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圆滑,什么事都能“从长计议”

中国人圆滑,什么事都能“从长计议”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圆滑,什么事都能“从长计议”。

也有很多人说,中国人的这种圆滑,来自中国5000年的封建制度。

这种圆滑从我们的先人开始,就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

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证明,中国古代有非常多的人是宁折不弯的——宁死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身在曹营身在汉的关羽……当然,还有我要写的主人翁杨廷和。

在“议大礼”案中,嘉靖首先因为“孝”要尊其父为“先皇”,其次因为皇权的权威要维持自己的意见,其实,这些在今人看来都无可厚非。

杨廷和作为首辅,要是圆滑一点儿,为了个人及其家族的政治前途,为了天下苍生(如果他依然当首辅,就可以继续搞改革,嘉靖年间的历史或许就会重写),与嘉靖妥协,让嘉靖的父亲当个“先皇”又有何不可?

然而,虽然杨廷和知道嘉靖在为其父亲正名方面最想得到他的支持,但他同样极力反对——我们的杨老先生是程朱理学的忠实捍卫者,绝不会在这个他认为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让步,否则,就有损他的一世英名。

我只能说,这就是程朱理学追随者的迂腐可笑之处。

于是,年事已高的杨廷和对朝政心灰意冷,想到了退休——虽然并非完全的心甘情愿。

为什么要说并非完全的心甘情愿呢?从他个人来说,为了声誉而急流勇退,是心甘情愿的,但人不光是为自己活着,他还有一个大的家族啊!

杨家在朝中的势力正是蒸蒸日上:儿子杨慎是状元出身,在翰林院六年的考核优秀,眼看就可以官运亨通;二儿子杨惇于嘉靖二年(1523年)中了进士,在兵部实习,任兵部观政之职,三年实习期满就可以选官;弟弟杨廷仪现为兵部左侍郎,离兵部尚书只一步之遥。

中国人圆滑,什么事都能“从长计议”

如果他这时告老还乡,对于杨家人的仕途发展无疑是釜底抽薪——但他还是做了,果敢地上本乞归,并没有征求弟弟和儿子们的意见。

因为他认为,只有他尽快抽身,才有可能为杨家后人留下一条出路——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他比杨家那些官场新手要看得远一些。

其实嘉靖也不算是一个太坏的皇帝。除了为父亲争名,除了想活得长一点儿,嘉靖还是想为天下百姓做一点儿事的。虽然他对做这些事不太懂,但他很聪明,懂得怎样用人。

在杨廷和辞职这件事上,当初虽然他很想挽留,但知道杨廷和去意已决,便决心成全他。于是,经过三辞三让后,杨廷和终于“衣锦还乡”。在受到嘉靖的大肆褒奖和赏赐后,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杨廷和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四川新都颐养天年。

明朝杨氏家族这座大厦的顶梁柱倒了——当然,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虎死余威在”,杨廷和的弟弟和杨廷和的儿子们照样在朝廷当官,也算比较顺利,虽然发展不算大。

而杨升庵同学,却没有听从父亲的教诲“慎言谨行”,而是选择了做忠臣、铮臣,同嘉靖同志斗争到底,还带领百官进行哭谏。因为他认为,这样做是坚持父亲未完成的事业,是大孝。同时,他认为,这是对朝廷的忠——但毫无悬念,最后的输家是我们的这位状元。

杨廷和辞职后,杨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之后就慢慢的没落了,不再这么显赫,不再这么有名气了。

可以想象,如果杨廷和再圆滑一些,如果杨升庵领会到了杨廷和这首“百般忧念百般难,一度书来一度宽,经年间阻终年盼。利名途祸患端,做闲官只守闲官。常守三缄口,常怀一寸丹。怕人情翻覆波澜”(《水仙子·八月十六日有怀寄京师两儿》),那么,历史必定将会改变。

所以,我们现在做事之前,也应该多考虑一些“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