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中德智能製造的區別在哪裡?

導讀

“工業4.0”與“智能製造”區別在哪?發展製造業是“彎道超車”還是“換道超車”?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沈烈初在調研後經過深刻的思考,就“智能製造”一題再次發聲。

參觀西門子自動化產品(成都)有限公司引發的思考

——兼論中德兩國專家、企業家及官員對“智能製造”認識上的差異

一、西門子自動化產品(成都)有限公司(SEWC)簡況

經過預約,我隨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下稱儀綜所)副所長王麟琨博士及二位專家於2018 年10 月10 日上午參觀學習西門子自動化產品(成都)有限公司(SEWC)工廠。我已經失去預約於5 月的一次參觀該公司的機會,所以我很珍惜這次考察。時間很短,只有上午兩小時,因為SEWC 的名氣很大,據稱是目前德國在世界上自動化水平最高,更加接近工業4.0 稱謂,目前全球僅兩家,一家在德國的安貝格,一家就是在成都的SEWC。成都工廠物流、工藝流程及信息流程等大部分是安貝格翻版,又有自己的特點。很多中國高層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曾都參觀過該企業,帶有一點神秘色彩。我已有二十多年沒有出國考察過這樣的先進企業,有點惶恐,我能看得懂這樣現代化工廠嗎?兩小時很快過去,參觀時快步走,想盡量多看一些,多提出一些問題,僅參觀了物流及裝配車間,最重要的SMT 車間沒能考察。

經SEWC 的一位德國籍華人專家的介紹與陪同參觀得知:2011 年,西門子啟動建設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生產及研發基地,2013 年2 月一期工程完成,經調試、試運行一段時間後就投產,現在第二期工程已完成,正在調試,第三期已開始籌建。SEWC 註冊時間為2016 年,註冊資本3.3 億,是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研發生產基地的運行主體;主導產品: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工控機(IPC),人機交互界面(HMI)等,也可以為客戶定製此類產品,同時開展為客戶推進信息化架構設計,併成套供應軟硬件裝備。SEWC 工廠產品包括800 餘種,每天生產超過3 萬4 千片產品,供應鏈涉及5600 種原材料,每天要用1000 萬個元器件,與安貝格工廠共同為全球西門子客戶供貨,成為西門子兩大物流中心。這樣複雜的供應鏈及生產過程,很難採用人工調度的辦法來實現,而採用西門子的生產自動化、物料流自動化與信息流自動化結合,經過長期探索,反覆實踐優化而成。SEWC 數字化工廠技術架構見下圖。


「宏觀」中德智能製造的區別在哪裡?


SEWC 數字化工廠技術架構

SEWC 數字化工廠採用了SAP 公司的ERP 系統及西門子自身發展的Simatic IT 的MES 系統、Control Simatic 控制系統及Team Center 的PLM 系統,這些大系統內還有很多小系統。除SAP 的ERP 外,其它部分都由西門子自己開發供應的,所以能成為西門子高度數字化集成的樣板廠,這是典型的理論來源於實踐高於實踐,反過來又指導下一輪的實踐,這樣就推動信息化到智能化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可惜我國到目前尚未出現這樣的典型,我想等到哪一天出現這款典型時,我們就能自主地推進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更快地迎接新一代的工業革命到來,西門子本身就是“兩化融合”典範。

二、對“工業4.0”與“智能製造”認識上的差異思考

(一)“工業4.0”不等於“智能製造”

“工業4.0”是第四代工業革命的簡稱,“智能製造”僅是“工業4.0”時代一個重要的特徵,“工業4.0”內涵豐富得多,包括這一時期的新材料、新能源,還有其他高新技術的出現、新的業態、新的生活方式及新的思維模式,也就是出現新的上層建築與新的經濟基礎變化,現在還很難概括。

(二)德國工業4.0 及智能製造發起的大企業就有西門子公司

德國西門子公司創立於1847 年,這個具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超級企業,經歷了工業1.0、工業2.0 及工業3.0 各個工業化的階段,積累了深厚傳承的工業化的企業文化,與辦企業各方面的Know How,這種企業文化、理念的DNA“基因”一代代地傳承著。我概括為四個字“務實+創新”,這也是他們辦企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與時俱進,德國人能較好地處理“務實與創新”這種辨證關係,值得我們思考。德國企業為什麼一直能在世界上處在“引領市場,引領技術”製造業的制高點呢?數千家“世界級”的中小企業分佈在各行各業的所謂“隱形冠軍”,也能“引領技術,引領市場”!它們是裝備工業社會化、專業化生產的基石,亦即三基,“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世界級中小民營企業,很多是家族企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而形成的,沒有他們就組成不了製造業“金字塔型”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製造業沒有基礎就沒有抗風險能力,也就沒有市場經濟的活力。

而我們呢?不少企業由於中國文化、歷史觀念、思維方式等不同,盲目追求的是“大”,而不是“強”,認為“大”才能“強”,而不是首先是“強”,才能做“大”而不倒。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什麼都是“大”,大廣場、大馬路、大樓、大產值、大企業……是泱泱大國的體現,受到人們關注與羨慕,這也可能是中國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基因吧!或者是企業家的追求。

這一點從SEWC 工廠建設理念來思考就可以看出一些“不同”。一期工程佔地面積35187 ㎡,生產面積3100 ㎡,投資二年就回收了。

再搞第二期,佔地面積6670 ㎡,生產面積仍為3100 ㎡,亦就是根據市場的需要,把一期“複製”過去,但工藝又改進了,現正處在調試階段;同時開始的第三期,佔地面積為10000 ㎡,而生產面積仍為3100 ㎡,工藝又改進了,信息化水平更上升一個臺階。再來看我們的新建企業呢?以這次考察的另一家研發生產高端醫療裝備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例,該企業由一位海歸專家博士於2005 年創辦,取得了不少成績,創造不少全國第一,當時生產能力按300 臺/年進行基建,十多年過去了,研發與基建已花了十億人民幣,現在每年僅生產數十臺產品,與設計目標相差甚遠,目前資金鍊很緊張,資金利用率不高。又如這次考察的重慶某集團,2014 年搬遷至新開發區,佔地426 畝,新建建築面積21 萬平方米,新購置關鍵設備80 餘臺套,是按50 億銷售額規模,並用貸款來基建的,到2017 年企業的營業收入僅為8.66億。企業每年要多付出貸款利息近8000 萬,上下班租用公交車接送員工,並免費中午用餐,又多支出近8000 萬,這幾年每年的都虧損,企業領導正在想法設法採取措施扭虧。這種案例在全國也很多,很多情況並不完全由企業決定,特別是國企,與政府主管部門不無關係。這種不講資金利用率與投資效益的投入,害己、害人、害國家,為不當基建而拖垮的企業案例很多。這與西門子投資建廠的思維、觀念完全不一樣。

進一步我們再考察幾家德國工業4.0 領先企業,如:德國菲尼克斯集團1993 年在南京投資建廠,經過25 年的不斷髮展壯大,註冊資金超過1 億美元,員工1600 餘名,年銷售額20 億元,連續13 年人均上交稅收超過10 萬元,先後榮獲中國電氣工業100 強/創新力10強。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Beckhoff)1997 年進入中國,落戶上海,作為工業 PC 控制技術的領導者和工業 4.0 的踐行者,年銷售額超過15 億元。承德熱河克羅尼儀表有限公司是由德國KROHNE 集團投資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註冊資本700 萬歐元,佔地面積21000 平方米,廠房實用面積15000 平方米,固定資產6000 萬元,每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 億人民幣,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名列全國儀器儀表行業前列,是全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這些企業全是務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壯大,絲毫沒有好大喜功,追求工廠規模多大、智能化多麼高超等“虛”概念。這難道不是不同的企業文化、發展戰略造成的差異嗎?

(三)“彎道超車”發展為“換道超車”

現在有一些專家提出,利用“智能製造”、“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應用,製造業可以用“換道超車”來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認為這個命題可能是對的,但要有一定的條件,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事物的發展,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

製造業中這種潛意識普遍存在,我在機械工業工作了一個“甲子”,最初的二十年從事機床工具行業工作,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通過舉國體制的“精密機床會戰”及“二汽裝備會戰”帶動了機床工具工業的發展。1963 年隨團到日本考察了數十家機床工具企業,經過“精密機床會戰”我們已能生產五六十種產品,品種較為齊全,除三井精機的精密機床與量儀之外,我們精密機床的水平與日本相當,差距不大,有一些齒輪磨、蝸桿砂輪磨日本尚不能生產。1972 年我隨團到英國考察機床工具企業,大概也有二三十家,除此之外特別考察了NEL(國家工程實驗室)及NPL(國家物理實驗室),前者重點考察精密機床用的光柵尺,後者考察基礎理論。回國後時任部領導問我:機床工具行業與英國差距多大?我回答:大概二十 年,當時英國的機床鑄件都採用樹脂砂造型、電爐冶煉合金鑄鐵,砂型塗料用氧化鋯(我們用炭黑)。精密機床與數控機床及三座標測量機已在生產車間使用了。到1978 年改革開放開始,我隨中國機械工業代表團訪問歐洲,“機床工具”也是重點考察之一,回來後我仍認為還有二十年的差距。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通過引進技術、合作生產,對機床工具行業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四十年改革開放過去了,國家把機床工具行業定性為完全的市場經濟商品,經過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優勝劣汰後,相當一部分機床工具的國企被淘汰了,雖然有國家04 專項的支持,剩下的僅有少數國企,如濟南第二機床廠的鍛壓設備等在世界上有較強的競爭力,大部分不是破產或處在嚴重的危機中。當然新出現了一批像光洋、精雕、海天、大族激光、金鷺等新型民企,也許是希望之所在,但還需要相當長的歷練,企業領袖、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工人需要數十年的經驗積累與傳承,這不是信息化製造或智能製造能完全解決的,很多Know How 在人的腦子裡與手藝上,但信息化或將來的智能化或人工智能可以加速Know How 的積累,但不能超越,因此部分搞信息化的專家在宣稱可以“彎道超車”,這還需要實踐來證明其科學性。

“彎道超車”最早好像是汽車行業提出來的,想採用研發生產電動汽車,實現汽車工業的“彎道超車”。這幾年在國家政策鼓勵下,電動汽車高速發展,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值得點贊。但最後不要像燃油車想採用合資(目前進一步擴大開放,取消外資股比的上限)方式來發展我國自主品牌的轎車,證明“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紅旗轎車的命運案例就足以說明這點。回想1958 年在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展覽會展出了第一臺“紅旗”樣車,震動了西方國家與我們自己,韓國當時尚沒有汽車工業,或許“紅旗”的命運就是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走過的曲折道路縮影吧!

這大概是我們的企業文化與德國的企業文化之間的差異所造成的吧,要請教這方面專家學者!

(四)新技術如何與製造業融合的誤區

“機器換人”的口號應該有一個“度”,前幾年我到廣東考察時聽說,只要申請使用一臺工業機器人,政府補貼30%的費用來獎勵,據稱全國很多省市區都有這樣政策,僅補貼的金額不一樣。這樣就一哄而起紛紛搞起機器人產業,最多時全國研發生產機器人的企業超過千餘家,機器人工業園有數十家,多種機器人展會到處舉辦,世界幾大家工業機器人,如ABB、Fanuc、安川、Kuka、三菱等跨國公司在中國擴大投資建廠,佈局全國多地,我們習慣於這種搞運動方式來發展高新技術,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在前幾年發展新能源時,如風電、光伏發電,也是這種模式,至今雖然取得很大成績,但產能遠遠大於國內外市場需求,導致低價競爭,惡性競爭,最後經市場機制的優勝劣汰,淘汰相當多的新能源生產企業,如光伏發電,曾雄居全國第一位的無錫尚德、第二位的保定英利逼入死衚衕,保定英利全套生產設備由瑞士Oelikon(奧利空)進口的最先進的成套設備,採用PCVD 光伏電池塗層等,而無錫尚德呢?為了挽救該企業,市財政投入數以億計的人民幣救急,這種社會資源的浪費如何制止呢?尚沒有好辦法。再看SEWC 西門子工廠,一期工程中,我就見到二臺工業機器人,一臺為臺式小型機器人用於部裝,一臺是關節機器人用在裝配液晶面板的生產線上。西門子的專家稱,針對目前SEWC 的產品,經多年的經驗評估採用托盤+滾動傳遞的方式運輸中間產品更合適、更經濟、更柔性。據2018 年統計SEWC 全廠783 人,其中藍領工人達507 人,佔65%,不盲目追求無人化,採用適合品種多,換批頻繁的生產特點的裝備。一期工程連AGV 小車都沒有,二期用不用AGV 小車還在考慮。他們一切考慮的出發點是質量與效益來決定採用何種適用先進技術。

我向西門子的專家提出:SEWC 是不是算工業4.0 智能製造的樣板,您們對工廠前景是否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他回答是:SEWC 僅是工業3.X,尚未達到工業4.0 的水平。SEWC 暫不考慮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這是西門子上層決定的事。另外專家說SEWC 一期工程命名為全數字化工廠,二期、三期可能更先進些。

(五)是“數字化製造”還是“智能製造”

SEWC 陪同參觀的專家明確告訴,該廠是全數字化工廠。最先進與最“拿手”的數字雙胞胎技術,貫穿整個工廠的各個領域及生產過程,包括設計數字雙胞胎、工藝設計過程的數字雙胞胎、生產過程的數字雙胞胎,亦即虛擬實體系統或稱之謂仿真系統。虛擬設計製造過程,也是仿真過程,實質上是一次優化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可用不同邊界的約束條件得出最佳的設計及工藝和生產過程方案,然後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轉化為實體的研發、生產,可取得最大的技術經濟效果。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生產過程的優化全部採用三維模型仿真,優化進程非常直觀。如工藝過程仿真設計,包括生產車間佈局、工位建模仿真、工藝驗證仿真等等;生產過程的仿真,包括仿真工人的工作時間、節拍,甚至到必要的動作;又如仿真托盤運輸中的托盤數量與生產數量的關係,驗證不同訂單組合的配置等。這些仿真數據來源於實際,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篩選。據稱用三維仿真軟件的理論值與實際值的誤差一般在20%以內,經過PDCA 多次循環,可以縮小誤差值。車間內到處都有顯示屏,隨時可以觀看生產過程的質量、進度、能耗、在製品、庫存等全生產要素實時數據。我過去曾在工廠工作過十三年,這樣海量的正確數據是無法想象的,但SEWC 做到了,這是最難最難的基礎工作,我們企業能自願做嗎?在車間參觀,看到每個操作工人面前都有人機界面顯示屏,實時讀取操作卡上技術指導文件、現在進行工序的要求。操作工人完成本工序後,按一下按鈕,托盤就帶著工件流轉到下一工序,同時信息上轉至MES 系統,證明本工序已完成了。這種海量數據在SEWC 本地多達數百個TB 服務器容量,很多通用數據還在德國本部,西門子發展了一個Mind Sphere 數字化管理雲平臺進行大數據管理。

從這點看出,我國某些地區設置不少“智能裝備工業園”又有什麼意義呢?

(六)企業推進信息化的前提是“精益生產+先進適用工藝”、“準時化管理+科學化管理”

工信部提出推進“智能製造”的排序是:工業2.0 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 示範,這完全正確。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必須經歷工業2.0 補課,補什麼課呢?就是“精益生產+先進適用工藝”、“準時化管理+科學化管理”,這是搞信息化繞不過的坎,否則“事倍功半”。信息化管理的內容就是數字化、網絡化,沒有數字的網絡,網絡就沒有作用,網絡是傳遞數據的工具而已。過去很多文章中我已闡明過,只有工業2.0 補課,才能得到企業全生產要素即人、機、料、法、環、測及上游產業鏈與下游客戶需求的數據,建立數據庫PDM 這是一切信息化管理的基礎。我對德國多少有一些瞭解,在工業2.0 時代或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在德國學習時,有一年在不同工廠實習過,那時設計部門雖然沒有CAD 及三維仿真,但設計的產品已經採用要素標準化、部件模塊化,方便變形產品及新產品的開發,也有利於生產。生產採用GT 模式,即“成組”加工,便於組織生產與質量控制。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就發展到“製造島”或“生產單元”模式,便於自動化與精益生產。由於採用“精益生產+製造島模式”的方式組織生產,因此上世紀七十年代德國就開始推廣計算機管理了。那時德國的機械製造企業就開始建立數據庫,即全生產要素的數字化描述,長期積累數據,去掉無用不真實的數據,然後存入數據庫,並建立數據模型。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也是數據去偽求真的過程,因為數據來源於工廠設計、工藝、生產、管理等方面數據與用戶實踐取得的正確的個性化數據。PDM是企業的絕密資源與資料,也是很多長期積累的Know How 所在,因此工業2.0 的補課十分重要,這是工業3.0 以至於工業4.0 製造的基礎。

「宏觀」中德智能製造的區別在哪裡?

(七)把質量與效益放在數字化工廠建設的首位

SEWC 的數字化工廠建設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四項:

1. 速度:每年發佈50 種新產品,2.5 秒生產一臺產品,七天24小時達到99.5%交貨率;

2. 柔性:每天完成160 次轉換應對800 種不同產品;

3. 質量:每件產品質量情況完全透明化、可視化,質量達到6dpm-A,即不合格測量點控制在百萬分之六監測點範圍內,即過程質量99.9994%;

4. 效益:產量規模提升4 倍下,管理人員零增長,工人每小時效率增長20%。這就是SEWC 的數字化、網絡化、或簡稱全數字化工廠的實際,很明確“數字化”是手段,提高產品質量、交貨期才是目的!千萬不要盲目搞信息化製造,他們根本不談該廠為智能製造工廠,不知為什麼?請大家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