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氢燃料核心技术难题未解 潍柴动力如何抢滩市场?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全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第一次现场观摩会上,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豪气地表示,而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在做着“争第一”的事。对于氢燃料电池领域“武林盟主”之位,潍柴动力表现出勃勃野心,先后与国外掌握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企业合作。

12月4日,潍柴动力与世界领先的低成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公司——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CeresPower)签署合作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

1、潍柴动力投资900万英镑(约7817万人民币)给CeresPower,继续开发中国第一款电动客车增程器产品。

2协议双方预计于2020年前在中国山东合资建一家燃料电池制造厂,潍柴动力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潍柴和Ceres将根据协定的商业计划,按比例为合资公司提供资金。潍柴将在五个董事会席位中占有三个席位,而CeresPower将占有两个席位,并有特定的股东保护条款。

3、合资企业将根据许可协议生产SteelCell®系统、电池堆和燃料电池,并为中国的商用车辆,公共汽车和某些固定电力市场提供服务。CeresPower将从中获得高达3000万英镑的分阶段技术转让费,以及持续的特许权使用费和未来股息收入。

4、除了之前投资的2000万英镑(约1.7亿人民币)外,潍柴向CeresPower再投资2800万英镑(约2.4亿人民币),将其在CeresPower的股权从10%增加到20%。彼时,潍柴动力在CeresPower的总股本投资达到4800万英镑(约4.2亿人民币)。

对于此次合作,CeresPower首席执行官PhilCaldwell表示:“这对Ceres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里程碑。与潍柴这样强大的伙伴合作在中国建立制造能力,将使我们的SteelCell技术受益于规模经济,显著降低太阳能和电池行业的成本。潍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和发动机制造商之一。这份协议对Ceres来说是一个改变规模的机会。”

潍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表示:“我们与Ceres的伙伴关系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开局,我们很高兴扩大双方的关系。我们认为,利用SteelCell帮助我们开发先进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具备巨大的商业潜力。我们期待试用新的增程器产品并为中国的运输和固定发电市场开发新产品。”

纵观潍柴动力在氢燃料领域的布局不难发现,对于国内氢燃料核心技术难题,其一贯手法是参股国外掌握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企业、合资建厂、支付对方技术转让费。与国际燃料电池巨头巴拉德的合作采用的正这一模式。

8月29日,潍柴动力与巴拉德在山东济南签署《氢燃料电池技术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潍柴动力拟投资1.63亿美元认购巴拉德19.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同时,双方共同出资11亿元人民币在山东省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模组。

合资公司向巴拉德支付9,000万美元技术转让费用,拥有生产巴拉德新一代LCS燃料电池堆及LCS相关模组的专有权,应用于中国客车、商用卡车和叉车市场,巴拉德则拥有上述技术在中国境外市场的独家权利。根据长期供应协议,合资公司还将从巴拉德独家购买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组件-膜电极组件(MEAs)。

业内人士认为,从潍柴动力与国外先进企业的系列战略合作中不难看出,其瞄准的是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与此同时,潍柴动力正借助其在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和CeresPower、巴拉德等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