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礦泉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高?可小麥一斤八毛錢,礦泉水是二元一瓶,你怎麼看?

幽蘭欣晨


一瓶礦泉水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高?有些地方小麥一斤八毛錢,礦泉水二元一瓶,你怎麼看?

紙面上一斤小麥的生產成本看起來是要比一瓶礦泉水高,可是很多東西並不是咱農民看起來的那樣,一瓶礦泉水雖然看起來就是一瓶水,原料成本、生產成本都不高,可是水的運輸成本高,此外還有各種廣告費用,其實一瓶水的成本並不會比一斤小麥高。


大家還可以再想一下,超市裡面的礦泉水,一瓶500毫升的賣2塊錢,250毫升的也賣2塊錢,而1.5升的賣4塊錢,其實很多時候礦泉水的價格跟生產成本關係不大,因為水確實不值錢,但是運費真的很貴。同樣郵寄2斤的東西,郵寄2斤小麥的費用同郵寄2斤飼料泡沫的肯定不一樣,所以不能單純從一方面考慮問題。


再說小麥,講真,現在的小麥收購價格並不高,作為北方農民的主要種植作物,不足一元的收購價格,一畝地的毛收入也就在1200塊錢左右,小編老家一家三口分得3畝多地,不敢想象完全靠種地的農民怎麼生活,一年小麥一季玉米一季全部的毛收入萬把塊錢。

國家也確實應該考慮下農民的收入問題了,現在是種地種地不賺錢,種水果有滯銷的風險,養殖有環保和行情的風險,出門打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是發不了工資就是待遇不行。


雖然近幾年各種惠農措施,但是農民的生活改善並不大,而各種花銷卻是越來越大。



果然悠


一瓶礦泉水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高?

清水塘認為哪個成本高的這個問題必須要看跟哪個對象對比。

以前看過一電視欄目,說到礦泉水生產企業競爭非常激烈,每瓶水的利潤只有1-2分錢甚至更低,而他們的成本在0.3-04元一瓶。也就是說它們的成本是比較高的。


而市面上現在銷售的礦泉水絕大部分是2元一瓶的和一元一瓶的。2元一瓶的亂泉水對於終端零售店來說成本在1—1.1元,賣價2元,則利潤在0.9-1元。而零售1元的亂泉水進價在0.5元,利潤也有0.5元。

對於稻穀來說,水稻收購價格國家規定為1.2-1.3元每斤,農民一季水稻種下來每畝利潤400-500塊左右。按照每畝產量1300斤算,每斤利潤0.3-0.4元。

所以,從數據可以看出來,對於生產者農民和礦泉水生產企業來說,他們的成本是差不多的。不過,非常明顯的是在銷售端,礦泉水的成本更大,但是利潤也是非常大的。

之所以礦泉水賣2塊,糧食收購價一塊多,清水塘認為最主要還是國家對民生的關注。糧食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吃的,沒飯吃就會出現動盪問題,而礦泉水則並非屬於民生食品,它更屬於方便生活的用品。所以,在民生問題上,國家控制糧食價格也是為了解決貧困地區人們的溫飽問題。

大家覺得呢?


洞庭清水塘


一瓶礦泉水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更高?有些地方小麥一斤八毛錢,礦泉水二元一瓶,你怎麼看?

說實在的,兩者沒有可比性,一個是初級農產品小麥,另一個是工業商品礦泉水,沒有可以參照的地方。但是老百姓比較樸素,喜歡這樣的對比,更容易出現反差。

但是如果拿一斤小麥和一斤玉米來對比的話,也就看不出什麼,都是初級農產品,價格也差不多。拿一斤豬肉和一斤小麥對比的話又不靠譜。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

有人喜歡拿八毛錢一斤的小麥和二元一瓶的礦泉水相比較,無非是為了想說明糧食便宜和工業品貴這個社會現實,可以理解。農業比較辛苦,但最終的回報卻又是不如人意的。這樣的大幅度反差很容易讓人產生失望的負面情緒。

也就是說,農民種地還不如去賣水掙錢。當然這個真的沒有可比性的,農民不可能都去賣水掙錢,也沒有那個能力去投資。有些事情,看似賺錢,但是前期的投入也很高。就說這個賣礦泉水的公司,開始肯定要挖水吧?然後投入各種淨化設備,包裝設備,最後環節的營銷推向市場等。因此,從成本來核算的話,二元一瓶的礦泉水,也是包含很多東西的,沒有水不要錢的說法。

農民種地也是,也是有風險有成本的。但是農作物是初級農產品,加工上面很少程序,因此也就很便宜的。說八毛錢一斤小麥我也信,但市場價格如此,誰也沒辦法。國家也看到了,所以才會有各種農業補貼。小麥如果自己能夠深加工的話也是可以增值很多的,比如麵粉,麵條,饅頭等。

因此不能賣水的話,就深加工小麥,不能深加工的,就只能靠其他的經濟收入來補貼家用了。拿小麥和礦泉水對比,也真沒意思。


農村老俗話


一瓶礦泉水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更高?有些地方小麥一斤八毛錢,礦泉水兩元一瓶,你怎麼看?



水是生命之源,礦泉水屬於地下水資源,一次投資,永受益,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個礦泉水廠總共投資在幾十萬元,可以能用100年,每瓶礦泉水賣兩塊錢,請放下水瓶,最貴的也就0.5元/個,人工費0.1元/瓶,固定資產折舊按0.1元/瓶,這應該屬於相當高的折舊費了。這樣每瓶礦泉水的生產成本為0.7元/瓶。一般礦泉水瓶比較便宜,一瓶礦泉水成本也就在0.4元/瓶左右,主要是水不用花錢。



小麥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下面計算一下小麥的成本:

(1)小麥種子成本。小麥種子按國家補貼價後1.5元一斤,每畝小麥用20斤,費用總共30元。

(2)肥料農藥成本。每畝使用土雜肥2000公斤,一百元左右;每畝使用小麥專用複合肥一袋150元左右;每畝使用農藥成本40元。總共費用為290元左右每畝。

(3)機械耕種收穫成本。每畝小麥160元。

(4)人工成本。耕種管理按每畝三個公司計算,每個工時為一百元,共計300元。

(5)土地成本。每畝土地,承包費為600元。

綜上所述,每畝小麥生產成本為1380元,每畝小麥的最高產量的在一千斤左右,這樣明天小麥的生產成本為1.38元/斤左右。既然小麥的價格這麼多,種植成本價格這麼高,為什麼農民還種小麥呢?主要是由於土地是農民自己的承包地不用交費用,如果租賃土地就有這麼高的成本,還有農民的工時不計算在內,這才使得農民種小麥才有一定的收入。如果小麥按0.8元每斤的價格計算,每畝地毛收入800元左右。從經濟各方面來分析,每畝地需要虧損種植成本為580元左右。



總之,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證明。就可以看出目前種地不賺錢,而且每斤小麥的種植成本絕對高於一瓶礦泉水的成本。主要原因是礦泉水是一個壟斷行業,也是一個有限資源,關鍵是經過企業加工戶的水。如果小麥經過企業初加工後,小麥的也會附加值也會大大提高。


宗元三農堂


最近,鍾情三農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把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糧食和市場隨處可見的瓶裝水作比較,對比兩者的成本,售價以及利潤。

不比不知道,一比真的是嚇人一跳!

毫無疑問,一瓶普通的礦泉水利潤低價格高利潤更高,而一斤糧食成本高價格低利潤微薄,而這種情況將會長期存在。

並不是筆者悲觀,乃絕大多數情況下,一斤糧食的生產利潤都不會比一瓶礦泉水高,這是一個驚人尷尬又難過的事實。

一瓶水的利潤動輒都有7 8毛,高端的產品甚至有好幾塊。而我國糧食市場中,每斤純利潤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的糧食真的是鳳毛麟角。

一瓶水的成本低到瞠目結舌,而其利潤則高的令人髮指。與此同時,一斤糧食的生產成本則是其幾十倍之多,而最終利潤卻不及其十分之一,可憐卑微的直接落在了塵埃裡一樣。

糧食種植收益遠不及礦泉水。

單看這個數據對比的話,筆者應該為全天下的老農民們打抱不平,辛辛苦苦種出一斤糧食,最後獲得的收益不及一瓶自來水,真的是可悲又可恨。

一瓶礦泉水的成本其實只有幾分錢,是你的,你沒有看錯,真的只有幾分錢。之所以賣到動輒一塊錢兩塊錢,多半是用在了包裝,運輸,營銷以及銷售利潤上了。

一噸自來水目前的售價多在5塊錢以下,重達1000公斤,可以裝滿2000瓶500毫升的礦泉水瓶,這樣一算的話,一瓶水的成本還不到一分錢。

礦泉水的銷售完全是市場行為,它的價格可以根據銷售情況來進行調整,市場上售價一塊錢,兩塊錢,五塊錢,十塊錢的礦泉水都有賣,而且都有其市場。

糧食收益為何越來越低?

其實,開頭的時候已經講過了,種植成本高,市場價格低是我國糧食種植收益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國的糧食價格一直由國家來控制,它肯定高不了。而我國的農業種植結構和現狀也決定了我國的糧食種植成本無法降低的現實。

所以,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指望一斤糧食售價和利潤超過一瓶普通的市售礦泉水,不可能。

作為最辛苦的農民,對此也只能默默忍耐,接受這個令人不解的現實。


幽蘭欣晨


身為農村人,深知農民的不易和艱辛。

現如今我們這裡慢慢迴歸原始,人力耕做。大型機械用不上,手扶小拖拉機也賣廢鐵,耕牛喂不動。大塊地請人耕種掏現錢,小塊地钁刨鋤翻人拉樓播種。

從耕耙平整,到播種管理,除草施藥,酷暑風雨農民何曾閒過一時!

收穫回家,晾曬箕揚,去葉去雜。曬乾裝藏那一項不耗時耗力!

好收成多收三五斗糧賤傷心!

孬年景顆粒不收,血本無歸!?

地照耕草照除藥照打,功夫白費!

夏減產秋絕收農心何慰!

糧舊賤物照貴農民崩潰!

麥六毛水二元滿眼淚水!

身為農地為本豈可荒廢!

問國人難道只喝涼水!糧田可廢!

重農業興國家怎能紙上亂吹!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春夏秋冬季季忙,

收穫糧食堆滿倉。

一粒糧食一滴汗!

汗水換來淚溼裳!


月霞80343225657


這個問題與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有關,雖然中國現在取消了階級,沒人承認剝削,但小麥與礦泉水的價格就體現剝削行為這個本不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存在卻偏偏事實上卻存在了。小麥價格是原始價格,國家制定的,而水國家沒有定價本來水資源是免費的。小麥低價,因為糧食是國家穩定的根本。我們基本不吃小麥,要吃小麥經過加工後的製成品,這時就可以在價格上做文章了,加工運輸銷售有成本,即人員和機械開支的成本。剝削就在其間產生了,資本家不會僅僅以成本銷售產品,他要收取利潤,這個利潤以供求關係,假冒偽劣,無限忽悠來達到最大!礦泉水的價格也是同理,所以不要錢的水價格暴升,更有忽悠到十塊八塊一瓶,願者上鉤。爬不到剝削階層的人們,乖乖的接受盤剝吧。


漫步258825721


毫無疑問,一瓶普通的礦泉水利潤低價格高利潤更高,而一斤糧食成本高價格低利潤微薄,而這種情況將會長期存在。

並不是筆者悲觀,乃絕大多數情況下,一斤糧食的生產利潤都不會比一瓶礦泉水高,這是一個驚人尷尬又難過的事實。


一瓶水的利潤動輒都有7 8毛,高端的產品甚至有好幾塊。而我國糧食市場中,每斤純利潤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的糧食真的是鳳毛麟角。

一瓶水的成本低到瞠目結舌,而其利潤則高的令人髮指。與此同時,一斤糧食的生產成本則是其幾十倍之多,而最終利潤卻不及其十分之一,可憐卑微的直接落在了塵埃裡一樣。

糧食種植收益遠不及礦泉水。

單看這個數據對比的話,筆者應該為全天下的老農民們打抱不平,辛辛苦苦種出一斤糧食,最後獲得的收益不及一瓶自來水,真的是可悲又可恨。

一瓶礦泉水的成本其實只有幾分錢,是你的,你沒有看錯,真的只有幾分錢。之所以賣到動輒一塊錢兩塊錢,多半是用在了包裝,運輸,營銷以及銷售利潤上了。

一噸自來水目前的售價多在5塊錢以下,重達1000公斤,可以裝滿2000瓶500毫升的礦泉水瓶,這樣一算的話,一瓶水的成本還不到一分錢。


礦泉水的銷售完全是市場行為,它的價格可以根據銷售情況來進行調整,市場上售價一塊錢,兩塊錢,五塊錢,十塊錢的礦泉水都有賣,而且都有其市場。

糧食收益為何越來越低?

其實,開頭的時候已經講過了,種植成本高,市場價格低是我國糧食種植收益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國的糧食價格一直由國家來控制,它肯定高不了。

而我國的農業種植結構和現狀也決定了我國的糧食種植成本無法降低的現實。

所以,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指望一斤糧食售價和利潤超過一瓶普通的市售礦泉水,不可能。


糧油市場報


這是個關乎十四億中國人的問題,農民去擦皮鞋也不種地,種個七八畝,除去農藥種子,肥料,的成本還要虧損,現在農村,一個村也找不出三五家種水稻的,小麥在我們這裡一個鎮也找不到一兩塊地的,如果國外的糧食長價,或者不賣吃飯問題麼解決,國庫還有多少糧,能吃多長的時間?


上善若水csf


天下的事。我知很少,有好多事,解釋不了。

聽名人演,花錢很多,可以不看,人願意賞?

生活想好,省吃儉用,總說提高,又怕花錢?

礦泉成本,低買高價,普水代替,不便差檔?

小麥價格,虧本銷售,不能不吃,市埸經濟?

我試給出,吃肉吃菜,各有所愛,價一方面。

急需使用,產品缺少,有私心過,價位無限。

過時沒用,東西很多,也易出現,白送扔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