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从小由姥姥带大,为什么还是爱爷爷奶奶比姥姥姥爷多呢?

YY麻辣妈咪


一般来说,孩子小的时候谁带的多,就跟谁亲。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照顾者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不同,孩子的亲近程度也会不同。这和孩子有没有良心无关,和孩子的感受有关。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奶奶,从小一个人尽心尽力照顾孙女长大。按理说,孙女应该跟她很亲。可是因为奶奶脾气比较急,孙女不想吃饭,不想叫人,题目做错,奶奶都会批评、指责,而且说的话比较伤人,所以孙女越大,和奶奶越不亲。

我们家也是这种情况。奶奶和外婆一直轮流照顾小样。小时候小样和她们一样亲。

但是1,2岁开始,小样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后,奶奶干涉多,批评多的方式,和外婆以鼓励为主,尊重小样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样和外婆的关系,明显比和奶奶更亲近。

其实我们当孩子的时候也一样,父母再怎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如果总是用唠叨、数落、批评、比较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也很难和父母亲近。将心比心,孩子也是一样的。

所以一方面,希望老人能用更尊重孩子想法和感受的方式对待他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常常在孩子面前表达我们对老人的爱和感谢。

不只是嘴上教育孩子,“长大后要孝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要以身作则地做给孩子看。比如把好吃的东西留给老人,陪她们聊聊天,多分担一些家务,生日的时候给老人准备礼物等等。

孩子看到我们对老人的爱,自然也会和老人更亲近,更懂得感恩。


妈妈没时间


当看到这个题目时,在我内心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确有太多的感慨。

我的孙女现在才两岁多,一直以来都是她的爸爸妈妈、奶奶姥姥姥爷带着,因为工作原因,我是几乎没见过几次面,可每在过年见面时,她总是和我特别亲热,就连刚开口说话时最先会叫的是除了“爸爸妈妈”外,就是“爷爷”了。到现在都是玩具坏了“爷爷会修”,过年回家“和爷爷玩儿去”。虽然很少很少在一起,确胜过经常在一起的姥姥姥爷。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据我的体会,分析出以下几种原因:

一、谁都知道,小孩子虽小哪怕是婴儿时期,从外界捕捉到的任何信息都是有感知的,因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知道他有一个很完整很幸福的家,有在身边细心呵护照顾他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还有不在身边也一样爱他疼他的爷爷奶奶,这些信息就是他身边人在交流过程中传递出来,被他捕捉到并牢牢锁定在幼小的心灵里的。

二、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在他心里的爷爷奶奶越是见面少越是最想见,久而久之当一见面,就显得更加亲切,如果爷爷奶奶再来点亲情上的互动,亲切感就更为强烈了。

基于上述分析,在大人眼里,看似孩子爱爷爷奶奶的举动大于爱姥姥姥爷,其实,在孩子的心里,爱,都是一样的。


梦的港湾328




小孩子从小由姥姥带大,为什么还是爱爷爷奶奶比姥姥姥爷多呢?下面讲一个姑事。

某去姥姥家,姥爷带他和表哥去河边玩。忽然姥爷落水,表哥急得大哭大叫,喊人救命。而某却若无其事,对表哥说:你爷爷掉到水里了,我爷爷还在家里呢。

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在人们的心目中,爷爷奶奶远比姥姥姥爷的位置重要的多。

自古至今,在人们的心里,父母家才是家。而因为父母是和爷爷奶奶同住的,所以也就把爷爷奶奶当做了家里人。而不管在姥姥姥爷家住多久,他们待你有多亲,总也是感到是在住亲戚,没有住家的感觉。所以就有了外甥是狗,吃饱就走和亲孙子烧烧纸,亲外甥指一指的俗语。

虽然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的血缘关系一般远近,但因为血脉传承是以男性为系,可以追溯至千古,就连埋葬也是在一个坟地。而姥姥姥爷做为亲戚,恐怕没有了姥姥姥爷、舅舅妗妗之后,就不会有一点联系了吧。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首先,我并不同意题目的观点。我也听过一个例子,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由姥姥带着,有一回爷爷奶奶来看孙女,水果端上来后,孙女先把水果拿给爷爷奶奶吃,然后才拿给姥姥吃,然后爷爷奶奶就很高兴,逢人就说别看是姥姥带着,孙女还是跟爷爷奶奶亲。

我听说了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如果家里来客人了,你是不是会先给客人拿水果?那是不是说跟客人更亲?当然不是。所以说,哪有什么姥姥带大跟爷爷奶奶亲。

其次,人们常说的血缘关系的理由也站不住脚。学过高中生物的话都会知道,人体有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妈妈,一条来自爸爸。如果是男孩,X来自妈妈,Y来自爸爸。以此类推,妈妈的X染色体来自姥姥或者姥爷,爸爸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爷爷,所以说孙子跟奶奶的血缘关系非常非常小,而同理,如果是孙女,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爸爸妈妈,妈妈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姥姥或姥爷,而爸爸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奶奶,跟爷爷基本没啥关系。所以血缘关系这个理论根本不通。

退一步说,就算血缘关系很重要,一个人受妈妈的影响应该比爸爸的大,因为爸爸提供的遗传物质本身就比妈妈的少,而妈妈又遗传了姥姥姥爷的,所以血缘关系应该跟姥姥姥爷更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有些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亲,所以说血缘关系根本不是一个原因。

最后,就算真的有特例,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更喜欢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唯一的可能就是姥姥姥爷对孩子不好,让孩子跟他们在一起有心里压力,所以偶尔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反而更轻松。

综上,这个问题不成立。


夕阳下的生活


我儿子就是从小由姥姥带大的,最喜欢的就是姥姥姥爷。

他爷爷很久不回来一次,来了也不抱抱他,我儿子也不喜欢跟他爷爷玩,也压根没什么感情。婆婆忙自己的事情,什么时候都是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心情好了抱一抱,心情不好自己睡大觉,抱的时候,儿子也跟他玩,不抱,儿子也不找她。

没有什么一定的,更多的是从小跟谁多,心理跟谁亲。看不起那些明明没有付出什么,却总是拿着“血浓于水”来道德绑架的道德婊,孩子小的时候你们不带他不疼他,现在孩子长大了省心了,你们过来表疼爱了,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

我会告诉我儿子,你是姥姥带大的,那么多个困难的日日夜夜,都是姥姥陪在妈妈身边,所以你长大了,将来一定要好好疼姥姥姥爷。至于爷爷奶奶,我不会教他,他想跟她们亲,我也不会拦着,毕竟是他的爷爷奶奶。

评论里的键盘侠不要瞎逼逼了,我月子里,婆婆没有照顾过我一天,没有给我做过一顿饭,我上班没人看孩子,请她请一天假,她都不乐意!你们怎么知道我没让她带?她不愿意!她得打牌逛街呢!

这话我不仅敢当着我老公的面说,当着公公婆婆的面,我照样说!他们做没做过,自己心里清楚,我这么说,他们没话反驳!因为我说的是实话!

就我自己来说,从小我的爷爷奶奶就没疼过我,最疼的是他们的孙子,我作为孙女,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没我的份,相反的,有一点好吃的,我姥姥都会给我留着。

所以直到现在,我和我的爷爷奶奶都不亲。偶尔逢年过节跟着爸妈一起去看他们,但是平时我是不去的,去也就是在那里坐坐,不见面也没什么感觉,也不会思念他们。

孩子到底跟谁亲,大部分是来自日常的陪伴,感情的积累。小部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每天辛苦上班,在家帮我带孩子的,是我的父母。我自然会教给他们,谁才是他更应该孝顺的人,而不是某些人在孩子小难照顾的时候不闻不问,长大了再给点零花钱说几句好听的话来坐享其成。

有付出才有回报,血缘是血缘,但是血缘并不会凌驾于一切之上。没有感情基础的血缘,也不过如此而已。


妇产科女司机


我们当时一胎的时候,我公公很明确的说,不带孩子的,又累又费钱。然后我妈帮我带,我们出点钱(事实上我妈根本全花在我孩子身上了),平时多买点衣服什么的给我妈。然后公婆村里的老人都很羡慕我婆婆,可以不用带孙子,当然也有长舌妇和我公婆说,孩子不带,会和外公外婆亲,不和爷爷奶奶亲。我婆婆听见,可骄傲的对她们说:不会的,我们家孩子,谁带都和我们亲,我们是有血缘的!外公外婆带不亲!

结果,反正大家能想象的,怎么可能亲。要我妈说好话,要哄着才去爷爷奶奶家,如果过夜的话,闹到半夜都是要回家的。当然,嘴巴是甜的,爷爷奶奶叫的很亲热的,也会说很想你们。但是不能抱,不能带出去玩,不能一起睡。感觉就是和邻居家老人的关系那样,见面会喊人,却是单纯有礼貌那种,不是亲近。

然后我二胎的时候,我公婆有了很大改观,他们来带二胎。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就带三个月加上平时双休去玩下,可就是这样,二宝也比她哥哥更亲奶奶爷爷。

我是觉得,孩子晚上和谁睡可能更重要点,和谁睡,和谁亲。


哈利的赫敏


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与孩子的血缘关系是一样近的,并且,我并不觉得血缘是造成远近亲疏的直接原因。

小孩子一般会和两类人更为亲近,一是长期的贴身照顾者,给孩子盖被子、穿衣服、梳头发、洗澡、刷牙、喂饭……打理孩子一切近身事务,并且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



二是讨喜者,幽默风趣,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和孩子一起玩得很high,孩子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会被管教、要求、批评、限制,这样的讨孩子喜欢的人。

有的时候,孩子更喜欢第二类人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为贴身照顾者,在长期打理孩子饮食起居的同时,势必对孩子有所要求和限制。

例如,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控制孩子的零食摄入量,生病的时候喂食孩子并不爱吃的苦药汤,不给孩子买棒棒糖是为了蛀牙不再发展,督促怕麻烦的孩子每天睡前刷牙,孩子还没有玩尽兴就被拉回家,不论是因为时间太晚了,还是因为耽误吃饭或是拉大便的时间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任你再讲道理,在孩子心里都不会真正明白,孩子明白的只会是心里不高兴了,总有个人管着自己。

而如果这个时候,恰巧有个特别会讨喜的爷爷奶奶,想吃什么都给买,不想回家就一直玩,累了怕麻烦就不用牙刷漱口,吐两口水就了事……总之以孩子高兴为终极目标,从不对孩子说不,在孩子眼里那简直是救世主来了,没有不让孩子更爱的理由。于是乎,贴身照顾者就有种受累不讨好的感觉。

从问题来看,孩子从小是由姥姥带大,爷爷奶奶在没有带孩子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接触肯定是少的,在少有的接触中,作为老人舍不得对孩子管教和限制也是人之常情,总希望不在身边的孙子(孙女),在短暂的相处时光中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于是乎,就出现了这种问题,孩子从小由姥姥带大,还是爱爷爷奶奶比姥姥姥爷多些。作为成年人,放平心态就好,笔者的妈妈,孩子的姥姥,也是这种吃力不讨好型的。

孩子小的时候,我做了全职主妇,我的妈妈来我家帮我带孩子的时间远比爷爷奶奶要多,但并不讨喜,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帮我洗衣、做饭、收拾厨房、采买生活品、做家务上了,孩子的贴身事务以笔者为主。

姥姥并不像奶奶一样,只要见到孩子的时间全部用在和孩子玩耍上。姥姥受累,也未必讨喜孩子,是早就料到的了,姥姥也从不计较这些,她觉得只要帮女儿减轻家庭负担就好,更不会指望外孙女长大后能对她有所回报。真正爱孩子,就不要计较孩子更爱谁多一些,不图回报,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家长良好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更多人的爱,是有利无弊的。


静特发899


这个问题是千家万户遇到的问题,感受大有不同。虽然,现在独孙子女多,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很疼爱孙子,但是确实存在小孩子对爷辈们的亲疏,应该说对爷爷奶奶亲的多些。

过去在我们农村有句俗话说"姥姥疼外孙,等于疼畜生",意思是说姥姥再疼外孙,都没有用,长大了还是和奶奶亲。


这种情况,据说与血缘有一定关系,由人体遗传基因所决定的,爷爷奶奶的某些基因会遗传给孙子,但外公外婆确不能遗传,主要是染色体的原因。不是专家,说不清楚,不过,我特别相信这种理论,有切身体会。


山里红56237


一般来说,谁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孩子通常跟谁最亲。但是请注意陪伴两个字,并不是由时间来决定的,而是由质量来决定的。

为什么跟姥姥不太亲?

不知道姥姥平时跟孩子相处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对于孩子来说,姥姥到底是陪伴他、还是管教他?

孩子都是敏感的,如果姥姥真心的,爱孩子,孩子一定能够感觉得到,但是如果姥姥并不懂育儿的方法,在带孩子的时候会对孩子施加各种压力,比如对孩子发火,威胁孩子,控制孩子,要求孩子必须按照姥姥所说的去做。

这些时候,孩子都无法感受到姥姥对自己的爱,她只感受到姥姥给他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孩子自然跟姥姥无法亲近。

孩子跟长期陪在自己的人不亲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陪孩子的人不懂真正陪伴孩子的方法,只是待在孩子身边,而不是陪伴孩子。是孩子的领导,而不是孩子的姥姥。

爷爷奶奶陪伴孩子的方式。

孩子跟爷爷奶奶亲,很可能就是在孩子短期跟爷爷奶奶相处的时候,爷爷奶奶更加能够体会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愿望,对于孩子更加温和,更加宠爱。孩子当然更加愿意亲近这样的人。

这跟题主所说的血浓于水没有任何关系。孩子是爷爷奶奶的孙子,也是姥姥姥爷的孙子。这两者没有丝毫差别。

孩子所感受到的差别,才是真正的差别。而什么最容易让人感受到呢:情绪。当人表露出负面情绪的时候,仍能感受到的是负面情绪的能量,而不是爱的能量。如果姥姥经常对孩子发火,那么孩子必然没有办法感受到爱的能量,也跟姥姥不太亲近。

家长不用患得患失,爷爷奶奶也是孩子的亲人,孩子跟谁亲近都是好的,但最好是两边都一样。否则确实会让姥姥和姥爷失望。


作者:舒心(Annie妈妈育儿),情绪教练、正面管教讲师、高级儿童情商指导师、儿童财商讲师。欢迎关注我,并与我交流。


Annie妈妈育儿


这个我身边就有例子,我哥哥家的孩子也就是我侄子从小就是他姥姥看着,由于我爸妈工作的原因只是偶尔去看孙子几天。我侄子现在两岁了,跟奶奶特别的亲。如果姥姥奶奶同时在的话,要什么东西都叫奶奶去拿,奶奶离开一下都不行。哈哈有的时候他妈妈都吃醋。这是很正常的,听老家人说这就是骨血管着呢,也就是血缘。我觉得这个占有很大因素。再就是姥姥姥爷看孩子是出于疼爱自己的女儿,不想让自己女儿受累,可能想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宠溺孩子。但是爷爷奶奶就不一样了,自己家的亲孙子那肯定是说啥是啥,想买啥买啥。所以小孩子嘛肯定是喜欢那个把自己宠上天的人,所以就会跟爷爷奶奶亲近一些。不过等孩子长大后作为家长的也要好好教育孩子,告诉他小的时候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是特别疼你的,要好好孝敬他们。要让孩子对老人的态度是一致的,不偏不倚,毕竟老人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你,应该懂得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