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的孩子长大后会和妈妈亲吗?

Raina睿睿


如果孩子全程由奶奶带,恐怕孩子长大后,跟爸爸妈妈不会亲的。试想一下,别说是孩子,就算大人也是跟谁相处的时间越长就会跟谁有感情,这个太正常不过了。

如果孩子白天由奶奶带,晚上跟着爸爸妈妈,这样情况就不一样了,孩子就不会光跟奶奶亲近,跟妈妈的感情也一样深厚。

所以,爸爸妈妈有时间就不要爷爷奶奶全程带孩子,因为孩子跟谁待的时间长,就会跟谁亲近。图一时省心的爸爸妈妈,等孩子长大了后,跟你们一点也不亲近,到时候你们会后悔的。然后爸爸妈妈还得重新跟孩子培养感情,真是得不偿失。

总之一句话,爸爸妈妈亲自带孩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爱心辅导妈妈


我的孙子就是我带大的,从出生到上学全是我带的,当时媳妇年轻好玩心里强,不爱带孩子,我当时五十刚出头,身体健健康,有能力,孩子二十四小时全由我照顾,媳妇曾经说过,她的孩子她光管生,养全是我,出门看朋友走亲都带在身边,记得有一次星期天,朋友邀我去他家玩,当时孙子只有一岁半,我不想去朋友家带着孩子,让媳妇在家带,可媳妇偷着就跑了,和同事逛街去了,没办法,又有一次星期天我回老家,把孙子送给儿子,儿子又追到汽车站,……,孙子非常喜欢我,最先会说的第一句话是叫奶奶,哭时喊的是奶奶,孙子三周岁时我带他去外地住了两月,媳妇打电话问儿孑想不想她,儿子一口回绝’不想,媳妇怕了,开始上心自己的孩子了,尽量隔离我俩,我当时告诉媳妇,不用着急,孩子是你生的长大了还是和你近,我想着我孙子当时问我的一句话:奶奶我为什么是妈妈生旳,不是你生的呢?孙子上三年级写作文:题目是我最爱的人,同学都写妈妈,我孙子写的是奶奶,我敢说在上高中前,孙子一直和我亲,上高中后,媳妇还让我做饭侍候孙子,我拒绝了,媳侍候了三年高中,加深了母子的感情,归根结底,孙子不管小时候怎么亲奶奶,长大后,还是和妈妈最亲,母子连心,这句话千真万确,这是我的心得体会,所以说做奶奶的尽责就行,自已生的儿子成人后都疏远了,何况孙子呼!



老李说事666


对于这个问题,估计是很多跟题主类似情况的妈妈们所担心的,说实话,我也没法给您肯定的答案,只能从我身边的案例来做一些分享,希望能够有一些启示的作用。

案例一:我们家大女儿

生女儿的时候,我们还住在广州,媳妇的单位在佛山,在休完产假,也就孩子5个多月的时候,媳妇就回去上班了,因为距离远,每天坐公交车转班车来回上下班的时间需要5、6个小时,基本上早上6点钟就出门,晚上8点多才回到家,大多数时候,媳妇出门,女儿还没睡醒,媳妇到家的时候,女儿已经睡着了。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们后来搬到佛山,孩子2岁多的时候,在这期间,我们上班的时候都是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女儿,孩子跟爷爷奶奶也很亲。不过,但凡是我们在家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周末的时间里,我们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尽力的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嬉戏、阅读、看动画片、讲故事,爷爷奶奶也会跟孩子说,爸爸妈妈要上班挣钱养家,很辛苦,让孩子懂得要爱爸爸妈妈。所以,到后来我们住到佛山后,媳妇的时间也宽松多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了,女儿自然而然的亲妈妈,一直到现在快12岁了,都很黏着我们两口子。

案例二:一个前同事

同事两口子都是外省的,南方的父母都不在了,女方的父母是北方人,口音特别重的地方,因为女方还有哥哥,老人要帮哥哥照顾孩子,而且也不习惯广东的生活,所以,没办法,孩子生下来过了产假期之后就送回了女方父母家照顾,两口子除了忙工作、二人世界,就只能逢年过节回去看一下孩子。孩子跟着外公外婆时间长了,一口的本地方言,普通话不会说不会听,对爸爸妈妈的情感、反应很一般,老人对孩子宠的多,各种娇惯的习惯,跟同事聊起这些的时候,只能无可奈何的摇头。

现在两口子生了二胎了,没办法,还得送回去给老人帮忙带。

案例三:一个大姐

这个大姐家里有个女儿,从小是奶奶帮着带大的,丈夫因为不会挣钱,工作地点又远,很多年都是那种逢年过节才能回家的状态,也没有给家里交什么生活费,所以这个家基本上都是大姐去操持的。大姐不管是因为工作忙,还是忽视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忙工作的事情,休闲的时候也总是约着朋友打麻将,让孩子自己跟着奶奶,要么就让孩子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现在孩子18岁了,感觉跟大姐也不亲,学习成绩也不好,高考才300分,又不愿意上大专,只好去复读,整天拿个手机听音乐,没钱了就跟大姐要钱花,就这样,还觉得大姐的付出是应该的,认为爸爸在那么远的地方工作更辛苦(实际上爸爸也没怎么照顾她)。

对于题主的境况,我的建议是不用太担心

其实孩子天然是会对妈妈亲的,这里面有血缘的因素,有婴儿期照料孩子的初期体验,妈妈在孩子的心中是有情感基础的,即便需要忙于工作,只要在下班后,周末节假日,能够拿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放下工作、手机和其他的事情,专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孩子自然会体会到你对他的爱,孩子也会爱你的。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聊育儿


三种情况:一是奶奶白天带,妈妈晚上和假期等有时间就自己带。这种情况下,只要奶奶等周边人不说妈妈的坏话,妈妈和宝宝是很亲的。毕竟是亲妈,孩子也明白白天妈妈没带自己是因为要工作。我家大宝就是这种情况,大宝和我感情是很好的。

二是白天晚上都是奶奶带,不论是否住在一起,妈妈只是每天白天能陪宝宝玩一会。这种情况下孩子和妈妈有感情,但不如和奶奶的感情深。远亲不如近邻嘛,何况是最需要陪伴的孩子呐。我家二宝就是这种情况,也只能增加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慢慢和孩子亲近。

三是一直由奶奶带孩子,妈妈逢年过节才能陪孩子,这种情况孩子肯定只和奶奶亲。这种情况妈妈最好花大量的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并且要越早越好。


父子三围个圈


我自己就奶奶带大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都忙着做事情,我们姐妹的生活全部都是奶奶照顾的。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长大的吧,所以应该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体会。

奶奶带大的孩子和妈妈是会有一定距离的,这种距离不是说和妈妈不亲了,而是不能够和妈妈无话不说,确切地说就是疏离。特别是我们读书的时候,看到妈妈为了我们其实很努力工作,我们只知道应该感恩妈妈的付出自己要更努力学习。但是我们有什么心理话不会第一个找妈妈谈,而是会和奶奶说,这种情况直到我结婚生了孩子才慢慢转变过来。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奶奶带的不好,相反奶奶带我们都是非常用心的,并且每每教育我们要懂得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奶奶懂的东西比妈妈还多,也许也是因此我们有什么事情也自动过滤掉找妈妈谈这一想法。

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那就是即使自己已经做妈妈了,可是仍然是一个安全感极差的人。我做很多事情都容易瞻前顾后,容易焦虑,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非常警惕,所以我的朋友圈子很小,我的工作很难做到极致!直到近几年自己意识到这些,并且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近了,我才慢慢破除自己的这种弊端。
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了和妈妈可能会疏离,但不需要担心孩子和妈妈不亲,疏离是可以修复的。而且如果在奶奶带孩子期间的工休日妈妈能够全心陪孩子,我想这种疏离也会很快抹去。我想如果小时候我的妈妈不是一心扑在工作劳动中,经常花时间陪我们的话,我不会这么迟才破除与妈妈的疏离感的。


铁树妈妈


那些说让婆婆自己带孩子,不自己带孩子的人,你们什么想法,有时候经济条件不好,又在农村, 没有学历有时候找个工作都很难很难,我儿子四个月的时候婆婆就撵着让我出去打工,我虽然很伤心但是没同意,又是远嫁,生下来的时候天天在家她抱,都不让我抱,她天天亲着,我说得了大孙子以后,她走路都比以前有劲了,出门必须她抱她炫耀,吃饭也必须她抱,不然她说没胃口吃饭,我要是抱着吃饭,她恨不得三口吃完一碗饭,得了孙子以后她哪里也不去,亲戚有事喊她,她说不去 不是我敏感,这种行为谁会喜欢,就这样我果断带儿子回娘家住了几个月,唉呀她在家哭想孙子想的睡不着,给她女儿看了六年孩子两个,这都无所谓,还想外孙在身边,还想孙子在身边,就是不让她女儿出去打工 太会惯小孩了,我婆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次买什么样的酱油醋,下次还照样买,一个字不认识,我该咋办啊?不是嫌弃的意思,现在小孩学习都要教,aoe 都不会,123不会写,交给她怎么放心,一家人现在都巴不得我出去打工,只是我想带到一岁,后悔远嫁,

着着着


baybayjun


如果把孩子交给奶奶带,爸爸妈妈的却不去照顾陪伴,当然会和奶奶亲不和妈妈亲呀!这是人之常情,小孩子更是如此,谁陪他谁对他好他就会和谁亲。


身边有这么一个案例,类似的情况,孩子断奶后给奶奶带着,一直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工作忙几乎没时间管孩子陪孩子,后来这孩子奶奶妈妈分不清,经常叫奶奶为妈妈。孩子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肠子都悔青了,经常伤心暗自落泪,后来干脆辞掉了工作……


孩子的童年最离不开的就是父母用心的陪伴成长,千万不要当甩手掌柜,把孩子全部交给老人带自己却不管了。哪怕工作再忙,哪怕事业再重要,不妨停下脚步,多“听一听”孩子成长的风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最美的教育。高质量的陪伴不在乎时间长短,而在于用心专心耐心。


好爸爸陶功财


很多宝宝都是老人在带,宝妈则考虑去上班,这个现象应该很普遍吧。那么有不少宝妈担心,会不会给奶奶带的宝宝,以后就跟奶奶亲了呢,不要妈妈了呢。

这里分几个年龄阶段吧。


1.三岁前

宝宝三岁前,其实记忆还是比较薄弱的,谁带都一样,但是的确发现宝宝会更粘带他的人,这也很正常,因为陪伴的时间长。宝妈只需要几天,就能重新获得宝宝的依赖。


2.三到六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小小世界,每天跟谁在一起,就会跟谁很亲,如果是住在奶奶家,会和奶奶很亲,对自己的母亲也会有一些排斥,但也不用太担心,宝妈只需要花上一个星期,就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3.六岁以后

六岁以后的宝宝是个小大人了,他们的三观也慢慢的形成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在外地打工,那么在孩子的童年之中,爷爷奶奶的印象尤为深刻,长大了会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而对爸妈来说,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来重新建构亲子关系。孩子越大,需要的时间越长。

以上说的三种情况,如果宝妈白天上班,晚上都能见到宝宝,跟宝宝一起相处的话,就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你并没有跟宝宝分开。


都来说说你的孩子是自己带的还是奶奶带的呢?


兮之育儿


我是一个奶奶,我有发言权,别把问题懒到奶奶身上,妈妈是监护人,妈妈要做的事,奶奶管不了,我两个儿子,两个孙子,我俩儿子婆婆一点也没管过,所以俩儿子只能听我的话,我有了第一个孙子,小儿媳妇从生下孩子就没管过,有时候看到人家儿媳妇那么合格的做一个妈妈,我真是羡慕,儿媳妇白天上班,晚上要是陪陪孩子,孩子也不至于这么排斥她,住一套房子里,一年也不进妈妈的屋,也不让他妈进我们的屋,看到妈妈就特别焦虑烦躁,推妈妈出去,儿媳妇回娘家都是自己去,孩子不去,我大儿媳妇也生了一个孙子,在外地,希望我去带孙子,我实在不放心家里孙子,希望大儿媳妇送孩子回老家我带,大儿媳妇坚持不送回来,没办法,我扔下三岁的大孙子,去外地带小孙子,我走了,家里小儿媳妇还是不管孩子,爷爷一边送孙子上幼儿园,一边在幼儿园找了一个开校车的工作,晚上爷爷照顾孙子,孙子发烧,爷爷半夜送孙子去医院,一宿照顾孙子,儿媳妇去喝酒唱歌,玩够了才回来,直到离婚,孙子也不找她妈妈,我在大儿媳妇家白天带孙子,晚上,大儿媳妇回来就是自己带,我宁可做饭刷碗洗衣服,也让他妈自己陪孩子,大儿媳妇的孩子随然一天见不着妈妈,但是只要见了妈妈,别人全靠边站,我带孩子一天,孩子跟我不如跟妈亲,为什么两个孙子全是我带大,跟妈妈的关系就不一样,愿因是,大儿媳妇不管多累,晚上都陪孩子玩,自己带孩子睡,小儿媳妇下班就是自己玩,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小儿媳妇吵着生二胎,我说,生了二胎你自己带吧!小儿媳妇不高兴的说,俺不看,扔给我一句。第一,我年级大了,我们老俩口已经给你和大儿媳妇管着俩个,再给我们一个,受不了,第二,你自己生的孩子为什么不看,你不管,为什么要生他,拿我当牛使唤吗?,第三,你第一个孩子不跟你亲,你还不伤心吗?这不光是亲不亲的事,孩子将来不听你的话,你管不了,你也受不的孩子,母亲关系会非常糟,你年轻光顾自己潇洒,把孩子扔给婆婆不管了,不用受累孩子长大了,你可知道不付出,不会有收获


13180318885


这要看哪些情况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我身边和我自身的例子,总结出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一直由奶奶带,妈妈下班后也较少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这样孩子就会一直和奶奶亲。例子:我的侄子是由他爸爸和他爷爷带的,因为妈妈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带孩子,下班后也是各种学习,考试,所以现在我侄子四岁多了,还是黏他爸爸多一点,然后是爷爷,有时吃饭就要跑去挨着爸爸坐;


2、孩子主要由奶奶带,妈妈下班后也有充足的时间亲子,或者上幼儿园后主要由妈妈带,这样孩子就会转变,同妈妈亲。例子:我有个朋友,幼儿园之前奶奶带,那时在家睡醒后找不到奶奶,哭着到处找,即使妈妈回来了,孩子也不要妈妈,后来上幼儿园了,一家三口搬出去住,孩子就由妈妈接送,只是周末回奶奶家,这时,孩子很明显的要亲妈妈一点;

3、孩子主要由妈妈带,但妈妈暴脾气,喜欢动不动就打孩子,而奶奶则很少用武力,这样孩子就同奶奶亲些。例子:我表弟媳妇,孩子几个月时吃手,她也打孩子的手,有时甚至故意打孩子给我弟弟看,我看着都心疼,孩子哇哇直哭。结果孩子就不是很亲妈妈,反倒喜欢奶奶一些,现在也是完全由奶奶带了,听说只要没有挨着奶奶睡,就哭,不愿意挨着爸爸妈妈睡。

4、最后一种,是孩子最初几个月由妈妈全职带,后来妈妈去上班,但是下班后有很多时间建立亲子关系,这样,孩子还是喜欢黏妈妈。

例子:我儿子就是,只要我在,就黏我,然后再是奶奶,其实这样我自己很累,下了班就回来带孩子,完全没有多的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

所以说,妈妈们,看看是什么情况,导致孩子只亲某个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