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脱贫攻坚”是当今中国在贫困战中吹响的“集结号”,是党和国家谋民福祉、以民之所望为民之所向的“时代最强音”。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朔州中院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狠抓落实,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市中院包点的右玉县李达窑乡范家窑村、马堡村实现脱贫,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市中院驻马堡村第一书记张玉成同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习总书记派来的好干部”。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张玉成,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督查室主任、副处级调研员。2017年5月,选派任右玉县李达窑乡马堡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期间,他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坚持用真心扶真贫,用真情扶真困,当好了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致贫原因的“分析员”,精准扶贫的“联络员”,困难群众的“服务员”,用心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发展,多措并举做实事。一年来,他团结村“两委”班子,从加强基层组织,推进精准脱贫,发展产业入手,带领群众克难奋进,真正把帮扶村脱贫的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情系困难群众

扛牢帮扶责任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马堡村位于右玉县北部,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属典型的贫困村。张玉成上任后,立即投身村务工作,他用不到半个月时间,入农户、走田间、访民意、晓民意,将全村的情况摸了个遍:马堡村总面积3800亩,其中耕地面积2800亩。全村在册人口205户,501人,在村常住64户,1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02人。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胡麻、燕麦、土豆、豆类等小杂粮为主,养殖业以养羊、养驴和养牛为主,但由于该村常年干旱,交通不变,老百姓收入不高。贫困人口年龄分布:70岁以上26人,60-69岁35人,50-59岁11人,50岁以下成年劳动力人17人,未成年及转移就业人13人,成年贫困人员平均年龄65岁。面对穷的现实,基础设施滞后的条件,张玉成心里面是五味杂瓶和心潮澎湃。但转念一想,自己来这里不是要来享受,而是要来吃苦、锻炼、学习,与村民一道建设美丽乡村的,想到这,他增强了工作热情、信心。通过一年的驻村,他对全村贫困户了如指掌,每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做到心中有数。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深入村组查民情

真心帮扶暖民心

张玉成入村首要解决的就是村民吃水问题,在他的积极帮扶下,马堡村新建一口饮水井,铺设了2.5公里饮水管道,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我岁数大了,腿脚也不利索,原先要爬坡去担水,到了冬天,天冷路滑吃水是生活的一大困难,现在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该村老党员赵高焕激动地说。像这样的感人场景,还有很多。朱志刚是马堡村的一名贫困户,儿子朱涛去年高考被顺利录取。然而这个喜讯对朱志刚而言则喜忧参半,9月份就要开学,孩子的学杂费接近5000元,再加上生活开支,要1万多。一筹莫展的朱志刚找到了张玉成,诉说了自己的困难。张玉成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右玉县相关部门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玉成的帮助下,右玉县扶贫办资助5000元,教育局每年给予助学贷款8000元,张玉成自己资助1000元,朱涛顺利上了大学。朱志刚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张书记真是习总书记派来的好干部”。刘洋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妹妹在右玉一中读书,由于父亲早年去世,母亲陈粉叶为了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常年在县城打工,但是微薄的收入很难支撑,张玉成了解情况后,资助了2000元助学款。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为建强支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第一书记他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大会,通报工作情况和下步工作安排,征求两委班子和党员对扶贫工作队的意见和要求。 “以前村里几乎没有开过党员大会,更别提集体学习什么的。我除了一次交清一年的党费外,似乎感觉不出与党组织有什么联系,现在村里活动开展得多了,学习、开会次数也多了,大事小事都把党员叫来商量,又把党员的心拧到一块儿了!”一位老党员激动的说到。同时,为让村民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张玉成向贫困户宣讲产业发展、养殖等相关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把脱贫致富变成自觉行动,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宣传中,他密切关注驻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耐心解答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精心细致的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一系列扶贫攻坚、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有些惠民政策我们不理解,张书记就用通俗的语言讲给我们听,有了国家这些好政策,我们一定争取早日脱贫。”村里一位贫困户高兴地说。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立足实际真帮扶

紧盯民情促发展

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是硬道理。多数贫困家庭产业单一,效益不高,如何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价格,成了贫困群众最关心的大事。在了解到马堡村的特色优势为旱地绿色有机小杂粮和优质牛羊肉,但由于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商品意识不强时,张玉成提出村委会应拿出“新方案”和“硬办法”,打造自身品牌,将该村的特色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通过“造血式扶贫”,拓宽村民收入渠道的思路。他帮扶马堡村建成小杂粮加工厂,自费2000元,帮助村民定制购买商品包装袋,成功将村里的9种优质杂粮包装上市,一年来销售杂粮及农畜产品收入已达10万元,产业扶贫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除此之外,张玉成还帮扶马堡村修缮了村委会,争取到了交通局规划维修村中道路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为15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完成小额金融扶贫贷款,金额达75万元。为11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完成“四位一体”小额金融贷款,金额为55万元。为28个68周岁以上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全部申报为低保户。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经过一年时间的辛勤努力,右玉县马堡村55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张玉成就是这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的态度,真心务实的工作作风,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

「扶贫路上」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好干部——张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