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到底多能喝?

Gingai-K


作为一个山东人,我的酒量真有点拿不出手。

我第一次喝醉是高考结束的当天中午。从考场一出来,就有一种压力骤然释放的感觉。几个要好的同学在考试前就约好了一起喝酒,不醉不归。结果如我们所愿,我们六个人喝的都不省人事了。算起来我们喝的并不多,那种550ml一瓶的啤酒,我们一共喝了8捆,一捆10瓶。喝到后面,我们只知道一杯一杯的往嘴里倒,已经喝不出酒味来了。最后,整个雅间给我们弄得一片狼藉。还好事先我们有通知同学我们喝酒的位置,也约好下午一起踢球的。他们才过来把我们几个给抬了出去。傍晚,我醒了以后,头痛欲裂。

这也是我迄今为止,最放纵的一次。后面再喝酒的时候,就收敛多了。

因为知道自己酒量不行,所以,我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跟亲戚朋友喝几杯。喝的最多的一次是我们几个表兄弟好不容易凑再来一起,从中午12点左右开喝,一直喝到将近四点。四个人喝了7瓶白酒。我们哥几个真的是喝高兴了。我平时也没有那么大的酒量,一般来讲,七八两白酒以后我就不敢再喝了。再喝不一定会醉,但容易吐。

山东人喝酒的时间非常长,这也是一个特点。尤其是过年和结婚的时候。通常要喝三四个小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喝高兴了,很容易喝的多还不会醉。如果一个人喝闷酒,很多人的酒量也不算高。


陌上云白


纵观神州大地,如果你是山东人,无论去到哪里,只要上了酒桌,十有八九会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山东人“能喝”呀。

先别反驳,有图为证:

这是有关机构统计的“春节饮酒排行榜”,山东无论是饮酒总量,还是日饮酒量,山东都高居榜首,而且喝的还都是白酒,

难道山东人个个都很“海量”?未必。

就像很多外国人都感觉中国人会“功夫”,但我们自己知道其实会功夫的寥寥无几一样,一旦某个群体被贴上某种标签,这个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会被默认贴了该标签,可怕的是,你想撕都撕不掉。

不用说外国人,单说国内,提起湖南人,第一反应是“吃辣”,提到广东人,第一反应是“啥都吃”……其实这也是一种贴标签,山东也一样:并非人人能喝酒,但到了场面上,不管能不能,人人都敢喝。

山东历来被尊为孔孟之乡,好客之乡,极为注重待客之道,在古代,所谓的待客之道其实很简单:就是客人来你家做客,更让人吃好、喝好,就行。一般来说,吃好很容易满足,你只要可劲吃,总有饱的时候。但喝好呢?总不能让人撑肚子才叫喝好吧?

这时候,酒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就要你管够,总有喝倒的时候,而山东人一般默认的就是,只要你喝倒了,肯定也就是“喝好”了。

对于所谓“喝好”,本地人自然习以为常。但外地人来山东,很难理解这种做法,看着山东人一杯杯的喝着酒,就认为山东人“能喝”。殊不知,为了待好客,必须得看到你“喝好”啊。

久而久之关于山东人“能喝”的说法就不胫而走,对于山东人来说,这个“大帽子”还真不一定好戴。


齐鲁壹点


作为一个堂堂的山东老爷们,无论是在异地求学期间还是外地公干时,基本上都会被问到:山东人是不是特能喝酒?山东人一斤半白酒应该一点问题也没有吧?……山东人到底能不能喝?

山东人能喝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孔老夫子曾曰过:“唯酒无量不及乱!”饮酒可不限量,但是不要让自己喝醉了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事情。据说,孔夫子也是很能喝的,《孔丛子·儒服》曾记载:赵平原君在劝酒时引用一个谚语说,古代圣贤均能饮,尧舜酒量有千钟,孔子酒量则有百觚,子路酒量也有十榼。钟、觚、榼都是古代的酒器。“孔子百觚”极言孔子酒量之大。其实,《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情节,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山东人能喝”的印象。武松、鲁智深、李逵,喝起酒来哪一个也不是孬种。


“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闷”,豪爽的山东人能喝,其实醉人的不是酒,是酒文化。山东人喝酒很讲究,酒席如何坐?如何敬酒?山东各地有各地独有的规矩,例如济南、德州等地的规矩一般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莱芜的则流行主陪带四个酒,也就是喝四次,副主陪带三个酒,凑成七,意为七上八下,又谓之七成八不成。(一圈下来,很多外地客人已经先醉了)

一份《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山东以绝对优势战胜东北三省成为最能喝的省份,其中35%的山东网友年夜饭喝过超半年白酒。济南人的平均酒量是5.7两,菏泽人喝酒无上限。

“泰山归来不看岳”“山东归来不喝酒”……


济南时报


我是山东人,我不能喝酒,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说说我们山东大汉的豪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齐鲁大地,生活着一群淳朴、憨厚的汉子,他们热情,豪爽,好客,朋友们经常在一起聚会,我们山东人一直认为是无酒不成席,所以喝酒就成了聚会的主题之一了。无论是二人小聚,还是合同签订,还是婚丧嫁娶,只要吃饭就得来点小酒,酒文化也是我们山东的独特文化了。这也培养了我们山东人能喝酒的特点,当然酒量有大有小,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山东人能喝半斤左右的高度酒,稍微能喝的就是一斤高度酒了,再大点的就喝一斤半左右,遇到大酒量的就二至三斤的了。比例大概为4:4:1:1就是说10个山东人,就有一个能喝2斤以上的,二个能喝一斤半的,够能喝的吧,当然我说的是成年男性。举个例子,以前朋友到深圳出差,到了人家那里吃饭时,人家问,喝酒吗,朋友寻思谦让一下,说不喝,南方的朋友就认为真的不喝了,也没有继续让,就开始吃饭了,朋友憋不住了,说少喝点吧,就拿了两瓶白酒,自己一会儿就喝了,还余兴未尽。山东人喝酒很豪爽,当喝到兴头上,三两三的酒杯,一口一个,还带着一句话“感情深,一口闷”。最后聚餐后结账更能提现山东人的豪情万丈,往往是几个人争着结账,有时都为了结账而争吵,绝对不会出现无人付钱的尴尬局面,而且我们山东人一般不会AA制,至少我没有遇到过。


至尊宝今晚打老虎


喝酒应该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我祖祖辈辈都是山东人,可以称喝酒世家,父子兄弟姐妹都能喝半斤至八俩,但是我儿子能喝一斤多白酒!俺们山东人是有菜没有酒就像缺点什么似的,就是不会喝酒的到一块也能喝上三两半斤。每个地方酒文化都不一样。年轻人在一起,先一人一杯白酒,一杯大约二.三两一杯,一般两口或者十口,俗称十全十美,两口俗称哥俩好?喝完再啤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山东人好客是有历史的!好客山东欢迎您!每个地方酒文化都不一样。能喝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能喝也不一定就是坏事?适度即可!





东北虎31070804


每个地方都是有能喝不能喝的。就是山东人喜欢热闹或者酒文化不同,从小在那个氛围里长大,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再者说,山东人的形体一般比较魁梧健壮,对酒的分解能力可能也比较强!

山东啤酒的厂家比较多,基本上从小多少都喝点!

喝啤酒,一般的喝个五六瓶没问题,能喝点的十瓶八瓶的也很正常。能喝的,二十瓶也有不少!

白酒,五十二度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喝三四两,五分之二能喝半斤到一斤左右,一斤半以上的是比较少的,十分之一吧,。两斤以上的也是极少的,五百分之一可能是有!

红酒种类太多,酒精度数变化也也太大,在山东也就是应个景,没有不行,但单纯的喝红酒的场合不多,就不说了!


风信102


纯属吹牛逼!山东人能喝30度,31度,36度白酒!或者喝啤酒。

真正能喝的是河南人,东北人!50度以上白干,小烧招呼。

别再扯山东人能喝!


穿假弹


山东高密的青年,500毫升的青岛啤酒5瓶随便喝,7瓶也不醉,心情好能喝10瓶。喝嗨了能喝的饭店没有酒。我不自豪,我这酒量是一般的。后面大神接上。53度牛栏山二锅头我能喝一斤。


阳光洒满角落


作为山东人,真的想说酒量因人而异。可能相对而言山东能喝,但山东人的喝法真的不提倡。

我在几个朋友里最不能喝半斤白酒或者八瓶500ml的啤酒就不行了。但有的朋友是真能喝,能一直喝下去没见过他们的底限是多少。

衷心的劝大家少喝大酒,每次饮酒适宜即可。


流年151324679


山东济宁人,最高纪录,晚上18:00喝到第二天早晨5点,从饭店到酒吧,从酒吧到饭店,再从饭店到酒吧,天亮了回的家,至于喝了多少瓶,谁去一瓶一瓶的查,数量已经是次要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