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北漂,你从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方要几个小时?

呱呱哟


作为一个北漂,你从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方要几个小时?


我要是回答走路,只需要半小时的距离,会不会被打?


当初来北京的时候,确定好工作以后,专门在公司近的地方找的房子,虽然房租贵了一些,占了工资的小一半,但是上下班路程短,就算加班也不至于到家特别晚,至少心理上比较安心一些。


那时候一个人刚来北京,人生地不熟,地铁都是第一次坐,更是一个路痴,在找房子之前,老妈一个劲的叮嘱,要找离公司近的,毕竟一个人独来独往,安全是第一位的。


但是,这个前提是公司的位置没有在太靠中心,附近的房租咬咬牙也能付得起,如果是在比较靠中间的位置,真的只能选择远距离租房了,因为房租真心交不起。


昨天刚好跟同事说起上下班这个问题,一个同事在涿州买的房子,每天从涿州开车上下班,真正的早出晚归。公司还有不少同事住在燕郊,每天坐公交转地铁上下班的。


之前听说在涿州上下班需要坐公交的,都得起特别早去排队,有的是父母专门起早去给孩子排队,为了让孩子多睡会觉吃个早饭。


就算在北京租房,每天上下班总计就得花上四五个小时的人也不在少数,挤过北京早高峰的地铁才会真正明白北漂的滋味~


只盼着房租和地铁票的价格涨的慢一些,工资涨的快一些~


北漂不易,且行且珍惜。


K18餐饮加盟网APP


我是一个70后老北漂,从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方,近两个小时。

每天从西四环外的丰台区小屯路,到北五环外的昌平区回龙观,横跨半个北京城。

早上公交车两站到地铁1号线玉泉路站,坐到复兴门换乘2号线,然后西直门再换乘13号线到回龙观,出站公交车还需几站到达目的地。

可能你会想,70后的老帮菜混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买不起车?

答案……当然不是买不起,家中有一辆车,但北京车牌摇号,家中只有一辆车还要给老婆接送孩子。再者,我确实很享受每天在交通上的这段时间……


就像人们经常开玩笑讲的,如果挣扎没用,不如学会享受。

当你的心态只关注在乘车的时间长短时,自然会烦躁,久而久之身心俱疲。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为何不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尤其你如果也已经娶妻生子,在家的时间没有那么富裕,你什么时候用来学习,或者思考?

时间就像那啥,要挤总会有的,把漫长的乘车时间利用起来,会帮你打开一个美丽新世界。


我在早上出门等公交和坐公交的时候,一般用来思考,梳理下几天要做的主要工作,在手机备忘录中一二三四的记录下来,标注重要紧急优先顺序,便于上班后依次处理。或者今天有会议发言,在脑海中过一遍说话的要点,做做准备工作。

坐上地铁1号线,人多,挤的和照片一样,我多半会塞个耳机听讲座。感谢自媒体的时代,可以获取的语音讲座太多了,想听什么都有。换乘2号线,只有3站,我会把刚才听到的内容要点,赶紧记录在备忘录中,把自己的思考也写下来。到了13号线,我是西直门始发站都有座位,一般我会用来阅读,掏出手机或Kindle……


当你把漫长的交通时间充分利用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段时间不仅不无聊,而且很重要。

在独处的时候,获得力量。

当一件事情无法改变的时候,你永远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改变自己!


有了烦恼找明哥,找了明哥乐趣多,关注明哥聊求职,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明哥聊求职


每天早上6点17分,雷打不动地被闹钟从睡梦中喊醒。

拖着还没睡醒的身体,眯缝着惺忪的睡眼来到卫生间,机械性地打开冷水,捧一把冷水拍在脸上,终算是醒了神,急匆匆地洗漱。

6点30分左右一切收拾完毕,最晚在6点40分出门,等电梯、下楼,一路小跑来到公交车站,然后乘坐40分钟左右的公交到四惠,换乘地铁一号线。

坐上1号线之后,从国贸下车,换乘地铁10号线,在10号线坐差不多快8,9站,从宋家庄下车,再次换乘地铁亦庄线,然后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终于下了地铁。

可惜的是,从地铁站到公司,还要步行20分钟。

这过程,去掉了公交车堵车,地铁换乘方便的时间。粗略算下来,最短的时间也要2个小时。

你觉得远吗?

可就是这样的路程,我一直坚持了快2年。

从春天到冬天,每一天都在辛苦地和早起做斗争,每一天晚上下班都要像赶火车一样,一路小跑地按原路线返回,这样一天下来,最少4个小时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路上。

有人会说,干嘛不搬去公司的附近去住呢?

其实啊,也非常地想,可找房子、房租还有搬家等一堆堆棘手的问题,往往会让自己望而却步。

我也想每天早上睡到七八点钟,可当早上的闹铃响起之后,你真是一点儿都不敢拖沓,晚一分钟,可能整个线路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了。

在北京,很多人都像是在跨城在上班,在用青春去拼时间,这一点儿都不假。

虽然如此紧张和辛苦,我想促使自己坚持下来的,依然是心底倔强的认真和不懈的努力。

不管还能在北京漂多久,不论未来的归宿在何方,都祝愿这样的你我,都能有一个圆满的收获,还有不后悔的选择。

祝好!


后青春生活日志


提起北漂,在很多人眼中还是让人羡慕的对像。大城市什么都好,但是这些北漂一族的生活,却并不美好,光鲜的外表下,很可能是极度辛酸的生活。图为一对父子挤在租屋里,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就是从这拥挤的破租屋开始的,两人脸上都是疲惫和木然。

早上7点半,30岁的苏颖走出家门时,公交摆渡车站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和苏颖年龄相仿,低着头,正在吃早餐或是盯着手机屏幕。

这些站在寒风中等待的年轻人,大都是苏颖所在小区的业主们。公交摆渡车是他们去往北京城铁昌平线唯一的公共交通途径。

每个工作日,苏颖长达两个小时的上班路都从等公交摆渡车开始。“有些时候,赶上人多,一趟是挤不上去的。”苏颖说。

两年前,苏颖和丈夫买下了这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的房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由此告别了“北漂”生活,正式成为“北京人”。

但苏颖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尽管自己居住、工作都在北京,却仍然只是奔波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村里人”。

“北5.9环”与“南6.1环”

“小区所在的地方以前就是一个名叫‘小寨’的村子,现在,这周边还有村庄和农田。(小区附近)既没有全天候的公交车,也没有正规的出租车”

苏颖对记者说,自己所在的商品房小区算是在“北5.9环”内。“如果有7环,那我们也算城里人了。小区所在的地方以前就是一个名叫‘小寨’的村子,现在,这周边还有村庄和农田。(小区附近)既没有全天候的公交车,也没有正规的出租车。”这一现状,让她感觉自己像是住进了一座“村中城”。记者向房地产行业相关人士了解到,在北京的通州、顺义、大兴、昌平等远离市中心的地区都有类似苏颖所住小区的楼盘。这些楼盘几乎都距离地铁有不小的距离,周边仍是村庄或荒地。但这样的楼盘也往往房价较低,多为“刚需房”。


2008年开始,北京的房价开始飙升。有房地产业内人士分析,房价上涨,使得购房者需求被转移至二三线城市或是大城市的郊区。“另一方面,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随着国家对开发商融资的限制,买不起市区土地的开发商将会把视线投向城市郊区”。

已经在北京工作了7年的苏颖,对这个过程深有体会。

苏颖始终记得2008年奥运前的一天,在西二旗地铁口的一幕。“那天,地铁口有很多人拿着小广告吆喝着‘沙河的房子,6000(元)一平’。我当时还跟身边的老公说,沙河在哪儿,听起来就很远,谁会在那儿买房子啊!谁能想,后来我自己买到了这里。”

2011年,苏颖还和别人合租着房子。眼看着房价在一天天地飞涨,房租也在飞涨。“房东把客厅改成了好几个小间,蟑螂满地爬,厕所超级脏……我们想,哪怕借钱,也要买(房)吧。”苏颖说。

于是,苏颖和老公开始了漫漫看房路。此时的苏颖夫妇手头只有五六万元存款,所能承受的最高首付是50万元。他们只能将目标锁定在了北京的郊区,昌平、大兴、房山等新区都留下了他们看房的足迹。

在多番比较后,他们选择了在距离苏颖当时公司较近的沙河买房。这是一套二手毛坯房,74平的小两居,每平方米14000元左右,首付40万元,还有80万元贷款。房子在2011年年底交付。2012年5月,刚装修刚完成还没散味,两人就入住了。

“当时,租房的期限已至,房东要涨房租,我们就直接搬进去了。因为害怕体内有残留的甲醛,到现在都还没敢要孩子。”苏颖说。

2014年,苏颖夫妇的计划是买一辆汽车。“已经摇号一年了,还没有摇上。听说今年天津的牌子也不能上了,只能上河北的了。”苏颖说。

最大困扰是出行不便

苏颖不能想象,如果不买车,未来就得过“挺着大肚子,挤2个小时地铁去上班的生活”

对于苏颖来说,“村中城”给她的生活带来的最大的困扰就是出行不便。

从沙河高教园地铁站到小区没有全天候的公交车,只有阶段时间的公交摆渡车。周一到周五,分别在早上7点到9点半和晚上5点半到9点两个时间段通车,将附近几个小区居民摆渡到地铁口。坐公交到地铁口要十多分钟。

苏颖说,“最麻烦的是晚上,有时晚上要在公司加班。过了9点到地铁站就没有公交车了,就要打黑车。黑车按人头收钱,一人15元。”

“开始的时候,我在路上也挺


害怕,就只有一路和老公打电话。但是没有办法,现在,渐渐地已经逼自己大胆些了。”苏颖说。

“记得,最初搬进来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公交摆渡车的。我们俩就买了辆自行车,记得当时为了省钱,连20元的软后座垫都没买。”苏颖回忆说。

“还有一次,夏天,我赶着要见客户,穿着打扮整齐,骑着自行车去地铁站。但是半路车链子断了,我穿着高跟鞋推着车走了一路,特别狼狈。”

除了地铁与家之间的交通不便,更让苏颖难受的是每天工作耗在路上的4个小时。刚刚住进新房,苏颖就换了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但是地点在东三环地铁金台夕照站附近。

“即使我晚上6点准时下班,到家都要8点了,小区里都有吃过饭,出来散步的人了。我看到他们,想到自己才刚刚下班,心里会很不舒服。我觉得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回到家,9点吃饭,11点就睡觉了。我觉得这生活很不健康。”苏颖有些激动地说。

倘若工作太忙,晚上加班到9点以后,苏颖只能从单位打车回家,一趟要花160元。

每天的“奔波”,让周末的苏颖夫妻失去了玩的力气。“一到周末,就不想再跑那么远。朋友的邀约,我参加的都少了。我会告诉我的朋友,我们欢迎你们来我家玩,但是我不愿意出去。”

对于苏颖来说,父母的到访,已经成了一种负担。“我怕他们没办法和我们一起吃这些苦,甚至给他们带来不方便。”

苏颖的父亲不理解的是,供女儿读书那么辛苦,就是为了让女儿从村里“出来”。不曾想,女儿在北京工作后,还是“在村里买房”。

苏颖和丈夫都没有北京户口。“我能感觉到,这个城市处处对我都有限制。但是,我们不知道该去哪儿。回老家嘛,在那个小县城,连本地的招聘网站都没有,我也只是普通家庭,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呢?去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压力也是同样的大……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有留下。”

尽管每天在华丽的钢铁森林与城郊农田之间穿梭,苏颖对这个“村中城”的不满却在悄悄消解。

“公司附近再华丽都只是我上班的地方。”苏颖略带幸福感地说,“我们家附近有农庄和稻田,夏天的时候,回到家附近,我的心情会很好。下了地铁,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玉米地里的牛粪味。你会觉得,到了你熟悉的地方。

现在的苏颖,只是期望着能换一份离家近一些,压力小一些,上下班准时的工作,“即使薪水少一些也没关系。我准备要孩子了。”关于更远的未来,苏颖并不愿意多想。

房间的逼仄让人无处落脚。就这样,日复一日,北漂们活在地下室里,活在群租房中,活在郊区村中,可能有出头之日,可能解甲归田,也可能一生蜷缩在此。但是,为了此刻的梦想,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么,你的梦想呢?


片刻温暖


我住在通州区上店,在四惠上班,需要1小时40分钟



唯一2534999


家住京旺家园,公司在来广营地铁站。

早上每天八点起床洗漱10分钟,然后出门去公交站做8.20多的公交116,坐到终点站善各庄然后骑个10分钟的自行车,9点左右到公司,然后吃早饭。

晚上5.30下班,骑自行车到公交站坐5.40多的116公交,到家6点10分左右。



西瓜TV阿松


十多年北漂,差不多平均每年搬家一次,所以所有的地点都在工作单位附近半小时左右,非常好的生活状态。不过,因此损失了买房的机会,但也不必面对房奴的境地。

很多人喜欢住在一个地方,然后辛辛苦苦的跑,我是另类,搬家对我来说不是个多么痛苦的过程,每年能有一种新的生活感受,也是很好的体验,生活中充满惊喜,觉得满意的区域可以在附近接着找,搬家并不是多难,收拾几天就能很快收拾好,唯一的缺点是不去买那些又笨重又不实用的东西,但我不觉得这些东西又太大的必要性,简洁生活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

北漂,总是伴随着一种悲凉,其实何必呢,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移民城市,我们也是在创建移民城市,不管它是不是有歧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寻找机会,丰富自己的生活,我们在一步一步铺就我们的未来生活,地点,也是我们生活的选择。过好自己的生活,管别人说什么呢。


笨笨鸟


北漂,今年是我来北京的第四个年头了,公司在这四年内搬过一次,现在公司在东三环内国贸,住的地方在东五环外石各庄,虽说数字上差了两环,但每天上班需要坐公交1小时30分钟,偶尔堵车的情况需要2个小时。最近听说住的地方明年要拆迁,又要准备搬家,贵的舍不得,只能再往外搬,预计两个小时的路程吧!这样做累吗?累!非常累!!为了生存又有什么苦吃不得呢!


青鹄天外


我住北七家,工作在慈寿寺地铁附近,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完成洗漱,七点半吃完早点(牛奶+面包)出门,八点十五左右到地铁,九点半左右到公司,晚上七点左右从公司走,九点左右到家,已经一年两个月,秘诀:不停,就不会累


最最勤快张小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