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八小時工作制案”獲得通過始末

  96年前的“五一”,代表全國34萬有組織工人的173名工會代表聚集廣州,參加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簡稱“一勞大”),6天的會期裡,大會通過了影響深遠的“八小時工作制案”、“罷工援助案”等決議,成就了全國工人階級的第一次大聚會,開創了中國工人運動的新紀元。

揭秘:“八小時工作制案”獲得通過始末

“一勞大”舊址

這次成功的大會使成立還不到一年的中國共產黨爭取到當時全國甚具影響力的香港海員工會等工運組織的支持,奠定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工人運動的領導地位,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96年後,廣州市總工會與廣州日報社將共同在“一勞大”舊址上開辦廣州勞工大學堂,給全市各行各業的職工特別是異地務工人員提供一個提升素質,實現自我增值的公益平臺,傳承和活化這幢老房子。

中國工運潮起、成長珠江

工會聯合抗爭初取成效

“‘一勞大’召開無疑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新篇章”,廣州工運史專家王建生如是說,廣州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工人組織的最早誕生地之一, 1922年正是工人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那年年初,香港海員大罷工取得勝利,極大鼓舞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鬥爭信心。但是當時全國還沒有統一的工人團體,各地罷工處於分散的狀態。不久後,中國共產黨通過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向全國各工團發出了在廣州召開“一勞大”的通告。

“選在廣州舉行,一是因為當時廣州的政治氛圍相對比較寬鬆,孫中山等對工人運動持支持態度;同時,廣州鄰近香港,海員大罷工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王建生這樣解釋“一勞大”在廣州舉辦的原因。

當年5月1日,“全國第一次勞動大會”在廣州順利召開。當天,參加“一勞大”的代表和廣州工人5萬多人一起在第一公園(即今天的人民公園)開大會慶祝“五一”勞動節,陳獨秀、張國燾分別發表了“勞動節的由來及意義”、“無產階級革命之必要”的演說。譚平山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南方分部主任身份,親自高舉紅旗,走在示威遊行隊伍的前列。

隨後,“一勞大”在珠江南岸的廣東機器總會開幕,張國燾主持大會,譚平山在會上作了會議籌備工作的報告。當年著名工運人物如李啟漢、鄧中夏、鄧培、陳炳生、蘇兆徵、林偉民、黃煥庭等均參加了大會。

這次大會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軍閥”的政治口號,通過了“八小時工作制案”、“罷工援助案”等10個決議案,這也是8小時工作制第一次在廣州獲得通過。大會還決定,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之前,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為全國總通訊機關,並負責召集全國第二次勞動大會。這實際上承認勞動組合書記部對全國工人運動的領導地位。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的新局面,中國的工人運動從此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中國工人階級在珠江畔實現了第一次大聯合”,王建生說,在6天的會期結束後,張國燾帶領來自外地工會代表赴香港與剛剛進行了大罷工的香港海員工會等工會組織進行了聯誼,爭取到在全國都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香港海員工會,支持成立還不到一年的中國共產黨。“可以說,‘一勞大’的成功召開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最有成效的一件大事”。

王建生坦言,儘管“八小時工作制案”獲得了通過,但是在中國落後的經濟社會條件下,推行卻遇到了極大難度。“貧苦的工人都希望多勞多得,八小時工作所賺的工錢其實遠遠不夠開支,往往是進行12~14小時的工作,但是‘一勞大’通過的‘八小時工作制’對後來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閒置多年後,市總工會去年開始對“一勞大”舊址進行原狀修復,作為“廣州工人運動紀實館”對市民開放。跟以往的展覽不同,“一勞大”展覽中以廣州各行各業的工會會員會章實物,帶出各個行業工會通過聯合爭取權益的歷史片段。只見上了規模的酒樓、藥房、理髮店、肉菜店都會成立自己的工會組織,還聯合成了各個行業的行會和工聯會。為了明確組織,每個工會和行會都有自己標識醒目的會章或者會員證。

而工會們的聯合抗爭獲得合理權益也獲得了實效。記者看到展覽上《一年來廣州罷工統計》,在1921年至1922年間,九成以上的罷工活動都成功爭取到加薪,在1921年8月,8640名茶樓工人就成功爭取到加薪5成的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