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跌越買,真的適用於所有基金嗎?

餘榮志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絕對不適用於所有基金,因為基金也有分好和差的,好的有時候表現不好,可以繼續買,但是差的可能會一直差,那你不是錯上加錯?

比如易方達新常態靈活配置,發行在2015年牛市的高點,持倉股票價格異常的高,隨後股市就開始一瀉千里。

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67.8%,近1年收益率-35.7%。也就是說,每年至少給你虧個20%多,酸爽吧。這個也不能怪它,怪就怪在這隻基金成立的時機實在太差了,那成立之初上證指數是多少點呢?

4441.66點,現在是多少點?截止11月25日,上證指數收盤價是2645.43點,這裡面的跌幅是42.38%,跌了1897.14點。

而易方達新常態也很配合,整體的表現比大盤更差,從成立到現在跌了67.8%,比上證指數的跌幅還多出24個百分點。這樣的基金,如果你從成立之初就開始定投會怎麼樣?可能會取得正收益嗎?

從季度漲跌幅來看,不太可能。

在有業績記錄的8個季度當中,只有1個季度是跑贏同類平均收益,只有2個季度是跑贏滬深300的。如果你從成立之初就開始定投,每個月定投1000元,到11月25日,你的收益依然是-32.18%。

一隻壞的基金如果你選擇繼續定投,不會改變你虧損的現狀,但可以改善你的虧損幅度。

但你需要記住的是,你投這隻基金的同時,你錯過了投資其他好基金可能帶來的收益,你依然會有機會成本。

就像巴菲特為什麼說投資第一不能虧損,第二,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你100元,虧損了50%,剩下50元,那你要漲100%,才能賺回本金,這個難度實在太高了。

所以越跌越買肯定是不合適所有基金的,希望我的觀點對你有所啟發。


Atlas亞特斯


基金和股票是完全不一樣的,股票越跌越買,是因為它的估值過低之後,你買入肯定會因為市場的波動而找回來,但是基金不同基金是你把錢交給基金經理或者公司去進行運營,如果經理或者公司沒有太好的運營經歷,對於你來說越跌越買肯定是越來越吃虧的。所以我不建議基金越跌越買,相反我認為長得比較好的基金才值得購買,因為長得比較好掙明,他們對市場的判斷比較精準,對於市場的判斷精準,才能夠帶領客戶們賺更多的錢,如果這隻基金連續虧損,那麼我建議你購買的時候要非常謹慎,因為是他在幫你去進行股票操作,如果在市場上漲的比較好的情況下,他仍然出現了虧損的狀況,那麼你就要考慮這隻基金是否合適進行購買了。

基金很多情況下都是跟市場的波動有關,如果背離了市場波動,那我就認為這隻基金有非常大的問題,所以我不建議基金越跌越買。

當然購買這隻基金處於你對於基金投資的行業是否認可,比如說黃金類型的基金就是根據黃金價格的波動而上下波動的,如果你對黃金市場有非常強烈的信心,那麼你可以購買黃金基金,相當於投資了黃金市場,那如果金價持續上漲,你也能夠有所獲利。

也有一些基金是投資股票的,投資股票的基金,尤其要小心購買,因為投資股票,他也是按照一定的技術分析和市場分析去進行投資的,如果這隻基金連續出現虧損,但市場的表現卻是相反的,比如說這個領域它上漲的非常好,但是基金卻出現了虧損,那麼你就要懷疑這隻基金是否在購買這個市場的股票,並且要懷疑這隻基金的操作模式。


變革家


  給你講一個真實的事例,我一個同事,從05年開始買了銀行推薦的一個基金,每月定投,到08年基金淨值達到最頂峰,獲利達到3倍,之後股市大跌,大家都建議他趕快把基金贖回,但她還是堅持定投,最後實在是看跌得厲害,在獲利1.5倍時贖回基金。2015年時候股市開始大漲,他認為時機已到,又開始定投,可這次就沒有上次那麼幸運了,2016年股市大跌的時候,採用越跌越買方法,到現在基金還虧損15%。定投的成本都還沒有回來,同樣的三年,可是得到的結果卻不一樣,你覺得越跌越買適用於所有基金嗎?

  更何況,不是所有的基金跌下去都能漲回來,有一些小型的基金、新成立不久的基金,當股市下跌的時候,很多投資者就會去贖回,當贖回資金量到一定規模時那就可能會清盤,也就是所說的強制贖回,還美名其曰保護投資者利益。這樣的基金你還敢越跌越買嗎?

  個人認為,越跌越買只適合少數成立時間長,長期業績表現優秀的基金,一是這樣的基金越跌越買會攤低你的成本,保證你在市場低谷吸收更多的籌碼,不會錯過資產平均上漲的收益。二是這樣的基金抗風險能力強,沒有清盤的風險。這樣投資基金才是可取的方法。

  當然,對於基金我們應該對它有個清醒的認識,再好業績的基金隨著股市的下跌它的淨值也會下降,越跌越買只是一種操作手段而以,所以我們應該制定一個長期投資的計劃,計劃投資的時長多少,(個人建議3年以上)然後制定相應的退出計劃,特別是當基金到達峰值回調時應該制定回調多少就離場退出,這一點特別重要,一定要清晰明確,不得有任何藉口。

  所以,越聽越買不會適用於所有基金,只會適用於少數成立時間長,長期業績表現優秀的基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豪霖


首先,越跌越買適用於所有的基金這種問法是不對的,越跌越買僅僅適合於超長期投資或者金字塔式建倉。


首先說超長期投資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定投。先舉兩個例子,同時兩個定投,在第一個定投中,3000點起,股票先漲到6000點,再跌到3000點。另一個定投中,3000點起,先跌到1000點,再漲回3000點。雖然兩者最後都是回到了3000點,但毫無疑問,第一種是虧錢,第二種是賺錢的。而長期投資,做基金定投就是賺的第二種的錢。一般性來說,做基金定投都是行情差的時候定投,行情好的時候收割,千萬不能反著做,不然虧到姥姥家。要麼你就作為退休金,長期定投,投個40年,那年化收益估計也在10%朝上。這個數字是有理可依的,國外長期的股票投資就可以達到這個數,別以為國內的股票市場差,越是熊長牛短波動大越是適合這種投資方式,畢竟我們只要退出的時候股指在高點就可以了,在中間的時候巴不得全是熊市呢。

第二種越跌越買,是金字塔式建倉。有人曾經想過一種理想模型,說來也簡單,就是一項資產,100塊錢的時候買一份,跌到50買兩份,跌到25買4份,再跌去一半買8份,以此類推,只要這項資產某一天能夠漲回來一半,甚至於四分之一,這項投資必然賺錢。當然這是理想模型,普通人並沒有如此龐大的資金,實際操作上也有困難,但是這卻給我們介紹了一種炒資產的方法,就是分批進入,金字塔式建倉,越跌,買的數量越多,但是這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首先你的資金要充足,第二你要大致預估底部位置,不能太離譜,等等,實際操作上還是有些難度的。


huToni


顯然不行,如果可以越跌越買,那麼買基金就成了最容易賺錢的方法了,顯然行不通。

舉兩個實際例子,以工銀生態環境行業股票基金為例。這個基金成立於2015年6月,到今天已經有三年多了,接近三年半。現在的累計淨值只有0.55,三年半下跌了45%,如果期間不斷跌不斷買,只能是越虧越多。

而且也無法確定這種基金未來能夠盈利。

而這種情況基金不是特殊例子,有不少的基金是這種業績表現,越跌越買不適用所有基金。

再找一支成立時間更長的基金。:工銀瑞銀穩健成長混合型基金。這支基金成立於206年12月6日,成立的時間也算是股市的低位,但是成立至今接近12年了,這個季節並沒有很好的成長。十二年了,單位累計淨值1.2,十二年的收益嚴重低於利息回報。看下圖中的累計淨值處於十二年的最低位,從高點買,到現在基本是虧定了,採用越跌越買的方法只是降低虧損比例,擴大虧損額。


西格瑪的化學


越跌越買是基金定投的普遍做法,但並非所有基金都適合越跌越買

看到不少朋友都說:“有些基金風險較大,波動經常超過市場水平,越跌越買會讓你的風險越來越大。”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說反了。

越跌越買的方法,適合波動性強的活躍基金,而不適合波動性弱的基金。

一隻基金如果是缺乏波動性的,那麼它的投資風格一定偏向穩健,就好像貨幣基金以及一些債券基金一樣。

而定投這種缺乏波動性的產品,你就根本打不出差價,攤低成本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舉個極簡的例】

基金A,最大波動率是-50%,我淨值1元買第一次,跌到0.5元買第二次,我的成本是0.75元;

基金B,最大波動率只有-30%,我淨值1元買第一次,跌到0.7元買第二次,我的成本是0.85元。

可見,基金A雖然跌得多,但我越跌越買,成本也攤得更低,一旦牛市來了,我賺的也可能更多,因為它的波動率大,操作空間更大,利潤空間也相對更大!

這些波動性強的基金,多屬於“主動型基金”,典型如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而很多人推崇的“指數型基金”,則屬於“被動型基金”,其目標是追蹤和復刻某一指數,並不需要基金管理者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其波動性也往往不如主動型基金。

越跌越買,與基金本身的業績關係並不大,關鍵還是要看波動性

我再舉個例子,對比一下:

下面是兩隻久負盛名的“元老級”基金,一隻是“嘉實增長”,另一隻是“華夏大盤”。

如圖,這是兩隻基金自成立以來,至今的“累計淨值走勢”。

兩隻基金都是2004年成立。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選擇2008年1月1日~2018年11月26日這將近11年,來做定投的測算。

在這11年間:

嘉實的累計淨值,從5.1110元漲到了9.2320元,累計增幅80.63%;

而華夏的累計淨值,從7.7030元,漲到了15.3840元,累計增幅99.71%;

華夏大盤基金比嘉實增長基金,足足多,多了19%的收益。

這11年裡,華夏大盤是一隻比嘉實增長更加優秀的基金,這句話相信不會有人有異議。

但是,如果你選擇的是“越跌越買”的定投方式,那麼嘉實增長會讓你實現“逆襲”。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依舊選擇2008年1月1日~2018年11月26日來做定投測算,

直接上結果:

可以看到,在長達11年的定投生涯中,嘉實增長戰勝了華夏大盤,收益率足足高了將近13%。

我所設定的定投條件完全相同,但為什麼明明表現更好的華夏大盤,卻在定投中輸給了嘉實增長?

原因很簡單,因為嘉實增長的淨值波動性相對更強。

說白了,還是波動性的問題。

定投能否做到攤低成本,關鍵就要看這隻基金能否跌到一個足夠低的位置、讓你有機會買到一個足夠低的價格。

到底是定投好,還是一次性買入更好?

說到這,我想進一步延伸這個話題——到底是定投好,還是買入後被動持有更好?

越跌越買的定投法,雖然可以攤低成本,但堅持下來最難,尤其在熊市中。

而且,定投的收益未必有一次性買入的收益高,比如上面的兩隻基金,11年的定投收益就跑輸了一次性投資的收益。

不過我想說的是,我們做定投,拼的並不是收益率,而是獲取更多的“絕對收益”。

還用上面的“華夏大盤”做例子。

比如,我在2008年1月1日,一次性買如華夏大盤,持有至今的收益率可以達到99.71%,這個上面算過了;

但問題是,2008年時,我可能沒什麼錢,最多也就買兩三萬。

就算我當時買了3萬,99.71%的收益率就是賺了2.99萬元。

而如果我當時做了定投,每個月投入500元,11年後我投入的本金就能達到65500元,雖然定投收益更少,只有64.36%,但我依然賺到了5.47萬元。

所以,還是那句話,定投的收益率可能不及一次性買入高,但卻能讓你積累更多的財富。


金投手


越跌越買,這顯然是一個偽命題。

先舉一個例子來說,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處於歷史高位的時候,很多人買了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現在還被深套其中。甚至有的基金觸發了平倉線,基民的資金付諸東流。

我在工作中接觸過這樣一位投資者,他把房子抵押出去後,購買基金,企圖在資本市場大賺一筆,結果很不幸,該基金出發了平倉線,他的房子也無法贖回。

這就是典型的越跌越買。

凡事沒有絕對。

對於債券型基金,對於貨幣性基金,在做基金定投的時候,當價格週期性的發生下跌時候,是可以遵守越跌越買的道理。

但是不能因此就說所有的基金都可以越跌越買。尤其針對股票型基金。

在選擇基金的時候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於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而言,他們的大部分資產投資於股票市場。

對於股票的分析,非常有利於輔助對基金未來走勢的判斷。

也就是說,該基金是否可以越跌越買,需要對該股票基金的持倉標的進行分析,如果說,該基金持有的倉位處於一個大的下跌趨勢中,這樣的基金一定要回避,更不可以越跌越買。

對於股票型基金的判斷,更重要的是對其持有股票倉位的未來走勢判斷。歸根結底就是對股票走勢的判斷。


海木先生談股票投機


大家好!我是“藉藉技巧”,作為銀行從業人員,我擅長銀行貸款、信用卡、投資理財等財經類問題的解答。關注我,便於查看相關回答哦!投資基金時,越跌越買,是有條件的。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越跌越買”適用於股票型基金。只有股票型基金,才會在大幅下跌中顯現投資價值。但對於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越跌越買”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其次,“越跌越買”要建立在股市有一定跌幅的基礎上。如果股市已經跌去20%以上,再跌就可以“越跌越買”了。因為20%的跌幅已經很大了。跌多了,股票就要漲。機會是跌出現的。這是A股的真理。



第三,“越跌越買”最適用於基金定投方式。在下跌市中,同樣的資金可以買到更多份額的基金。所以,定投時希望在低位購買許多基金份額,而一旦股市稍有漲幅,就能獲利了。

友情提示:用於“越跌越買” 的資金要是較長時間不用的資金,如此才能有足夠的時間讓股市和基金漲起來,從而獲得利。

最後,祝大家投資基金收穫滿滿!也請關注“藉藉技巧”,瞭解更多的銀行貸款、投資理財知識和信用卡使用技巧。謝謝!


藉藉技巧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得分不同情況。



一,理論上是對的,特別是股票型基金,越跌越買理論上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股市剛剛從牛市轉到熊市開始,開始下跌,越跌越買,直到買到熊的腳底板下,那麼你得準備多少銀子啊?

所以,買基金如果是定投,也要看大盤的位置,當然熊市越接近底部越大買是對的,熊市買了然後到了牛市,就可以根據大盤及其個股的情況擇機賣掉。這是比較滿意的情況。然而往往並非事隨人願,一個是自己需要銀子足夠多,還要有耐心等待最佳的時機出現。


總的來說熊市買基金沒有錯,總比牛市時買最終賺的多,低位買,高位賣道理是對的。

二,鑑於普通人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時間以及熟練的技術,那麼建議購買指數基金,這也是很多人都在推薦的,這沒有錯,指數基金是根據精選個股的平均綜合指數來平均的收益,指數基金有個好處就是,股市在熊市時它會自動購買更多的份額,也就是越跌越買,然後到牛市時可以根據大盤及基金的價位,先賣出部分落袋為安,這樣比較穩妥也能夠獲取比較好的收益。


三,越跌越買,理論上應該基本上是適合所有的基金的(除貨幣基金外),因為如果股市連續下跌不止,說明整個市場的經濟狀況不好,那麼幾乎所有的基金都會有一部分是投資購買股票的。只是不同基金所持的股票比例不同而已。

貨幣基金是購買債券,央行票據,回購等短期安全型金融品種,股市漲跌沒有影響的。


Acb666


 給你講一個真實的事例,我一個同事,從05年開始買了銀行推薦的一個基金,每月定投,到08年基金淨值達到最頂峰,獲利達到3倍,之後股市大跌,大家都建議他趕快把基金贖回,但她還是堅持定投,最後實在是看跌得厲害,在獲利1.5倍時贖回基金。2015年時候股市開始大漲,他認為時機已到,又開始定投,可這次就沒有上次那麼幸運了,2016年股市大跌的時候,採用越跌越買方法,到現在基金還虧損15%。定投的成本都還沒有回來,同樣的三年,可是得到的結果卻不一樣,你覺得越跌越買適用於所有基金嗎?

  更何況,不是所有的基金跌下去都能漲回來,有一些小型的基金、新成立不久的基金,當股市下跌的時候,很多投資者就會去贖回,當贖回資金量到一定規模時那就可能會清盤,也就是所說的強制贖回,還美名其曰保護投資者利益。這樣的基金你還敢越跌越買嗎?

  個人認為,越跌越買只適合少數成立時間長,長期業績表現優秀的基金,一是這樣的基金越跌越買會攤低你的成本,保證你在市場低谷吸收更多的籌碼,不會錯過資產平均上漲的收益。二是這樣的基金抗風險能力強,沒有清盤的風險。這樣投資基金才是可取的方法。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有趨勢指標,震盪指標和量能指標,為了幫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統,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標分享下。

我平時用的指標系統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編制的纏論升級版指標;一套是長線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標;一套是分時圖T+0指標,自認為還不錯,不過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標用活才是最高境界。領取指標添加本人,【微信公眾號:張臥天解股】,給大家介紹下我的三套指標。

第一纏論升級版指標。使用很簡單,當三個指標同時出現建倉提示的時候建倉就可以了。

第二:長線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標。這個指標最適合做長線使用,因為他有個主力監測系統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倉位置和洗盤階段的,長線玩家必備的東西。

第三:分時瘋狂T+0指標,這個指標短線可以用,長線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潤罷了。

筆者張臥天02年入市,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並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總結了一套選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抄底戰法,深受股民喜愛,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張臥天解股】,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學會後,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剛剛也是有很多粉絲朋友說,看了您直播講解,也是成功抓住了華控賽格80多個點的收益,要不要繼續加倉。

華控賽格,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截止目前漲幅高達82%,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張臥天直播微信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深賽格,我是根據雙龍戰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58%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西安旅遊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微信公眾號:張臥天解股)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