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拉动线下产业扶贫,中国社会扶贫网探索社会扶贫新路径

日前,2018年中国社会扶贫网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中国社会扶贫网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味来智选·温暖中国”社交电商消费扶贫行动组委会、燕谷坊集团签约,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兜底帮扶解贫困户100吨大枣和200吨青稞的推广销售,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农产品销路。

电商扶贫拉动线下产业扶贫,中国社会扶贫网探索社会扶贫新路径

刘翔在发布会现场介绍2018年中国社会扶贫网运营成果

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扶贫网首席执行官刘翔对2018年中国社会扶贫网成果进行了展示和介绍。目前,平台已构建起爱心帮扶、扶贫众筹、电商扶贫、扶贫展示、扶贫评价五大功能板块。其中,电商扶贫平台截至8月23日,已入驻126个商铺共计1000多款商品,覆盖19个省,80个贫困县。西藏、湖南、江西、湖北、陕西、山西等省在平台上建立了地方特色扶贫馆,北京市为支持对口帮扶的内蒙古、河北张家口开辟了北京特色扶贫馆,推动了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电商扶贫拉动线下产业扶贫,中国社会扶贫网探索社会扶贫新路径

发布会现场进行电商扶贫签约仪式

本次发布会还有特别的“场外环节”。在会议大厅外场,中国社会扶贫网专设电商产品展示区域,工作人员将电商平台上部分商品带到现场,让大家品尝独具地方特色的扶贫商品,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扶贫商品信息情况。

电商扶贫拉动线下产业扶贫,中国社会扶贫网探索社会扶贫新路径

电商平台上的部分商品在发布会现场展示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有些质优价廉、充满地方特色的产品,长期只能在临近地区进行销售,市场化严重不足,产品生产规模、加工层次缺乏市场驱动。如今在中国社会扶贫网的电商平台上,这些商品能让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看到,拓展渠道、打造品牌,以电商扶贫拉动线下产业扶贫,力争解决局部地区的整体贫困问题。

电商扶贫拉动线下产业扶贫,中国社会扶贫网探索社会扶贫新路径

工作人员向来宾们介绍电商扶贫帮扶情况

据了解,目前中国社会扶贫网的电商平台一期,已在微信平台、APP、PC端实现了三平台的产品上线,贫困户、贫困干部可快速上传、更新商品信息,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可便捷浏览、购买心仪商品。

中国社会扶贫网通过不懈努力,在对电商扶贫新路径的探索中取得了良好成绩。陕西镇安县野生板栗滞销,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扶贫平台核实信息后,经过12小时行动,帮助贫困户解决了万斤滞销难题;江西瑞金八旬老人廖凤英通过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脱贫的专题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出后,2天完成了16万的销售额,与大型渠道合作促成百吨级南疆大枣与藏区青稞的销售。

据悉,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下一步将大力建设以企业购、企业员工购为重点的电商二期平台,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扶贫标准化、商品市场化、品牌特色化、团队专业化,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地方特色扶贫馆模式,加快特色扶贫商品上行,丰富扶贫商品资源库,在模式上将继续结合信用机制、溯源体系等,推出扶贫属性认证与农产品地理标识结合的双认证精选扶贫商品系列,组建社会渠道联盟,拓展强化特色扶贫商品长期销售能力,借助媒体宣传赋能共同助力品牌强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