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吞百威漢堡王亨氏 掌控3000億美元商業帝國 巴西首富雷曼:下一個目標可口可樂?

连吞百威汉堡王亨氏 掌控3000亿美元商业帝国 巴西首富雷曼:下一个目标可口可乐?

時代週報特約記者 夏媛媛

豪爾赫·保羅·雷曼可稱得上是這世界上“胃口最好”的人。

79歲的他看似籍籍無名,卻是個私募併購大鱷。沒有人能夠像他一樣一口氣鯨吞百威、漢堡王、亨氏、卡夫、提姆霍頓等食品業品牌巨頭,發展到掌控一個3000多億美元食品飲料的帝國。其胃口之巨大、牙齒之鋒利,以及鎖定一個目標必定拿下的信念讓美國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都讚歎不已。

根據《福布斯》雜誌2018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雷曼位列第29位,目前的個人資產淨值為274億美元,在巴西甚至是南美洲都高居榜首。

綜觀富豪榜,大多數富豪都是依靠創辦企業來積累財富。而這位巴西商人卻是通過其精準的投資和併購,一步步打造起全球最大食品飲料產業集群,成就了全球範圍內私募股權投資上市公司標杆企業。雷曼,作為創始人,也成為了全球食品飲料行業的隱形霸主。

從網球冠軍到投資大鱷

1939年,雷曼出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是瑞士移民的後裔。他從小在體育方面表現得很有天賦。1961年,雷曼以網球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被哈佛大學錄取。大學畢業後,他回到巴西成了一名出色的網球運動員,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他曾5次奪得全國冠軍,並參加了戴維斯盃和溫網。

功成身退、見好就收是雷曼的一條人生準則。雖然在巴西他的球技首屈一指,但在國際賽中,他意識到自己並不能衝出重圍,隨即便果斷選擇放棄體育生涯,下海從商。

哈佛畢業後的雷曼先後在瑞士信貸和高盛當過管培生。其間,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合作伙伴—卡洛斯·阿爾貝託·斯庫彼拉與馬塞爾·赫爾曼·泰列斯,三人之後被合稱為巴西“三劍客”。32歲時,攢下不少錢的雷曼拉著兩個合夥人,決定出手大幹一場。

1971年,雷曼買下一個經紀公司,模仿高盛的合夥人制度,三劍客共同成立了投行加蘭蒂亞。20世紀80年代巴西不斷通過貨幣超發刺激經濟,讓加蘭蒂亞這樣的投資銀行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1998年,巴西爆發股災,股價大跌。雷曼的投行也受到影響,這時候,他再一次見好就收—將公司以近7億美元果斷賣給老東家瑞士信貸。

拿著這筆錢,2004年,他同兩位同伴東山再起,成立了3G資本(3G Capital),從此專注於併購。3G,3代表3個合夥人,G代表讓他們共同發家致富的加蘭蒂亞。作為一家巴西私人股本公司,3G資本的投資資金從全球最富有的家族募集。

成全球啤酒之王

實際上,雷曼的併購行動從很早就開始了。早在1982 年投行創業時期,就收購了美洲商店,並將其打造成了如今巴西最大的零售連鎖商店之一。1989 年,趁巴西本土最大的啤酒製造廠商布哈馬深陷危機之時,他火速實施收購。隨後又收購了在巴西的最大競爭對手南極洲啤酒,成立了安貝夫啤酒,成為巴西啤酒行業的絕對龍頭。

3G資本成立後,雷曼抓住自己在啤酒行業的優勢,進一步併購擴張。首先,他將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歐洲大陸。一場“後起之秀”對“老牌貴族們”的收購追逐大戲拉開了帷幕。

被雷曼最先盯上的是比利時的英特布魯公司。英特布魯是在 1987 年由擁有幾百年釀酒歷史的顯赫的釀酒業家族共同創立的。2004年8月,雷曼以11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英特布魯的收購,隨後將其與安貝夫合併建立英博集團。

2008年,英博集團以520億美元現金交易收購擁有百威品牌的美國最大啤酒生產商安海斯布希,兩公司合併為百威英博,成為全球當之無愧的啤酒行業領導者。目前,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商,旗下經營了500多個啤酒品牌。百威英博年報顯示,2017年營業額達到564.44億美元、淨利潤達到79.96億美元,啤酒銷量更是高達6130萬噸。

由此,通過一路吞併,雷曼將手中那家巴西小啤酒廠最終推向了全球最大啤酒製造商的寶座,他本人也多了一個稱號—“啤酒業之王”。

進軍食品領域

雷曼的野心絕不僅僅侷限在啤酒行業。2010年,3G資本以總價值40億美元收購美國三大快餐品牌之一的漢堡王,並將其私有化。雷曼不但“胃口”越來越大,花樣也越來越多。

漢堡王1954年成立於美國,多年來因疏忽和戰略散漫而遭遇困境。2010年,3G 資本收購漢堡王,將其門店由全球店面1.22萬家削減至52家直營店,其餘全部出售,保留的這些少數直營店用於高管培訓和產品研製。此後,漢堡王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於連鎖店的加盟費,併成為了3G資本真正的取款機。2012年,漢堡王股票重新上市,估值達46億美元,之後市值升至90多億美元。

雷曼這一精準而利落的收購動作不但讓其在食品界名聲大噪,也成功引起了美國“股神”巴菲特的關注。巴菲特發現3G資本的投資策略本質上與自己一脈相承,於是開始和雷曼密切合作,聯手收購。

2013年,巴菲特的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與3G資本組成的財團聯合收購了美國食品巨頭、番茄醬製造商亨氏公司,總價值280億美元。次年,在巴菲特的支持下,3G資本又推動漢堡王以115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咖啡和甜甜圈連鎖店提姆霍頓,兩家公司合併成為全球第三大快餐集團“餐飲品牌國際”。

對於收購,雷曼和巴菲特樂此不疲,2015年達到巔峰合作促成了超大規模合併案—卡夫亨氏。合併後的卡夫亨氏公司成為全球第五大、北美第三大食品和飲品公司。伯克希爾和3G資本持有新公司51%的股份。

據克里斯蒂娜·柯利婭在其《3G資本帝國》中稱,2017年,3G資本市值已超過3000億美元。

讓巴菲特佩服的人

在這世界上,能夠讓投資大師巴菲特佩服的人並不多,雷曼算一個。這是因為雷曼除了有所向披靡的收購手段,其對公司併購後的整合、管理再造也有獨到之處。

在雷曼創業過程中,群策群力是雷曼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雖然雷曼一路來在不斷地投資不同的企業,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投資是人才。

雷曼非常善於給予管理層激勵。在2008年百威併購案時,公司旗下全球50名高級管理者與董事會簽訂了一份總額接近20億美元的期權獎勵合約,條款大致為:2011年底前,百威股價恢復到2008年併購時價格,那麼期權合同生效。在這一激勵下,2010年年底,百威股價就超越了約定的價格。

其次,每次收購後,雷曼都會以鐵血政策,大刀闊斧砍掉原公司的舒適區,他傾向於對自己控制的公司進行結構精簡,壓縮成本。比如英特布魯是比利時老牌啤酒商,家族企業,老闆出行有私人飛機,公司每週提供免費啤酒。雷曼收購後,把這些福利全部取消。出差只有經濟艙,辦公室圍牆打掉變成開放式,免費啤酒不再供應,冗餘員工全部開除,取消彩色打印,每個員工每個月只有200張打印額度。

華爾街人也常常打賭猜測,雷曼開啟下一次大宗收購吞併的將會是誰。彭博社的報道稱,雷曼已經又一次蓄勢待發,正在醞釀一場或許是史上最大的交易案—吞併飲料大亨可口可樂。

雖然年近耄耋,但這位巴西富豪的“胃口”可能永遠都比我們想象的更好。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