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脱贫 用制度助推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更加注重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以最大的决心、最实的举措、最严的标准、最有力的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累计实现54个贫困村退出、13986户44195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99%降至0.95%。今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充市高坪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并被评为摘帽工作先进县。

以党建引领脱贫 用制度助推攻坚

供图/高坪组

突出思想引领,提振脱贫奔康“精气神”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一是领导带头,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实行县级领导目标责任“双包干”制度,32名县级领导干部每人挂联1个乡镇(街道),定期与挂联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五个一”帮扶力量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为联系乡镇(街道)的干部群众上党课,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惠农举措。

二是常态推进,全面凝聚思想共识。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组织全区948个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编发脱贫手册5000余份,帮助干部精准掌握脱贫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脱贫攻坚上来。

三是示范引领,持续挖掘攻坚潜力。建立农民夜校368所,围绕政策宣讲、技能技术等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脱贫攻坚专业能力培训。坚持扶贫先扶智、

治贫先治愚,遴选“感动南充2017”十大新闻人物、“高坪好儿女”等典型模范,组建25支思想扶贫宣讲队,深入乡镇(街道)开展“感恩扶贫·向上向善”巡回宣讲300余场次,激发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

强化组织建设,锻造干事创业“主力军”

坚持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持续巩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培育优化帮扶力量,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一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千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和“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动态培养创业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54人,培养贫困村致富带头人287名,带动510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是选优配强帮扶队伍。按照“选派最能打仗的人”要求,统筹整合优秀人力干部资源,组建91个驻村工作队,286名驻村工作队队员与群众打成一片、干成一片。精心选派26名优秀干部,赴凉山州甘洛县开展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把脱贫攻坚的高坪做法、高坪经验带到彝区。

三是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推行双向倒逼、“悬帽攻坚”等奖惩激励机制,对在脱贫攻坚中实绩突出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对脱贫工作不力的干部严肃惩处。33名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先后受到省、市表彰,45名实绩突出的帮扶干部被提拔重用,1名乡镇党委书记因工作不力被就地免职。

严格纪律保障,打好集中攻坚“组合拳”

坚持把党的作风建设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以铁的纪律保障压紧压实攻坚责任。

一是深化日常管理。持续加大驻村帮扶力量管理,大力推行驻村工作队“外勤通”APP打卡考勤、信息月报等制度,实行“周分析、旬调度、月小结”,以考勤结果核发下村补贴,确保帮扶力量沉在一线、住在一线、干在一线。

二是强化督导考核。推行项目巡查和现场验靶制度,组建8个专项督查督办工作组,专职分片包干督查督导、跟踪整改问责问效。以“发点球”方式发出问题清单320余份,约谈责任人100余人。

三是严肃执纪问责。推进“阳光扶贫”,对扶贫领域中贪污侵占、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问题线索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今年以来,全区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3件,处理4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0人,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氛围。

(作者:袁华兵,系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