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化」字字形怎樣分析?

用戶61431949


甲骨文「化」從構形上來看,是互相顛倒180度的兩個「人」字:


「化」的構形本義比較主流分析是:以一正一反的「人」形,會「顛倒變化」之意。


《說文》說的「敎行也」是引申義,非本義:

《說文》:敎行也。從𠤎從人,𠤎亦聲。


文字學家董蓮池先生的論述:

引:李學勤編,《字源》(2012,天津古籍出版社):頁723



我們常說的「變化」,是一個並列式合成詞,「變(變)」字誕生比較晚,始見於《說文》小篆,「變」之初文為「䜌」(戰國楚簡用法)。「化」字則始見於商代甲、金文。


按照王安石的《易解》:「變」是「從有到無」,「化」是「從無到有」

《易.乾卦》:「乾道變化。」《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


王安石在訓詁方面才能並不咋地,為極盡望文生義之能事,比如「波為水之皮」。

按照《說文》以遞訓之法來看,似乎不成立:


《說文》釋「變」為「更也」,釋「更」為「改也」,《小爾雅》釋「變」為「易也」。


所以,「變」應該是「更、改、易」的意思,和「化」的意義很相近。


------------------------------------------------


另外,我在武漢大學簡帛網看到「化」的另一種解釋,學者薛培武認為「化」為「過」之本字:

  • 摘要:甲骨文中“化”字常見,而不見“過”字。要之,甲骨文中“化”字為“過”字的象意初文,“過”字為後起形聲字。
  • 引自: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68



這種說法也頗有一定道理,我稍微解釋一下這篇論文的核心論點:


  • 第一,從形分析,「化」像「兩人相遇擦身而過」之形,會意「經過」。


  • 第二,從音分析,「化、過」同為歌部,見曉旁紐,故上古音相通。


  • 第三,「化」始見於殷商甲、金文,「過」始見於西周金文,時間上來說不矛盾,



  • 第四,甲骨文中疑似有以「化」表「過」的卜辭,如:

大雲北西化,唯風 《京2920》

如果這個「化」釋為「過」則非常恰當。


還有一些細枝末葉的論據,就不一一想說,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原文。學者趙平安也有過「化、過」古今字的說法。

-------------------------------------------


綜上之述,甲骨文的「化」的字形,就是互相顛倒180度的兩個「人」字,


《化鼎》·商代金文「化」


有兩種分析:


第一種比較主流,得到學界的一致認可:以一正一反的「人」形,會「顛倒變化」之意。

第二種則是「兩人相遇之形」,會「經過」之意,是「過」之本字,「化、過」古今字。

第二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我個人認為似乎沒有第一種堅實可靠,可姑備一說,以待後證吧!


小漢字見大歷史


現在的化字是從人從匕。化字甲骨文還得從匕說起。有人釋匕為恭敬施禮之人。甲骨文裡和匕相關的字:比,妣等都是和人相關,比,二人相併也。妣,女性先祖也。並非現在的短刀之意。《說文》:化,行教也。所以匕從人是確定的,至於為什麼從刀就另說。

回過頭再說化字,甲骨文是相背相逆之形,那個匕是倒逆的。現在有人解釋化為由生到死的轉變,好像也能自圓其說。也就是說匕頭向下的人,表示死亡之人。甲骨文裡墜字人頭向下,但不表死亡。死,葬等與死亡相關的字,人頭並沒有向下。《說文》:化,改變。

總結一下,《易》釋:變之為陽,化之陰。甲骨文化字是兩個人相背相逆之行,有相離,分開之意,引申轉變之意。這和甲骨文中的止字,開口向上是出意,如:出。開口向下入意,如:各。以上是個人之陋見,能和大家共同探討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亞父城1


“化”是會意字。

請看下圖,甲骨文的“化”字像二人相背上下顛倒之形。之後,逐步演化為我們現在使用的“化”字。

本來,人的身體是不會顛倒錯亂的,這裡,古人用具體的人體改變想要表達的是人內在的改變、變化之義。也就是古人用具體的形象來表現抽象的概念,是以有形表現無形的一種造字方法。

“化”的本義指人或事物狀態或性質發生改變。如變化、分化、溶化、教化。常用在名詞或者形容詞之後,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如綠化、醜化、簡化、城市化等。也引申來指長期形成的習俗、風氣。如有傷風化等。

歡迎大家來討論!


大文化導航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767000492f503fb4794\

漢字谷主


會意字。甲骨文的寫法是二個人,一正一反,象背靠背之形,表示變化。它的本義變化:變化,改變。

大約有幾種引申用的意思:一是變化,二是教化、三是感化、是募捐,比如化緣,四是火燒,比如火化。五是領會,比如消化知識,六是轉變,比如頑固不化。其實這些意思裡面都只是這個“化”字詞性的一些延展和引申,意思本義是差不多的。


茅坨


一個站著的人“亻”和一個躺著的人“”。寓意一個活人看著一個死人,發出呼哇呼哇的哭聲。讀音來源於呼(hu)和哇(wa)的切音。引申為物質的質變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