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妈妈,是不是社会的资源浪费?

JJ-魅力值Ax小豪


曾经我也被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一个邻居说,你学历这么高,辞职两年多在家带闹宝,好浪费,如果我是你,肯定会把娃放老家或者逼着家里来给我带娃!当时我很淡定的说了一句,当了两年多的全职妈妈,我一点都不后悔!我的学历应该算是高学历了吧,本硕均为武汉的一所211大学,工科生,做了3年的技术,产假结束后,因为不想让宝宝成为近似留守婴儿,果断辞职带闹宝,一直带到了两岁多,后来送闹宝去上托管班,我又重出江湖去工作!


对于上一辈来说,宝宝有吃有喝就足够,但是对我而言,宝宝是个小人儿,他也有自己的需求,如果我不耐心去研读他,那还有谁会耐着性子去读懂他呢?

上一辈的育儿理念时常与现在的科学育儿理念相违背,育儿路上,带宝宝的人需要学习,而高学历的人大多数愿意接受新理念,并花时间去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带宝宝,这对宝宝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觉得高学历女性当全职妈妈并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再说了,全职妈妈也只是一段时间,不是一辈子就当全职妈妈的,当宝宝上幼儿园了,我相信大部分的全职妈妈还是会回归职场的。带娃的过程中对妈妈们也是种磨练,妈妈们在这个过程中练就了一些别的素养,这些素养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是大有好处的!


慢慢慢成长


有一部分所谓的高学历女性,她们从一开始就本来就没有打算为社会贡献什么。

她们获得高学历就是因为她们家庭条件还不错,并且老天爷给了她们一副好脑子。

她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一路保研。

还有一部分经济条件更好的,送到国外读个名校,也算是高学历人中龙凤了。

如果你认真观察一下,她们嫁的人家家世都不错。

她们从一开始规划自己就是为了嫁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的。

能叫高学历女性心甘情愿当全职妈妈的,她嫁的老公家世绝对不差。

对大户人家来说,高学历是比女人颜值还重要的品质,代表着这个女人的智商修养高。

那么孕育出来的下一代会更聪明,更优秀。

她们从一开始的规划不是为了拿个高学历去社会上找工作,贡献社会,就是为了相夫教子。

上流社会的小孩,哪个不是高学历,好学校,甚至是学霸,有背景的人家之间通婚,南方看女方就是看女孩子的学历,文化水平。

这个就是一种阶层固化罢了。

她们培养出高素质优秀的宝宝,未来很大几率也可以说是人才,但是也是他们家族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继承人罢了,如果把这个也算成对社会的贡献,我也没话说。

这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其实是社会富裕,发达的象征。

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穷,就算是当官的都没什么钱,也住不了什么好房子,两口子必须上班,孩子交给爷爷奶奶。

现在中国发展到今天,如果你是一个富二代当了董事长老板,年入千万,他至于她媳妇老婆去干一份工作么?

把孩子带好比啥都重要。

当然如果媳妇愿意,给她弄点事做也可以,不过理性的女人肯定愿意在家带孩子,当全职妈妈。

所以高学历的全职妈妈这件事,本质上是富贵人家的联姻而已。

其余的高学历妈妈还要继续工作的,那么可以肯定是她的阶层和他老公的阶层都是平民,一个人的工资收入根本不够养家,供房贷的。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老李校长


我的同学中有美国名校博士毕业,现在全职妈妈,家里管得井井有条,孩子聪明上进,老公事业有成。

我的同学中也有美国博士毕业,一直坚持工作,家里或者就任它乱点或者干脆花钱请人打点,孩子两口子轮流带,累是累点儿,不过两个人事业上也都做得不错的居多。

也有我这样的,没孩子的时候是事业狂,有孩子以后工作上选择退一步,譬如我回到大学轻松一点的工作环境中,以便更好地照顾家庭。

不管怎么选择,这是女人的私权,夫妻两人的决定,真的和别人无关,除了祝福,旁人无权说三道四,说到是社会资源浪费就更有点不着边际了。关于人生的价值,我们不少人常常还只停留在事业上的成就,似乎还没进化到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睦其实也是一种成功,更是对

社会的一种贡献。

遥想当年,一天在公司工作12个小时,孩子上幼儿园,大人们忙得焦头烂额,孩子也不开心多多,累心累神累身。后来我换了现在这个大学的工作,有时间陪孩子,从做功课,到课外活动,从培养她参加体育活动,到交朋友参加俱乐部,我的经历和视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社会贡献?而这一切,因为我在事业上的小小让步,不再是当初忙碌中的焦虑和妥协,换之以平静和从容,对家人和对自己都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生活境界。

其实在美国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人并不特别困难,因此不少美国家庭中的妻子选择做全职妈妈,尤其丈夫收入稍微好点的情况下。美国人倾向认为,全职妈妈也是一项工作,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因此什么学历的人选择别人几乎都不会报以特别的关注。更有甚者,妻子工作、爸爸选择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在美国也不少见,带孩子出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没人会认为社会资源浪费什么的,而且人家

过得很开心哟。


心路独舞


我并不觉得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妈妈是资源的浪费。

首先,对于孩子来说,0到3岁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有妈妈的全身心陪伴,他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可以被很好地满足,有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个阶段培养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好处。

然后,对妈妈来说,也可以有很多好处。

第一,全职妈妈陪伴孩子的过程对妈妈来说是一段美好的人生经历。

第二,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很多妈妈都表示,在育儿过程中学习了很多知识,而且这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合理安排全家膳食,需要学习一些营养学方面的内容,还要学习烹饪。要把家里收拾干净,就需要学习一些收纳知识。和娃相处,需要学习情绪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要学习孩子身心发育特点,以提供适合他的养育模式。。。


真是学不完的各种知识。上图是我最近在看的育儿相关的书,还有些不那么经典的就不放上来了。我看的还不算多,我认识的妈妈们基本都是一大堆一大堆的,专门去学发展心理学在职研究生的也不少。

第三,为进入职场做准备。在育儿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完全可以在未来应用到职场。比如为了和孩子很好地沟通,学习一些亲子沟通方法,这完全可以用在其他社交场景。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对于职场人士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些妈妈直接在带娃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第四,以家庭为单位实现共同进步。我还有几个月入职,这阵子都是在家带娃,但是队友也会和我讨论他工作上的事情。我们经常会在一起做些头脑风暴,并且综合我们两个人的工作内容,计划未来可以开展的一些合作。

全职妈妈非常辛苦,希望广大男同胞能多多参与育儿,以及多承担些家务。


材料科学杨博士


这个我想了半天,总结了下

说两个我身边的案例吧

一女性朋友,没有高学历,很早就和交往多年的老公结婚了,儿子出生后,由于老公的兄弟多,兄弟们也成家了,儿子小的时候还跟公婆,兄弟妯娌们住一起,那也是很是热闹,自然也会有矛盾,听她的描述,只要男人们出去工作了,家里就是每天都像是在演宫斗片一样,哈哈,我笑了好半天,也深感她的不容易,后来,她觉得这种过下去,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好,所以,一家三口搬出去租房住了这么多年,落得清闲自在,一个人带着儿子也不容易,有的时候孩子在摇篮里,脚下踩着摇篮,手上拿刀切菜,就这么过来,慢慢的,孩子长大了,儿子也比较争气,是学校的优等生,她什么工作也做过,也没有闲着,自己也自修了本科,目前是某网络的编辑。

另一女性朋友,高学历,研究生毕业,结婚前也是外资企业,孩子出生后,由于跟婆婆在育儿方面有分歧,索性委婉要婆婆回家休息,自己带娃,跟我孩子一般大,因为住一个小区,经常会碰到,平时外婆和小姨也会过来帮忙带,一看到我就说,哎呀我们家孩子要是有你们这么听话就好了,我看到过,他们家孩子爱打人,撒泼,不喜欢讲话,后来问了她才知道,她自己不想带孩子出去玩,能不出去就不出去,饭也不好好吃,说她孩子这不好,那也不好,有次,我们一起在楼下广场玩,玩到八点半我们要回家了,她儿子就突然大哭,站着不肯走,一句话也不说,她蹲下来跟她儿子讲话,儿子打了她两巴掌,她不但没有生气也没有阻止她的行为,我们旁边看不下去了,我就走过去问,你是不是不想回家还想再玩会儿啊?是就点头,不是就摇头?他停止哭泣,对着我点头 ,我说那这样吧,我们一起在玩五分钟再回家好吗?他说点头,五分钟后我说,五分钟到了,我们要回家了,他很听话的跟着一起走,我说,以后你以后如果还不想回家,你可以跟妈妈讲,你不说妈妈是不知道的,好不好?他点点头。她说还是你有办法,我说孩子嘛还是要多沟通多交流。

社会上对高学历女性回归家庭,正则认为女性当全职妈妈也是一种职业,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对其成长和教育起着积极作用;反则指出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后,跑去当全职妈妈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有人调侃当今社会讲究规划职业生涯,“如果知道以后当全职妈妈,不用读大学或者出国留学,直接读幼师最合适”

说了这么多,个人觉得这个跟学历没有太大的关系,还是要看个人的想法,个人的选择


小乖妈妈说


“高学历”,“全职妈妈”,明明CP感很强嘛,何来资源浪费??

宝妈不才,本科生一枚,十多年企业管理工作经验,也曾在职场叱诧风云,想当初,姐也是脚踩恨天高,身穿职业服,脸着精致妆,走路自带风……扯远了扯远了,哈哈。

怀二宝初期,医生就告诫,高龄孕妇,胎盘靠下,卧床为主。回家和宝爸商量,权衡职场和家庭的利弊,果断离职,工作可以再找,职场可以重新打拼,孩子孕育却是不可逆的!就这样,带着上幼儿园的大宝,开始了全职妈妈的生活。



一开始,信心满满,姐几十号人都带过,不就俩个娃娃吗,so easy!!除去大宝上幼儿园,安排好家庭一日三餐,定期产检,我觉得,全职妈妈,一切,妥妥的!

转折发生在二宝出生后。那叫一个累,二宝整夜的哭闹,两个小时一次的母乳喂养,频繁的更换纸尿裤,自己身体尚未痊愈,天气又闷热,刚好大宝又放暑假,真是应接不暇,生活简直是――鸡!飞!狗!跳!我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但是,生活还得继续,节目还要继续表演。全职妈妈,各种滋味,五味杂陈。

所谓“社会资源的浪费”,是根本不存在的!毕竟,家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高学历妈妈,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理念,能在孩子的教育上给予更多的帮助。一个国家的未来,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而全职妈妈,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同时,更高的文化水平,也更好支撑孩子成长。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提到影响孩子未来最深的人,就是孩子的母亲。职场or家庭,都是体现妈妈成绩的阵地,如若条件适宜,我想可能会有更多女性投入到全职妈妈的行列吧。



眨眼,小宝已经三个月了,一切渐渐变得井然有序,宝爸安心工作,大宝学前班认真学习,小宝也能入夜安睡。虽然很忙很累,甚至不亚于职场的繁忙,但是我仍然觉得,孩子,是当下最重要的。我愿意,花费我的时间,来陪伴他们成长!


团团圆圆爱妈妈


这个话题一直以来是大家热议不停的焦点和难题,众说纷纭,浪费与否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对或错,只是在于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自己怎么看,适不适合,值不值得。

先来说说我吧,我现在也算是个全职妈妈,有个孩子十二岁了,是个很阳光的男孩。十五年前我从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一家三甲医院上班,结婚生孩子后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繁忙,经常倒夜班,只能把嗷嗷待哺的孩子送到他奶奶身边去照顾。我家先生工作非常繁忙,自己在经营一家私立医院,所以儿子在幼年时期和爸爸妈妈一直都是聚少离多,都没法抽时间去陪伴他。四年前我因为面临着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婆婆年纪大要回老家疗养,孩子没人照顾问题,又考虑交给保姆照顾不放心,于是我毅然决然辞去公职,孑身一人带着孩子跟着丈夫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




因为孩子从小跟老人生活,很多生活行为习惯没养好,加上缺少父母爱的陪伴,性格很内向胆小懦弱,少言寡语,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接触,当时我接到身边的时候都差点崩溃了,心里满满的愧疚和自责,觉得对孩子亏欠太多太多,后悔没早一点回家照顾孩子。

现在值得欣慰的是,儿子在我的细心用心照料和陪伴下,俨然从一个不自信,内向懦弱变成一个开朗活泼勇敢自信的男孩子,中间的过程确实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但不得不赞叹这爱的陪伴的力量之大。现在他爸爸也尽可能多抽时间陪伴孩子,他调侃说再不陪就长大了

我想说的,全心全意的陪伴,对孩子来说,能够营造出一个具有安全感的成长空间;对大人来说,可以亲历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从经济的角度讲,现如今保姆佣金不断上涨,请高价保姆又要每天担心孩子的安全,如果保姆照看孩子不细心,孩子会经常感冒发烧,这就会多了打针吃药的钱,全算下了,倒不如自己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更划算。觉得为了孩子什么都值得的,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儿,关键看自己的心态。至少我现在认为,能陪在孩子身边是

最幸福的事

儿了。

很多人说不工作会与社会脱节,其实,这要看你怎么分配时间了。现在各种资讯都很发达,想和社会挂钩渠道太多了,现在我一方面照顾家庭和孩子,一方面还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我学了心理咨询师,摄影,营养师培训,瑜伽和跑跑马拉松等等。

我们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扮演的角色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自己想要什么和侧重于什么,所以要学会在各个阶段各种角色的转换和心态的调整,这样对自己对孩子才是双向有利的。


彼此相爱与相碍


我认为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妈妈,不是社会的资源浪费。以我自己为例,我是大学本科毕业, 曾经在一家上市公司任海外销售管理工作,我是在孩子一岁多时,在家做的全职妈妈,现在孩子4岁多了,我就讲一下这几年我的感悟吧。我老公平时的工作都非常忙,通常都是在晚上10点多才能到家,一般这个时间孩子都睡了;而我的工作是海外销售性的,正常下班回到家也是晚上8点左右了,如果稍微加下班,回到家也是晚上9点多了,孩子也会睡觉了。我和我老公都认为长期这样下去,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于是我决定回归家庭,照顾女儿,我们认为这3年时间我和我女儿都受益很多。

首先,谈一下我自己,都说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通过养育孩子,我读了大量的育儿书籍,还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经常在家中读一些书,我还会从中选出些好的书推荐给我老公读,他读后也会受益一些。通过这些学习,我现在能够更好的和他人相处,不仅改善了亲子关系,还改善了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使家庭关系更加和善和亲密。 我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倾听和共情我的女儿,在我给她提一些要求时,她也更愿意按我的要求做了;用鼓励的方法,经常对她做的事情进行鼓励,她对自己也更加有信心了,我决定这一育儿理念坚持走下去。

其次,谈一下我女儿,0-3岁是孩子和妈妈形成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妈妈能够经常的,长时间的陪伴孩子,对孩子的依恋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孩子的内在安全感就会增强,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孩子长大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我女儿这段时间有我的陪伴,成长的更加健康,活泼,更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自理的能力也很强。所以,我认为,如果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0-3岁时,妈妈要多多的陪伴孩子,这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有了我和我女儿的共同成长和提高,促进了家庭的和谐,我觉得这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TTAlice妈育儿心得


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妈妈,确实是社会资源浪费,而这也许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以自己的经历来讲,研究生毕业,也算高学历了,我和老公都是80后的二胎,年过30,家里老人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没有带娃的体力,找个不熟悉的保姆,即使不考虑经济因素,也着实不放心。

我小时候是我妈边工作边带大的,那时工厂有托儿所,女职工可以边工作边照顾孩子,虽然小时候的记忆很模糊,但对托儿所的场景还略微有点印象,再大一点就上学前班,4岁的自己就可以每天耗在学前班里,邵老师和宋老师把自己当自家孩子带,放学了就自己脖子挂着钥匙走回家,路上很安全,没有那么多车,周围邻居都相互认识,总是互相帮照看孩子,小伙伴间对“拍花子”也广为流传,都在心理暗暗小心拿白手绢的人和给买冰棍的陌生人,还好我们从没遇见过。随着工作节奏加速,公有制大锅饭的取消,私有制的成本与效率的要求,没有了托儿所,也很少有单位再为员工的小家增加成本,不是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是他们的生存压力也很大。另外,现在的生活环境车多、人杂、成本高,孩子被拐,被抢通过网络高速传播,使焦虑的父母把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交到谁手里都不放心。当看到一个小生命那么弱小,那么需要照顾与陪伴,在家照顾孩子就成为母性本能的选择。

换个角度再来看,带娃这件事情我认为与学历无关,而是与观念有关,高学历有可能是虎妈,而低学历也有可能是孟母。如果高学历妈妈能以自己所学,为社会培养人格完善、心理健全、思维缜密的栋梁之材,也就是在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又怎能叫浪费社会资源呢?高学历的女性所具备学习能力,是通过考试检验过的,当孩子到一定年龄,开始独立的时候,她们依然可以回归社会。

作为全职妈妈充分感受到一个人带娃的辛苦,24小时候命,真不比在外工作轻松。


宝妈财经社


首先对是否做全职妈妈想说两句,无论学历高低对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都是女性的个人选择,很多时候妈妈们都很矛盾,全职妈妈面临上班可能会遇到家里老人无法照看孩子、一时找不到称心如意的育儿嫂的情况(我的同学就是这样,眼看快开学上班了依然找不到合适的育儿嫂)。也可能在换工作期间怀孕因此无法出门找工作,生完孩子一时半会无法抽身去找工作(比如我就是这样)。全职妈妈or职场妈妈都是在各种个人情况与家庭情况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并不能一概而论。


就问题本身,似乎有贬低全职妈妈的嫌疑,我深感在家带孩子要比上班累N倍,恨不得自己长出8只手,哦不,一百只手来干活、带娃。狭义上根本不存在“一个人带娃”的定义,因为一个人忙家务都忙不过来,只能把娃放在安全地方在干活,这哪里是在真正有效的在“带娃”。我只想说,“带孩子”这件事就是一个普通妈妈的日常生活,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有打扫、洗衣、做饭等等。学历高的妈妈也是普通人,这只是她家庭生活的第一部分而已。


高学历女性选择在家带孩子而不在职场打拼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影响到社会发展、但影响孩子成长与家庭和谐。没有一个妈妈不是希望自己能够兼顾事业与家庭的,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忍痛择其一,甚至自己委屈求全后还不一定能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没有什么女性必须在家照看孩子或者必需一直职场打拼的规定。尊重妈妈的一切选择,作出对孩子与自己的最佳决定才是真正的爱家庭、爱孩子、爱自己。


全职妈妈可能会羡慕有自己固定收入、融入社会生活、在职位上发光发热的职场妈妈,职场妈妈也可能会羡慕能全天陪伴孩子、不错过孩子任何一个成长瞬间的全职妈妈。但是两者背后的辛苦与劳累各不相同。

我自己研究生毕业一度想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但无奈工作都不太合适,换工作期间怀孕就无法继续找工作了,从安心待产到现在的全职带娃,我没有觉得自己学历对于社会有任何的所谓“资源浪费”,我只是一个普通妈妈,可能高学历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能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无他。在孩子1岁左右会去工作,独立自主的妈妈也是孩子的好榜样。 在“妈妈”这个职称上边,好多的头衔都是不存在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来说,一律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