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的手術治療技術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

中老年保健雜誌


疼痛科的診療技術,治療目的重點是為了解除痛苦,所以創傷小是必然的。疼痛科的手術治療方法以微創技術為主,主要有以下幾種。


在低劑量X線的引導下,穿刺針經皮進入相應節段椎間孔,在此觸及胸神經根可引發神經分佈區域的過電感,連接射頻儀進行射頻熱凝。適用於帶狀皰疹侵犯胸神經根、癌性疼痛引起的胸神經痛等。

2.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

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患者大部分會出現相應節段的軀幹痛,導致運動功能受限,長時間臥床,從而引發下肢靜脈血栓、褥瘡等併發症。椎體成形術是經皮穿刺進入骨折的椎體內,注入“骨水泥”,撐起壓縮的椎體,能很好地減輕疼痛。適用於骨質疏鬆導致的椎體壓縮骨折、骨轉移癌導致的椎體壓縮骨折和嚴重的血管瘤。

等離子是一種帶電離子,通過物理和化學作用,使得周圍組織轉變為液態或氣態,從而被身體吸收,如椎間盤內的髓核可以在等離子的作用下氣化。等離子治療椎間盤突出,需要在低劑量X線的引導下,經皮穿刺進入椎間盤內,到達預定位置後,連接等離子裝置,對椎間盤進行消融。適用於椎間盤源性頸肩痛、椎間盤源性腰背痛,以及壓痛點的治療,如網球肘。

4.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

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是通過埋藏在患者體內的藥物輸注泵將泵內的藥物輸注到患者的蛛網膜下腔,阻斷疼痛信號向中樞傳遞,從而達到鎮痛目的。常用藥物為嗎啡或嗎啡類似物。鞘內嗎啡用量為口服嗎啡用量的1/300,能有效減輕胃腸道、呼吸系統的副反應。適用於癌性疼痛患者,口服用藥量極大或不能耐受副反應者。

脊柱內鏡是將一個配備有燈光、成像及工作通道的孔鏡系統經病變節段椎間孔放置於突出的椎間盤部位,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髓核、受壓的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然後經工作通道摘除突出髓核組織、切除部分增生的上關節突骨質和黃韌帶,從而直接解除神經根的壓迫。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因創傷小、恢復快、保留脊柱的穩定結構而受到廣大患者和醫生的肯定。

6.脊髓電刺激系統植入術

脊髓電刺激的治療機制比較複雜,可以簡單理解為抑制中樞系統對疼痛信號的接收,同時可抑制外周向中樞的疼痛信號傳遞。經皮穿刺,在低劑量X線引導下,將電極線放置在疼痛範圍對應的脊髓節段,連接體外刺激器,所產生的麻刺感應完全覆蓋患者主訴疼痛範圍。脊髓電刺激治療適應證廣泛,主要包括保守治療無效的腰背部手術後疼痛綜合徵、複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徵、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幻肢痛、殘肢痛等。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