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对我来说很少有心心念念愿意分享观点的车型,探歌是其中之一,因为这车在国内的意义实在是特殊:

1、 它是大众在国内投放的首款紧凑级SUV;

2、 它是一汽-大众首款SUV,当头炮的地位不言而喻;

3、 VW光环下的个性设计能否打开市场。

此外,一汽-大众将T-Roc探歌的核心竞品定为逍客,而我正好是老逍客车主,再加上这代逍客和探歌我都开过不止一次……所以嘛,有关探歌的实际表现以及同级别的对比,这篇文章咱们都能聊到。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要说玩个性,比大众狠的品牌不是没有,PSA首当其冲,本田紧随其后,就连丰田都出了个C-HR来挑战审美极限。但问题在于,你是大众啊!我们印象中的大众不都是套娃吗?从宝来到辉昂傻傻分不清吗?这下好了,探歌成为大众旗下首款不走寻常路的车型,路边一放,就这跳跃的颜色配合撞色车身,捂住Logo谁会想到它是原汁原味的大众?要知道,紧凑级SUV市场长期有一群人得不到满足:他们希望买个非日系大品牌的车,大众首选,可是以前的大众不管你买哪款车都会泯然众人,毫无亮点。满足这部分人群,这是探歌走个性路线的原因。Comment by 龚 凯: 为什么要个性?可以从作者角度理解一下探歌为什么要在目前的市场上主打个性。使后文提到的个性更有意义。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但我要说的是,其实探歌并没有为了追求个性而设计得十分跳脱,它依然保留了很多大众传统的底层设计理念和细节元素。比如探歌的前脸依然保留了大众横向设计的风格,变化在于将原本独立的车灯和进气格栅做成一体化,再将转向灯和日行灯合二为一,独立到下方。也就是说,基于大众品牌原有的沉稳调性,设计师在细节上找寻属于探歌的风格。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很多细节的保留仍然能看到这种路数。比如四驱版在翼子板上增加了4Motion标识,属于个性化细节,但标识后面伸出一条醒目的大折角特征线,这又是大众车型一以贯之的特点——谁让人家的冲压工艺满足这种级别的加工呢?为年轻动感而下的"大刀子"在车顶,后面往下收的线条有些Coupe的造型。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车尾也是如此。型面变多、线条变直,这些特点其实在大众车上并不少见,只是设计师在探歌上做得更明显了而已。因此探歌并非雪铁龙天逸、丰田C-HR那种从骨子里就另类的车,探歌的个性化是有节制的。此外,之所以探歌刚亮相话题度就特别高,一个深层原因是大众旗下的车型都太沉稳了,好不容易出来一个,那人们主观上感觉肯定就特别出彩了。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内饰最大胆的地方在于大面积使用和车身同色的面板,带来的好处是确实一改往日车型的低调,谁进来都会嘀咕"我靠还能这样!"我这台试驾车是烈焰橙,内饰面板也是橙色,而且面板将出风口、10.3寸全液晶仪表盘、8寸中控屏、空调控制和挡把区包裹起来,组成了字母"T",与车名T-Roc相呼应。

我们说大众懂得给国人造车,说的主要是配置,好多东西是真舍得给。比如全景天窗,从17.58万的中配车型开始就给;LED灯组从15.98万的低配车就有,相比之下逍客则是全系卤素。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扬声器,探歌顶配可以选装Beats,比同级别普通音响听感更好。其他主销车型也都是默认6~7个喇叭,而逍客全系只要有4~5个。说白了,就这种参数表上一眼能看出差别的地方,大众做得极其到位。Comment by 调调 米色: 没啥必要说比不上bose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探歌在开发过程中,德方的话语权是非常高的,因此这车引入国内,轴距加长了84mm,除此之外基本没什么其他变化。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大众内部在丈量空间时有一个参数叫L99-2,讲的是从驾驶位踏板到后排乘员臀部H点的水平距离,它可以反映一台车整体的纵向空间表现。加长之后,探歌的此项数值为1789mm,对比一下其他车型:Comment by Wu.Hao.SC: 建议配一张直观展示L99-2的图片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你会发现,探歌的这项参数要比欧版新途观更大一些,但显然探歌的车身长度并没有欧版途观那么长,也就是说探歌走的是"短悬长轴"的路子,车辆前后悬短,尽量提升轴距。国产加长后,探歌对比新逍客的L99-2优势明显,而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探歌比我的老逍客后排空间表现要好很多,比新逍客好一点,有限。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原汁原味的设计和产品底层,辅以国人喜欢的配置组合,这个思路大众玩儿得溜。不过事情都得两面看,"原汁原味"带来一个问题:我们非常喜欢的软性材质,德国设计师没有考虑进去,因此探歌的内饰面板材质使用硬塑料的程度很高。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探歌的很多配置仍然能体现德系车特有的高级感,这绝对是褒义,因为就目前来看同价位的日系车真就没有这个思路。钢琴黑的面板+中央液晶屏的黑色UI,下方保留空调实体操作区,这种规整和一体感即便是到了个性化的探歌上仍能看到。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相比之下,同样是顶配的逍客这是啥玩意儿?日产的中控真的被这块上世纪的屏幕拖累得太厉害了。

老逍客车主试驾完T-Roc探歌就一句话:“易驾版”高尔夫

最给力的,支持CarPlay啊!而且我开车那两天,正好赶上CarPlay更新,支持高德地图了!CarPlay并不是探歌上的特色功能,同级别支持的车型不在少数,我只想说很难找到比它更好的车机互联方式了。

另外就是这块屏幕,基于大尺寸而来的一些功能也很直观,比如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示车辆轨迹预测,与方向盘的随动效果就很流畅。还有一个小细节,手在靠近屏幕时候屏幕会自动给出动画响应,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屏幕下方隐藏了一条距离感应带。这些小的细节累积起来,不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级感"么。

全液晶仪表盘可以说是非常炫技的功能了,科技感和实用性没得说,而且探歌借此成为国内合资A级SUV第一批搭载全液晶仪表盘的车型,当然前提是你得买19.08万的两驱顶配或20.98万的四驱顶配。

没开这款车之前,我预想中这款车最多是内外设计个性化,驾驶层面依旧会保留大众传统的调校风格——底盘扎实、方向盘紧致、没有什么乐趣。可是开上探歌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猜错了。

先说动力,我开的是280TSI四驱版,发动机是1.4T高功,最大功率150Ps,最大扭矩250Nm(1750-3500rpm),变速器为DQ381的7速双离合。

我不用弹射起步,因为正常开车没人会这样做。四驱系统没有打滑,0~100km/h大概用了10秒,此车整备质量1.5吨,其中四驱系统占了100多公斤的分量,两驱版车型80km/h以后的表现会更好。作为参考,汽车之家测出的弹射极限加速是9秒。

探歌日常起步是很轻快的, D挡变速器不是特别愿意降挡,我们不能再拿双离合的传统认知来评价现在的车了,横向对比,探歌的降挡速度肯定比逍客的CVT响应更快,跟PSA调出的6AT不相上下。D挡和S挡差别很大,S挡下转速永远保持在2000rpm以上,而这台车发动机的出力点在2500rpm,牺牲低转速后换来的就是随踩随有的动力了。所以日常开,想超车你要给一个果断的深油门,只要转速上来,车子还是有些狠劲的。

探歌与逍客在行驶系统上最大的体验差别便是取向完全不同的两款变速器。大众这么多7DSG的车型推出,随着软件的优化,到今天平顺性已经不是问题了。探歌的变速器表现并不出人意料,前面说完了降挡,日常升挡必须是DSG的优势啊,真是一口一口咬得够紧!中低速会有偶发性顿挫。我总结下来主要发生在3挡收油降2挡和2挡收油的时候,其他情况下没什么不平顺的。

接下来是底盘转向,这是我认为最出乎意料的地方。传统的大众车型,例如宝来,底盘也能做到比较扎实的水平,转向不说多么灵敏,阻尼是偏沉实的。SUV领域,最有代表性的途观也没超出这个范畴,因此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是大众的其他SUV也应如此。但事实上,探歌的底盘比较紧绷,这一点还算符合大众传统。转向就不同了,阻尼很轻,圈数也不算少。

探歌给我的感觉,就是车辆更重视"第一次有车"的客户群体,他们还没建立起对车辆驾驶性的评价标准,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探歌这种转向手感对于新手和小白车主来说接受度高,上手难度低,揉个车啊拐个弯啥的不费劲。相对而言,则不太讨老司机的欢心。

这也算是一种大趋势?因为我的老逍客属于底盘隔绝感很到位、转向偏沉的那种,然后新逍客底盘就不那么隔绝了,转向也变得轻了。探歌的底盘转向跟新逍客类似,舒适度是没问题的,主要是转向手感轻。

如果拿大众旗下车型做个类比的话,同为MQB A1平台下的车型,探歌的综合驾驶感受更像是"易驾版"高尔夫。

应该说国内消费者对"大众个性SUV"这个标签接受度真的很高,此前我在北京车展的文章里说过这么一句话:

对于紧凑型SUV市场,个性角色的扮演者之前是法系车,但问题是有这么一个数量相当庞大的人群还捂着荷包不肯松手:他们坚决不站日系阵营,也知道法国车较高的维保成本和可怜的保值率,还想买个好看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车,怎么办?

探歌掐的这个定位区间绝对大有可为。以前,我们挑一台个性SUV那都是有风险的。现在呢,探歌来了:

1 产品力有MQB平台和延续多年的动力总成,不会跳脱;

2 我很个性,保证跟别人不一样;

3 实用性并没有让步于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讲,挖掘个性化车型消费潜力这项任务可能真的要放在探歌肩上,甚至必须由探歌来完成,因为一汽-大众后续的SUV车型,都会以探歌的产品思路来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