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2018年有超4000只私募清盘现象,这意味着投资界寒冬的开始还是结束?

淡淡禅风



应该这么说,这个时间点和事件点来判断“投资界寒冬的开始还是结束”还为时尚早,市场的走向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去预测和判断的;

我们首先要知道私募基金清盘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1、主动清盘,可以这么说,4000只清盘基金里面肯定有一部分的基金是自己主动清盘的,概念很简单,就是管理人通过专业的分析和判断,结合市场的未来走势,做出了主动清盘的决策,主动清盘方面,可能并非私募基金的业绩造成的,而是大趋势对微观的影响;不可否认,部分优秀的私募基金在净值较高或者利润合理,而未来获利难度增加的情况下,也会选择主动清盘;

2、被动清盘,这里的被动清盘就是大家所认为的情形,一般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种是投资人赎回较多,致使产品未能满足持续投资和运营的要求,导致的被动清盘;第二种是由于基金在过往的运行中,净值碰触到了基金合同约定的止损线,而造成的基金的强制清盘;第三种是由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由于内部结构调整或者其他不可控、不可预测的情形导致的管理能力的丧失,致使基金被动清盘;

从上述两种情况分析当前基金清盘的结构,结合当前点位A股的走势情况,老实说不太能够判断是寒冬的开始还是结束,因为你并不知道主动清盘和被动清盘的比例是多少,如果是主动清盘较多的话,应该说市场还是有机会的;如果是被动清盘,那整个投资领域就是风声鹤唳,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情绪会降至冰点,反倒是机会的开始。

单纯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用吧!看完点关注哦,点点赞!


药海小兵


逾4000只私募机构发生清盘现象,这是市场投资环境极度低迷的真实写照。不过,私募大面积清盘,大大打击了市场投资信心,或许会倒逼政策环境的回暖预期。不过,除了私募基金之外,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日子也并不好过,从券商机构、基金机构这些年来的业绩表现、市场价格与净值表现来看,确实不那么乐观,这也是国内市场步入投资冰点的真实写照。但是,寒冬已到,距离春天也不远了,只不过市场从寒冬向春天迈进,仍需要一定的努力,过程仍显艰辛。对于A股市场的熊市末端调整格局,往往离不开深度调整、漫长筑底过程,而牛熊拐点的形成,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在市场估值低迷,投资信心步入冰点之际,反而会是中长期资金逐渐布局的时间点。


郭施亮


2018年超过4000家私募清盘,且还有很多在路上。其实,每一轮熊市都非常凄惨,无非是宣传的多少而已。


2008年,上证指数从6124跌到1664,用了1年不到的时候跌去70%,时间短跌幅大,很多股票从高位下来打了一折。如果那时候,私募多的话,清盘的会更加多。


2015年,市场暴跌,上证半个月从5100跌到2600,这期间清盘不多,沪指2016/2017走的震荡往上,当然是权重股主导;但是中小创就惨了,妥妥的跌了三年,很多私募买的都是中小创,今年集中清盘,其实是抗了三年,扛不住了。


2015年,大力发展私募基金,很多企业都申请私募牌照,但是好景不长,随后去杠杆,又排队离场。如果2008年有私募的话,或许会更加惨烈吧。


资本市场是周期性的,经济也是周期性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股市也是如此,在人气极端低迷的时候,往往离底部就不远;而大家都很冲动的时候,其实离顶也不远了,所以投资要在人少的时候参与。


寒冬在去杠杠时候已经开始,随着带血的筹码纷纷离场,黎明开始来临。


蚂蚁搬家周进文


股市行情不好,巨亏的私募产品,触发清盘条款,必须清盘。截止2018年10月底,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36115只,按照4000只清盘计算,大约10%的私募基金清盘。

从2014年开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数量暴增,到2018年10月底,已经达到8923家,而且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去深圳深南大道两边的办公楼去看,可以看到楼层标识了很多的私募基金公司,几乎每栋楼都有。现在的私募证券基金这个行业,行业集中度是很低的,因为前几年入门的门槛低,备案条件不算高,满足注册资金最低要求,其它的条件好办,直接成立私募投资基金,所以发达城市出现大量的私募基金。

大家都知道做股票赚钱并不是容易的事,对于机构来说也是这样,一条街遍地是私募,显然不合理,总有一部分私募会被淘汰,那么被清盘的私募基金产品,是行业竞争淘汰的必然结果。这种清盘现象,是行业发展的正常现象,并不是私募这个行业出问题,而是行业内洗牌,与其它行业洗牌类似。


西格玛的化学


一、如何看待2018年有超4000只私募基金清盘的现象。

1、在明易看来,2018年有超4000家私募清盘,直观反映了2018年中国A股市场单边长时间大幅下跌给人民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因为私募清盘表明这些私募基金募集的民间资金全线亏损,到了清盘线不得已清盘,损失之巨大可想而知。

2、2018年超4000家私募遭遇清盘,清盘数量创下近五年新高,这也表明了做股票一定要看清整个股市大的形势,违背大趋势做多股票,结果必然亏损,这是自然法则,私募基金也不会例外。这也应验了“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古训。

3、这么多私募基金在2018年遭遇清盘现象也证明了中国的私募界整体水平并不高,不要神化私募基金,大势不好,私募基金照样亏得连裤叉都不剩,市场的残酷超过任何人的想象。

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2018年超4000家私募清盘这意味着资本市场投资界的寒冬即将结束,2019年将是中国A股资本市场重新崛起之年。

1、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是波浪式前进的,有低谷就有高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在当前的中国A股市场反复震荡筑底阶段,广大中小散户能保住本金,先活下来,等熬过这个寒冬,春天就来了。

2、2018年超4000家私募清盘,这跟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宣告破产类似,再次应证了关于资本市场上非常经典的“逢七必崩、逢八必乱、逢九重生”的说法。

3、地球是圆的,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生死循环的过程。人生要经历生老病死,私募基金2018年死掉一批,2019年又会新生一批,这就是生死循环。

三、结论:2018年超4000家私募基金清盘,对于2018年的这些倒霉蛋来说是坏事,但对于2019年新生的私募基金来说是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必有新生。

2019年是猪年,祝愿广大中小散户在2019年能在股市中抱到一头头大金猪。期待美好的2019年中国A股市场重获新生!

感谢广大战友对明易财经的关注和支持!看完回答,顺手加关注、转发、点赞,谢谢!


明易财经


你如何看2018年有超4000只私募清盘现象,这意味着投资界寒冬的开始还是结束?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而目前明显是机会大于风险的时候,现在的A股处于历史上第四个大级别的熊市底部区域,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更是一个逢低布局的机会!从长期价值投资分析的角度出发,破净股是一个重点淘金的选股方向。股市低迷时破净股数量逐渐增多,市场向底部靠拢,牛市来临时破净股也率先被消灭。目前两市共有310只股破净,远超于前几次熊市大底的数量,而占比也达到了8.71%非常接近05年和08年的熊市大底时期,超越了13年的熊市!


那么对于机构和私募来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清盘的现象出现呢?

1.牛市的行情里催生了太多的私募,有大的有小的,只要是有些资金,有些实力的就会诞生一个所谓的私募,来股市里进行捞金!那么进入熊市以后,自然会有一个优胜劣汰的结果!

2.此次的熊市可谓是28年里A股第四个大级别的熊市行情,所以也是许多新生私募没有遇到过的,对风险的无知,再加上手里的质押和杠杆,导致了大批私募的退出和清盘!

3.目前对于私募和机构来说,没有一个完全开放的股指期货做空工具,所以面对3年5个多月的熊途末路,私募和机构面对下跌根本没有对冲风险的能力,所以只能进行不断的被迫割肉,最后导致业绩连连亏损而退出清盘!


所以总结来看,大批的私募清盘是因为1.自己实力不够,风险控制能不强;2.有太多的杠杆;3没有对冲工具,无法保证业绩!而对于普通的散户来说可能最艰难 的一段时期已经过去,只要不带杠杆,不融资,不借钱炒股的,目前可能都是处于一个30%-70%左右的亏损状态!只要钱还在,股还在,未来就是有机会翻身的,毕竟6124点套牢的人在5178点牛市都能解套盈利呢。

而对于有资金的人来说,这里真的是一个长线投资的逢低布局时刻!A股一共5次触及这根上升通道的生命线,其中4次是熊市大底,1次是超跌的反弹!并且从每一次的触线筑底完成到牛市出现,个股都有3-5倍,甚至5-10倍的涨幅空间!所以现在布局,往下跌我们赚的是股票,往上涨,我们赚的是钞票,能耐心持有那些超跌的绩优股,忍受住未来1-2年洗盘和震仓的人,就能享受到牛市是盛宴!

竹子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竹子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其实每一次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孤独地等候,在此之前,坚持!就是一切!看完记得点个赞呢,谢谢!!


琅琊榜首张大仙


逢8股灾,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2018中美贸易战,虽然2018年上证指数的跌幅和此前两次无法比拟,但是对个股和市场的影响却不可小觑。

2018年私募及公募基金的业绩均陷入困境

截止2018年12月7日,上证指数的跌幅是21.2%,是自2010年以来的第二大跌幅,仅次于2011年21.68%。深成指跌幅是29.95%,中小板的跌幅是32.12%。

市场从2月初的高点开始一路回落,除了大盘蓝筹相对抗跌以外,大部分个股今年的跌幅都超过30%,这是大部分基金业绩不佳的关键原因。

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截止2018年3季度,已有4045只产品清盘,为5年来的第二个高峰,最高峰是2016年的宽幅震荡行情。

而2016年的急挫回升,是私募清盘数量报增的关键。这一点我们从私募清盘的数量就能够看得出来,主要的清盘数量都集中在在4-6月,因为这两个月都是市场急挫后调整的月份。

而从百亿私募今年的业绩情况来看,除了高毅资产、保银投资、重阳投资等几家回撤控制不错外,其余多数百亿私募基金亏损在20%以上,一家备受关注的知名阳光私募旗下基金平均跌幅甚至超过30%。

从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看,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6.66%,其中数量最多的股票多头策略基金的平均为-9.67%。

私募基金尚且这样,那公募基金呢?

2018年前三季度,各类基金中,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1%,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为2.85%。而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受A股单边下跌行情影响致业绩表现不佳,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6.09%、-8.25%。

那这是否意味着投资寒冬的结束还是开始呢?让我看看下面几个现象。

低估的市场开始引来资金的流入

经过接近1年的洗礼,市场的大部分指数开始进入历史低估的位置。统计数据显示,沪深300成分股11月29日的整体估值已降至10.31倍,中小创蓝筹的整体估值也仅有18.69倍,小于中小板21.25倍、创业板30.62倍的估值。其中以上证、深证的估值的低估尤为明显,市场的资金也开始关注到相应的机会,开始通过ETF进入市场。

虽然市场不断走低,但ETF规模却实现逆势增长。Wind数据显示,2017年底全市场股票ETF份额为863亿份,到2018年的三季度末则变为了1391亿份,增长了61.2%。同期,股票ETF整体规模从2097亿元增长到2682亿元,增长了27.9%。这说明机构认为市场有投资价值,已经开始低位布局了。

而流入最多的是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相关的ETF。

而外资作为价值投资的拥护者,也开始关注到中国市场的机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涉外投资者(QFII、RQFII、沪股通、深股通)合计净流入1696.12亿元,预计明年,外资净流入A股的资金规模会继续保持大幅上升,总规模达到3500亿-4000亿元。

投资的寒冬我觉得已经来临,但是机会也同时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在2011年-2012年的市场低位开始定投了基金,那后3年我们的业绩会如何呢?我们也许会要熬过2年多的低位,但是迎来的确实丰硕的果实。这个也许就是投资所要付出的代价,谁都不知道寒冬要持续多久,但是我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等待春天的到来。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Atlas亚特斯


4000只私募解散倒闭,应该是目前国内股市的生态的真实写照。看看昔日的公墓和私募王者王亚伟就知道了。

为什么如此惨烈?

看看今年指数,平均跌幅达到30%(最大跌幅),而个股平均跌幅50%以上,跌幅超过50%以上比比皆是。个股全面涨幅为正的寥寥无几。

这还是在16-17年个股全面持续下跌基础之上,如果从15年高点开始算,跌幅更加惨烈。

之所以股市生态如此恶劣,和国内经济周期处在L型下跌和走平阶段有关,国内各产业基本上处在增长无力阶段,而今年还叠加了超预期的中美贸易战,导致实体经济体未来经济趋势的预期更加不确定和悲观。

第二,监管环境。监管对股市和资金的规范持续进行,且没有放松的迹象,11月初喊话不干涉市场交易,但是明显可见11月以来资金对个股的操纵非常疯狂,宛如牛市个股表现。这是监管层惧怕股市上涨的底线被挑战,所以迅速出现监管风口继续收紧的转变。

第三,私募本身运作就不规范。

就我所知,包括王某在内的很多私募和知名私募,他们买股票有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缺乏行业和公司业绩增长,第二,小市值,第三长期没有机构投资人关注或者持有,第四历史上股性活跃,讲故事胜过用心经营企业。大家可以去查看公开的持股记录是否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私募资金来源除了公开募集以外,很多都是信托和银行贷款的变形,有很高的资金成本。包括我本人在内,也动用过高达几倍的杠杠。那么,高成本自然需要高回报,而好公司多数都有大量机构投资者持有,无法被尽情操纵,那么只能买垃圾公司,利用一斤优势和散户跟风心里,人为炒作谋利。

所以说,在这样的风格决定了他们必然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的残酷监管的生态环境,随着亏损和到期,自然很多私募要退出市场。这其中,既有经济周期层面处在不利周期的因素,也有贸易战不确定风险无法稳定预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私募本身存在太多问题无法面对亏损和监管环境的因素!


龙哥fei0598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更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股市涨跌实属正常,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平常心,从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角度看问题,2018年的大跌给未来带来了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件好事。不跌怎么有机会。

4000私模清盘,我认为其罪魁祸首是:天天追涨杀跌。你想在长期下跌的熊市中,不亏才怪呢!既然股市不会垮,那我们现在不是怨天尤人,萎靡不振,相反我们应有个清醒认识,股市越跌机会越多越大!因此寒冬快要结束,曙光快要显现。

昨天已经过去,昨天不能代表今天,它的未来贵在今天、明天、后天怎么做!未来在于今日之远见。是萎靡不振还是振作精神,这才是我们应首先弄明白的,因此我们现在加紧对宏观面、政策面、基本面,个股面等信息进行学习研究,对股票技术进一步学习理解,找出自己的长处、短处,总结以前不足和成功经验,把自己以前做了的股票调出来,分析我为什么没赚到钱?为什么我又赚到了钱?我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闭门思过反复思考,把问题搞明白,想透,理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炒股方法,筛选部分个股放入“自选股”里等机会来了备用。

根据我20来年的股市经验总结,很多人炒股失败,是输在自己人性弱点上,从众心理——追涨杀跌 。股市中散户有浓厚的追涨杀跌情绪,股价越涨追涨的人越多,股价越跌,杀跌的人越多。另外总见不得账户有钱,有钱就想买票,形成长持股票短持现金,在下跌趋势熊市里怎么不亏钱。打开任一支股票,它都是波浪走势,你可能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不在低位买入,在高位卖出?我来给你回答:你在追涨杀跌怎么有机会在低位买入,因为在低位的个股少有人问津,成交量低迷,那时便宜票不敢买,等到主力吃足货拉升许多了,大家认为是好票都去抢票,这时主力已悄悄出货了,被套的不是追涨杀跌的散户又是谁?

最后,在震荡市里,找运行有规律的票,我们等机会,在底部筑底不破位时买入(现在有不少),等到了阻力位附近时卖出,就ok了。希望对你有帮助。认为勉强可以麻烦点赞,有想法可在下面作评论。


你相信否


当这种机构被淘汰的消息越来越多的时候,恰恰能够说明市场未来向相反一面的可能更大呢,毕竟现在是股价跌了下来,而且是相当的低,难道这种情况下还能走极端吗?

我认为可能性不是很大,应该说私募大面积清盘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投资市场面临的一个转折点,我估计市场情绪将在未来的某个时段很快逆转,这种清盘行为是投资领域的一个新的开始,而非结束的信号。



最近股市行可谓是震荡徘徊,难以抉择,韭菜被割了一波又一波,都快见韭菜根了。今天给大家带来底部引爆指标的干货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标使用。

1、出现底部引号就是买入的提示;

2、出现引爆信号就是加仓的提示;

3、出现高位信号就是卖出的提示;

如何用好底部引爆指标:

1、如果同时出现底部和引爆信号就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2、如果底部信号出现没有把握好机会,那么出现加仓信号可以再次把握;

3、如股票已有一段时间的上涨并出现高位信号,请勿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