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能承受父母去世而不能承受子女去世?

ThornHeart139483765


马尔克斯说过: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

通常有思想准备的结果都不会太难让人接受。

思想准备就是预测到这件事情在不久的将来说不定会突然发生,自然法则告诉我们,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日出日落,周而复始,死即是生,生即是死。

每个人都会死,我们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尘归尘、土归土。但是我们希望寿终正寝,希望得到善终,不希望飞来横祸和毫无准备的离开人世。

我们连自己的死亡都能接受,还会接受不了双亲的死亡吗?有一点毋庸怀疑,每个人最爱的总是自己!

孩子是什么?孩子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希望,是寄托!

生而为人,未娶妻生子,未享天伦,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做为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任务都没完成,这是什么样的遗憾!

对父母来说,孩子的去世是痛苦的,没有思想准备的,绝望的,遗憾的,愧疚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弥补的,我相信每隔父母宁愿用自己的死亡来换取孩子的生命!

这种复杂的痛苦,人世间有什么辞藻能形容,有什么感受能与之相比?

来到这个世界,得到过,失去过,年轻过,衰老过,我们即可安详的永远的闭上眼睛。


超爸聊育儿


父母的离世虽然痛苦,但是理性也会告诉自己,这是必然的,是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所以有些地方高寿老人离世,被称为喜丧,意思就是老人家活了一个很高的岁数,离世的时候也没有遭什么罪,所以虽然离世了,但对于所有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老人的生命也划上了完美的句号,所以叫做喜丧。

但如果是自己的子女离世,意味着他们是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就走了,因为无论如何子女肯定比父母的年龄小。这就是属于不自然的反常的情况,人们往往是难以接受大部分不符合常理的情况的。而更重要的是,子女往往是自己亲手抚养大的,抚养和被抚养,往往是抚养者体会到了这个过程的种种辛酸和悲喜,更加珍惜和难以割舍这种感情。最后,孩子往往就是父母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孩子会成长,会成长就有未来,但是孩子没有了,那就什么也没了,万念俱灰。


北辰奕


关于这个话题,我忍不住想到鲁迅关于“悲剧”的说法: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摧毁给人看。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生命本身都是美好的,都是值得敬畏的。

但为什么当孩子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内心感到更加的撕心裂肺呢? 从我自己的个人角度来说,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两点:

1.从年龄来看,孩子意味着希望和未来,但死亡隔断了这一切

著名诗人海子曾这样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太阳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未来。

相比年事已高的父母,面对自己的子女去世,对一般人来说更难承受,是因为子女尚且年幼,年轻,他们还没经历过人生更多的精彩,甚至还没来得及成家立室,结婚生子,实现梦想,就匆匆忙忙离开了这个世界,怎能不让人痛苦惆怅?

虽然我们可能会抱着传宗接代,甚至养孩防老的思想自私的爱着孩子,但我们的内心也从未放弃过对他长大成才,过上美好生活的期望。现在孩子走了,这一切似乎落空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锥心的痛占据着内心,一下子像老了几十岁。

那些失独老人,更是面临着家中的安静得要命的凄凉,没有孩子的欢声笑语,没有亲子嬉戏的天伦之乐,怎么都难再快乐起来。

2.从发生时间来看,孩子去世更是悄无声息的突然

人内心的情绪,和对意外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相关,那些难以接受的现实,往往是发生的非常突然,我们尚未建立任何内心的准备,意外就杀了进来。

一般而言,孩子去世,一般都是意外居多,父母可能前一天还和他兴高采烈通电话,第二天就接到孩子意外发生车祸之类的意外,悄无声息的走了,甚至来不及道别,让人慨叹人生无常。

老人去世大多因为疾病,我们在长久的治疗过程中,已经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如果自己也确实尽力了,也没什么遗憾可言;或者是正常的生老病死,属于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

无论怎么样,曾经生活在一起的亲人,离开了都会触动我们的内心。但正因为这生命的无常,我们才要更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

也始终相信,他们即使离开了,也会变成填上的星星守护着我们。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超级爸爸点个赞哦~

超级爸爸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思考的角度让人崩溃!或者说其心可诛!

人生三大苦!

早年丧父!

中年丧妻!

晚年丧子!

数一数,那一条都不是人能承受的!而那一条都是人可以承受的!

父母的离去,我们无法承受,只是生活还要继续,自己的孩子还要抚养!

孩子的离去,我们也一样无法承受,但是生活依旧需要继续,自己的父母依旧需要赡养!


我们都无法承受!

也许父母离去之时, 我们依旧处于青壮年,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而且也有了孩子,我们需要在孩子勉强强装坚强。但是其实我们的内心无比脆弱。

因为人是感情动物,特别是亲人的离去,就如父母的离去,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力!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痛。但你发现,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其他人像父母一样痛你,懂你,让你!包容你,教育你! 你才会了解,我们失去了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亲人 -- 父母!

父母在不远游!

百善孝为先!

等等,告诉我们,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

我们必须“孝”尽在生前!让自己的父母还能享受的时候,安享晚年!


没有什么又是我们承受不住的!

2008年,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我还在国外。当听到我的一个亲人(二姑)突然逝世的消息,我心痛的无以复加!再怎么争气,眼泪依旧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止不住的往下流!那种痛失亲人的感觉真的能让人承受不住!但是最终都承受住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失去亲人的那种疼痛!

而8年后,我的爷爷去去世了,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没有意外!我也看看爷爷的身体慢慢虚弱,最后因为身体机能的完全退化,没有熬过那个冬天。但是我心里很难受,却慢慢开始理解生命的真谛,生老病死,这本身就是自然规律的,没有人可以反驳和违逆!

当感受过那种失去亲人的撕心裂肺的疼痛以后,你才会感觉到亲人的可贵!才会倍感珍惜亲人之间的感情!这是我们身边最最珍贵的情感!

而如果自己的孩子!

应该避免出现失去的这种情况!
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他们天真的像一张白纸,你教会什么,孩子就像什么。

他们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

也是我们可以用生命去守护的!

最后!

我希望我们不仅仅要善待老人,也要关爱小孩!


豪斯的上海滩


先说承受父母去世吧!

古人云:“万物皆轮回,其因皆有果”。人都是这样,有生就有死,要不然怎么会传代接种呢?

人生下来是不知不觉的,只要人来到人间,就会有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说法。人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到了一定年龄又不断的身体萎缩,直到衰老为止。而父母去世是达到了一定老的年龄阶段,是有生有死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儿女的,能承受父母的去世,没有更多过度伤心的现象。


为什么人不能承受子女去世呢?原因如下:

因为子女是父母的心甘宝贝。父母养儿养女是为了防老,为了今后去世有人继承家产,有人在坟前柱香,烧钱纸和献贡品。

子女从小跟随父母一起长大,读书,讨媳妇花费了父母一大半辈子心血的积蓄。如今长大成家立业了,就应该好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万万没想到子女出了意外事故不幸去世。白发送走黑发人,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真的不容易,眼看子女长大该回报社会的时候,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突然意想不到的离开人间,作为父母的能不心痛吗?能不撕心裂肺,嚎声大哭吗?可能父母的伤心口永远都不能愈合,永远都为子女的去世感到遗憾愧疚。



(网络配图)


董永根


我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以前和别人讨论过生二胎的问题,有些人说,要二胎,是因怕失独。而我一直很反对“怕失独要二胎”的想法。我曾用“父母是我们的唯一,丈夫是我们的唯一,他们都会提前离我们而去,我们会因为怕失去,而多认几个干爸干妈,小三小四吗?”

我们能受承父母的离去,而无法承受孩子的离去。是因为,我早早就有心理准备,父母一定会提前离我们而去,而我们从未做过孩子会提前离我们而去的思想准备。

尤其是成年以后,婚姻让我们走出原生家庭,我们对父母的依恋重心,转移到了爱人和孩子身上,再加上有心理准备,身边还有爱人和孩子的陪伴,所以,失去父母的痛苦程度,并不会到了一个无法让人接受的承度。

一个人如果婚姻幸福,其实爱人和孩子的离去,都会给予同样份量重的打击,不会谁比谁轻一些。只不过爱人走的时候,我们心里觉得,我们不能随他而去,因为孩子还需要我们,我们用责任心克制着自己的痛苦。

孩子先于父母走了,几乎意外,没人多少人能承受瞬间的意外。如果孩子是久卧病床慢慢离世,对于父母来说,有心理准备,要好的多。


唯家至珍


父母去世多是自然情况,人老了,身体器官衰竭,无力回天。

人终归有那么一天,作为儿女,心里早已做好了准备。当真走了,也能坦然面对。

子女去世多是突然发生,心里没有任何准备,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个人,今日却阴阳两隔,叫人怎能释怀?

老人走过了一生,该经历的都已经历,该品味的也已品味,期间有艰辛,也有甜蜜,此生无憾。

子女去了,花样的年华,还没有品尝爱情的滋味,大好的未来还在等着他,然而他的生命戛然而止,枯萎凋零,叫人怎能不心痛。

老人走了,该尽的孝心已尽到,心已安。没有了老人,还有子女、孙子来慰藉。

子女走了,当我们年迈时谁来照顾与安慰?老年丧子的凄苦,也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够体会。

人生苦短,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携手共度人生。


萌妈爱学习


一个是自己生的,一个是生自己的。对于自己生的,自己是照顾者,对于生自己的,自己是被照顾者,不处在那个位置,当然体会不到那种痛了。

另外,父母爱我们和我们爱孩子是一个道理,就像是一种传承一样,但你也不能保证,孩子以后也会同样爱你,但你可以保证的是,他会继续爱他的孩子。

另外,我个人觉得,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是做父母的全部,而老人呢,相比于小孩,则不包括这一些,当然了,也有人把父母看的比小孩更重要,但这个比例还是有点小的。

还有,有些人失去父母,是因为老人老了也活了那么多年,所以心里的悲痛不是很强烈,但小孩没了,他还没有好好看看这世界呢,就突然没了,当然会很悲痛了。

最后,这都是不能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希望所有人平平安安。



小幸福的萌萌雷


为什么人能承受老人的去世而不能承受孩子的死亡?

常说人生之三大不幸是小时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老人和孩子都是生命,但孩子是未来,而老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孩子们照顾,如他她们的孩子去世了,谁来照顾他们?他们的老年岂不是凄凉、孤独。我的邻居老父亲81岁,儿子前几天刚刚去世,去世时才52岁,儿媳妇也去世了,谁看到这81岁的老人谁都觉得可怜。假如不是他儿子儿媳妇去世,是81岁的老人去世,孩子们悲痛欲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走出来,日子接着过下去。可剩下81岁的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越来越不能自理,谁来照顾他?

还有一家儿子在外地打工,儿媳妇去娘家时被车撞死了,才24岁,溜有一个不满两岁的小孙子,没过几年她老头又得脑瘤去世,这为刚不到70岁的老人还患有股骨头坏死,可她得不顾自己的疾病去照顾自己的小孙子。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顺序死亡,即老的先死,一辈一辈的走下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常说儿想娘三两长,娘想儿直到死。违背了自然规律,日子不好过。

说孩子死多是车祸等,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老人车祸死的也不少。难道老人车祸死亡就不悲痛了?还是老爷爷,爷爷,父亲……这样一辈一辈的走下去,才是自然规律,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人们就会痛苦。

这是我的看法,不知大家同意不同意。


聊银行


老人因年事已高而驾鹤西归,坊间通常称之为‘’善终‘’暨‘’寿终正寝‘’。如果是在有的农村地区,往往还要为过世老人操办‘’白喜事‘’;而人世间最痛彻心扉的,莫过于子女因疾患或意外而突然亡故……。


老人因为生命已经走到尽头而自然终结,这意味着完成了生命周期的一个轮回:按照佛教的理念,逝者寿终正寝驾鹤西去后将投胎转世。而从人世间的亲情伦理来说,寿终正寝的老人也圆了自己毕生的人伦之梦:这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的生死观念


而人世间最为悲伤,最痛彻心扉的莫过于子女因意外或疾患而突然亡故。这对于悲痛欲绝的父母而言,无异于父母苦心构建的精神大厦突然间彻底崩塌。痛失子女的父母因此而一直郁郁寡欢,有的甚至最终因抑郁成疾而逝去。

孩子你的房间摆设还一如既往可曾允诺你的一切已然来不及实现 孩子以前没给你买玩具的时候你会耍赖蹲在地上不肯走这次我可不可以也当一次小孩我可不可以耍赖拽你的衣角求你别走孩子在没有成堆作业的天堂你过得开心吗可没有你的人间对父母来说却如同地狱……。

这是一群人的悲伤,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伦之悖。所谓‘’时间能治愈一切‘’,这句话对于失独父母来说,却是个天大的笑话。任漫漫时光流逝,丧子之痛不会有丝毫的消弭。随时都会感觉孩子没走而还在身边。 “你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你没了,家也就没了,没有照顾好你是我们一生的遗憾‘’。我们只得自己安慰自己:‘’活着就好好活着,只当孩子出国了‘’;‘’想办法分散注意力,这会给自己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

每一句痛彻心扉的话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很多人因为痛失子女,从此就再也没振作起来,心如槁木般度过以后的岁月。某女士独子意外身亡时年仅二十七岁。儿子走后她自学上网,每天用儿子的QQ和自己聊天;某大叔独子因为意外交通事故而离世,他的老伴因为难以承受丧子之痛,几乎三年没走出过小区门……。 失独父母所必须承受的,除了丧子之痛以外,还往往因痛失子女而波及到婚姻的稳定,以至于无法保持原来的婚姻关系而无奈地分手。孩子没了,家也散了。有的失独父母虽然在多年以后解开了心结,但随着年龄和健康的原因而陷入养老的困境。有的失独父母甚至说,等到自己走的一天,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来给自己操办后事。 独生子女的意外离世成了他们心中永远难以愈合的伤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