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很期待孩子上大学时每星期能给自己打电话,为什么家长不主动打给孩子呢?

蒲公英4151219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父母对我们子女是百分之百的付出。

为什么希望我们上学的时候打电话回去给他们呢?而父母很少打电话给孩子呢。

我想第一点,都到大学了,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明明心里特别想念,还要控制着自己的行为,生怕对孩子造成影响。

希望我们回电话给父母,可能主要是想听听我们声音,了解我们的情况,看看我们有没有困难。

而父母也有一种被需要的行为,这在照顾子女的过程中,无形的就形成了这种行为。


话文评理


有这么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么一首诗,小时候都学过,但是真正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恐怕还要有了孩子,在孩子长大了要出远门了,才能理解。

现在很多大学生,出来上大学,报志愿都是想报个远点的地方,去看看远方的世界。我自己也是过来人,当时报志愿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大学生这个年纪很多人都是不能理解做父母的担心和思念之情的,很多人都不能做到每周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吧。当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还都是用201、301的电话卡,我基本上是一个月打一回电话。

当然现在都方便了,不仅都有手机,还都有微信了呢。

说到,父母为什么不能主动的给孩子打电话的问题,我想这个还是要说是中国人的性格说起,中国父母都是比较含蓄的,羞于表达爱。

另外,可能是担心打电话勤了,孩子烦。

其实,父母如果关心孩子呢,任何时候想打电话都可以打。



绘本街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还是得看家长和孩子都是什么性格的人。有时候不联系不代表不惦记,常联系也证明不了很想念。比如我跟儿子之间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平时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我从来不跟他打电话,他也一样。主要是我怕耽误他的个人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安排,我是觉得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习惯,他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原则,不需要我们再每时每刻的咨询叮嘱,如果需要他会主动找我,我只是在一年当中的每个节假日都给他发一份祝福和红包,让他知道我心里是挂念他的就够了。而有些孩子是会经常给家长打电话的,当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要经济支助,没有几个是为了告诉家长他什么事都没有,只是想你了才打的电话,因为他们就想走出你多年的束缚,就像刚刚获得自由的飞鸟一样,还在尽情的翱翔,并不想你无休止的牵绊,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可以,因为他们终归要独立走进社会,所以让各自都放轻松,一切美好!!!


露水4y5e


我妈以前也那样,后来我心情不好,一边哭一边说说他们不关心我(因为小时候留守,沟通的少),根本也不想我不给我打电话,就和她们说必须一周打一次电话,我如果不打,他们就打给我。互相沟通吧,和父母说出你的需求,他们就会给你打电话的。我一般都是自己主动打,现在父母想我了也给我打电话


太阳猫66


做父母的当然希望孩子主动联系他们,因为那样才可以证明到孩子是真正想念他们,需要他们的。同样的父母又不想打扰孩子,所以如果孩子可以主动给父母打电话会更适合些。父母希望跟孩子之间的纽带一直维系着,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是那么的需要他们,当父母老了,父母会变得需要孩子。这就是亲情,这就是爱。


胖胖小粘糕


我觉得每晚都应该打,或者是发信息报平安,谁打无所谓,也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要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要让孩子明白心中要有爱,爱家人,爱身边的人,不要那么冷漠,双方都应该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