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九鼎在洛陽,為什麼不放在豐鎬?

東干族領主


首先要說的是,夏代,中國地區有沒有製造體型較大鼎的能力。從冶煉技術的考證情況來看,夏代中國地區根本沒有能力製造大型的在銅器。中國地區最早發現比較複雜的冶煉技術的實物證據,是在陶寺文化遺址中的銅鈴,大約在公元前2000-1900年之間。陶寺銅鈴則是中國地區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複合範銅器。顯示出了更復雜的冶煉技術,是製造大型銅鼎的必要技術條件。在此之前,中國地區只發現一些零星的銅器。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知道,鼎在古代是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九鼎更是為夏商周三代的傳世重器,相傳為大禹收九州之銅鑄造。夏亡商受,九鼎置於商朝都城朝歌。夏商之間傳承了近1000年,到了商朝末年,周武王滅商,周武王將九鼎放在了洛邑(即洛陽),那麼周武王為什麼沒有把九鼎放到都城鎬京而是放在洛陽。其實周武王本來打算在洛邑建都,因為當時洛陽是當時代表著絕對上的正統。中國一詞就是出自於洛陽,可見洛陽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所以就把九鼎放在了洛邑,但是周武王滅商後不到2年就去世,後來周公和周成王依舊大規模營建了洛邑,並取名為“成周”,意味著“周成於此”。

新的政權需要證明自己的正統,儘管周人自稱帝嚳之後,但周人是才從“戎狄之間”遷到西岐,自身的正統性受到爭議。所以,把九鼎放在洛邑,就顯的無比的正統了。





愚笨老拙


個人認為還是九鼎太重,運輸不方便!大禹鑄造九鼎,商滅夏,九鼎遷商都。周滅商,在商地修洛邑,因運輸不變,就直接放在了洛邑!

可以參考後世秦始皇12銅人,秦始皇銷燬天下兵器鑄造12銅人,放阿房宮門口,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這銅人運到洛陽。當成千上百的工匠們運到霸城時,由於銅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巨大的工程,於是就停止了搬運,放在了原地,就是現在西安東的銅人塬!

相對於三國,西周的生產力更為低下,就地在洛邑安置九鼎是最好選擇。


睜眼看西安


九鼎放洛陽,為什麼不放豐鎬這個提問筒直就是放屁。首先九鼎不是西周造,噸位大,不好移動。其二,九鼎即然像徵權力,國之領土和正統一詞,那麼,放在洛陽,也就是向天下被西周征服的殷商和蠻夷宣告,天下雖大,都屬周土。其三,西周王朝,總不能把岐山和秦嶺山脈都搬到洛陽吧?西周王朝建立,只要能分封諸國名諸夏,遵守周王朝制定的禮儀,宗法和思想文化制度,達到他王權實質就行了。可能有些人不服,那麼,就請問,自周朝建立,你的姓氏是否傳承周制?你的宗族理念是否表達了周禮宗法?如果你沒有遵循周法禮制,那就請問,你到底是那個族群?


懸享


西戎血洗之地,何德何能放置九鼎!


郟邑城南


主要怕犬戎狗把大鼎給啃了


誰家玉笛聽落梅


西安是犬戎之都,洛陽是漢人之都,是中國人都明白。


講文明樹新風666


西周成王遷都成周洛邑,當然代表王權的九鼎要放在首都洛陽了,這有什麼大驚小怪!





冬夜裡的暖


你家車為啥放馬路牙子,而不放你家裡?!


Jeremy621


一、洛陽一帶是黃帝子孫繁衍聖地,安放於此表明周也是黃帝子孫;

二、九鼎是祭祀用品,放置於此是要進行祭祀;

三、收攏人心,表明周滅商是正統繼承。


李紅周看世界


九鼎象徵著華夏正統王權當然要放在華夏了難不成放到蠻荒之地?打個比方,領導老闆一般都會在自己的辦公室辦公肯定不會去廁所辦公嘛,一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