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有哪些?

杏林橘泉


很高兴回答问题,欢迎关注,健康与用药知识解答科普~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也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β受体阻断药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能够降低心血管并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常用的β受体阻断药有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β受体阻断药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其β受体的选择性、有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可以分为几类,虽然抗高血压的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不一样。

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的代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药断可升高血浆三酰甘油浓度,降低HDL-胆固醇,而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药物对血脂影响较少。长期应用该类药物突然停药,可引反跳,血压升高甚至超过治疗前水平,故宜逐步减量(停药过程为10-14天)。糖尿病患者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能延缓胰岛素后血糖水平的恢复,不稳定型糖尿病和经常低血糖反应患者使用B受体阻断药应十分慎重,以避免血糖偏低现象。

所以,普萘洛尔慎用于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

此外,β受体阻断药可导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轻度降低,但一般不引起水钠潴留,长期用药很少引起肾功能受损。高血压伴有肾病患者注意定期监测肾功能。禁用于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支气管喘患者。


问之之问


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该类药物能够阻断β肾上腺受体,从而减弱儿茶酚胺的作用,使心排出量减少,以此达到降低心率以及血压的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这些类型的高血压:1.高血压并发冠心病,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有抗心绞痛防止心肌梗死发作作用,所以在降压的同时能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2.高血压伴心衰。研究表明使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能够降低患者猝死率。所以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心衰药物。


3.当高血压合并有有心房颤动的时候以及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这些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

4.如果患者高血压合并心率加快等交感活性增高,也是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可以导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的发生。一些人可能出现失眠,头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道可能出现便秘,腹泻等不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显著心动过缓,血脂异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者,低血压患者通常是不适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无名药师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当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心律失常、降压、心衰治疗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下面说一下这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心动过缓,β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起到负性心率、负性传导作用。对于二度以上传导阻滞、心率<50次/min、病窦时禁止使用。

2、加重心衰,β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三大基石,但是在急性心衰时避免使用。

3、诱发支气管哮喘,对于COPD、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避免使用。

4、干扰血糖代谢,掩盖低血糖时的症状。

5、抑郁、乏力和男性性功能障碍。

6、引起外周血管的痉挛,雷诺病的外周血管疾病不要使用。


心内科豪斯医生



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有哪些?先来了解下什么是β受体阻滞剂。

下面会简单介绍β受体阻滞剂的适应症还有禁忌症、临床用药中常见的代表药物。

主要作用:β受体阻滞剂简单的说是阻断人体的中的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人体中的β肾上腺素受体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血管、内脏平滑肌松弛。

以上的作用就决定了它的临床适应症就是减慢心率、控制血压的主要作用。科适用于比如心房纤颤、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这类症状,同时也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禁忌症(简单理解为副作用):

1.上面说的它可以减慢心率,那么心率过低(60次以下)的人就不可以用。常见的包括房室传导阻滞等。

2.支气管哮喘:β2受体被阻断后使得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增加呼吸道阻力,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所以不适用。

临床常见代表药物

1.普萘洛尔片(心得安) 规格:10mg 常见用法:10mg /次,一天3次。目前已很少应用。

2.美托洛尔缓释片/普通片(倍他乐克)规格 25mg 47.5mg 50mg 常见用法:25mg 一天2次 控制心率过快常用12.5mg 一天2次.

3.比索洛尔片 规格 2.5mg 5mg 常见用法:5mg /次,一天1次。一天一次,依从性高,应用较多。

以上是相关问题回答,如需了解更多用药信息可以私信我。常见的高血压药还要其他几类。欢迎提问。


杏林蔡医生


β受体阻滞剂就是我们常说的各种洛尔类,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主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衰的治疗。尤其是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以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在降压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改善心肌重构,对心衰患者的远期疗效很好。这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糖脂代谢异常等,这些不良反应与药物的脂溶性和对β受体的选择性密切相关。如美托洛尔脂溶性高,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头晕和失眠等副作用,而水溶性的阿替洛尔组织穿透力弱,很少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不良反应小,比索洛尔是目前国内上市的β阻滞剂中对β1受体选择性最高的药物,心脏上分布的主要是β1受体,而支气管平滑肌和骨骼肌外周血管上主要分布的是β2受体,因此,比索洛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外周血管病的患者影响相对较小。比索洛尔是肝肾双通道排泄,轻中度肝肾功能不良不需要调整剂量。美托洛尔70%由肝脏代谢,受肝酶CYP2D6的基因多态性影响大,所谓基因多态性,就是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同一种酶对同一种药物的代谢能力不同,有些差异很大,造成不同患者在服用药后的降压效果有很大差异。因此,如果患者在服用美托洛尔一段时间后疗效不满意,在排除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以及适应症是否恰当之后,可以去做一个基因检测,根据检测出来的基因类型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服用此药,或者调整剂量来达到预期的疗效。对于哮喘患者,早期的药物普萘洛尔由于缺乏受体选择性,阻断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而诱发哮喘发作,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是禁忌使用的,目前选择性高的β受体阻滞剂品种如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都不是绝对禁忌,在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也可以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酌情选用.或配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还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此类药物要缓慢停药,运动员和驾驶员都要慎用此类药物,对于血压过低,收缩压小于100mmHg的患者和心率小于60次/分的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




药师日志


要分析β受体阻滞药的副作用,我们需要明确两个点。

第一: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

第二:β受体分布在身体的哪些器官、组织呢?

下面我就来分别分析一下。

第一: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具体来说,药物就像一把钥匙,而受体就像一种锁,但是这种锁分布在身体达到各个部位,当我们用这把钥匙去开锁的时候,所有的锁都会被打开,而我们需要开的那把锁就是我们想要药物起作用的那把锁,其它锁打开了,就成了副作用。

第二:β受体分布在身体的部位。

身体的很多地方都有β受体。比如:窦房结、异位起搏点、骨骼肌血管、支气管平滑肌、膀胱壁、子宫等等。

第三:β受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滞药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主要是用来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

好了,有了上面的知识积累,我们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

1.心血管反应。

尽管β受体阻滞药是用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但是它本身也造成了心脏功能抑制,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重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心脏骤停等。

2.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由于支气管平滑肌上分布有β受体。所以,当阻断了β受体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

当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药时,如突然停药,可引起原来病情加重、如血压上升、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因此,如果要换用其他药物的时候,需要逐渐减量。

好了,以上就是β受体阻滞药主要的副作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END—

声明:本文只作为科普宣传,不作为疾病诊断和用药依据。如果有相关问题,请到当地知名医院就诊。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我是爱文字的小药师——一个热爱文字,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药师。欢迎您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请您给我点个赞。若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感恩有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