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綜藝2.0,誰提相親誰不行

說起綜藝,情感類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

早在電視佔據收視主流的年代,相親節目就是當之無愧的王牌。一開始,觀眾沉迷於年輕男女的各種顯性特徵,相貌、學歷、收入、品位,把人量化成各項標準,再看“千里姻緣一線牽”如何把不同的人聯繫到一起。

在這樣的模式裡,綜藝是相親角的縮影,而觀眾則多少在“月老”的形象上找到了自己的情感投射。畢竟,人總有程度不一的權力渴望和控制慾,給年輕男女點鴛鴦譜,也算是其中一種。

時日推移,精明的綜藝製作者發現,僅靠素人男女配對,已經刺激不了觀眾日益深切的好奇心。於是,以相親為名,捆綁敏感社會熱點的辦法廣為流行。

最典型的形式是按燈。聊天速配太不刺激,亮燈更具有即時的儀式感。全亮或者全滅,背後多少彰顯著社會的主導標準。至於素人的選擇,也會特意揀選一些能製造話題帶來流量的,諸如“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這樣的橋段,多少有噱頭的嫌疑。

這種形態,本質上仍舊是相親,但把形式推向了極致,也給戀愛綜藝搭上了社會熱點,節目得以承載更多的內容。後來,有綜藝策劃了所謂“中國式相親”,讓男女嘉賓的父母也坐到現場一同點評,代際和城鄉的背景嫁接起來,話題更多,自然更引人關注。這樣的提煉雖然粗疏,基本上囊括了電視形態下戀愛綜藝的走向。

可是,形式再怎麼華美,話題再怎麼尖銳,這類戀愛綜藝的本質是極其簡單的:把鮮活的人分割成一條條指標,然後進行速配。再多戲劇衝突,都難以掩蓋這種邏輯上的天然短板。如果和互聯網做一個類比,這類戀愛綜藝處在所謂的1.0時代。今天,戀愛綜藝悄然開始了2.0的革新。

所謂的2.0,最大的變化來自交互。近期熱播的戀愛綜藝,的確也在走出速配與多線交互上下足了功夫。

譬如移植自韓國原版的《心動的信號》,將4對青年男女置於一座“心動小屋”,朝夕相對,互生情愫,歷時10集,才給出最終的配對成果。

恋爱综艺2.0,谁提相亲谁不行

在10集的漫長過程裡,男女可以花式暗示,卻不能明裡告白。哪怕是每期所謂心動短信,都不能有落款署名。這種漫長的含蓄,給戀愛過程提供了大量的留白和想象空間。戀愛本就是飄忽不定的事情,在幾十分鐘內出結果,早就註定了倉促和荒謬。雖然10集也不夠長,但至少可以和不同的人深聊約會,能夠及時調轉方向,也有更多機會了解彼此。這種養成過程,比起過往的速配模式,自然要精彩抓人許多。

恋爱综艺2.0,谁提相亲谁不行

從觀看的角度來說,節目組為了綜藝的效果,也會把“心動小屋”裡的共處切分成段,中間輔以明星嘉賓的點評。點評既是對節目的分析,也是對戀愛技巧和話題的討論。融合起來,這是節目的間奏。拆解開來,這又是戀愛的指南。

毫無疑問,這是專門為觀眾而準備的。1.0時代,觀眾要在節目中找自己。現在,節目把觀眾想要的濃縮起來,直接放到面前。

恋爱综艺2.0,谁提相亲谁不行

如果說《心動的信號》只是素人演繹加上明星點評,另一檔熱門網綜《妻子的浪漫旅行》,乾脆是明星親自上陣。明星夫妻向來是普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些想象,本質上是在把自己和明星的生活作比較。可關於明星的真實生活,大抵是捕風捉影穿鑿附會。

於是,有綜藝想出了絕妙的點子——找明星夫妻,讓妻子組團出去旅行,丈夫在演播室補充說明。妻子外放,合群,綜藝感強,適合在“前線”製造話題。丈夫內向,深沉,相對理性,在“後方”演播室總結互動再合適不過。兩相呼應,再加上彼此講述和補充,明星夫妻的生活瑣事就更具體地展現在普通人面前。

恋爱综艺2.0,谁提相亲谁不行

相比傳統的戀愛綜藝,把戀愛放在無可置疑的顯眼位置,《妻子的浪漫旅行》把婚戀作為暗線,卻又始終兜兜轉轉不曾遠離。明面上,明星的旅程勾起了窺私慾,暗地裡,明星情感生活的勾勒,引發了更普遍的共情:原來明星夫妻也要深入磨合,原來明星夫妻也有身不由己,原來明星夫妻也是柴米油鹽。

類似的感受,是節目走俏再合理不過的前提。有一檔異曲同工的綜藝《幸福三重奏》,也是相差無幾的“故事”:把明星的婚戀與生活嫁接到另一個時空,然後抽絲剝繭地展現給觀眾。

雖然鏡頭仍然會屏蔽明星生活最真實的狀態,但這類戀愛綜藝2.0,多少把明星原來遮蔽的婚戀生活,生動又鮮活地展示出來。薪桂米珠也好,千山萬水也罷,和我們做著一樣的事,有著一樣的苦惱和幸福,我們才能深懷感觸地說上一句:人生海海,原來你也在這裡。

人性的,太人性的。這是尼采的語錄總結,也是內容成功的關鍵。當戀愛綜藝步入2.0時代,內容的鐵律,其實從未過時,反倒愈加閃耀。

—END—

“中國廣告業恢復四十週年卓越廣告與品牌獎”評選全面啟動

點擊下圖”或“閱讀原文”即刻報名▼

恋爱综艺2.0,谁提相亲谁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