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的手术治疗技术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

中老年保健杂志


疼痛科的诊疗技术,治疗目的重点是为了解除痛苦,所以创伤小是必然的。疼痛科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微创技术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低剂量X线的引导下,穿刺针经皮进入相应节段椎间孔,在此触及胸神经根可引发神经分布区域的过电感,连接射频仪进行射频热凝。适用于带状疱疹侵犯胸神经根、癌性疼痛引起的胸神经痛等。

2.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大部分会出现相应节段的躯干痛,导致运动功能受限,长时间卧床,从而引发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椎体成形术是经皮穿刺进入骨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撑起压缩的椎体,能很好地减轻疼痛。适用于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骨转移癌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和严重的血管瘤。

等离子是一种带电离子,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使得周围组织转变为液态或气态,从而被身体吸收,如椎间盘内的髓核可以在等离子的作用下气化。等离子治疗椎间盘突出,需要在低剂量X线的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椎间盘内,到达预定位置后,连接等离子装置,对椎间盘进行消融。适用于椎间盘源性颈肩痛、椎间盘源性腰背痛,以及压痛点的治疗,如网球肘。

4.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是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药物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输注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传递,从而达到镇痛目的。常用药物为吗啡或吗啡类似物。鞘内吗啡用量为口服吗啡用量的1/300,能有效减轻胃肠道、呼吸系统的副反应。适用于癌性疼痛患者,口服用药量极大或不能耐受副反应者。

脊柱内镜是将一个配备有灯光、成像及工作通道的孔镜系统经病变节段椎间孔放置于突出的椎间盘部位,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髓核、受压的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经工作通道摘除突出髓核组织、切除部分增生的上关节突骨质和黄韧带,从而直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保留脊柱的稳定结构而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肯定。

6.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

脊髓电刺激的治疗机制比较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抑制中枢系统对疼痛信号的接收,同时可抑制外周向中枢的疼痛信号传递。经皮穿刺,在低剂量X线引导下,将电极线放置在疼痛范围对应的脊髓节段,连接体外刺激器,所产生的麻刺感应完全覆盖患者主诉疼痛范围。脊髓电刺激治疗适应证广泛,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无效的腰背部手术后疼痛综合征、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幻肢痛、残肢痛等。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