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本次评级结果

长期外币信用等级:Ai

长期本币信用等级:Ai

评级展望:稳定

本次评级时间

2018年12月6日

主要数据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评级观点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的主权信用进行了首次评级,决定给予其长期本、外币信用等级Ai。该评级结果表示哈萨克斯坦的主权信用风险较低,按期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较强。

哈萨克斯坦政局较为稳定,但仍存在恐怖主义袭击隐患。近年来,受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及全球贸易形势影响,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速有所下滑,通胀水平保持高位;但由于近年来汇率改革导致哈萨克斯坦坚戈多次贬值,美元计价人均GDP有所下降。银行业集中度风险过高,不良贷款率较高,资产质量较为一般;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有所扩大,债务水平不高,财政收入对齐保障能力有所增强;对外贸易和经常账户情况有所改善;总体外债水平一般,且近年略有上行,但政府短期外债占比低,短期偿付压力可控;外汇储备对政府债务的保障程度较弱,但有所回升;由于汇率改革,哈萨克斯坦坚戈多次贬值,且美元处于加息周期,新兴市场货币承压,未来仍将面对一定贬值压力。

优势

  • 一般政府债务负担不高,财政收入对其保障能力较强;
  • 经常账户对外债保障水平较高,政府短期偿付压力低;
  • 外汇储备在低水平呈现回升态势,对外债保障能力增加;
  • 就业情况良好,就业市场有望进一步改善。


关注

  • 经济及贸易状况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际环境影响较大;
  • 财政赤字水平较高且近年来有所抬升;
  • 银行业集中度风险过高,不良贷款率较高,资产质量较为一般;
  • 受汇率改革影响,坚戈大幅贬值,汇率虽趋于稳定,但仍面临贬值压力。


一、国家概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领土横跨亚欧两洲。东南连接中国,北邻俄罗斯,南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接壤,并与伊朗、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截至2017年底,哈萨克斯坦人口达1,819.3万人,主要民族为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东正教。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全国共分为2个直辖市和14个州,首都阿斯塔纳为哈萨克斯坦工农业主要生产基地及全国铁路建通枢纽。官方货币为哈萨克斯坦坚戈,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

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主,农牧业也较为发达。截至2014年已探明的矿藏多达90多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29.4亿吨,天然气储量达11,700万亿立方米,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哈萨克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联盟的成员国。2016年,联合国大会选举哈萨克斯坦成为2017年和2018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二、国家治理

哈萨克斯坦政局稳定,但仍存在恐怖主义袭击隐患

哈萨克斯坦为总统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基本方针,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议会是国家最高代表机构,推行两院制,行使立法职能;2007年6月中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政体由总统制向总统-议会制过渡,扩大议会权限,分担部分总统权力。司法方面,哈萨克斯坦拥有共和国最高司法委员会、司法鉴定委员会、宪法委员会、最高法院和各级地方法院。政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其活动对总统负责。

哈萨克斯坦总统的任期为7年,2007年5月,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授权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可不受次数限制担任总统,自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一直担任总统,至今未发生权力转移,是中亚最稳定的国家之一。依目前哈萨克斯坦政局稳定程度看,纳扎尔巴耶夫有望服满任期至2022年。

2017年12月,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边界划界协议,哈萨克斯坦将不再执行其与吉尔吉斯斯坦间高度加强的边境管控制度。协议签署后,苏联解体后遗留的哈吉段未定国界问题将从法律角度获得全面解决,地缘政治稳定性有所提高。

自1991年从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安全形势良好,受极端宗教势力的影响较小。但在2011年和2012年,哈萨克斯坦恐怖袭击高发,但因政府控制及时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哈萨克斯坦社会不稳定性有所增加,2016年6月哈政府发布恐怖威胁黄色预警,虽于2017年1月解除该预警,但恐怖袭击隐患仍有存在。

哈萨克斯坦国家治理能力较弱,腐败问题较为严重

根据201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国家治理能力指数,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治理能力百分比排名均值为38.68,较上年(36.77)小幅上升。但哈萨克斯坦国家治理能力仍低于Ai级(53.41)和Ai+级(56.16)国家平均水平(图1)。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从具体指标看,哈萨克斯坦腐败控制水平不高,腐败问题一直较为严重,2011年~2014年间有3,200名官员因腐败问题而被处罚,2015年,哈萨克斯坦前总理赛力克·阿赫梅托夫因腐败问题被判入狱,2015年~2017年间反腐败罚金高达900多万美金。得益于2011年开始的眼里打击腐败,哈萨克斯坦终于摆脱腐败最严重国家的名单,且新“反腐败法”的有力实施有望持续强化腐败控制,但这一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同时,哈萨克斯坦政府监管质量有明显改善,政府效率及法制方面也有所进步,话语权和问责制方面虽保持不变,但仍处在较弱水平。

三、宏观经济政策与表现

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回暖,2017年经济增速回暖;随着政府推进改革,经济多元化有望增加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一直实施中立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自2016年来多次调整基准利率,由最初的17%调整至9.75%,央行希望以控制流动性的方式调节通胀水平,预计2018年底,央行将逐步下调基准利率至9%。但受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新汇率政策导致的本币大幅贬值及政府腐败等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速近五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2017年才有所回升。

2017年,哈萨克斯坦GDP总量为1,594.07亿美元(51.97万亿坚戈),实际GDP增速为3.98%,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暖及大规模基础建设投入,经济增速较上年增加2.90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多年增速放缓趋势。具体看,得益于2017年国际能源价格回暖、卡沙干油田增产及全球贸易形势好转,哈国对外贸易大幅增加,净出口占GDP比重增加近5个百分点,达到8.11%。从近10年经济增长情况看,哈萨克斯坦经济平均增速(4.09%)高于Ai级(2.57%)和Ai+级(3.04%)国家平均水平,但近10年GDP增长波动率(2.42%)也高于Ai级(2.00%)和Ai+级(2.20%)国家平均水平(见图2)。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201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位,但2018年下半年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跌,原油价格已经跌破60美元/桶,且供过于求的市场恐慌持续存在,或对2018年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速造成一定影响。

2018年下半年,哈政府将继续推进7个方向的系统性结构改革,其中涉及人力资源、技术、商业、法律以及地区、社会和国有经济部门发展等。通过加强人才储备、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腐败控制、发展城市化和地区经济及现代化改革等多种措施,以提高经济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产业的过度依赖、降低资源型经济结构的限制,并刺激经济增长。预计未来哈萨克斯坦增速将保持在3.5%~4%左右水平。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受汇率政策影响,近年CPI波动性较大;2017年通胀控制取得成效,未来有望持续改善

2014年2月,哈萨克斯坦央行宣布将本币坚戈贬值20%,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通胀水平。2015年8月,哈萨克斯坦央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浮动调整的汇率缓解了部分外部压力,但也导加剧了通胀压力。再加上国际油价大幅下降,2016年哈萨克斯坦通胀水平飙升至14.55%。2017年,由于通胀目标政策的执行逐步取得成效,哈萨克斯坦CPI增幅降至7.43%,回落至6%~8%的通胀目标范围区间内,较上年有显著改善。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哈萨克斯坦通胀压力进一步下降,CPI增幅降至6.41%,未来哈萨克斯坦通胀水平有望继续改善。

近10年哈萨克斯坦CPI涨幅均值为8.62%,高于Ai级(5.02%)和Ai+(4.08%)级国家均值;CPI增长波动性(3.96%)也高于Ai级(2.66%)和Ai+(2.26%)国家平均水平,通胀波动性较大。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就业状况良好,有望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17年,哈萨克斯坦失业率为4.90%,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2018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就业人数新增15.8万人,且哈国政府2018年为促进就业拨款1,106亿坚戈(约合3.2亿美元),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大众创业为社会弱势群体就业和劳动力流动提供国家支持等途径,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持续优化就业状况。

总体来看,哈萨克斯坦失业率显著低于近五年Ai级和Ai+级国家平均水平。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四、结构特征

受汇率政策及能源价格下降影响,人均GDP有所下降,但仍处在较高水平

受国际油价下跌、2014年哈萨克斯坦坚戈主动贬值及2015年实行浮动汇率影响,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美元计价人均GDP呈下降趋势。2017年,得益于石油价格回暖及汇率趋于稳定,哈萨克斯坦人均GDP逆转了从2013年开始的下跌趋势,回到8,762.19美元,较上年增长14.41%。从图5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美元计价人均GDP持续下降,仍显著高于Ai级国家均值,但与Ai+级国家均值仍具有一定差距。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7年哈萨克斯坦的全球竞争力指数为4.35,在全球137个经济体中排名第57位,较2016年下降了4位,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发展及劳动力市场效率指标排名大幅下滑所致,经济竞争力有所削弱。

作为内需型经济体,经济结构稳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哈萨克斯坦为内需驱动型国家,消费是拉动哈萨克斯坦经济的最主要力量,近年来消费占GDP比重均保持在60%以上。2016年,哈私人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值分别为54.54%和11.63%,二者合计占GDP比重达66.18%,较上年小幅上升,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居民工资收入稳定高速增长,预计未来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还将进一步增加。投资方面,近年来对GDP贡献保持在20%左右,较为稳定,2016年对GDP贡献为22.72%,与上年基本持平。净出口方面,近年来占GDP比重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17年 净出口占GDP比重为8.11%,较上年增加近5个百分点。

从产业分布看,哈萨克斯坦农牧业虽然较为发达,但仍以第三产业为主要支柱,且占GDP比重持续增加,近五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均值分别为4.51%、32.35%和56.52%。总体来看,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较为合理,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

对石油及国际投资依赖度较高,易受国际环境影响,存在一定脆弱性

哈萨克斯坦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主要贸易伙伴为独联体国家、欧盟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俄罗斯、中国和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出口平均占GDP比重约达到35%,虽然哈政府在努力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但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生产仍是推动哈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其中石油收入占GDP的15%、出口收入的50%以上、政府收入的35%以及工业产值的50%,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极高。受2014年~2016年国际石油价格下降及主要贸易伙伴(如中国、俄罗斯等国)对于石油需求量下降影响,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哈国仍很难摆脱对石油产业的依赖。

同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对于哈萨克斯坦经济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呈上升态势。2017年,哈萨克斯坦FDI存量为1,050亿美元,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70%。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哈萨克斯坦营商环境综合得分为74.55,排名第36位。2017年2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改善营商环境法案、哈国投资和发展部发布了改善投资环境详细计划,均有助于改善哈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对外资吸引力,未来哈萨克斯坦吸引的国际直接投资有望继续增加。

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美国加强对俄罗斯制裁、意大利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速放缓及下半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哈萨克斯坦出口对经济贡献或将降低,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总体来看,哈萨克斯坦经济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脆性。

银行业集中度风险过高,不良贷款率较高,资产质量较为一般

哈萨克斯坦实行二级银行体制,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Kazakhstan)作为中央银行为一级银行,商业银行为二级银行,同时设有一家政策性银行——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银行的主要职责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实施监管和调节以及开展货币统计和对外部门统计领域的统计工作等,其首要目标为维持物价稳定。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哈萨克斯坦前五大银行中的图兰·阿列姆银行(BTA Bank)和联合银行(Alliance Bank)出现债务违约,虽通过政府救助及资产重组避免了破产,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金融领域腐败依旧存在,哈萨克斯坦银行不良贷款率迅速飙升至20%。2016年12月,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贷款银行Qazkom遭遇流动性危机,与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重组,合并重组后占据哈萨克斯坦银行业总资产的40%,集中度过高,银行业整体债务违约风险升高。

2017年2月,哈萨克斯坦政府修改预算,对不良资产基金进行再注资,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2017年9月,哈萨克斯坦中央银行启动了18亿美元的银行救助计划,在可回收的基础上动用央行资金,向一些大银行提供帮助,向其购买次级债券,而这些银行将所获得的资金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

从银行体系看,哈萨克斯坦金融稳健性指标表现一般。2017年,哈萨克斯坦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75%,较上年增加约6个百分点,且哈国央行表示不良贷款率实际水平可能高于这一数值;近五年来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稳定在16%左右的水平,2017年有明显上升,达到21.82%,较上年增加约5.5个百分点,银行资本较为充足。总体来看,由于不良贷款率较高,银行资本质量较为一般。

五、公共财政实力

政府奉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水

近年来,由于哈国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哈萨克斯坦财政盈余逐年下降,并于2015年开始转为财政赤字,且赤字水平逐年上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5%以上的较高水平。

从哈萨克斯坦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看,税收是最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近年保持在约90%。税收收入中超过半数来自石油相关行业,但2014年后,由于国际油价下跌,其占比逐渐降低,非石油部门税收收入贡献逐渐增加。2017年,哈萨克斯坦财政收入为9.77万亿坚戈,同比大幅增长28.94%;石油部门税收占财政收入的38.74%,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非石油部门税收占财政收入的50.59%,同比上升0.73个百分点。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由于近年来哈国政府推进结构性改革,为提高经济多元化,降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政府加大了基础建设、营商环境及民生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财政支出呈持续增长之势。2017年,哈国财政支出达13.10万亿坚戈,同比增加29.86%,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受此影响,2017年哈萨克斯坦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达到3.33万亿坚戈,相当于GDP的6.41%,较上年上升1.0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近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财政赤字平均水平(-2.12%)略优于Ai级(-2.46%)及Ai+级(-2.96%)国家平均水平相当,自2015年开始赤字水平显著抬升,且波动性明显高于Ai级和Ai+级国家平均表现(见图6)。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公布的2018~2020年国家预算修正案,将会有840亿坚戈用于改善民生基础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及发展农工业综合体,扣除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赤字预计保持在8,833亿坚戈,低于GDP的1.5%,2019年预算赤字为GDP总量的1.5%,2020年、2021年分别为GDP的1.4%和1.3%;2019年国家基金资金保障性转移支付额度为2.4万亿坚戈,2020年、2021年分别为2.3万亿坚戈和2万亿坚戈。在此背景下,预计未来赤字水平将有所控制。

一般政府债务负担很低,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保障能力虽有所下滑,但仍处在较强水平

整体看来,哈萨克斯坦的政府债务负担很低,但由于近年来政府出资购买银行不良资产的行为使一般政府债务水平总体呈现小幅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底,哈萨克斯坦一般政府债务总额为10.80万亿坚戈,较上年末增长16.90%;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比重为20.79%,较上年底上升1.12个百分点。随着未来对银行业注资额的下降,政府债务水平有望扭转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哈萨克斯坦一般政府债务总额与GDP的比值情况显著优于Ai级和Ai+国家平均水平。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从债务利息水平看,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债务利息压力较低,且持续下降。截至2017年,哈萨克斯坦一般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占GDP比值为-0.17%,较上年末下降3.30个百分点,转为利息收入。

从债务构成看,哈国政府债务中外债占比不高,占政府债务总额的36.41%;且以中长期债务为主,短期偿债压力不大。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从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的保障情况看,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2013年~2016年来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保障能力下降明显,但仍处在较强水平,且2017年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的保障能力有所回升。2017年,哈萨克斯坦政府财政收入与政府债务总额的比值为90.39%,较上年增加8.4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的保障能力有所回升。

六、外部融资实力

贸易及经常账户收入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2017年贸易顺差及经常账户收入有所回升,经常账户赤字规模缩小

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及独联体国家贸易联系紧密,主要贸易伙伴为俄罗斯、中国及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和独联体国家。哈萨克斯坦经济对石油产业依赖度较高,常年保持贸易顺差,但受全球贸易形势及国际油价影响较大。2014年~2016年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哈萨克斯坦进出口双走跌,贸易顺差不断收窄。2017年,受全球贸易形势好转及国际油价回升的利好,哈萨克斯坦进出口双增长,出口总额达558.94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加28.29%,进口总额达429.65%,同比增加9.79%,逆转了持续下跌的趋势,贸易顺差也扩大至129.29亿美元,较上年增加近200%。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从经常账户看,近五年来哈萨克斯坦经常账户收入整体呈波动下行趋势,2017年由于国际油价回暖,经常账户收入逆转了连续多年的下跌趋势,升至602.2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30%,经常账户赤字缩减至53.53亿美元,相当于GDP的比值为3.36%,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从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看,自哈萨克斯坦坚戈实行自由浮动汇率以来,哈国经常账户表现与Ai+级和Ai级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显现。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从对外资产情况来看,由于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哈萨克斯坦长期为净债务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地质勘探勘测和加工业。从近五年情况看,哈萨克斯坦净负债水平有所上升。截至2017年底,哈萨克斯坦对外净负债为563.3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62%,对外净负债相当于GDP的比值为35.34%,较上年增长2.15个百分点。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哈萨克斯坦有望吸引更多海外投资,未来对外净负债会进一步上升。

总体外债水平一般,且近年略有上行,但政府短期外债占比低,短期偿付压力可控

哈萨克斯坦外债水平近年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公司间贷款快速增长导致。截至2017年底,哈萨克斯坦外债总额1,672.24亿美元,外债总额相当于GDP的104.90%,较上年末下降近15个百分点。从近五年看,哈萨克斯坦总外债水平显著高于Ai级和Ai+级国家均值。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从外债结构看,由于哈萨克斯坦政府出资收购银行业不良贷款,自2013年起,其金融机构的外债在总外债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一般政府外债占比有所上升,但处在较低水平。截至2017年底,哈萨克斯坦一般政府外债占总外债比重为7.22%,与上年基本持平,且政府外债中95%以上为长期外债,短期外债占比不足5%;金融机构外债占总外债比重为3.89%,较去年下降0.48个百分点。其余外债主要为公司间贷款(62.26%)和其他部门外债(26.08%)。总体来看,哈萨克斯坦政府偿付风险较小,且短期偿付压力不大。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经常账户收入对外债保障能力弱,但对政府外债保障程度很高;外汇储备对政府外债保障能力有所回升

近年来,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哈萨克斯坦经常账户收入对外债的保障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哈萨克斯坦经常账户收入相当于外债总额的36.01%,较上年上升7.04个百分点,保障程度弱;经常账户收入相当于政府外债的比值为499.05%,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回升,对政府外债的保障程度很高。

外汇储备方面,近五年哈国外汇储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哈萨克斯坦官方外汇储备为307.9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02%;外汇储备对外债的保障能力较低,相当于外债总额的比值为18.41%,较上年上升0.33个百分点;外汇储备相当于政府外债的比值为255.18%,较上年上升10.32个百分点,对政府外债的保障能力处在较高水平。但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与一些国内银行开展了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以维持国内银行的本币流动性,同时间这些银行的外部资产转入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因此对外汇储备的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哈萨克斯坦坚戈汇率逐步稳定,但未来面临一定贬值压力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坚戈兑美元延续了贬值趋势。2014年2月,哈萨克斯坦央行宣布将坚戈贬值20%;2015年8月,哈萨克斯坦央行宣布取消汇率浮动区间限制,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哈萨克斯坦坚戈兑美元大幅贬值约40%,但2016年开始基本保持稳定。2017年,国际油价回升,哈萨克斯坦经济回暖,哈萨克斯坦坚戈兑美元表现基本良好,年内累计贬值0.59%。2018年以来,在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坚戈兑美元已贬值逾10%,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中贬值幅度较大。如果国际油价进一步回调,哈萨克斯坦坚戈贬值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其外债偿付风险。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七、评级展望

哈萨克斯坦自独立来从未发生过权力交替,政局有望继续保持稳定。随着全球贸易环境改善及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回升,通胀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经常账户收入增加,赤字水平降低;政府债务水平基本稳定,财政收入对其覆盖率有所增加;外债水平有所增加,但政府外债占比不高,经常账户收入对政府债务保障能力有望保持稳定;外汇储备较为充足并持续增加。经综合评估,联合资信确定哈萨克斯坦长期本、外币评级的展望为“稳定”。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国家主权长期本外币信用等级设置及其含义

联合资信国家主权长期信用评级包括长期外币信用评级和长期本币信用评级,国家主权长期本、外币信用等级均划分为三等十级,分别用AAAi、AAi、Ai、BBBi、BBi、Bi、CCCi、CCi、Ci和Di表示,其中,除AAAi级和CCCi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基础等级。具体等级设置和含义如下:


「主权评级」联合资信首次评定哈萨克斯坦主权本、外币信用Ai等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