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中山一起的黄兴结局是什么?

Ai089757


说实话,相比于孙中山,我个人更加感冒于黄兴。



(左黄兴、右孙文)

虽然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份勇略与伟业令人钦佩,但是比起革命所需要的实干他的能力在无数次革命的实践中与黄兴比还是有点相形见绌。并非诋毁,革命就得各司其职,相形互补。

世人都知道有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却不知道无怨无悔在他背后默默扶持他的黄兴,或者说有意无意的忽略。


其实,打从最早期的同盟会开始,黄兴的地位便不在孙中山之下,那时候的同盟会主要由兴中会和华兴会组成,孙中山固然为兴中会领导人,而黄兴更是华兴会巨擘,可以说同盟会最终能够成功与华兴会黄兴的领导有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得益于两方面:黄兴浴血奋战;而孙中山先生则是在外国筹款,并且最终却只是带了一腔革命热血回来。国内真正流血的革命大多数的战役还是黄兴领导的,但是黄兴先生视革命事业与中华四万万同胞幸福与前途高于一切,并不居功自傲,即便后来与孙中山先生有过分歧,乃至当时竞选大总统时期不少人拥护他,他也力排众议辅助孙中山,这份不以私利乱大局的精神令人钦佩。


(中华民国建立)

后来,孙中山先生欲对袁世凯虚位以待以加速革命成功,但是黄兴识破了袁世凯的狼子野心而与孙中山先生意见相左。

最终在孙中山先生一意孤行下革命胜利果实还是不幸地被袁世凯窃取,黄兴与孙中山被迫逃亡日本躲避袁世凯追杀。此时两人矛盾爆发,黄兴以治病为由,被迫从东京去往美国。

不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此时在美国的黄兴虽然不同意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却仍旧与孙文招相呼应在美国替革命筹措军资与援助,丝毫没有另起炉灶的意思。

那时候他昔日部下如陈炯明、李烈均等不止一次为他抱不平纷纷建议其成立欧事委员会另起炉灶均被其严厉喝斥否决。

显然,没有了黄兴的二次革命失败了,倒是蔡锷将军的后来的护国运动收效颇丰。


(左起:袁世凯、孙中山、黄兴、蒋介石)

护国运动后,痛定思痛的孙中山先生电邀黄兴回国再商大事,黄兴不计前嫌欣然往之。只是此时次确实不归路,黄兴先生因为长期革命落下的胃病与肝病突然爆发,最终在1916年10月21日无情剥夺了他的生命。

革命事业未竟而巨擘倾倒,悲哉、惜哉,章太炎先生挽联“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对其一生事业盖棺定论。

显然,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失去了黄兴先生的革命道路并没有走太远。


不书公子


黄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革命党领袖,与孙中山并称“孙黄”。因黄兴重于实践,孙中山重于理论,同盟会时期许多起义都是黄兴亲自指挥,所以黄兴在海内外革命党人中名气甚大,有时甚至超过了孙中山。但辛亥革命以后黄兴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他最后的归宿究竟如何呢?

二次革命特别是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以后,黄兴与孙中山在斗争策略和理念方面产生了严重分歧,1914年6月30日,黄兴被迫离开东京前往美国,黄兴此举名义上是赴美治病,其实事实上是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黄兴到美国后,继续从事反袁斗争,从未有另立山头与孙中山竞争之意。当时黄的许多部下比如李烈钧、陈炯明、柏文蔚、李书城等人都为黄兴的遭遇鸣不平,他们发起成立了欧事研究会,欲奉黄兴为领袖,与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一争高低,但遭黄兴严词拒绝。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21日)

离开了黄兴的孙中山百事不顺,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沦为配角,最后中华革命党也悄悄收场。护国运动结束后,孙中山痛定思痛,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于是专门敦请黄兴回国,再次共举合作大旗。黄兴不计前嫌,欣然回国与孙中山相聚,两位革命巨人和好如初。但让人可惜的是,此后不久黄兴因病逝世,年仅42岁。

再说几句不算题外的话,黄兴一直维护、尊重孙中山的领导地位和威信,同盟会内部曾发生过多次倒孙拥黄事件,都是黄兴主动安抚平息。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内酝酿中华民国首位大总统人选,许多人都倾向黄兴,但最多还是黄兴力排众议,劝说党人等待孙中山海外归来领导新政府。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黄兴之功不亚于孙中山。


民国年间那些事


正好昨天去过黄兴身葬地: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这个墓地就在麓山寺后,远远看去:黄兴墓庄严肃穆,周边苍松翠柏,掩映其间......

在未来黄兴墓地前,我并不知道,黄兴的死竟是如此惨烈。事实上,历史课本,也不会事无巨细地讲述这些。而这一切,还是我此行路上,经黄兴仰慕者告知后才得知的。

黄兴的一生,是为革命奔波操劳的一生。他的死,也是因为革命积劳成疾所致。

由于过度操劳,1916年10月10日,黄兴就因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人说,世间最痛苦的是是七窍流血,黄兴死时,虽未如此,但其痛苦程度应该丝毫不亚于此。

在医院经过抢救治疗了多日后,黄兴继胃出血后,又出现了多次大量吐血的症状,与此同时,黄兴的食道和胃静脉也因屈张破裂,而出现了出血症状。根据医生的描述,黄兴死前还出现了便血的症状。

医生推断,这些症状都与他一直所患的肝硬化有关。

1,2,3,4,5,通过上面的描述,便可知,黄兴死时,身体出血的部位达到了5处。在这种情况下,眼见革命还未成功的黄兴一直咬牙坚持着,对,他的求生意志很强。革命尚未成功,作为领袖的他,怎能先去。

但命运,很多时候都并不掌握在个人手中。

10月31日,在经过21天的抢救治疗后,黄兴终究还是在上海离世了。这一年,黄兴年仅42岁。尚属于日中的年纪!

但黄兴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摧残夺目,充满传奇。这样的一生,无论短长,对于生命本身来说,就已经意义非凡。

与同时代的有志之士相比,黄兴最为人称道的是他过人的眼光和远见。

还在日本主持同盟会工作时,黄兴就意识到了储备人才的重要性。

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陆军士官生,就有近百人加入同盟会。这些人里,包括李根源、李烈钧、程潜、李书城、赵恒惕、黄郛等后来的民国风云人物。在各省响应武昌起义的也是以这批人为主。

在回国前,他就指出了陆军学生的出路,李书城回忆说:

“黄先生以为陆军学生须在回国后掌握兵权,但又不可暴露革命的真面目。 ”

正是因为有他的指导,陆军学生回国后,才将注意力放在了兵权上。也因此,这些最终掌握兵权者对黄兴信任有加,这也是黄兴能手握兵权的重要原因。

黄兴的过人眼光和远见,还体现在他的大格局上。

回国后,他曾发起创办了《世界报》,希望人们以“世界之眼光为眼光、世界之生活为生活”。黄兴给五个儿子分别命名:欧、中、美、球、寰,女儿的名字都有一一个“华”字。

在这些之外,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还有着今世人难以理解的人类情怀和世界眼光。

这点,在他给教堂的题字中,就可见一斑。1912年黄兴回乡之后,为一个教堂提字,至今流传,上书着:

“耶稣圣名,敬拜宜诚,辞尊居卑,为教世人。”

相比上面讲述的这些,黄兴一生,留下争议最多的,是他与孙中山的关系。

晚清时期,黄兴和孙中山同为革命领袖,两人在能力和革命贡献上不分伯仲。世人都说,一山不容二虎,革命也是如此。

同盟会最初的组成,是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和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

从成立之初的力量和影响上看,兴会的力量及影响都较兴中会为大,但黄兴却在选举本党总理时说:

“我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过选举手续”

此后,黄兴便开始与孙中山以上下级的身份共事。据邓家彦回忆,同盟会成立后,“克强先生(黄兴)对于总理,毕恭毕敬”。

从这点结合后来黄兴屡次维护孙中山地位来看,黄兴与孙中山之间,虽最初是合作伙伴关系,但后期,他一直认同孙中山适合这一位子。

那么,既如此,两人之间何以会频频爆发矛盾分歧呢?

这一点,在我看来,绝不是黄兴想取代孙中山,或者不满孙中山统治。而仅仅是因为:黄兴与孙中山各自理念不同。

简单讲就是:略言之,孙中山有权变,习惯随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应对策略;而黄兴则更重原则。这点,从两人讨袁时的不同策略就可以看出。

此时的黄兴主张通过法律途径或许就能把袁搞臭搞倒,而中山则决心通过武力打倒袁世凯。但黄兴知道,此时革命党这边,无论武装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革命力量都远不及袁世凯,胜负不打可知,打后,果然,革命力量瓦解,于是孙、黄都亡命日本。

这次以后,孙中山并未认识到自己的决策有误,二次组党时,他依旧要求所有党员听命于他。这无疑让黄兴不满,黄兴是坚持原则的人,他虽服从孙中山的领导,但同时也坚守原则,这注定,他不会坚持“错误”。所以,他对孙中山此时的独裁倾向产生了不满。随即,他出走美国。

而此时的孙中山,却还在黄兴出走后写信给他说“失败是因为党内人心涣散”,意思是,黄兴反对孙中山武力讨袁导致讨袁失败。

此时的黄兴并未公开表示过什么,但他心里肯定对这个“领导”多有不满。他出走的目的表面看是任性之举,实际上,却大有希望孙中山能因他的出走有所反思的意思。但遗憾的是,孙中山似乎从未真正冷静思考过。

这以后不久,孙中山与黄兴也有会面,但不久后黄兴就英年早逝了,实在可惜。

从黄兴后来的种种表现看,他依旧会拥护孙中山的领导,只是,同样地在原则性问题上,他依旧不会让步,因为在黄兴心里:孙中山重要,但国家人民利益更重要。

归结:孙中山与黄兴的分歧,绝非少数人传言的“为谁做领导”而引发,而仅仅是因为两人理念的差异所致。

对于黄兴而言,领导人的身份,他从未看重过,他的格局也注定他不会在乎这些。


记者李满


说实话,辛亥革命无论时间和功劳黄兴都要早要多很多。孙中山主要在有危险的时候,他就藏日本去了,危险过去了,他又回吹大炮了,所以国人称他为大炮!

国民党和三民主义本是宋教仁创立的,他应该已经当上总理了,前途无量,没想到在去北京途中,遭到了暗害!随后总理之位名正言顺的给孙大炮捡个便宜!而且他掌权之后把国民党和三民主义说成是自己的,把蔡锷、黄兴、宋教仁等人的功劳,漫漫沬没掉,就是一字不提!

如果宋教仁不死,孙中山是永远没机会当上总理的。还有得很优秀的人都排在他前面!他不说成国民党和三民主义是自己的也成不了国父!


手机用户51154442279


我是“红雨说历史”,黄兴是湖南长沙人,朱德总司令说“湖南人最霸气”。确实黄兴很霸气,他和孙中山先生并称“孙黄”,是伟大的革命家和军事家。

黄兴一身好武艺,学习成绩优秀,被派到日本留学。在日本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日本现代军事,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1903年,俄国要占领我国东北地区,黄兴组织抗击俄军,开始了他“马背上”的军队生涯。

1905年,孙中山创立同盟会,黄兴在过程中贡献突出,并且在同盟会的职务,仅次于孙中山。后来,他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多次组织同盟会起义。后来,我们熟悉的黄花岗起义就是黄兴的总指挥。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黄兴声名远播。据说战斗中,黄兴的食指和中指都被打断了,他就用无名指扣动扳机,继续杀敌。我们从孙中山先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可以感受到那种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崇敬。



武昌起义后,黄兴担任革命军总司令,在湖北前线亲自督战,士兵们大受鼓舞。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黄兴因为卓越的军事才华被任命为陆军总长。后来担任江苏讨袁(袁世凯)总司令。


黄兴在讨袁失败后经过日本,美国漂泊后,回到祖国,1916年,伟大的革命家在上海因胃出血,病逝,死的时候才46岁。


红雨说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与国父孙中山并称为“孙黄”的伟大人物,便是黄兴。

1905年,31岁的黄兴在日本结识39岁的孙中山,便积极与孙中山一起筹备建立同盟会,同年8月,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黄兴便追随孙中山一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那么和孙中山一起的黄兴结局是什么?

在同盟会中,黄兴是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他是一个革命家,更是一个实干家,黄兴在任执行部的庶务其间。

1905年至1911年六年里,他领导了或亲自参与了十多次大规模的起义。

其中最有名的是广州黄花岗起义,在这次起义中黄兴任总指挥,他带领一百三十余名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府,总督张鸣岐狼狈而逃。

可是后来却被北洋军阀的李准派兵镇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黄兴身先士卒双枪出击,两个手指被打断,身体负伤,无奈撤离广州,前往香港养伤,起义宣告失败。

黄兴又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在武昌起义后,已经宜告光复的各省主要领导推举为他为副元帅,代理大元帅行使职权。

当他听到孙中山已经从日本归国,立刻请辞,追随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黄兴任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

后来大总统被袁世凯窃取,黄兴则留守南京,他兴办教育,兴办实业,想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然而,孙中山让步并没有让中国走上真正的民主共和之路,1913年2月,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遇刺。

孙中山终于明白袁世凯的狼子野心,孙中山组织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黄兴看清了无论是武装设备还是人员配置,敌我力量的悬殊太大,不想做无畏的牺牲。

不想看到革命力量因领导失误而削弱,黄兴主张在不破坏临时约法的情况通过法制手段和平解决,不赞成武力解决问题。

但在孙中山于江西、广州等省已经发动讨伐袁世凯的行动时,黄兴便在江苏也通电全国讨伐袁世凯。

宣布独立,然而讨袁军均被北洋军阀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孙中山,黄兴等人只得逃亡日本。

孙中山把二次革命失利归咎于黄兴的当初的不听从他的指挥,指责国民党上下不同心,党内人心涣散,对黄兴多有指责。

1914年,孙中山决定建立中华革命党,所有党员一律按手印,通过绝对服从孙中山一人的领导。

把党员根据入党时间分为三六九等,然而黄兴却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不愿意听从错误的决策。

黄兴痛恨个人独裁,觉得和袁世凯无异,他也不支持个人崇拜,他心中只有共和体制,期待人人平等。于是拒绝按手印,也没有加入中华革命党,然后以治病为由出走美国。

黄兴离开孙中山到美国旧金山后,不少拥护者或写信或劝说,希望他建立新的革命组织,指引爱国志士闯出一条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可是黄兴却坚决不同意,他义正言辞地说:“领袖惟孙中山,其他不知也!”

视名利地位如粪土,一心为受苦受难的劳苦太众求解放,寻找机会救民众于水火。

在美国的日子里,黄兴仍然心系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立刻命令儿子黄一欧回国参加反袁称帝活动。

在美国华人华侨中奔走呼告宣传反袁活动,还在美国大力筹措资金支持国内的讨袁活动,当孙中山提出护国运动,他又为护国军提供军饷,寄回一箱箱的银元,全力支持前线的护国运动。

黄兴还写信给张謇,唐绍仪等人动员他们反对袁世凯称帝,进行护国运动。当时还向北方刘揆一等发去密令,支持南方各省的反袁护国行动。

多次打电报和孙中山商讨护国大事。

1916年,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去世,黄兴高兴地从美回到祖国怀抱,7月再次见到阔别多年的孙中山,又一次携手并肩作战。

然而正当中年的黄兴准备二次成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时,他的身体出现了危险的信号,1916年10月,黄兴因多年被革命事业呕心沥血,积劳成疾。

因食道和胃静脉胀裂了,出现大量吐血,住进了上海医院,检查出患胃出血,还有肝硬化,经过21天的治疗,终因医治无效。

42岁的黄兴,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告别了他奋斗的一生的革命事业,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的人间。

10月31日,孙中山亲自发出讣告电文,称:“民国柱石,遽然倾坏,顾瞻前途,感恸无极。”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又亲自为黄兴举行葬礼。

1917年4月,国民党以国葬之礼,把黄兴埋葬在长沙岳麓山小月亮坪,也算是魂归故里了!

就这样一位革命先驱,民国开国元勋,因为革命透支身体,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的一生不管是在孙中山身边还是离开孙中山以后都坚守着一个原则:只要是对中国革命有利的事就脚踏实地地去干!

用章太炎先生的挽联总结黄兴的一生正合适:“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黄兴的结局,用章太炎写给他的挽联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身死名垂。

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为胃出血入住医院,同年10月31日,黄兴因食道与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上海去世,

年仅42岁。

↑黄兴的一生可谓是操碎了心↑

黄兴死前多次大量吐血,肝脏明显肿大,结合黄兴的死因,可以推测黄兴患有肝硬化,导致了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最终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小编曾经有个忘年交朋友,也是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他有一天晚上吃了一口烧饼,结果食道被烧饼划破,导致大出血,几乎死掉,可见这种病症的凶险程度。

黄兴一生是奔忙愁苦命,多年来为革命事业奔跑,在巨大压力和繁多事务压迫下,积劳成疾。稍作梳理,可以看到黄兴这一辈子忙碌的事情还真不少:

↑黄兴故居,今湖南长沙市黄兴镇↑

黄兴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地主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22岁考中秀才,青年时代的黄兴深受明朝大儒王夫之的影响,而且酷爱武术,拜师李永球,学习巫家拳,可谓文武全才,身强力壮!

1902年,黄兴赶上了公费留学日本的机会,入读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正是在这段时期,黄兴开始积极接触政治,为其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1903年11月4日,虚岁三十的黄兴在给自己庆祝生日的时候,高调宣布卖掉自己家里庄园的36亩地,约请章士钊,宋教仁等十二人,在长沙集会,以兴办矿业为名成立“华兴公司”,这家公司明显是挂羊皮卖狗肉,表面经商,背地里口号是:“同心扑满,当面算清”,赫赫有名的华兴会就此成立!

↑青年时代的黄兴↑

1917年4月15日,黄兴以国葬的规格葬在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和他比邻不远的,是蔡锷的墓穴。从创办华兴会到去世,短短14年时间里,黄兴爆发出超强的人生能量,变卖大部分家产,先后两次策划长沙起义,皆以失败告终,直到他结识了孙中山。

↑华兴会创立者合影,前排左一是黄兴↑

结识孙中山之后,他就成为了中国同盟会的主干,一方面发展革命分子,一方面自己筹划参与起义。黄兴筹划过许多次起义,绝大部分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却从不气馁,屡败屡战,起义本来就是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黄兴身体一直处于透支状态,42岁英年早逝并不意外。

黄兴去世后,各界给他的评价耐人寻味,人们把他和孙中山作对比,说孙中山是思想家理论家,而黄兴则是踏踏实实的实干家,毫无疑问是民国的开国元勋。但宋教仁却认为黄兴性格过于优柔寡断,其实是在指责黄兴过于顾全大局而向孙中山不断妥协。

↑黄兴手书,讨伐袁世凯时写给吴池尊↑

清末民初另一风云人物袁世凯看人毒辣,曾这样评价黄兴:“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此评价堪称精准。

黄兴对孙中山帮助巨大,在多次党内倒孙风波中力挺孙中山,他能够抵挡住名利的诱惑,大公无私,委曲求全,抱着“成事不必在我”的谦虚胸襟,赢得了绝大多数民国元老以及后人的高度评价。

↑黄兴弥留之际,女儿黄振华深情抚摸他的额头↑

关于他的故事,以后真要好好讲讲……


我见青史多妩媚


1916年10月10日,时年42岁的黄兴老胃病复发——胃出血。

确实是老毛病了,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就患过;1914年和孙大哥闹崩,赌气旅美,期间又患过,幸亏医治得法,才保住了命,但也是经六月之久,才得以康复。这才两年,这病又气势凶凶地来了。

英雄得这种病,跟长期的革命生涯、生活无规律,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黄兴号厪午、庆午、克强等,湖南长沙人,妥妥的湖南小蛮子。

小蛮子从小喜武不喜文,偏爱玩打仗游戏。进了两湖书院,也是光喜欢体操之类。1899年,被张之洞派送赴日本考察教育。学界一般喜欢调侃张总督——大清王朝的掘墓人大都是老张同志给扶持出来的,巴巴的从各地选拔人才让他们去日本深造,却大都造成了雄纠纠气昂昂的革命党,一门心思要埋葬大清王朝。黄兴自然也不例外。第二年回来就成了妥妥的革命党,认定中国非革命不可。

张之洞深怕黄兴不够革命似的,1902年又选派他赴日留学。当时日本针对清国,开办了诸多长短不一的速成性质的野鸡大学。黄兴入读的是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八个月即可毕业。按张之洞的设计,学成回国后叫他们充任各学堂的师资呢。1903年,黄兴倒是学成归国了,但是,却是实质的革命党了,每天不是研究炸弹暗杀,就是在两湖书院忽悠革命,终被驱逐出境,于是回湖南长沙,继续宣传革命,并组织华兴会,全国铺摊子。1904年11月,因万福华在上海谋刺前广西巡抚王之春一案牵连,黄举与诸多同人一道被捕入狱。据同人苏鹏回忆,黄举在狱中的表现太萌了:“各人给一冰铁盂,以供餐粥。其盂不知经几何岁月,外作灰黝色,若在狱外,见之当作三日呕。同人等皆面面相觑,不肯食。惟庆午视作寻常,捧之大喝大嚼。庆午食量本宏,罄一盂,问他人曰:‘君等不食乎?’又罄一盂,连举三盂。余人见之,皆破颜为笑曰:‘庆午真可人也。’”

庆午就是黄兴。活脱脱的湖南小蛮子。我都快笑岔气了。不过,黄兴的胃出血老病,老是让我怀疑跟监狱里那三盂冰饭脱不了的干系,或者说,革命同志根本不讲究饭食,且饥一顿饱一顿的,才落下的病根儿。之后获释出狱,黄兴避走日本,从此成为专职革命家。

1905年7月,经宫崎寅藏介绍,黄兴与孙中山初次相见,双方一见钟情,一拍即合。

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到会者约百人。黄兴宣读章程草案,经大会讨论修改通过。章程规定,东京为同盟会本部所在地;总理之下,本部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选举前,黄兴即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过选举手续。”会员均举手赞成。执行部为本部主体,由总理指定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实际相当于协理,总理缺席时,有全权主持会务。从此,黄兴成了孙老大的亲密战友。

起初,亲们也算合作愉快。据同盟会成员邓家彦的回忆,克强先生对于总理,必恭必敬,亦步亦趋。黄兴如此作派,除了性格上的原因,应该跟他的思想认识也有关。黄兴认为太平天国的不幸在于他们兄弟之间有私心,互争权势,自相残杀,以致攻败垂成。所以自己革命时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是人家孙大哥不注意呀,所以,黄兴的病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孙大哥给气的。

1912年临时政府期间,作为陆军总长的他,累得胃出血了;1914年,跟孙老大闹别扭,老大这个时候走火入魔了,要组建中华革命党。他的意思,别人都是假革命,就自己是真革命;凡听我的,就是真革命,凡不听我的,都是假革命;我能当了家,这党才是真党,我不当家,这党就是假党;革命期间,他党不得存在,天地间,就咱一个党:党中所有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由我指派;党员分级,革命成功后,按级分政治红包;非党员,公民资格大大地没有。那啥,大家听懂了没?听懂了请立约宣誓,加盖指模,声明不惜牺牲,就忠于孙先生一人……吓死黄兴了,老大你这是干嘛呢?老大的小伙伴一看老二不服,就纷纷给老二造谣,说他在日本建有豪宅啥的,气得黄兴差点吐血。老大也讨厌死他了,写信给他说: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大家都不听我的,这样吧,兄弟请再给我一次机会,为期两年,我干不成了你再干。现在呢,你先静养两年。从此咱俩只有私谊,公事就不谈了呵。于是我们能看到的是,1914年6月22日,中华革命党召开第一次大会,孙中山任总理;6月30日,黄兴就离开日本,去美国驴游去了。虽然地理上隔开了,但两人因为性格与理念问题,依然冲突不断,当然,由于共同的敌人袁世凯的存在,两个还是同一条战线。1916年4月,孙大哥发电,弟,你回来吧,咱哥俩还得一块讨袁呢。于是黄兴途经日本,7月抵上海。问题是,袁世凯虽然死了,但这些捣乱侠接不好盘呀,还是搞得乱糟糟的。黄兴也终于给累得,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10月10日这次发病,来势凶凶。黄兴吐血数盂,昏厥过去了。经延德医医治后,拒绝应酬,卧床修养。但10月31日还是撒手西去,周岁42岁。妥妥的天不假英年,可惜死了。

更可惜的是,死后还出现遗嘱纠纷案。黎大总统派何成濬来探视过黄兴,结果有何成濬拍发给大总统黎元洪两封电报,第二封电报上,有自知自己不起,即呼成濬到床头,非常时期,给你推荐几个人才吧,他们是李书城、陈嘉会、张孝准、徐少秋、耿觐文云云。结果引起另外一些人怀疑,写信质问黄兴长子黄一欧:二十年来,与你爹出生入死的革命志士何其多,先生临死前,咋就推荐这几个寄生虫呢?黄一欧说,那时候有难言之隐,不好说。六十多年后写回忆录,才交待出来,都是他“先继母”徐宗汉的胞弟徐少秋捣的鬼。

看见“先继母”别诧怪。我也诧怪过,但已给你们破案。黄兴居然一妻一妾:17岁时在家乡与廖淡如结婚;广州起义那年遇上了徐宗汉,两人假扮夫妻,结果弄假成真了。按理说,继母就是继承,前仆后继的意思,就是前妻死了,才娶的后者。不是,妥妥的妻妾并列。一欧说“先君”的安葬事务,都是由别人主持的,“先母、先继母和我都没有操一点心。”所以一欧应该叫二娘才对。先继母容易引起误会。更妙的是,这一对妻妾还前后脚地,一个在1916年的10月26日,一个在1917年的1月18日,各给黄兴生了一个儿子。

这个妾小舅子呢,一直跟着黄兴来死,黄兴一死,痛感没了靠山,所以弄了几个老革命,再把自己的名字编入其中,然后就以何成濬的名义,给大总统发了黄兴临终前给大总统推荐人才的电报……笑死我了,革命尚未成功,舅子粘光先行哈!


端木赐香


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次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


看不见的城1


孙中山要改组国民党,而国民党前身是同盟会,都是一帮黑道人士,孙中山想要去除这帮黑道,重新建立一个正规党派,而黄兴是这些江湖帮派的领袖,两人理念不合,黄兴认为孙中山在国外筹钱,不知道自己跟这帮弟兄们在前线革命多么艰苦,而孙中山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在国外筹来的钱,却遭在了这帮不正规人士手里,最后两人分道扬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