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几岁开始学画画,家长怎么引导?

流光花色



图片中的画是我大女儿六岁多的作品,没有上过任何班,我和她爹也没有刻意教过,因为我们一致认为画画就像说话一样,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孩子的真情流露,不关艺术什么事,也不作为特长来放大。


这是我家孩子他爹的作品。介绍一下他的学画历程,六岁开始画画,学习不好,画画高手,受了多年的不解,但我婆婆一路支持他学画。十几岁学习国画技巧,后来自学临摹《芥子园画传》,可谓功底十分扎实。但因生活所迫,改投服装设计,没啥大名堂,五年前来大理,重新捡起画笔,深入钻研自己喜欢的植物画,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天不画画就浑身难受。在博物画的领域也小有心得。

他画画的过程,全程来自自己内心的动力,中间许多波折,依旧不能阻挡他学画的路,而且现在他也会尝试自己不会的技法和没用过的画材。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画画是个自然形成的过程,不夸张放大,任由孩子涂鸦,有一天他觉得我要走绘画艺术的道路,自然就会投奔老师,学习技法,但那很可能是十岁以后的事。

两三岁的孩子画画,如果他画了一个大圈,说明他的上臂和大肌肉发育完整,可以灵活运用了。如果他用小手指捏着画笔画小圈,说明他精细动作发育完整了,小肌肉也好用了,这时他可以捏起面条一根一根地吃啦。这时要给他提供安全无毒好洗的画材,提供一个可以随便画的空间,因为他肌肉灵活,要开始探索世界了。

当他们长到五六岁,边画边讲故事时,请大人也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他不认识太多字。又想法多,这时画出来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千万不要以像不像来评判他的画,你可以听听他讲他画了什么。


这是我家老大在给妹妹讲故事,边讲边画。这时跟艺术还不搭边儿,只是情之所至,心意为开。

当孩子到四年级左右,他们会为自己着想,想画得像谁谁一样,那他会自发的要求学习技巧。当然,如果有的孩子特点突出,就是想画出自己的风格,并擅长总结和自学,那就请给他提供充裕的时间和材料,给他认可和鼓励。

关于孩子学习画画,最后推荐鸟居昭美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这书里讲了我们坚持不教小孩子画画的原理所在。

谢谢!


宋焱Yanne


自己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十年之久。如今少儿美术培训机构铺天盖地,孩子在培训班学画画时家长也有许多不解的疑问。

现在我想用十年的儿童美术教育经验,给孩子在培训班学画画的家长们几点建议。

关于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培训班

切记不要选择学生作品太千篇一律,课程形式太单一,教师做完整范画的美术班。

1家长们为孩子选择培训班前,先不着急报名,先让孩子去培训班试听一堂美术课,然后家长再观察这堂课的全部学生作品。

如果一堂美术课结束,孩子们的作品全部是一模一样的,如下图,无论是画面内容,画面色彩都是千篇一律,那就不要选择这个美术班。

原因: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的效果应是百花齐放,千奇百怪。每个孩子的想法也不一样

而一堂美术课结束,孩子作品千篇一律,就严重限制了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美术教育中,应重点尊重每个孩子不同的想象力,作品一模一样,孩子的想象力就会被抹杀掉,孩子只学会了模仿能力。

所以,家长应该选择一堂课结束后孩子作品千奇百怪的美术班。如下图举例:某日,根据摩天大楼一百多层的灵感,设计了一堂一百多层的摩天巴士美术课,但是老师只给出了一个巴士框架,没有定死这堂美术课,让小盆友们在框架的基础上自己设计一百多层巴士,每一层结构图案怎么设计,都是小盆友自己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所以这堂课结束,小盆友们的作品每个都不一样,包括巴士设计和色彩都是千奇百怪的。

2 切记不要选择课程形式太单一的美术班,应该选择课程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美术班。

课程单一,是指整个学期结束后,每节课都是一只笔一张纸让小盆友们创作,教学材料太单一仅仅局限于一支笔一张纸,教师也没创新去研发形式丰富的课程,那就最好不要选择这种美术班,因为久而久之,小盆友只会一种创作手法,如下图

少儿美术教育,提倡少儿创意美术教育,创意最忌讳教学材料单一,艺术创作形式多种多样,不能局限于纸上创作。

课程丰富多彩,不单单只是画画,还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创作,比如儿童油画,儿童版画,儿童手工等等。

家长应该选择课程形式丰富多彩的培训班,孩子们也会体验到各种材料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各种材料创作带来的乐趣。如下图

3 切记不要选择教师范画太完整的美术班。

美术培训班的老师上一堂美术课,一般来说都要做范画,但是如果老师做的范画线稿太完整,那么小盆友们就会丧失自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余地,老师范画太完整,就会堵死小盆友们的想法,所以家长们应该选择做范画留太多余地的美术教师。

左图的范画太完整,面面俱到,反而堵上了小盆友们发挥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和余地。

而右图为例,某日我们出了一个熊猫餐厅儿童画的主题,但是范画我们只画了一只熊猫和桌子,然后让小盆友们自由发挥。

所以小盆友们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一节课结束后的作品也是百花齐放,千奇百怪。

孩子学画期间,切记苛刻要求孩子画面太完整太精致太严谨,许多家长都喜欢苛求孩子的绘画作品万分精致,万分严谨,如下图的左图,都是家长希望的效果,比例准确,涂色十分精致。

殊不知,一味强烈要求孩子达到上面左图的效果,这幅画面已经失去了儿童画的感觉,更失去了儿童画的天真和趣味性。左图已经完全是成年人作画的效果。

所以孩子在作画过程中,家长们不必要求孩子作画时人物比例完全准确,涂色十分精致。而以上右图,虽然人物比例不太准确,涂色很轻松随意,但是却有儿童画那种轻松天真的童趣。

孩子在学素描前,是完全不懂结构比例的概念,所以儿童画中不必强求,让小盆友们自由发挥。

三孩子学画期间,应适当熟悉孩子的心理特征,不必强烈要求孩子画面颜色和客观事物一模一样。

孩子在作画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低龄段的孩子在作画过程中,习惯把草画成蓝色,大海画成红色,人脸画成紫色。

许多家长都习惯纠正孩子,草必须是绿色,大海必须蓝色,人脸必须肉色。

其实,我们不必要苛求孩子涂色必须和生活中客观事物一致,因为,低龄段孩子的内心世界总是幻想的,他认为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所以我们有必要维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小孩的幻想能力是创新的能力,当小孩涂上与客观事物不一致的颜色,家长和教师都应该鼓励孩子这个创新能力。

如下图熊猫创作,孩子作画时大胆把熊猫画成蓝色,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强烈要求孩子熊猫必须是黑白色,这样会抹杀了孩子的创意和想法,固化孩子的创造思维。

绘画大师毕加索的抽象画,色彩也不符合正常颜色,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突破客观色彩。

孙瑞雪的书《爱与自由》中写道:孩子用红笔画树叶,黄笔画叶子,一个优秀的美术老师不用去刻意纠正孩子,因为孩子还没有正式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心理敏感期还未到来,等过了一段时期,孩子的用色自然会把树叶画成绿色,树干画成棕色。

家长应配合老师遵循儿童心理成长发展规律

某日,一个家长把自己才满三岁的女儿送进培训班画画,但是那位家长丝毫没有料到,她把女儿送进的培训班是针对五到七岁年龄段的小盆友班级。

所以理所当然那个三岁的小女孩学习起来很困难,一个连笔都拿不稳的三岁小孩,肯定是不能独立完成一幅画。

但是家长很疑惑,问我为什么自己的三岁小孩不能像别的小盆友一样画出漂亮的作品?

我想我可以回答这位家长的疑惑。

这位母亲应该去详细熟悉一下儿童绘画中的心理成长发展规律,也许疑惑就解开了。

三岁的孩子,思维还在涂鸦期,三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还未形成具体的形状,如下图左图。

而右图是孩子刚满四岁时的作品,孩子四岁时思维里面才渐渐形成了具体的形状。

五切记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素描

孩子的年龄到了九岁,思维才从平面二维转换成三维立体,而素描是专门探究三维的体积感的画面效果,追求空间,透视,远近,光影,结构关系的美术学科。

九岁以下的孩子,应该感受色彩绚丽丰富,创作材料丰富的艺术世界,而过早接触素描,无疑是对孩子想象力的抹杀。

可以尝试接受欣赏儿童抽象画

曾经有一位父亲很苦恼告诉我,自己女儿画的作品自己完全看不懂,还一直强烈要求女儿的画面必须具象让别人完全看懂。

这位父亲的话让人深思,为什么非要用像不像,来评定一幅画的好坏呢。

这位父亲的话让我想起, 某日,我们教研团队的带头人研发出了一个新课程,这是一门抽象画课程,给孩子们一个怪物主题,让每个孩子自由创作心目中所想的怪物。

这门创意美术课程,灵感来源于动画片《怪兽大学》,这门课程是让小盆友们自己设计一个心目中的怪兽。

作画过程是先让小盆友画一个眼睛,甚至可以是两三个眼睛,然后再自己设计怪兽的形状和特点,再设计怪兽生活的环境等等。

这门课结束,小盆友们的作品百花齐放,虽然很抽象,但是效果不错。

而绘画艺术不仅包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写实艺术,还有印象派,甚至到后来发展到抽象主义时期。

绘画种类琳琅满目,所以家长们可以尝试接受抽象画种。

切忌不要去干涉孩子的绘画创作

曾经看见一个小女孩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小女孩刚画完线稿,女孩的父亲就抢过小女孩手中的画笔,然后不停修改小女孩的画稿,嘴上还不停对小女孩说应该这样画,这样画才对。

这位父亲殊不知,自己过多纠正孩子的画面,已经不知不觉让小女孩丧失了自己的自我组成能力和创造力

因为,我们成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孩子看待世界的想法是大相径庭的,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中举例:孩子玩火车,不让火车在轨道上玩,而孩子父亲却纠正孩子,火车必须在轨道上行驶,这位父亲用成人规则去纠正孩子,殊不知已经破坏了孩子的心智和创作力。

同样在绘画中,家长也不应该干涉孩子的创作,而是给孩子一个自由解放的绘画环境才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家长在孩子学绘画的过程中,建议做好这几点,有利于孩子的绘画生涯的发展。


艺术狂人2


关于孩子几岁开始学画画这个问题,我表示我家孩子很早就喜欢自我涂鸦。

刚一岁多两岁的时候,他看见我和他老爸画画写字时总爱拿笔自己画。画的都是无规则的线条或图案。我和他老爸也没有限制他该怎么画。也不需要让孩子按我们俩的规定去画。

后来,三岁半开始不到四岁的时候,我发现我家孩子会看着物品就开画。我对于自己的这个发现很惊奇。要是像我们大人,对着所见物品画画可能会想很久才敢动笔,而孩子却不是。他看见什么就可以马上画。当然,画的画不是素描般像,但是,孩子画出来我就知道他画的是什么。

再后来,反正他看过的动画片人物形象也能画出来。所以,我个人认为,学龄前孩子的画画,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不必加上条框。但是,我们可以稍微提点与指导孩子的拿笔姿态,与涂色的技巧。比如说顺一个方向涂可以让整幅画看上去干净整洁。

除了这些画画的事,我带孩子去爬山,游玩的时候,我也会让孩子仔细观察一花一草一树一动物,便于让孩子有物可画有物可想。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以及对孩子画画的做法。

以下是我家孩子今年画的画






暖心秋妈



这是我邻居家小孩画的 今年是小班 4周岁 我觉得画的特别好


微_笑53496091


下图是我家宝贝4岁9个月的作品,我也没有给他报班,就是在家陪他画,我觉得最主要是过程,他喜欢就好



静于指尖








我家小女4岁从来没学过画画,都是自己想象,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不知道这是什么画风,哈哈


得由意地




10孩子画的


熙芯相惜


在我女儿小的时候,我知道的版本有三个:一个是幼儿园大班,一个是小学一年级,一个是九岁以后。最近,有个著名美术专家建议:九岁以后上绘画班。

“九岁以后上绘画班”这个说法,最早是在一本《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书里看到。该书作者是日本儿童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他提醒家长:家长要做的是欣喜的守护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为孩子创作绘画的环境与氛围,而不是要求孩子画得像,更不要教孩子画形象。因为过早画形象,会使他们无法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有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无法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真实的画出来。到孩子过了九岁,写实能力增强,开始追求画出眼睛看到的真实景象,迈向成人绘画的第一步,可以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训练(素描、水粉等),可以开始写生。九岁的孩子,开始按照亲眼所见来画画,孩子的画开始有变成成人画的趋势,是“视觉的写实主义”。此时进行系统性的教授绘画技巧才变得有意义。

前几天,国内著名美术专家的建议,与鸟居昭美惊人的相似。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至于,家长如何引导?此书中有按年龄来分章详细介绍和举例。强烈推荐!


成晓雁


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能够用手拿住杯子,拿住粗的蜡笔,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画画”。在孩子6岁前的画画都可以称为“涂鸦”,更多的是具有游戏意义。

涂鸦主要有三个阶段,分为随意涂鸦,控制涂鸦,命名涂鸦

孩子涂鸦阶段的绘画,都与其自己身体的动作相关。

  • 2岁前是随意涂鸦阶段,由于孩子主要用到的是手臂带懂绘画,所以这个时候孩子的涂鸦作品比较简单,线条机械化,并且有反复重复的节奏。由于控制不好手臂的力量,涂鸦往往集中在画面的某一个位置,而不能布满整张纸。

  • 2岁半以后,孩子的肌肉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孩子可以通过手肘的反复运动,在画面上形成大的圆圈,或是左右上下反复的线条,这个时候我们说孩子已经进入了控制涂鸦阶段。

  • 3-4岁的阶段,孩子的大圆圈逐渐进入到小圆圈,并且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小东西”,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增强,他们还会为自己画出的点线圈等赋予意义,并进行描述。这个时候孩子便进入的命名涂鸦阶段。

这是1岁半的女孩的涂鸦,很典型的随意阶段,手臂带动绘画,线条机械并且不能布满整张纸。

涂鸦阶段过后,孩子开始进入表象的开端

也就是到了5-6岁的时候,孩子开始有意识的去创造形体,并且尝试利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这个阶段开始,孩子的绘画作品和自己身体的动作之间没有了必然的联系,而是与其环境和自己的认知产生联系,实际孩子开始进入自我表现的一如,开始了真正的绘画。


5岁3个月女孩画的妈妈踩蚂蚁,孩子的绘画已经进入表象阶段

家长如何引导

  • 尊重孩子,对孩子的绘画,特别是涂鸦阶段的“乱线”不能用像不像来评价

  • 让孩子多动手,无论他画的什么样,尽量让孩子自己画,无须大人把着手画一个“小鸭子”

  • 在生活中绘画,下雨后的玻璃起雾,黑暗中的手电光亮,把握任何能够绘画的环境,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涂鸦

  • 提供适合的画材,小的孩子适合用粗一些的蜡笔,准备一个专用的学习绘画的地方,也可以在墙上贴上大纸让孩子尽情的画

  • 父母学习一些儿童发展教育的知识,了解孩子,给孩子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总之请记住,孩子的涂鸦,是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的,只有让孩子感兴趣,充满自信,才有可能发展到绘画的阶段。

码字不易请珍惜,转发点赞不胜感谢!

泡泡育乐园


关于孩子几岁可以开始学画画,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个疑虑——是不是要等到孩子会握笔啦,也就是大概4、5岁左右的时候才开始让他们学画画呢?

其实,这样的理解是较为狭隘的。事实上,孩子的第一次绘画大概会发生在1岁左右。当他们在尽情玩耍时,会无意识地在纸上产生一些痕迹。这些不经意留下的点和线就是他们的第一幅绘画作品啦。尽管不是有意识的艺术创作,但却是他们用肢体探索世界的其中一个方式。

所以,“学画画”其实可以从他们第一次接触绘画后就开始。并不是说要把孩子在绘画方面培养得有多出色,而是希望通过艺术启蒙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让他们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如何能将孩子的肢体探索往艺术启蒙方面进行引导呢?我们可以做的有以下这些:

首先要明确几点较为恰当的美育观念:

l 好作品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需要对孩子的个人色彩进行过多的干预。

l 不需要一味地让孩子临摹,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创作。

l 儿童绘画并不需要过多的技巧,无需过早地给他们报班。

l 即使不从事美术行业,学画画对孩子也是必要的,审美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

l 不要让孩子学模式化的简笔画,请让他们尽情发挥纯净而活跃的思维,而非按部就班。

l 不用简单的好坏评价孩子的画。可以多着眼于主题、内容、手法等,和孩子共同探讨他们的创作理念及内心想法。

接着我简单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多给孩子阅读一些好看的儿童书籍,比如以下这些:

2. 多给孩子玩好看的玩具。何为好看?就是品质感强的,通俗点来说就是即使不看价格,玩具外观也是高大上的。我们可以在网上多浏览不同类型的玩具,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3. 多带孩子参观美术展览。让孩子从小了解一些著名艺术大师,比如梵高、毕加索、马奈、莫奈、蒙特里安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艺术大师的作品会影响小朋友的审美,也会潜移默化地让小朋友作品中的配色更加和谐。

4. 多带孩子观看儿童舞台剧。

5.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艺术体验活动,或者创造活动。

用废纸盒重新设计出好看的图案,将废纸盒改造成大型积木。正是这样简单的设计,让3-12岁的孩子可以在广场上开心地玩一天。

看最左边这张图,三个孩子都戴着纸皮做的帽子,但是帽子的造型却风格各异,帽子上的图案和画风也不一样。他们身上纸皮围裙的绘画也是如此,不管是用色还是线条,都表现出不同小朋友的个性特点。

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把个性发挥在绘画上,再加上适当的艺术熏陶,他们一定能更好地欣赏美、创造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