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選擇什麼樣的太極拳比較好?

山山水水108


無論初學還是習練多年的拳友,哪種拳都是好的,只要你是用的太極拳理練拳!

絕不是,初學學某式,入門學某式,提高學某式!告訴你,哪門太極拳都不是簡單易學的,更不是你隨便就能學好的的!



有人說陳式太極拳適合年輕人練習,楊氏適合中老年人練習,這都是太極操水準的人的觀點!以為舒展大方,架勢漂亮,輕柔緩慢就是是老年人的專利,以為震腳發力,躥蹦跳躍就必須青少年,真不知道什麼邏輯?

太極拳本就剛柔並濟,快慢相間的內家拳,現在人好像只知道楊氏難練了,殊不知楊氏的快架小架以及炮錘都是相當快的!更可笑的是一說陳式太極拳都認為必須震腳發力,豈止如此呀,初學太極拳三年都不允許震腳發力的!掩手肱拳必須緩慢打出的!

也就是說楊氏太極可以快練,陳氏太極拳亦可以難練,同樣架子可高可低,動作幅度可大可小!



學太極拳不容易,找個好老師更不容易,初學太極拳選擇什麼樣的太極拳,更不是你來決定的!就看你的機緣了!

確切的說就是做到什麼派的太極老師你就學什麼派的可以了!那是你的緣分!重要的是老師,而不是什麼門派的太極拳!

另外,自己學習太極拳,不建議學習練習太極拳,比如國家規定的簡化太極24式,以及學院派的競技套路,雖然好看,但不適合養生健身,以及練習真正的太極拳功夫!所以,選擇老師看看他是學院派的還是傳統太極拳師傅這個很重要!畢竟你不是專業的運動員!


九五太極養生


根據自己三十六年的養生氣功,其中二十四年太極拳修練的經驗和體會,初學者習練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就很好,原因如下:1 太極拳練的是內在的東西,這個東西的名字叫“氣”,即中醫所說的元氣,也叫正氣,道家稱之為真氣。人體內的元氣是從孃胎裡帶來的,它是一種能量,人出生後一邊消耗,一邊又不斷地從吃進的各種食物中獲得補充,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消耗多補充少,造成正氣虛衰,人體便會生病,內經雲:“病之所腠,其氣必虛,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由此可見氣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於之人體健康有多麼重要。

2 太極拳的內功和養生氣功的原理,包括中醫理論同是基於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所不同者太極拳和氣功是以術養生療疾,中醫是以中藥辨證調理治療,其方法之一即氣血津液辨證。

3 二十四式太極拳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體育部門為廣大群眾健身計,吸取融合民間各式太極流派之精華編創而成,其特點是,拳式雖精簡,但太極十三式精華一樣不少,且拳架套路舒展大方,瀟灑俊逸,無跳躍發勁動作,更加安全,練時要求動作松靜自然,輕柔舒緩,其法更符合陰陽和合太極之理,更合於人體的生命活動規律,更利於人體疾病的康復,適合各個年令段,各種體質的人群習練,實為上乘之法,與其它養生氣功“調心,調息,調身”的要求並無區別,作為動功,其動作合成比其它養生氣功更合理更全面,對於初學者來說,繁冗的長套路反為不美。

5 若初學者有心於太極技擊,二十四式也足以讓您完成心願,因為太極於技擊練的是松靜,是聽勁,是順隨,捨己從人。太極的竅門是能捨才能得,不捨則不得,求則更不得。不聽勁不懂勁,再多的套路招法在實際運用中也用不上,如若不信,各位看官如覺的自己太極技擊功夫不錯,可找位只練過一至三年的散打或自由博擊選手試試手就明白了,看看您學過練過的太極招法能不能用得上。

聽勁是太極拳特有的獨門功夫,也是區別於其它武術的關健所在,沒有聽勁則無所謂太極拳,聽勁訓練同樣也是修心養性的方法和過程,所以只要是練聽勁,練順隨,二十四式足矣。筆者的師母,一位農村婦女,從不知什麼是武術,為養生療疾,五十一歲學太極,也不懂什麼太極理論,我師只教她簡化二十四式,有一搭沒一搭的十幾年下來,不光身體康復,還能做初級非套路陰陽相濟的懂勁散手對練,說明了什麼?筆者本人原練過七八種套路拳劍,現也只練簡化二十四式和四十二式,其餘的一從師就遵師囑放棄了。


上善若水125944379


公眾號a28168888。那種太極拳才是適合自己的、最好的太極拳?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斷標準,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種情況:以自己最早接觸的為標準,比如,某人最早接觸了陳式太極拳,他可能就會覺得陳式太極拳要好於其它門派的太極拳。

第二種情況:以自己喜歡的偶像為標準,比如,某人喜歡楊露禪,就會不知不覺中把楊式太極拳作為自己的首選。

第三種情況:以美觀且適合表演為標準,比如,某人練太極拳,一是愛好,二是喜歡在各種場合表演,這種有表演慾望的人,大多也會選擇楊式太極拳。

第四種情況:以健康長壽為標準,比如,某人常聽人講吳式太極拳是長壽拳(吳式這個定位好),就會覺得自己練練肯定長壽。 第五種情況:以推手試技勝敗為標準,比如,某人是練武式的,可能與練陳式的較技後輸了,就會覺得武式不如陳式,而改練陳式。

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會根據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選擇,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太極拳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判斷標準可供參考:

1.年齡——25歲以下的人,我建議先練陳式,因為功架低,易於找到沉勁和螺旋勁;25至35歲的建議練楊式,因為楊式動作開展,易於在大開大閤中找到各種勁法;35歲至45歲的建議練武式或孫式,因為這個階段的人反而愛和別人切磋切磋,練這兩種拳便於動手,一個雙手護頭胸部嚴謹,一個步法轉換快;45歲以上的可練吳式,因為要長壽嗎,另一個原因是年齡大了,腿腳不方便了,不適合劇烈運動,吳式正好。當然了,這隻個參考,不是絕對的,請大家不要誤解。

2.性格——太極拳是修身養性的,很多人比較排斥太極拳,覺得自己性格急,練不了慢騰騰的拳。其實人的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變化的,不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年齡大了,相對要沉穩一些,練一練太極拳反而更適合沉澱一下人生,磨鍊一下心志,減去一份火氣,多得一份冷靜。所以說,太極拳適合各種性格的人,只不過還要根據性格不同選擇不同的拳罷了。比如,稍急一點的,可練陳式,畢竟陳式二路炮捶相對火爆一些;性格太穩的人,可練吳式,那是一個慢啊。

3.環境——很從人說,剛開始對太極拳有很大激情,但時間長了,工作忙了就少練了,或不練了。這裡面實際上暴露出一個問題,就是環境對太極拳的影響。喜歡練太極拳的人,他會利用每一點空間,每一點時間去練習,比如,單位開會了,領導長篇大論,言之無物,可以坐在座位上進行意識練習嗎;比如,乘坐公交車上班,可以在運動中練習一下千斤墜嗎;比如,在辦公室,站起來可以練一下孫式的活步嗎;比如,散步中還可以練練抱球;比如,躺在床上練一練雲手也是可以的。其實,太極拳對環境選擇並不高,只是某些人不會處理這種關係罷了。

最後,再次申明一點,天下太極是一家,無論拳架高低,動作大小,最後練得東西是一樣的。大家有沒有發覺,練得好的人,在練好一種拳的同時,還兼練另一種拳,所以說,太極拳雖有門派,也沒有門派,他們之間不排斥,假如說有排斥,那只是你思想上的排斥,不代表太極拳本身。


山山水水108


陳氏太極先練好金剛倒錐,這一式是根本,起碼夠體會一個月的。然後一式一式的練,一套陳氏太極學個年吧的,走好架子,然後慢慢體會。太極拳是好東西,慢慢體會,把裡面的勁兒走順了,身體也就調理的差不多了,太極任何一套練好了就足夠受益終身的了,為養生,一路拳打一輩子,足夠了。

另外不要練比賽套路,動作好看,但不利於養生。比如陳氏一路主要為了化拙為順,柔的動作多,把內勁走順了,涵養元氣,適合養生,但套路表演中把二路炮錘的動作編進套路,體虛的人盲目發力,會感覺不適,尤其對長期亞健康的上班族,生活不規律,氣虛血虛的很多,盲目發力,胸悶啥的就跟上來了,太極前輩編套路是有目的的,這個不能亂來。

太極是非常精緻的技擊術,掌握起來不是一般的難,需要更多的悟性天賦,幾代人能有一個大師就不錯了,楊班侯之後大概也就孫祿堂算是大師,能用太極技擊,其他的只能算傳承,希望太極拳能普及到青少年,讓太極在國人中最大程度的普及,而不是隻在中老年人中推廣,希望有真正有實戰水平的高手,甚至大師出現,光大太極拳。

真希望看到太極大師在擂臺上演繹太極功夫,而不也是自娛自樂,玩兒擺拍。


宏業007


太極拳原理只有一個。太極拳分成很多流派是因為都不懂太極拳原理,以自己對太極拳的理解而標新立異的結果。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破壞對方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從而達到防身自衛目的的拳術。要想全面掌握太極拳,只跟某一位師父學習顯然是達不到目的的。如果初學者僅僅是把太極拳當做一項健身養生的運動形式,那麼學習哪個流派都無所謂。



太極仁拳


對於初學者,個人感覺拳種不重要,師傅最重要。拳種門派大同小異,師傅的水平能力卻是天壤之別。找一個有真功夫又會教學的師傅才是最重要的。師傅身上的真功夫最重要。不要迷信名氣頭銜,要自己判斷師傅身上的能耐,跟師傅交交手,能用功夫技巧拿住你、控制住你,讓你有力使不出來的就是真功夫。


jeremlah


初學太極拳,首先應該確定自己喜歡哪種風格的太極拳,喜歡的更容易堅持下去。目前太極拳以陳,楊,吳,武,孫式太極流行相對較廣,各有特點,網上視頻較多,可以作為參考進行選擇。然後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方式主要分為投師和自學,本人認為作為武術形式之一的太極拳,需要老師言傳身教,隨時糾正錯誤。不具備投師條件的話,自學需要選擇有系統教程,圖文視頻比較全面的進行學習好一些。


太極熊貓大


只要不學陳式太極拳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