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石油布局中國港口,建設青島港“原油超市”

隨著中國進口原油配額進一步對民營煉廠放開,國內原油港口與國際石油巨頭之間的關係較以往更加密切。

2018年12月7日,青島港集團宣佈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下稱巴西石油)簽訂董家口港區保稅罐長期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原油板塊進一步展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青島港是巴西石油進駐中國合作的首家企業,來自巴西的原油將藉助青島港原油庫區,為中國地方煉廠提供現貨原油供給。

“青島港相當於開了一個原油超市,為國外原油企業和國內地煉企業搭建了一個交易平臺,通過採取原油批發零售的方式,地方煉廠需要多少就可以買多少。而在以往,地煉企業只能通過貿易商在國外進行採購。”青島港集團旗下青島實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晉,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合作協議簽訂後,一方面,原油可以從巴西裝船直接輸送至董家口港區保稅罐區,為巴西石油在中國銷售提供戰略基地,開展保稅原油的現貨交易。另一方面,巴西將為山東廣大地方煉化企業提供充足的原油現貨供應,滿足地煉企業小批量、多批次的現貨採購需求。因此,地煉企業可以避免佔用大量週轉資金,尤其是在今年三四季度國際油價大漲時,能夠避免拿不到現貨的尷尬。

劉晉透露,根據雙方達成的戰略協議,巴西石油此次租用青島港四座、共40萬立方米容量原油罐。除此之外,英國BP和中聯油近期也分別以同樣模式在青島港建設“原油超市”,兩家企業在青島港各自擁有20萬立方原油儲罐規模,目前原油已經入庫開展業務。值得一提的是,國外原油生產商直接在國內港口租賃保稅罐區,這在中國尚屬首次。

作為世界第七大港,青島港是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與世界各地18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7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聯繫,同時輻射著中國地煉最活躍的地區。青島實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作為青島港下屬的液體散貨公司,是中國大陸沿海最大的油品裝卸、中轉、儲存基地,擁有黃島和董家口兩個港區7座碼頭12個泊位和全國碼頭公司中最大的罐區容量。

據青島港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青島港油品吞吐量再次超越億噸,在山東地煉市場達到51%的佔有率,在全國進口油總量中佔比達到1/6以上。

與此同時,受益於中國地方煉廠採購偏好,以及當地多元化的穩定油源,巴西對中國原油輸出量表現強勁。據中國海關發佈的前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自巴西累計原油進口量同比大增27%。

能源資訊公司思亞能源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獨立煉油商從巴西進口原油的日均進口量為35萬桶,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據預測,無論是中國的國有石油企業還是獨立煉油商,未來對巴西原油的需求都會進一步增加。

巴西也在針對中國的市場需求積極做出調整。據路透社消息稱,鑑於中國對低硫原油的需求大幅增加,巴西石油計劃通過銷售一種新的中質低硫原油,來增加對中國的原油出口。

巴西石油成立於1953年,是巴西政府政企合一的國營企業,參與石油政策的制定、執行,統管巴西石油的勘探、開發、生產、運輸及企業的經營管理。該公司原油產量佔巴西全國產量的八成以上。近年來,巴西石油在當地的桑托斯海岸盆地首次發現了鹽下石油資源,據估計石油儲量可能高達700億桶,被認為是2000年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資源。

“2022年,巴西石油原油產量將達到49.3萬噸/日的峰值,出口量將是現在的兩倍以上。”巴西石油全球原油貿易主管費爾南多坦言,中國是巴西原油最重要的市場。今年以來,有66%的巴西石油出口到中國。

據商務部9月29日發佈的公告顯示,2019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20200萬噸,較2018年允許量增加42%。

地煉原油配額大幅度增加並非偶然。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0月進口原油4080萬噸,相當於961萬桶/日,打破了4月創下的960萬桶/日紀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原油進口方面,中國對進口原油的需求依然強勁且仍在增長,而這也是今年的原油進口配額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在中國進口原油配額進一步放開的大背景下,劉晉表示,青島港集團下一步將圍繞董家口港區,建設國際原油生產商、貿易商在山東、中國乃至東北亞的貿易基地,加快建設國際原油貿易集散和分撥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