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市場迎來井噴,全國暢銷藥物總數已超過200個!

OTC市場迎來井噴,全國暢銷藥物總數已超過200個!

作者 | 垚淼鑫

全文1553字,閱讀需要3分鐘

2018年是醫藥政策大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兩票制全面實施、新版基藥目錄發佈、“4+7”城市試點帶量採購等,而這些政策都劍指醫院用藥市場的供給側改革,處方藥面臨多重壓力,反觀OTC用藥,受到各項政策的影響較小,不少暢銷品牌成為了稀缺資源,具備持續提價動能和提價空間。

日前,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發布《2018年度中國非處方藥生產企業綜合統計排名》、《2018年度中國非處方藥產品綜合統計排名(中成藥)》、《2018年度中國非處方藥產品綜合統計排名(化學藥)》三個文件。

與上一年相比,前100企業中有13家是新晉企業,而2017年的榜首修正藥業則在今年降至第三位;還排出了295個OTC暢銷藥品牌,比2017年增加了55個。

在化學藥OTC暢銷品牌方面與2017年相比合計增加了15個品牌,分類別具體來看維生素與礦物質類增加了10個品牌,解熱鎮痛類增加了5個品牌,其餘類別不變。

在中成藥方面,OTC暢銷品牌與2016年相比合計增加了40個品牌,分類別具體來看,感冒咳嗽類增加了5個品牌,補氣補血類、頭痛失眠類、清熱解毒類、補益類、咽喉類和止咳化痰平喘類各增加5個品牌,兒科消化類則由去年的10個品牌下降為今年的5個品牌。各類別OTC暢銷品牌數具體情況如下表:

OTC市場迎來井噴,全國暢銷藥物總數已超過200個!

▲ 數據根據非處方藥協會資料統計,供參考

OTC藥企TOP20哪家強?

截至目前,我國OTC排名前20企業銷售的OTC主要產品超過200個,估計其中一半以上的產品銷售額在億元以上。按照2018年度中國OTC藥品生產企業綜合統計排名前20企業,其上榜的主要OTC暢銷產品情況如下:

OTC市場迎來井噴,全國暢銷藥物總數已超過200個!

▲ 數據根據非處方藥協會、上市公司年報、研報等數據整理,供參考

OTC暢銷藥品關注度不斷走高

A. 多因素致OTC暢銷藥品關注度不斷提升

OTC暢銷藥品關注度不斷提升,至少有如下三個因素

一是市場需求旺盛。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大幅上升,根據五年一次的中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中國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由2003年的123.3‰上升到2013年的245.2‰,十年增長了一倍。中國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2.6億人,目前這一數據保守估計已超過3億。

二是居民的自我保健及治療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2016年發佈的國內第一部《中國自我保健藍皮書》顯示,一項針對950多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教育結果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參加自我保健教育後,健康狀況得到改善,住院率在教育開始後六個月內有所降低。

三是醫療機構用藥和OTC准入政策監管趨嚴,OTC大品牌逐漸成為稀缺資源。一方面,國家醫保局正式成立,醫保控費、控藥佔比、招投標越招藥價越低等因素,處方藥的空間越來越小、藥企越來越難做,醫療機構處方藥的環境越來越嚴峻。

另一方面對於OTC的管控趨嚴,好OTC品種資源相對有限。2017年至今有多次要求將一些OTC產品修改說明書,將之前的OTC品種轉變為處方藥,2017年以來,先後將骨科暢銷藥仙靈骨葆膠囊(片)、滇虹藥業(後賣給拜耳醫藥)的主要品種複方酮康唑發用洗劑、複方酮康唑軟膏、酮康他索乳膏、精烏膠囊等品種由OTC轉為處方藥。

B. OTC稀缺大品牌持續提價

OTC類藥品在零售的銷售不受國家醫療機構類監管政策如醫保控費、控藥佔比、招投標的影響,稀缺性越來越具有溢價空間,具有較強的持續提價動能。

OTC稀缺大品牌產品往往在品牌、渠道和終端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產品也存在持續的提價空間。如2018年3月,佛慈制藥對產品全線提價,出廠價平均上調17.6%,零售價也相應調整;中新藥業的核心產品速效救心丸提價幅度超過40%。

此外,OTC稀缺大品牌的一些中成藥產品使用的中藥材普遍好於普通的高毛產品,在優質中藥材價格逐年上漲的情況下,具備品牌黏性的產品具備長期提價的可能性。

近年來國內代表性上市藥企公告提價產品中大多數為OTC藥品,具體情況如下表

OTC市場迎來井噴,全國暢銷藥物總數已超過200個!

▲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供參考

補充:2018年度非處方藥企業綜合統計排名前100強及與2017年變化情況

OTC市場迎來井噴,全國暢銷藥物總數已超過200個!

▲ 數據根據非處方藥協會資料統計,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