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孝惠帝刘盈明明有六个儿子,为什么皇位会传到弟弟刘恒手里?

风过初夏雨过天晴


作为汉朝第二任皇帝,汉惠帝刘盈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

尽管是一代开国帝王刘邦的嫡长子,他却没有继承到父亲的豪迈英武,天性温和懦弱。

因此他在父亲生前不受待见,甚至几次险些被废去太子之位。

在母亲吕雉的庇护下,刘邦死后,他得以继承皇位,却一辈子生活在母亲强权的阴影下,像傀儡一样活到了24岁郁郁而终。

他死后,吕后又先后立过前少帝,后少帝两个傀儡皇帝。

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后,刘盈的弟弟,刘邦的四儿子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皇帝中的一位——汉文帝刘恒。

有人就问了,这惠帝明明自己有儿子,为什么最后皇位传给弟弟刘恒呢?您且听有书君细道其中原委。

一、因被质疑血统不纯,刘盈的儿子们都被杀了。

根据记载,刘盈一共有六个儿子: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

刘盈的这六个儿子中,先后有两个在吕后称制时被立为皇帝,前少帝刘恭后来被废,处死;后少帝刘弘在位一直到吕后去逝后,被朝臣罢黜、处死。

在平定诸吕后,功臣派和皇族派迎立代王刘恒为帝,两派害怕将来吕家还会壮大,在刘恒入主未央宫的当夜,就将其余几个刘盈的儿子也全都处死在了他们的官邸。

大臣们这么做,一方面表达了对吕后篡权的深恶痛绝,另一个原因是

他们根本不认可刘盈的这几个儿子。他们认为这几个儿子并非刘氏后人,乃是吕氏的血脉。

那么群臣为什么会有这个共识呢?这事儿还得从刘盈那强势到变态程度的老妈吕后说起。

对于一个封建社会中的成年男子来说,娶妻生子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而恰恰在这两个方面,汉惠帝刘盈有着说不出来的痛。

先看看他的婚姻。他即位后不久,老妈吕后就做主给他娶了一房老婆。

这个老婆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和刘盈的关系非常特殊,她的母亲鲁元公主,乃是刘盈的亲姐姐。换句话说,刘盈是这个女子的亲舅舅。

乱伦的婚姻曾被孔子视为禽兽不如。而吕后,为了牢牢握住皇权,真可以说,到了丧心病狂,禽兽不如的地步。

再看看他的“生子”。大概是由于存在心理障碍,惠帝与他的外甥女皇后张嫣结婚七年,根本不曾有过夫妻之实,所以也就不可能留下真正属于他的后代。

甚至由于来自母亲的惊吓,刘盈后来患了抑郁症,终日萎靡不振,连男女之事都兴趣全无。

那么有人又问了,既然如此,那刘盈这些儿子哪来的?按照群臣们的说法,这六个孩子根本不是刘盈的血肉,而是吕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来冒名顶替的。

譬如前少帝刘恭,就是吕后安排人和宫女所生,宫女怀孕后,就让张嫣假孕,孩子出生后,马上杀死宫女,然后向天下宣告皇后产子。

据说,皇后张嫣后来病逝时,年仅36岁。

宫女们给她换衣服时,惊奇的发现,皇后竟然还是处子之身。这也证实了大臣们的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

二、刘恒得以登上皇位,得益于他和母亲薄太后的品行。

当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几乎快被吕后杀光了。刘恒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主要是由于薄姬母子低调谦和,从不显山不露水,让人看不到他有野心。

而刘恒的妈妈薄夫人一直并不受宠,娘家又没有势力,对朝廷构不成威胁。

还有,汉代实行的是以孝治天下,而刘恒很孝顺,并在后来的二十四孝中列名。

书上说: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人们普遍认为,大孝之人,必是仁义之君。就凭着刘恒和母亲的为人,大臣们觉得让他继位是最安全的。

三、是当时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吕后死后,当务之急便是废掉吕后所立傀儡皇帝,把皇位归于有正规血统的刘邦的儿子。而此时,具有这种身份的,只有刘恒和齐王刘肥一脉。

刘恒的母亲家没有什么势力,老婆窦氏也是平民出身。

而刘肥的儿子刘襄刘章等人母族家族势力很强大,而德行比小心谨慎规规矩矩的薄氏和窦氏又差的太远。

一旦得势,是极易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的。

当时,毕竟在名义上,汉后少帝还是皇帝,谁都不愿担这个罪名。这时候齐王刘肥的儿子刘兴居站出来,承担了这一棘手的任务。刘兴居此举,正反映了他对皇位的窥伺。

在反吕行动中,刘兴居和他的哥哥刘襄,刘章,里应外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此刻,实力最强的他们,看起来也是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刘氏一脉。

但其实,谁来继承大统的决定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里,而是掌握在以陈平、周波为首的功臣集团手中。

他们认为刘襄、刘章以及刘兴居实力过于强悍,如果让他们继承大统,对自己不利。

且刘襄的外戚一脉也实力非凡,很难受到控制和约束,他们实在不想再发生吕后专权的悲剧。

为了防微杜渐,功臣集团先是利用刘襄、刘章、刘兴居除掉诸吕,并鼓动刘兴居和夏侯婴将了汉少帝等六人诛杀。

然后以限制外戚专权为名,阻止刘襄继承大统;最后他们在所有诸侯王之中,选择了最没有根基的,人畜无害的刘恒继承了大位。

因此,与其说刘恒继位是实力所致,还不如说他是个幸运儿。

综上,刘恒之所以能够扫除政敌,顺利登上皇位,偶然性因素还是很多的的。

不过功臣集团也是看走了眼,看似懦弱的刘恒,其实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继位之后便逐步控制了兵权和政权。

刘襄、刘章等人狠在外表,而刘恒厉害在内心。攻心者治人,劳力者受制于人,自古莫不如此。


有书博物馆


首先我们来看看汉高祖刘邦的儿子都有哪些?

刘邦总共8个儿子,从大到小排列为:

齐悼惠王 刘肥 (曹姬生)

汉惠帝 刘盈 (吕后生)

赵隐王 刘如意 (戚夫人生)

代王/汉文帝 刘恒 (薄太后生)

梁王 刘恢——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共王

淮阳王 刘友——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幽王

淮南厉王 刘长(因骄横跋扈,自立国法,成立国中国,谋反不成,流放途中而亡)

燕王 刘建

在汉高祖传位时,刘肥虽为长子,但是他的生母曹氏,是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候的情妇,并没有明媒正娶;而刘盈是刘邦结发妻子吕雉所生长子。吕后又贵为皇后,故而刘盈能继承汉高祖的帝位。

然而在惠帝刘盈之后,帝位之争的就是刘氏藩王及惠帝之子,以及吕氏家族。

吕氏家族在吕后驾薨归天后,被朝中陈平、灌婴、周渤等老臣联合刘氏藩王在诛吕过程中打垮;

剩下的就只有在刘姓王及惠帝之子中选择继承人了,惠帝之子刘弘为吕后所扶持的少帝,其身份是否为惠帝亲生儿子,存在极大争议,而且是吕后扶持的傀儡,故而刘弘也在诛吕后失去竞争优势,原来短暂的帝位也将化为乌有。

在剩下的刘姓藩王中,刘恒为刘邦儿子,辈分最高,也品德兼有,也将原本战乱不断而且贫穷的代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诛吕之后,为保刘姓江山稳固,由刘邦指定的辅国大臣——陈平、周渤、灌婴他们推举代王刘恒继承了惠帝之后的帝位,史称汉文帝。






浩中一内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但他却是个性格软弱的人,其母却是大名鼎鼎的铁腕皇后吕雉。刘邦去世后,刘盈即皇帝位,这年他才16岁,但24岁的时候去世。他虽然当了八年的皇帝,但在位期间,所有的大事都是吕后掌权。并且她虽然生了六个儿子,但却没有一个是嫡长子!


原来这六个儿子,都不是汉惠的皇后所生的。因为他他皇后张嫣是他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闺女,也就是他的亲外甥女。亲舅舅和外甥女怎么能成为夫妻,所以这场婚姻是非常不幸的。那么他们可能从未成为做真正的夫妻,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孩子。


吕后对此也非常不满,就没有再给汗惠帝纳其他嫔妃。于是于汉惠帝便经常和宫里的一些宫女们私会,而这些宫女由于身份卑微,所以他们生的孩子也并不尊贵显赫。并且汉惠帝年纪轻轻就死了,便留下了六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汉惠帝死后,吕后便在他的儿子中,选了一个叫刘恭继承皇位,但这个孩子由于对吕后出言不逊,没多久便被吕后废掉了。之后,吕后又立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弘继承了皇位,并为他娶了吕后娘家人的女儿为皇后,于是这个少帝刘弘,在位一直到吕后去世。


吕后在世的时候,她的娘家吕家人的权势就非常强大。她去世后,宫中大权由她的侄子吕产和吕禄掌控,当时吕产为梁王,统领南军,吕禄为赵王,统领北军,几乎掌控了整个大汉朝。于是吕后一死,吕产和吕禄便准备叛乱,自立为王。

但这时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儿子齐王刘襄,也早有图谋。他联络事先就策划好的诸王们,准备进京讨伐吕产和吕禄。

吕产和吕禄由于手握兵权,自然不怕刘襄,他们派出大将灌婴,率军去平定刘襄。但身为刘邦旧部的灌婴,率军来到荥阳后,却按兵不动,并放出信息愿意平定诸吕一族。

这时候刘邦的老臣,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知道刘襄是个很勇猛的人,为了避免成为他的刀下之鬼,两人选择了倒戈。于是他们率领人马在宫中就发起了政变,开始诛杀吕氏一族。并且很快将叛乱的吕产和吕禄等吕氏一族给灭掉了。结果刘襄还没来到长安城,诸吕就被陈平和周勃给杀掉了。

吕氏被灭掉之后,接下来就该考虑选谁当皇上呢?

刘襄虽然有实力当这个皇上,但他不但勇猛而且凶狠,他等了皇上之后肯定对这些老臣没有好果子吃;

继续让汉少帝刘宏当皇帝吧,他不但年龄小没实力,而且他娶的皇后却是吕氏一族的女儿,那将来她得势后会不会报复这些老臣呢?所以这个皇位绝不能让少帝刘弘再坐下去。

那么现在刘邦的儿子中能入选的人,就只有淮南王刘长与代王刘恒了。但淮南王刘长缺是吕后一手带大的,那他当了皇帝之后,会不会对这些老臣们怀恨在心呢?



那么可选的就只有刘恒了,而且刘恒不但为人低调,性格敦厚,而且把代国治理得也非常好,你是陈平和周勃等老臣觉得易于控制,他继位后对自己的利益更大,所以刘恒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这些老臣打定主意之后,陈平赶紧派人去告诉刘襄,诸吕已经被灭了,你也赶紧回去吧,没有必要再来京城,并且有灌婴在荥阳把守,刘襄一时也打不进去,于是刘襄只好打道回府了。


次后,为了顺利的将代王刘恒扶上皇位,这些老臣们和皇族们便诬蔑说惠帝没有儿子,现在的少帝刘弘帝是吕后从民间找来冒充惠帝的儿子即位的人,便以此为理由便罢黜了后少帝,从而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不过汉文帝刘恒,也不是吃素的,他的能力完全超出陈平和周国等一干老臣的想象。他即位没多久,便集中中央政权,并出示了一些富国强民的政策,将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从而为文景之治的大汉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是由于,后来的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成就都很大,并深得民心。于是惠帝与他那几个无辜的孩子,便很快淡出了历史的角落。


超能博士


汉惠帝刘盈与汉文帝刘恒之间,是立过两个皇帝的,当然,皆为吕后所立,我们先来说说汉惠帝这六个儿子的结局。

前少帝刘恭,被废、处死;后少帝刘弘,吕后去世,他被大臣罢黜、处死;刘疆、刘不疑、刘朝、刘武的结局一样,诛诸吕时被宣称非惠帝子孙,被杀。

这样看,汉惠帝是绝了后的,因此,皇位只能从惠帝一系挪出来。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这不得不谈到吕后专权,吕后强令惠帝立他的外甥女为皇后,惠帝忍受不了,终其一生也没有临幸过她。

他的儿子,皆其他妃嫔或者宫人所生,惠帝崩,吕后尽屠皇子之母。

前少帝年少,不懂隐忍,口吐怨言,扬言将诛诸吕。传到吕后耳朵里,把他自己给葬送了。

等到真的诛诸吕时,大臣们担心这些皇子将来为吕氏报仇,代王刘恒也有斩草除根的意思,就这样,各方默许之下,汉惠帝其余五个儿子尽戮。且不说这五位年少,就是他们成年,并育有子嗣,也都会一并被杀。

再说说为什么立刘恒。当时谋帝位最积极的并非是刘恒,而是刘邦长孙,即齐王刘肥之子,第二代齐王刘襄。

刘襄跟他二弟刘章一个起兵奔京师而来,一个在京师参与平乱,从地位上看,除了刘盈一系,其他支系应该无法与他抗衡。

齐王王齐七十余城,刘襄又是刘邦长孙,他也出兵了,按道理来讲,皇位怎么样都不会旁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在进兵过程中,大臣们怕刘襄入京掌握局势,提前把吕氏诛杀了,乱事平定,这样一来,刘襄没有了继续发兵的借口,只能回撤。

撤回之后,他仍然进行了积极谋划,这里不得不谈到两大坑。

第一坑,琅琊王刘泽。刘襄派刘泽进京帮他说好话,刘泽答应得很好,一进京师,就说刘襄妻族势大,恐蹈吕后之祸。

第二坑,平吕诸臣。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大臣们认为刘襄过于强势,这样的皇帝不好控制,因此,转而选择了看起来相对文弱的代王刘恒。

就这样,皇位到了刘恒手里,他成了汉文帝。

只是这位汉文帝并非那么文弱,一入京就牢牢控制了权力。


浮沉于史


汉室皇位从仁弱的汉惠帝刘盈过度到外柔内刚的汉文帝刘恒,中间非常有意思。大致有这么两条。


第一,刘邦后宫女人的争斗,薄姬成了最后的赢家。

第二,三方势力角逐,靠边站的刘恒成了皇帝。

刘邦后宫女人之争,厉害的就两人,戚夫人和吕雉,那时候,薄姬毫不起眼。

楚汉议和,被楚军俘虏的吕雉回到刘邦身边,但此时的刘邦爱上了戚夫人。一个年老色衰,一个年轻貌美。

等刘邦称帝时,吕雉自然而然成皇后,吕家人也自然而然势力庞大。要知道,刘邦发迹之路上,吕家人功不可没,一帮跟着打江山的臣子都很认可贤妻良母的吕雉。


所以,大汉开国就形成了三方势力,一是刘氏宗室,二是吕氏一家,三是功臣势力。

正是如此原因,刘邦在发觉“刘如意类我,刘盈不类”之时,打算更改太子,动吕家势力,拉毫无大背景的戚夫人上位。

实在没想到,吕势这么强悍,刘邦也有心无力,“易储风波”才平息,戚夫人的好日子也快过到头。一幸中的而被长久冷淡地薄姬生下的刘恒已经被封代王。

刘邦死前,定下“白马之盟”,非刘氏不王,否则天下共诛。病榻问相时,刘邦埋下“陈平为相,周勃为太尉”的棋子。

总之,刘邦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吕后势力增大,取代刘氏江山。

果然,刘邦驾崩,戚夫人被人彘,刘如意被杀,要不是庶长子刘肥机灵点,他也去见阎王老爷。

但是毫不起眼地薄姬被吕雉放过了,去往自己儿子刘恒的代国做起代国太后。似乎她被疏远了,似乎吕雉成了赢家。不管怎样,薄姬毫不关心,她依旧不争不抢,符合“思危思退”原则,静等“思变”。



大汉帝国吕家独大,早年的三方角逐,吕氏独占上风,刘氏被打压,功臣在蛰伏,也在似狼,侯等“思变”。总之,朝廷上各怀鬼胎,矛盾重重。

直到公元前180年,六十二岁的吕雉病逝,吕雉临终前扶立起来了一个“少帝吕家外戚”的班子。但齐王刘襄兴兵伐吕,一场“诸吕之乱”彻底爆发。

注意刘襄这人,他是刘肥的长子,当年刘肥割据齐国土地,才换来生存。他是肯定反对吕氏的,弟弟刘章位居长安,知道吕氏阴谋后,所以联合起兵伐吕。

刘氏诸侯也随之起兵。但当时局势还未彻底混乱,若刘氏子侄纷纷响应,到时才是天下彻底混乱。

功臣们有心思了,要么继续拥立少帝,要么趁着可控制的混乱,更换皇帝,将利益最大化,赌吧!

但他们不采取“战争”方式,所以,紧接着功臣发动宫廷政变,罢黜少帝,一致宣布:“刘盈的余下四子非刘氏子孙,是他们吕家的。”因此,将其纷纷杀死。加上处女皇后张焉的缘故,刘盈无子。实际上,加上吕后诛杀的前少帝刘恭,刘盈一共有六个儿子。


借助宫廷政变,先发制人,功臣派掌控了主动权,但谁是下任皇帝?为保证刘邦的合法地位,皇帝候选人一定是刘氏子孙。零零总总务必保证这么两个原则。

第一,不会被秋后算账。正因此,功臣才否认刘盈之子的合法性,且杀害。说白了,候选人不能跟吕氏牵扯上关系。

第二,不能是诸吕之乱的人。若是诸吕之乱的人当皇帝,平吕之乱的功劳算谁?之前,功臣和吕氏的牵扯是不是“小把柄”?

所以,刘恒成了皇帝。刘恒被选中,除以上“两个原则”,原因有三点,一是薄家的外戚势力不强大,二是薄姬不强横,不会拥尊自立。三是现存的高祖诸子中,刘恒为长。

实际上,根据以上两个原则筛选,也就只能是刘恒当皇帝。当然,不排除功臣立其余子孙的办法。

好吧,刘恒当皇帝了,连夜赶忙进宫,该换人换人,该掌控掌控,该……当夜,他也下了一道安抚的诏书。



从诏书中可以看出这么几点,第一,定性。这是一场“平乱”,之前的宫廷政变是平乱。第二,功臣派又立功了,且是平乱的首要功臣,而诸吕之乱中,比如刘襄等,人呢?宗室之列中。


史小二记


汉惠帝是有六个儿子,可是这六个儿子并非是汉惠帝的皇后生的,汉惠的皇后是他姐姐鲁元公主的闺女叫张嫣。

张嫣的婚宴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姥姥也就是吕后个人的私心,强制让他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

因为这个亲事是吕后亲自定下来的,汉惠帝也是没有办法。

吕后可以为汉惠帝指定皇后,但是,吕后管不了他宠幸谁?

因为汉惠帝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叫张嫣的皇后,所以,他经常和其它宫女私会,这六个儿子就是宫女或者其它妃子生的。

很不巧的是,汉惠帝二十四岁,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了六个孤苦伶仃的儿子。

汉惠帝死后,吕后掌权,然后吕后就把为汉惠帝生儿子的女人全部给杀了,汉惠帝的这六个儿子就成了孤儿。

虽说现在是吕后掌权,但是,名义上他还是要立一个皇帝的,于是他就在汉惠帝的六个儿子中,选了一个来当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历史的的前少帝。这时候的前少帝也就是几岁而已,当他知道自己的母亲被吕后杀掉之后,他就给身边的大臣说道,吕后怎么能杀我的母亲呢?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杀光姓吕的。

就这一句话,传到吕后的耳朵里,要了小皇帝的命。

吕后对外宣传小皇帝已经生病了,而且病重的很严重,要不我们在立一个人当皇帝吧。吕后的意思大臣们当然都明白了。所以,吕后又从汉惠帝的五个儿子中选了一个儿子来当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历史上的后少帝。

后少帝当然也是一个傀儡小皇帝了。这个后少帝在皇位上一直做到吕后死掉。

到了汉文帝刘恒来做皇帝的时候,夏侯婴和刘肥的儿子刘兴居就把在皇宫里的后少帝,连同他的四个兄弟给赶出了宫,此后再也没有这弟兄五人的消息,如果没猜错的话,汉惠帝的这五个儿子应该是被杀了。

这些大臣不能不杀汉惠帝的儿子呀,因为吕后在执政期间,掌权的时候,把刘邦的皇子皇孙给得罪了一遍。

后来刘邦的皇子皇孙联合大臣,把吕家给灭了族。吕后的这五个亲孙子留着肯定是个祸害,所以不如斩草除根了好。

下面我们说说皇位为何跑到了汉文帝刘恒的头上?

前少帝和后少帝当皇帝的时候,真正执政的人是吕后。等吕后死了后,吕后的侄子吕产、吕碌想谋反,来挟持后少帝。

这件事被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知道了,这两个人在宫中就发起了政变,开始诛杀吕氏一族了。

当然,最先起事,要剿灭诸吕的是刘肥的儿子,刘邦的孙子齐王刘襄。

刘襄可是一个猛人,若是他带兵杀到皇宫里来,陈平和周勃也是会倒霉的,因为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执政期间,没少欺负他们这些皇子皇孙。

为了不至于成为刘襄的刀下之鬼,陈平和周勃选择了倒戈,一起来响应刘襄屠杀吕氏的起义。

结果刘襄还没来到长安城,诸吕就被陈平和周勃给杀掉了,全部灭了族。

陈平赶紧派人去告诉刘襄,诸吕已经被灭了,你也赶紧回去吧。就这样刘襄打道回府了。

陈平作为宰相赶紧组织了一帮人商议立谁为皇帝,刘襄功劳最大,但是这个人太猛了,立他为皇帝,大臣们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想到这里他们就选了一项比较老实的刘恒来做皇帝,刘恒也就是汉文帝,他就是这样被选上当皇帝的。


史学达人


汉惠帝刘盈其实也想做一个好皇帝,但是母亲太强势了,汉朝大权已经旁落。刘邦死后,吕后开始对情敌大开杀戒,在不听劝阻的情况下,杀了赵王刘如意和戚夫人以后,刘盈曾一度病倒,患上抑郁症,从此开始不理朝政。吕后对刘盈的压迫不仅仅在朝政上面,连私生活吕后也管着。吕后为了控制西汉政权,连刘盈娶皇后都由吕后一手操办,要知道刘盈所娶的皇后张嫣可是自己姐姐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亲外甥女,连婚姻都没有自主权。堂堂一个皇帝,私生活也没有,久而久之刘盈已经对自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可见这个皇帝是多么的悲剧啊!

刘盈死的时候23岁,名义上有六个儿子,但是这几个儿子都是庶子。在古代封建宗法制的影响下,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其他庶子都没有资格做皇帝。张嫣嫁给刘盈的时候才11岁,没有生育能力。吕后为了达到长期专权的目的,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刘盈与其他妃子所生的儿子抱过来,为了掩人耳目,然后把其母亲杀掉,假装是张嫣生的儿子,然后立为太子。这样,汉惠帝刘盈死后,假太子就可以做皇帝了,而吕后可以继续控制西汉的政权。

其实,刘盈也知道自己儿子多,也知道张嫣的儿子不是她亲生的。但是皇后是吕后的外孙女,也是个傀儡,自己也不敢立其他儿子做太子。就算有那个胆量,立一个太子,估计会被吕后杀一个,刘盈没必要那么做。所以,刘盈已经放弃了立太子的想法。吕后自怎么折腾他都不想管,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吕后立谁都一样。

另外,汉惠帝有没有儿子也很难说,大臣在诛杀吕氏家族的时候也说:“刘盈的几个儿子并非亲生,都是吕氏的血脉。”刘盈的婚姻全部被吕后掌控,毕竟吕后的哥哥和妹妹比较多,随便抱一个过来立为太子,谁也不知道。所以,吕氏家族被诛灭以后,大臣们没有在刘盈的儿子当中选继承人,大臣只好在刘邦的几个儿子当中选继承者。而刘恒在当时口碑也好,年龄才23岁,正是男人的黄金年龄,所以刘恒做皇帝是最好的人选。历史证明,大臣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谋士说


主要是吕雉插了一杠子,否则无论如何轮不到刘恒。惠帝刘盈死后吕雉大封吕姓王并立刘氏为傀儡的行为让她出现信任危机,诸吕被灭后大臣们再选继承人肯定要和她撇清关系。如此,刘邦与其他姬妾的孩子就成了热门人选,代王刘恒也因此脱颖而出。

刘邦有8个儿子,跟吕雉只有一个,就是刘盈。但刘盈毕竟也姓刘,他的后代与吕氏血缘会越来越远。吕雉为了强化血脉便强制联姻,让刘氏男娶吕氏女——比如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被迫娶了吕家女。其中给亲儿子刘盈找了个最亲的,他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

刘盈没办法,只能以不生孩子做无声抗争。吕雉着了急,就把刘盈和其他姬妾的孩子拿来冒充,并立为新的帝国继承人——先是刘恭后为刘弘。吕雉死后吕氏遭清算,新皇帝肯定不能和吕雉沾边。当时刘盈尚存三子——包括后少帝刘弘,都管吕雉叫奶奶都得pass,众臣于是拿吕雉冒充一事做文章,说这些都是假的都给弄死了。

刘邦和其他姬妾的儿子当时也仅剩2个,就是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刘长是吕雉带大的也很敏感,刘恒年长名声又好,和吕雉又没什么关系,就成了最终人选——当时热门人选还有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襄,因为种种原因也被pass,关于这点我在之前的问答中已有说明。


路卫兵


冒名顶替,窥伺大位

首先,汉惠帝刘盈的六个儿子,究竟是不是亲生之子,这个是存疑的。因为按照群臣们的说法,这六个孩子根本不是刘盈的血肉,而是吕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来冒名顶替的。

关于这点,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吕太后本纪》中有明确的记载,群臣在诛杀诸吕之后,对汉少帝等六人便做了判决。他们一致认为,汉少帝等六人定非刘盈的血脉,而是吕后的余党。

尔虞我诈,各取所需

但是毕竟名义上,汉后少帝还是皇帝,谁都不愿担这个罪名。这时候一个叫刘兴居的人走了出来,如果大家对他不熟悉,那么大家对他的父亲和哥哥肯定有所了解。刘兴居的父亲是齐王刘肥,而他的兄长就是刘襄和刘章。

在反吕行动中,刘襄在外佣兵自持,刘章、刘兴居作为内应,实力强大。他们这股势力是除了功臣勇将外,实力最强的一路诸侯,很多人也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一脉。刘兴居同滕公夏侯婴进宫将少帝废黜,不久之后,少帝等六人便被杀害。

强兵于外,强援于内

谁来继承大统的决定权,其实并不掌握在他们手里,而是掌握在以陈平、周波为首的功臣集团手中。他们认为刘襄、刘章以及刘兴居实力过于强悍,如果让他们继承大统,对自己不利。

且刘襄的外戚一脉也实力非凡,很难受到控制和约束,他们实在不想再发生吕后专权的悲剧。

群臣之谋,文帝之功

为了防微杜渐,功臣集团先是利用刘襄、刘章、刘兴居除掉诸吕,并鼓动刘兴居和夏侯婴将了汉少帝等六人诛杀;第二步是以限制外戚专权为名,阻止刘襄继承大统;第三步在所有诸侯王之中,选择了最没有根基的刘恒来继承大位。

因此,与其说刘恒继位是实力所致,还不如说他是幸运儿。不过功臣集团都看错了,看似懦弱的刘恒深通韬光养晦之道,继位之后便逐步控制了兵权和政权。刘襄、刘章等人的狠在表,而刘恒的厉害在心。攻心者治人,劳力者受制于人。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汉惠帝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武、刘不疑、刘弘、刘朝、刘疆。刘恭和刘弘在吕后执政时期先后被立为皇帝,前少帝刘恭由于忤逆吕太后被囚禁并处死,而后少帝刘弘年纪又太小无法掌控大局,而且刘弘又为吕太后所立,朝臣担心他长大后会秋后算账。

因此,朝臣对外宣称刘弘等人并非惠帝刘盈的亲生骨肉,而是吕氏血脉,被吕太后立为太子和诸侯王,如果让他们继位,将来的天下还是姓吕。因此,便有了惠帝无子这个说法。

接下来,诸臣聚在一起商议新皇帝人选的问题,齐王刘襄、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成了重点候选人。齐王刘襄是高帝长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嫡长子,也就是高帝刘邦的长孙,立他为皇帝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有大臣认为,汉朝之所以出现如今的祸乱,就是因为吕氏外戚专权,掌控朝政,残害忠良,抢夺了刘氏的江山。

而齐王刘襄母亲的家族势力也非常强大,他的舅舅驷钧更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如果刘襄做了皇帝,日后难免会重蹈外戚专权的覆辙。至于淮南王刘长,一来他年纪太小不足以承担重任,二来他的外祖母家也行事霸道,这样一来朝臣们都把希望寄托于代王刘恒身上。

后来,周勃、陈平等朝中大臣秘密派使者去代郡,迎接刘恒到长安去当皇帝。事情重大而又突然,刘恒和他的一班王府官员都不敢轻信。刘恒又是占卜,又派舅舅薄昭赴长安求见周勃等朝臣以证实。薄昭很快回复,说事实如此,无可怀疑。刘恒就这样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