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油田,为什么还要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

最近关于中国发现大油田的消息层出不穷,然而在15年中国却成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很多人都在郁闷,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油田,为什么还要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

从表面上看,中国大油田的数量能从很大程度上弥补石油需求的缺口,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油田的位置因素、开采难度和成本等因素。从去年开始,油价一直位于下行通道,进口石油让我们的成本也更加低廉;另外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对我们的石油储备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主要油田分布

解读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油田,为什么还要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

先来说说我国目前都有哪些比较大的油田。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我国的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五大油田。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上,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 胜利油田,位于山东省黄河入海处,以东营为中心,从利津、博兴直到海边,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地处辽河下游,位于沈阳、营口和锦州之间,是我国第三大油田。 中原油田,在河南濮阳、新乡、安阳、开封,以及山东荷泽、聊城等地区之间。 华北油田,位于冀中平原上,河北省任丘地区。

2011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国能源勘探从此取得了质的突破。

在此后的五年时间里,新增石油探明储量39.47亿吨、天然气2.3万亿立方米,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渤海湾盆地连续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在鄂尔多斯、四川和塔里木盆地连续发现6个千亿立方米的气田。而在2016年,中国又在克拉玛依发现了储存量较大的油田,在南海成功建立了第一个南海海上钻井平台。

持续进口和储备原因

解读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油田,为什么还要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

在我国发现大量油田的同时,石油储备计划也同时在稳步进行中。据上个月公布的2016-2020五年计划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以前完成战略石油储备的第二阶段建设工作。

中国从去年开始利用原油价格下跌的形势来建设战略石油储备,2015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增长了8.8%,至创纪录的3.355亿吨(约合670万桶/日),而这一年中的平均原油价格创下了十多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原油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油价格持续降低,而我国的原油开采成本又比较高。2016年,胜利油田就率先关停了小营油田、义和庄油田、套尔河油田和乔庄油田等四个油田。

解读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油田,为什么还要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

至于关停的原因也很简单,低油价的冲击前所未有,胜利油田2015年首次陷入亏损,由盈利大户变成亏损企业,全年亏损超过92亿元。2016年以来,国际油价远低于预期,一直在30美元/桶徘徊,1月21日更是跌到21美元/桶左右,仅今年1月就亏损29亿元。虽然近期油价有所回暖,但整体而言仍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工业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耗其中大部分原油的炼油厂开始转向出口最终产品。这无疑也从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再加上中国开采成本高等因素,大量从国外进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根据CEIC的数据,中国2015年全年柴油等成品油的出口已经超过了进口,这是1994年来的首次。

面对本地需求疲软、本地产能过剩的情形,中国炼油厂正在转向海外。这些炼油厂也被赋予出口配额,至少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数字相当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