有谁能比?

3、有历练。关羽张飞

早早就跟随刘备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虽然之前败多胜少,但毕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积攒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两人的成长是很好的历练。


石头说历史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首先,咱们不能看演义行事。其次,就算是演义里,也有几点告诉我们张飞关羽绝对不是一般平民。

第一点就是张飞手里的武器,丈八蛇矛,丈八蛇矛,你可以把他理解成一种槊的变种。


而槊,就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东西了,槊的造价十分昂贵,其工艺及其复杂,用一条一条的细柘木杆晾干后粘成槊干,然后用麻绳横向缠绕,涂上生漆,裹上葛布。这道工序要持续数年,而且报废率极高。他的造价一般小富人家玩不起。槊法也难练,没有十几年的工夫是成不了的。

可以说,张飞如果就是个杀猪的,他哪里来的钱和精力去练得一手好槊法呢?

还有关羽,三国演义上说关羽用的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不是没有,但是那东西是练武打熬力气用的,真的有八十多斤重,上不了战场,而曹操送别关羽时赐给关羽锦袍,关羽是挑过来的,挑,是槊法之一。且青龙偃月刀能做的,槊也能做,青龙偃月刀做不了的,槊还能做,因此守仁君认为关羽用的也是槊。

从所以,守仁君认为,从演义的细节推测,关羽可能是河东豪门,最不济也是个大地主老财。张飞家可能是涿郡的大商人。都是家里有雄厚的财力,且家里都有有远见卓识的长辈,知道世道不好,变从小就培养关羽张飞的文武艺。

《三国志》里说,关羽张飞是万人敌。所谓万人敌,那是兵法上用兵如神的存在,不是自己能砍一万个人。

打仗靠的是士兵的素质,阵形,装备,将军的指挥和用兵能力,不是看你将军个人武艺有多高。你武功再高,放一万个人站那不动让你砍,也能把你砍虚脱了。就算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他周围也有一堆亲兵保护,这堆亲兵给他挡刀挡箭。将领个人武艺不需要多高,因此关羽张飞也是那种熟读兵法之人。在古代,识字率低的可怜,一般屠猪卖酒,看门护院之人,能识字就不错了,更别说接触兵法了。

还有,将军最重要的还是实战经验,要不然也就是纸上谈兵。关羽张飞成名之前打了十几年的仗,这大大小小的战斗经验成为其日后成名的基础。

还有,演义里评价关羽张飞刘备最多的就是袁术。袁术评价他们屠猪卖酒,看门护院,织席贩履不过分。连袁绍在他眼里都只是个家奴,他可是根正苗红的四世三公,在当时论地位恐怕也只有弘农杨氏能比一比。


守仁看剧


就服很多回答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甚至正史还是演义都分不清楚。演义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为了剧情需要,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说不清楚的事就假借鬼神之说。所以我们通过演义来讨论本来就没有价值,和做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一样。

至于关羽、张飞现实中为什么这么厉害,我认为十五个字“天赋异禀,生死搏杀,狭路相逢勇者胜”!

天赋异禀

现实世界其实就是不公平,有人天生就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每个人班里就有那么一两个平时不用功,考试却总能拿前几名;有些老板就是能够一天睡四五个小时,一年365天无休;我们提个十几斤就觉得重,有些人就是能够举个一两百斤没事人一样。

所谓的武术,其实就是总结各种实战技巧,合理的锻炼身体,并形成肌肉记忆,成为本能。会功夫的一定比同体格没练过的强,但100斤的小个子就很难打赢200斤的肌肉巨汉,不然这个小个子就是一个看着小的肌肉大汉。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武术大师都是虎背熊腰,为什么说拳怕少壮,为什么现代搏击要分重量级。

(高手无一不是身强体壮,别看李小龙外表瘦弱,脱了衣服,这肌肉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

关羽、张飞长什么样,甚至连身高正史中并没有提及,但是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侧面的写到:

“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在《程昱传》也的确记载有程昱的评价:

“ 刘备有英名,关羽 、 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

陈寿在总结时也曾提到,另外还称二人为“世之虎臣”。关羽张飞是《三国志》中唯二获得“万人敌”称号的两人,而正史中上一个有资格被称为万人敌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魏营中,许褚典韦也是以长得高大威猛著称,却也没有能够获得如此的评价。

可见两人即使是在猛将如云的三国强人群里,也属于顶尖的高大强壮。在冷兵器时代,更高、更壮、力量更大,就是最大的优势,已经很难用技巧弥补。

生死搏杀

现实中很多名将都没有老师,即使有学习的也不过是正常的锻炼方法和老兵存活技巧而已。如果能够通过拜师学艺就能成为顶尖高手,那么老师的老师,最初的老师是谁?或者现在人人都能买到《孙子兵法》,专家教学也很多,那不人人都成孙武、吴起了?

真实的战场,生死搏杀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没学好的学生都不可能活下来!

关羽、张飞早年并没有记载,甚至卖枣杀猪也都是文学家之言,瞎编的,我之后会另外解释。

《三国志》中只记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只知道关羽是河东解人,因犯了事逃到涿郡,那时候刘备正因为黄巾之乱招兵买马,于是关羽就投奔了刘备。张飞的生平更是不知,只知道是涿郡人,和关羽一起投奔刘备,因为比关羽小几岁,把光羽当兄长对待。

后来两人充当刘备保镖的角色,寸步不离,不避危险的保护刘备。

但中间有个问题大家考虑过没有?刘备当时好结交豪杰,当地的少年都争相依附他,后来又得到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的资助,得以招兵买马。

那之后招集的人马不提,就是前面依附刘备的豪杰也不少。但是到最后,除了关羽、张飞,我们知道的还有几个?

刘备是通过平定黄巾之乱崛起的,不像后来成为诸侯,这时候都是亲自带头上阵杀敌,关羽、张飞周旋左右保护安全,接触到的危险肯定很多。

现实不是小说,最初追随刘备的少年豪杰绝大多数肯定在黄巾之乱时就战死了。而关羽和张飞两人随刘备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经过一次次的生死搏杀,活到最后,也一定早就成了“高手”。

狭路相逢勇者胜

小时候打过架的都知道,两伙人打架往往是更勇更狠的更容易赢。历史上也是一样道理,战场上狭路相逢,一定是勇者获得最后的胜利。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关羽曾经被流箭射伤,贯穿左臂,后来虽然好了,但是每到下雨天,骨头就会疼痛。医生说:“箭簇上有毒,已经入骨,需要划开手臂,刮去毒素,才能够根治。”关羽于是伸臂让医生按这个方法划开手臂医治,但是关羽和众将喝酒吃饭,这边血流如注,把盆都装满了,关羽另一只手还在割肉喝酒,和众将谈笑和平常一样。

正史中的刮骨疗伤比演义中更让人心惊肉跳,试问现实中对自己都这么狠的彪形大汉站在你面前,胆小的估计直接就腿软了吧。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长坂坡上,刘备抛弃妻子而逃,命令张飞率骑兵二十人断后,张飞据守断桥,瞋目横矛的喊道:“我是张翼德,来和我决一死战!”当时曹军虽有千军万马,却没有一个人敢接近。

战场上一靠身大力不亏,二靠机智运气,三靠的就是勇气。关羽、张飞之勇,读遍世界历史都是少有的,如此勇气相同武力的人面对他们气势上开始就弱了三分。

这就和拼酒一样,你的酒量也许是半斤白酒,但上来就面不改色的一口喝了一杯,大家肯定都认为你酒量很好,有些人虽有七八两的酒量也会胆怯而发挥失常。

关羽张飞,卖枣杀猪?

蜀汉本身不修史,以至很多蜀汉名臣留下的记录很少,连关羽张飞在跟随刘备之前的记录都不可考,以至于演义中瞎编了卖枣杀猪的身份。

不过,清初康熙年间,关羽墓砖的出土,让我们知道了关羽的一些家庭情况。

关羽实际出身一个文人世家,祖父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

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

关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汉代时,书籍是高档奢侈品,普通人家一年不吃不喝都不一定买的起一卷书,而关羽出身一个文人世家,说明在当地至少是一个地主家庭。尤其是关羽好读《春秋》,可是春秋曲笔,晦涩难懂,如果只是启蒙识字是完全看不懂的,说明关羽从小经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只是因为犯了事情才逃到涿郡投奔刘备而已。

张飞的出身到现在还未知,但是据说张飞擅长书法绘画,尤其善于画美人,在四川还有很多遗迹,只是其中不少被人证明是后世假托张飞的名字伪作。不过如果是真的,那么张飞是杀猪屠夫的可能性就很小。商人在汉代地位低下,屠夫更是其中的贱业,何进因为屠夫出身,即使当上大将军还是被人看不起。因此,张飞如果是杀猪出身,连识字都很难,更别说如此高的书法绘画水平。

所以,关羽、张飞应该都出身于地主豪强家庭,这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营养长得那么高大,同时有条件锻炼,接触到各种兵器。正所谓“穷文富武”。

关羽靠刀马快?

很多人分析关羽杀颜良文丑是因为马快刀快,靠着偷袭,对方反应不及,但是两军对垒不是脸对脸,关羽骑的是和谐号吗?能够让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杀。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这才是真相,关羽远远望见的是颜良的麾盖,知道那是敌人的主将。策马冲入万军之中,刺死颜良,然后斩首而回,袁绍的其他将领都没有能够阻挡的。

而且关羽使用的应该是矛、槊一类的兵器,而非刀,实际上长柄刀要到唐宋之后才会出现。而偃月刀最早出自《武经总要》,是当时练武之人,日常锻炼身体用的,所以都非常的重,是绝不会带上战场上使用,这和你扛着杠铃上战场一样古怪。


潘不安讲究史


这么说吧,07年还是08年的时候在上海沪东船厂码头上打包LNG船舱里的脚手架,那时候需要现场整改一些脚手架,第一次到那里的时候没有推车换氧气还有二氧化碳,手底下一个猛人,到换气的仓库,一个肩膀抗一个,氧气瓶稍微轻一点,大概70公斤左右,二氧化碳瓶子就重了,大概要8 90公斤了,扛起来都没颠簸过,一口气走了大概有400多米不带休息的…下班带工人去吃饭的时候跟他聊过,他说他知道他力气大,平时不敢打架,怕把别人打处个好歹来,曾经一个人在学校里掀翻过四五个学生…这种人算是天生力气大吧,神力算不上,但是手里有武器,那就不一样了,搁在古代怎么着也能做百人,千人的头头了…


陶必东


关羽、张飞是三国演义众多武将中的佼佼者,民间也流传着“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民谣。


这二人与刘备桃园结义后,适逢汉末群雄逐鹿天下大乱的机遇,一路跟随头顶大汉皇叔名号的刘备,从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一个手中青龙偃月刀、一个掌中丈八蛇矛枪,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可谓武功是相当的了得。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这二人的武功究竟师出何门,拜何人为师,没有相关记载。咱们就从野史上探究一番吧。


先说说关羽吧。他是河东解良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祖居城西三十里的关家庄。父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庄稼人,家里更没有什么人会武功。而关羽呢?从小就喜欢练武,对读书的兴趣不大,整日里和村里一帮半大小子在一起舞枪弄棒,父母说了几次,也拗不过他,就随他了。

一日,有一蓬头逅面老乞丐上门行乞,关羽父母也是行善积德的好人,虽然自家不富裕,可救人要紧,赶紧拿出吃的送给人家。就在老乞丐吃饭的当口,关羽也从场院上练武回家。老乞丐看到关羽,暗暗点头,小关羽不同一般小孩儿,眼角眉梢自带一股英气,心里就有了几分喜欢。

原来这位老乞丐并非凡人,而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刀神唐斩”。他此次乔装来访,就是想寻找一个收山弟子。说明来意后,关羽一家人十分高兴,小关羽当即跪倒拜唐斩为师。此后,关羽有了名师指点,武艺进步很快,待学成下山时,唐斩还将青龙偃月刀赠予他,成就了关羽传奇一生。


而张飞呢?的确是杀猪出身,每日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血乎乎的场面见久了,练就了杀人不眨眼的狠劲儿,要不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张飞,都是一幅凶神恶煞的样子。具体说来,张飞有没有师傅呢?有人说有一次张飞撵猪掉进了一口枯井,和一白胡子老头不期而遇。白胡子是位高人,觉得和张飞有缘,便传授给了他一身武艺。是真是假,难以考证。


张飞本身就是一个屠夫,胳膊粗拳头硬的主儿,天天耍刀怎么也能练个手熟儿。在和刘、关二人一起切磋技艺时,当二哥的关羽肯定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的,不过比关羽相比还差那么一点点,要不怎么是“四关五马六张飞”呢。

不管怎样,关羽和张飞武功在三国演义中都有出彩的表现,不论是打枣儿杀猪练就的,还是名师传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一缕清风会宾朋


关羽和张飞是卖枣杀猪的,的确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或演义中,都没有说他们两人曾经拜师学艺。而两人却都是武艺高强、“万人敌”的三国名将,天才级人物呀。但是,天才也是要有成长过程的。

武术界有句名言,叫什么“四两拨千斤”,结果呢?所谓的大师,在强健的技击高手面前,一个回合就趴下了。这……看来我们被骗了好多年。当然,不是说这句话完全不对,主要是要掌握四两打千斤的技巧,实在是太难,估计没个两百年的功夫是学不会的。如果说两人力量相差并不悬殊,其中一个更有技巧的比较容易获胜,那还比较靠谱。

所以,还是另外一句话比较靠谱,叫做“一力胜十会”。只要力气足够大,管对手是什么功夫,会些什么呢,一把抓过来,使劲锤。因此,很多史书中记载的那些能够亲自冲锋陷阵的名将,多是身材高大、膂力过人的强壮之人。

张飞和关羽毫无疑问,都是气力过人,孔武强悍,而且悟性比较高的人。就凭这点,在冷兵器时代,已经可以归入猛将之列了。两人投奔刘备之后,必然也会操练军马的,这点对于将领来说,是避免不了的,就有了训练提高的机会。民军跟正规军的差别,除了武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点。特别是关张二人再经过实战,作战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娴熟,不足为奇。这就像玩游戏,有人指导最好,没人指导,有些游戏玩多了自然也就熟了,就看个人悟性了。

除了练习武功之外,关羽、张飞应该也会读书。特别是张飞,非常喜欢跟有才华的文人士大夫混在一起。而关羽目中无人的样子,应该是识字的,民间素有“关羽夜读春秋”的说法。带着问题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而关羽和张飞两人,正好是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关羽和张飞“万人敌”的能力应该就是由此练就的。更何况,古代的将领,身边多数是有幕僚帮忙出谋划策的,只是这些厉害的幕僚被淹没在了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没有留下名字而已。这就是传说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跟实践,缺了哪一个,都很难成为顶尖人物。

其实吧,对于二人的武功,《三国演义》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关羽打造了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而张飞的丈八蛇矛想来也不会轻了多少,力大无穷呀。只是,为什么两人一个造刀,一个用枪呢?开启想象力,我们来讲一下。

话说关羽,因在老家杀了仗势欺人的势豪,这才逃到了涿县避祸,并以卖枣为生。但是,购进大枣需要本钱,关羽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多余的银两购进枣子。却又偏遇到枣园的地主欺压,百般不肯定赊与关羽。关羽的脾气来了,看吾落难,又来欺压于吾,等晚间给些好看的与你。

到了深夜,枣园外,一个大汉,手持两丈有余的杆子,悄悄摸进了枣园。只见该人挥动杆子,上下左右对准枣树一顿狂砍。满树鲜红的枣子,哗啦啦的落了一地。大汉捡起枣子,装了满满一大口袋。刚要抬脚走人,却听到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关羽急中生智,将长杆和一口袋大枣平放于树旁,嗖一下窜上了枣树。可是人声却久久不去,尿急呀,二爷在树上憋得个满脸通红,跟无数大枣成了一个颜色。

一次、两次、三次……关羽的生意非常的好,去枣园的次数也是随之递增,而二爷的脸变得越来越红,最后变成了“面如重枣”。最重要的是,关羽挥动杆子的技巧是越来越熟练,跟舞动大刀,左砍右劈,上下挥舞,简直是一模一样。所以,在遇到刘备之后,毫不犹豫的锻造了一把青龙偃月刀。我砍砍砍……劈劈劈……二爷耍的是不亦乐乎。

话说张飞呢,家里有桃园(还好二爷不卖桃子),并开有肉铺,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可以日杀千猪的大型屠宰场。大家经常说,“杀猪捅屁股,各有各的杀法”。三爷可不管那套,反正有力气,拉过来一头,一把拽住,直接摁倒,噗噗噗就是一顿乱捅,管他哪里呢。就凭张飞的那个娴熟度,你说,这要是不造一把丈八蛇矛捅着玩,还有天理么。张飞用矛的技艺绝对高强呀。

更重要的是,三爷每次杀猪的时候,猪都会惊天动地的叫呀。三爷更猛,吼声更大,直接把猪给震晕在地。此等绝技,三爷一般不轻易使出,杀伤力实在太大。仅在长坂坡一战,张飞的三声怒吼,威震曹军,直接吓死了夏侯杰。

所以说么,关羽和张飞的武功,其实都是源自各自所从事的生产、生活,这就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高手在民间”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