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拍蝇猎狐」疯狂啃食“粮增”款的“硕鼠”

黑龙江省克山县发改局原局长王俭腐败典型案件剖析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中的这首诗,对三十几年前做过语文老师的王俭来说并不陌生。然而,三十几年后,成为黑龙江省克山县发改局局长的他却成了“硕鼠”。

王俭,男,蒙古族,196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7月,克山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县第一中学任教,1990年1月,调入县政府办任秘书,先后担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双河乡乡长、党委书记和古城镇党委书记。2012年11月,50岁的王俭又被组织委以重任,成为克山县发改局局长。

2017年1月,上任四年多的王俭,面对国家新增千亿粮食项目巨额资金,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因涉嫌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高达800余万元而接受组织审查。

「打虎拍蝇猎狐」疯狂啃食“粮增”款的“硕鼠”

私相授受,任性施与,只为中饱私囊

克山县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大县,2014年和2015年,国家新增千亿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先后向克山县投资1200万元和2000万元,用于小型水源、灌排渠道、涵闸、机耕路和平整土地等建设。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利国利民的良心工程,却被黑心的王俭当成敛财的“摇钱树”。

2014年9月的一天,王俭打电话给黑龙江省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克山分理处负责人王某,约其到自己办公室。详谈中王俭告诉王某,自己有个粮食储备保温钢板平房仓储项目,想要寻求合作伙伴。

天上掉下来这么大的“馅饼”,王某自是乐不可支。但在商界打拼多年的王某知道,世上没有免费午餐,自己总要“出点血”。

王俭对深谙“潜规则”的王某也毫无遮掩,直接摊牌:这事我负责去运作,事成之后四六分成,我占六,你占四。

面对王俭的狮子大张口,王某虽然心有不甘,但想到如果没有王俭,自己也拿不到这个项目,无奈之下也只好同意。

经过王俭的精心运作,王某公司果然顺利拿下该项目的招标权和监理权,王俭也如愿将 “应得”的79.43万元收入囊中。

与被王俭“钦点”的王某不同,县农机推广中心的刘继新(另案处理)则是主动“投怀送抱”。刘继新虽有公职在身,但长期从事个体经营,门路多,脑子灵。面对主动上门的刘继新,王俭笑脸相迎。

在王俭办公室,刘继新提出请他在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上帮助中标,事成之后重谢。王俭则提出一旦事成,刘要掰出几个项目交给自己来做。一个想放长线、多中标,一个想从中分羹、渔利,二人一拍即合。

有了巨大的利益驱使,王俭倾尽全力。通过向评标委员会成员打招呼,泄露标底,让刘继新组织围标等方式,使2014年、2015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的3个标段被刘继新顺利拿下,中标合同额高达2,446.3万元。

庆功宴上刘继新兑现了承诺,将2014年第一标段的4个项目和2015年第一、二标段的5个项目,共计709万元的9个项目“上贡”给王俭,占中标额的近三分之一。不仅如此,“项目中好干的、挣钱的工程项目都让王俭干了。”关于二人的“成功合作”,刘继新如此回忆。

田间工程建设项目被私相授受、任性施予,王俭的“买卖”越做越大。与王某和刘继新的经历相似,殷某某造价94万元的晒场项目,被王俭掠去69万元;张某某2个造价只有48万元的监理项目,被王俭处索要好处费13万元。

只要有利可图,王俭就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可以私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可以不需要按照项目变更程序规定重新设计、审批,可以……于是,双河乡甲村的旱改水项目变更至乙村,北联镇丙村的机电井工程项目变更至丁村……王俭将手中的权力变成因钱分配的“福利”。

压价转包,移花接木,肆意巧取豪夺

在常人看来,王俭从刘继新手里拿到的709万元项目,如果按照10%的利润计算,也会有70.9万元入账。但王俭可没打算真“挨累”真施工。

一方面,他通过压价转包,来赚取差价,让进账变得更加简便迅捷。西建乡某村造价170万元的晒场项目,被王俭以110万元的价格承包给王某某,60万元的差价,扣除税金34万元剩下的26万元,悉数落入王俭腰包;曙光乡某村晒场及机耕路项目,也在类似操作后,让王俭直接获利68万元。

贪心不足蛇吞象。曙光乡、西建乡的项目让自己轻松落袋94万元,但这根本满足不了王俭的贪欲,他还要吞下更多的钱。

另一方面,王俭移花接木、以旧顶新的“如意算盘”,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

在王俭手中攥有的9个项目中,其中之一是为双河乡某村打一眼120米深的机电井。一天,王俭到该村调研,在某合作社东墙外发现了一眼井,这令他喜出望外。虽然这眼井是该企业的消防井,但他并不在意,他高兴的是终于找到替代井,自己可以“安心”把15万打井费揣进口袋。

王俭继续如法炮制,又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曾经主政过的古城镇。

古城镇某村有个3.4公里田间路建设项目,王俭直接找到该村村支书邱某某,让其在该村原有的一条田间路面上象征性地洒上一层沙子,从而轻而易举“赚”了45万元。

至于该村造价34万元的两眼120米深机电井项目,利欲熏心的王俭更是懒得再去东寻西觅了,甚至连洒沙子这种装模作样的事都省了,直接用该村2000年水务部门和2012年发改局建设的机电井顶替了事。

至此,这709万元的9个项目被王俭“吃干榨尽”,获利263.64万元,占项目总金额的37.19%。

处心积虑,恣意敛财,终究难逃法网

2015年9月的一天,克山县某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庞某某找到王俭,“公司现在资金周转不开,想请大哥出手相助。当然,还是老规矩。”开门见山地提出借款要求。

王俭马上找到了“生意伙伴”刘继新。“庞是我多年哥们,资金周转有点困难,我明天让人先给你打500万工程款,然后你直接转到供热公司400万,过几天就还回来。”

按照规定,预付项目工程款支付比例不得高于合同价款30%。而刘继新2014年田间工程项目合同价1121.85万元,预付款应为336.5万元。但王俭为套出400万元为己所用,在找到刘继新之前就已指使办公室给财政打报告:“为加速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双方自签订合同协议书之日起,发包方应向承包单位交付500万元项目前期款。”

500万元如期到了刘继新账户,刘按约定留下100万元,其余400万元安排财务人员分两次转到庞某某公司。

无利不起早的王俭,之所以如此尽心尽力,为的当初与庞某某约定的“老规矩”,即王每次借钱给庞,庞都会按2分利还钱。这意味着把400万元借给庞,王俭一年便可获利96万元。

至此,王俭借鸡生蛋,空手套钱的操作完成得天衣无缝。而于刘继新而言,400万元按王俭的要求转出去后,并没有等到王俭兑现那句“过几天就还回来”的承诺,等来的只是他给自己开具的一张400万元的借条。2016年1月28日,王俭又以将400万元抵扣自己承建的项目工程款为由,将借条要了回来。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王俭为一己之私利,严重践踏党纪国法,不但没有把惠农利民的“粮增”项目做成良心工程,反而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他也为自己挖好了“坟墓”,用贪欲将自己埋葬。

2017年3月30日,王俭受到开除党籍处分,2017年10月23日,被开除公职。2018年4月9日,王俭因犯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贪污罪,数罪并罚,被克山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万元。

“贪心战胜了党性”,关于自己如何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王俭这样说。世界观的蜕变、人生观的扭曲、价值观的失衡和始终抱有的侥幸心理,让王俭习惯于运用“市侩哲学”和“江湖规矩”办事,视党纪法规如无物,肆意妄为,任意践踏,最终毁了自己。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批复后,克山县按照上级有关实施细则的要求,成立了田间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王俭无视领导组织分工,从项目计划申报到项目竣工验收,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成员单位均没有参与,都是由发改局独自操作。作为发改局长、克山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俭掌控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

监督不力,擅权滥权成为必然。只有健全组织把关、领导牵头、部门协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协调通报制度,发挥各方面制衡约束作用,才能防止大权独揽。通过建立健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监督体系,使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发力,才能真正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