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從出汗看身體異常徵兆!手足心多汗多半陰虛,頭汗是氣虛

中醫認為,從一個人出汗的時間、部位、氣味及顏色,都可以看出身體異​​常的端倪。

1.出汗時間:白天不正常出汗屬於陽虛自汗;晚上不正常出汗屬於陰虛盜汗。

2.出汗部位:頭汗過多可能是脾胃有溼熱,或暴飲暴食後的「積食」;老人及產後身體虛弱的女性,多半是因為氣虛所致。

手足心多汗多半是陰虛,也可能是胃熱或熱症。

心窩、胸口多汗多半是因為思慮過度所導致的心脾虛弱。

3.汗的氣味:汗味腥臭多與熱證或溼熱有關,一般屬於肝熱。

4.汗的顏色:黃汗、紅汗或黑汗分別代表身體不健康的徵兆。

注意!不流汗易與肥胖形成惡性循環

體型較胖的人因為比較容易流汗,夏天更不願意運動,只想待在冷氣房裡。中醫師勸胖子多動,以免形成惡性循環,身體不但愈來愈不健康,身材也將愈來愈胖。

張哲慈指出,胖的人多半屬於陽氣虛的體質,很容易累積溼而成痰。由於人體出汗時,必須靠陽氣的鼓動,而陽氣虛的人陽氣已經不足,所以一旦出汗之後,反而不容易停止,而發生汗出太多的情況。如此一來,大量出汗會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另一方面更會消耗已經過少的陽氣(能量)。

不過,雖然胖的人在運動時,會因為陽氣虛而氣喘,但是運動確實可以帶動陽氣的循環,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所以,張哲慈建議如果胖的人想要健康減肥,一是要靠運動持之以恆,另一個則是要透過補氣的方法來調理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