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三十岁事业无成,父母辛苦供出来,农民家的孩子是不是不该上大学?

清源小河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三十岁事业无成,父母辛苦供出来,农民家的孩子是不是不该上大学?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也是一个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做过几份工作,都不是很理想。

看着那些初中毕业就出来上班的同学开着轿车带着媳妇孩子回家,而我却没车没存款,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向爸妈要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总是不好意思。那时,爸妈总是说等他们老了,我大学毕业后挣着大钱了他们就可以享福了。现在,看到白发早已爬上父母头上,父母却依然在田间劳作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也想过不止一次:如果不读大学,父母也不至于辛苦这么多年却手里毫无积蓄,生活拮据。一想到以后怕不能给父母享福,就觉得压力山大。在大学,我就普普通通,报考了一个自以为好就业却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过的并不轻松,各种实验,各种专业课,大学四年后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却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我依然不喜欢。

不过,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们有机会上大学却放弃了,我们现在是不是也该后悔呢?是会怨自己的轻率还是父母的不劝阻呢?

人生,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也许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因为目前的现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懊悔,都改变不了过去的选择,我们应该要学会面对与接受它。

三十而立,未来的时间还很多。不管是在父母面前尽孝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都还大有可为。找一份能学到东西的工作,暂不论工资如何,充实自己。多年以后,我相信我们都会感激父母和自己选择了上大学!与君共勉!

我是小王,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大学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抱团取暖,不惧未来!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号闽农小王。

(图片来源有网络,侵权望告知删除!)


闽农小王


我简单的谈一下我的看法,可能都不对啊!

(1)上大学的意义?

我觉得上大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对我们终身受益!如果说大学毕业了这方面还很欠缺那就是自己的损失了,好好反思一下。

(2)关于事业?

年龄有了,事业无成!感觉大学白上了,愧对家人…… 我觉得没必要。应多思考:环境、方向这两个问题?明白我们最缺的是什么?然后到哪方面努力,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感觉。

(3)农民的孩子该不该上大学?

前面说了上大学最重要的意义培养我们就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看这样对我们终身受益;如果说为了家人减轻负担而放弃自己成长的机会,那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如果可以上,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彩色的小泡泡


“读书无用论”,如今正是摆正农村家庭的一个难题。农村的孩子到底该不该上大学呢?

支持:读书无用,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有一位读大学的朋友说过,他一位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等到他大学毕业时别人已经混的有公司有车有房,自己和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知识改变命运正在被现实一点一点无情的吞噬。现在找工作、升职加薪、跑业务等全靠关系,没有关系处处碰壁,知识正在一点一点的弱化,上大学也许真的不重要了,悲哀啊。“富二代”“官二代”严重堵塞了农村学子上升的道路。


反对:不能用金钱及目前的处境来衡量上大学的价值。

读大学不仅仅是学到书本知识,更是学会深层次思考,改变认识、改变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都有这种认识更何况新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读书我们更是拿什么和“富二代”“官二代”竞争。“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不可否认确实有学历低但事业成功的例子,但我们更要看概率,看我们周边的朋友是上大学混的好的多,还是没上学的混的好的多,答案不言自明吧。

大家觉得读书到底有用没用呢?欢迎留言讨论。


咱村的小王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读书无用论”越来越强烈的原因,真的是读书无用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区房”这个问题上就可以看出现在的有钱人家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从常人的角度来说,既然在北京能够买500W一套20平米或者15平米的学区房,说明并不差钱,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花重金买学区房供孩子上学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要创业成功很难,并且压力太大,其中的苦可能只有自己知道了。

至于楼主提到30岁事业无成,还花费了父母不少的钱,通过这个问题,就知道楼主是一个很爱父母、很有孝心的人,既然是这样,不妨努力学习社会经验,把自己丰富起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敬父母一个孝心......


随影数码交流


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自暴自弃,农民家的孩子当然应该上大学,我来分析一下原因。

一、不读大学事业未必有成

换个思路想一想,如果高中毕业以后不读大学,多了四年的工作时间,十八九岁的农村孩子又能做什么,是在家耕作让一家人不饿肚子,还是做小买卖养家糊口,亦或是外出务工每月寄钱回家孝敬父母,不管是哪种选择,在你到达30岁的时候,你就可以保证自己事业有成吗?少了学历的支撑,入职的起点比他人低,创业的路子比别人窄,不读大学的你事业未必有成。



二、大学吸收的营养成分

读大学虽然不能保证事业突飞猛进,但在大学四年中吸取的营养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待人接物的能力,以及看待世界的格局都会使你受益匪浅,22岁左右步入社会用更加成熟的心理去工作,综合素质更强,专业能力更加突出,可以让你在工作岗位上更具优势,吸收的营养就是根基,是你事业有成的基础保障。

三、家庭责任的能量转化

不读大学只是少了几万的学费及生活费,既然出身农家,肩负兴旺家族的重担,更应将这份责任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时常警醒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术业有专攻,让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而不是垂头丧气,破罐子破摔,用社会竞争的残酷当做自己颓废的理由,摆正心态,转化能量,纵使前路漫漫,也要披荆斩棘。



四、事业有成的标准

30岁一直有个说法叫三十而立,是说30岁应该稳定下来,有可靠的经济来源,那这种事业有成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其实并没有,乡镇小学的教书先生算不算事业有成?如果以钱来衡量,可能很多人嗤之以鼻,但一定是马云这样的腰缠万贯才是事业有成吗?我觉得并不是,父母健在,家庭和睦,自己守礼尽孝,工作稳定,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但家人常挂脸上的微笑就是你事业有成的体现。

其实,以钱来衡量,30岁能做到所谓的事业有成的人又占多少,竞争的压力使每一位就业青年都感觉如履薄冰,但人生的路上并不是只有名利,还有生活,还有微笑,还有希望。

如果觉得回答尚可,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


清风暖阳流苏锦


首先我觉得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农民家的孩子更应该上大学,上大学一直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走出农村最捷径的路。




农村的孩子只有上了大学,尤其是大城市的大学,他们混迹于城市,耳濡目染,再加上老师的启发,他们必然能够快速成长,这种成长不是技能的提升或者手艺的精进,而是他整个人的境界、见识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提升。大学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更多的是眼界的开阔,交到更多的朋友,这是待在在农村学不来的。

刘强东大家都知道吧,他就是来自农村的。家里也是非常穷的,他上大学以后做过抄信封、卖图书的、做过程序员等等,这些都极大的锻炼他的能力。这些事情如果不上大学,也就没有后来的成功。现在他成了父老乡亲的骄傲,镇上的公路以及设施都是他出资建造的,每次回家都会给村上老人钱,所以说上大学改变刘强东的命运,也改变他们村的命运。


最后再说说我个人的经历,我就是农村的,在没有上大学之前,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以至于在上大学以后第一次坐电梯都不会做,自从上了大学以后,首先认识了很多同学,也知道了很多新奇事物。在大学期间我经常兼职,学习也没有落下,从大二开始几乎没怎么问家里人要过钱了,以前在家里不喜欢与人交流,胆怯,经过大学这几年在社团以及社会的磨炼,变得更加自信了。

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楼主说的那样农村孩子读大学没有用,相反读大学是很必须的,不然国家也不会鼓励农村大学生自主创业。


爱生活的菠菜君


首先告诉题主你的想法很消极。你应该积极面对生活,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有自信,有担当。为自己心中梦想发愤图强,不要让父母对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就是辛辛苦苦为家庭,拼死拼活为后代。当你呱呱坠地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家庭的重心。在父母含辛茹苦,百般呵护下慢慢成长。知识改变命运。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这个道理每个家长都懂,为此父母拼尽所能给你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就是为的让你能够出人头地,长大了能够生活美满幸福,一代更比一代强。年少的我们少不更事让父母操碎了心,打你骂你,引导你让你能够走上光明的前途。农村父母为了孩子上大学真的是倾其所有,辛勤劳作变卖家产,甚至向亲戚朋友,银行借钱供我们上大学,他们把一生奉献给了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


当你看着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爬满皱纹的脸庞见到你佝偻着身体还是一副慈祥笑脸。你觉得你应该好好读书吗?你觉得你应不应该读大学?你觉得你应该不应该有担当?你觉得你应该不应该让他们以后不再那么辛苦?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哪怕压弯了腰也让我们无忧无虑的成长,为我们遮风挡雨。当他们老了,撑不起了,你是否该做点什么?不为别的,只为他们用一生付出的努力有个答案。你觉得你有义务给他们满意的答案吗?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给了我们依靠,是他们给了我们奉献。父母就是我们的天。(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拍客爱生活


高考是农村孩子全国范围内和同龄人最公平的一次竞争,读书是农村孩子走向成功最轻松的捷径。

提问者有两个疑问:一是上大学父母会付出更多的辛苦。现在大学都有绿色通道,学费可以免息贷款,只要自己勤劳点生活费也不是问题。我自己就是初中、高中申请的助学金,大学贷款和自己挣得生活费。

二是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对于城市同龄人来说面临更大压力,这个确实是的,但是只要自己努力一切也都会有的,而且对于没读大学的农村同伴来说更容易成功,因为三观和接触的人是不一样的。对于家里的父母来说有孩子在外面读大学工作和出去打工是不同的感觉。

我来自大别山的一个偏远山村,同届的有十几个同学,有初中高中就出去闯荡社会的,有本科、硕士毕业以及读博的。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就是书读的越多本科学校越好,现在发展的越好。


饕餮黄鸟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问题很有典型性!代表了大多数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的心声!这个问题至少涉及到三个方面:

一、知识改变命运是否已经过时?二、农村人该不该读书上大学?三、没有背景如何出人头地?


从古至今,读书是底层人改变命运实现自我的主要途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拥有知识,百利而无一害,即使暂时没有人欣赏,但是是金子迟早终究会发光的!知识改变命运,永不过时!

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虽然出生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读书可以开智、明理、增长见识,有道是:“三代不念书,不如一窝猪”,话糙理不糙,粗鄙恶俗之人只能让人敬而远之!世上人都要读书接受教育!



没有背景就自己创造“背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凭借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年轻人要有“闯”劲,励志的故事不要太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自怨自怜不值得同情,只是一个可怜虫!拼搏吧!时光会给你的“付出”以最好的“报答”!


但是你为家庭为父母着想的心是善良的,值得肯定的!

结语: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

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

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漫漫人生路》


坐云端看水东流


你这是屁话!谁说农村的孩子不该上大学?现在的社会,知识虽然不等于能力,但有了知识,就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

你在上大学的时候,有没有真正在投入到学习知识中,还是在大学里混日子的?

我原来的公司曾经招聘进来几个大学生,号称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什么编程,网络应用等等吹得好象真有本事,谁知,学编程的连一个简单的网页代码也写不出来,学网络应用的连个路由器也不知道,原来都是拿着家里的钱在大学里逍遥快活了,回来之后,啥也不会,你说这样的人能成什么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读了大学出来,到了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你有真真正正地考虑过自己身上的原因吗?

有很多人面对着生活的不如意,总是埋怨这个埋怨那样,唯独就是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些人好吃懒做,有些人遇事是遇难而退,总是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说什么人家命好,运气好啥啥的,但他想不明白,人家命好运气好是因为善于抓住机遇,坐在那里苦叹是等不来机遇的。

你有能力改变目前的现状么?一个有能力的人,再怎么混也差不到那里去,问题是你有能力么?

古人教人自小就要立志,你立志了么?就算现在你三十岁再立志,也不晚。一个人有了理想有了自己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走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