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在我们兴宁客家地区,特色古民居是先民们艰辛创业,安身立命的快乐老家,每一座古屋,均有一个励志故事,在径南镇坪宫村的崇德围,就是屋主崇尚道德,敦厚质朴的历史见证,让我们去崇德围走走。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兴宁市径南镇坪宫村的特色古民居崇德围,又俗称大王屋,该屋坐西北向东南,背倚黄兴寨,面向龙虎顶,前临马章河,气势轩昂,稳重大度,为三堂出水加一围的造型格局。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走近该屋,屋中的楹联无不透着崇尚道德,以德传家,警示后人的深长意味,大门上崇德围赫然入目,“三槐世德,两晋家声”分挂两边,正中堂联为:三槐美德千秋颂,两晋家风万代传。昂首仰望屋中构件,多有雕龙画栋的金漆木雕,工艺精湛:十八鹤士,双凤朝阳,八仙过海,双龙戏珠,无不显示该屋的富丽,脚踏的地板由青砖砌成,防潮防滑;走进崇德围后面的围龙建筑,化胎高朗,明净整洁,由低及高的一间间围屋围成半圆,金黄色琉璃檐瓦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煞是好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据王氏族谱介绍,建造该屋的开基始祖为十五世祖的展顺公,建造于清嘉庆九年,即1804年,至今已有二百一十余年,据传展顺公为人诚信、崇尚道德、刻苦经营,还有马鞍藏金千里还乡的故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崇德围后人:王习元

王伯,我问一下你,我看到你这个崇德围,我看到十分靓,也有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听讲做这个屋的上一辈,马鞍藏金千里还乡,这个故事跟我们讲一下?

(展顺公)他当时就在汉口,武汉汉口卖扇子,卖扇子专过番的,过番以后赚到钱就想回家做屋子,一路就担心贼人偷,特别把金子打成鞍,放在马上坐着回来,回来住旅店的时候还担心,还特意放到门角边,他说越是越稀罕的东西人家越关注你,越随便的东西越丢在一边越没有要。他就放在大家出出入入的门角边,回来的时候贼人跟着他几天几夜,一身都搜遍了,怎么都找不到他的东西。都没有,最后他回来的时候,他告诉大家,我的钱就在这里(马鞍金)。他就回来做屋。

展顺公马鞍藏金千里还乡的故事流传至今,除了体现他聪颖过人,胆大心细外,其崇尚道德,诚信刻苦经营的故事也广为传颂。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崇德围后人:王习元

展顺公这个人在做生意的时候也是十分艰苦的?

他十分勤奋,十分老实的,他过番十分多要带回来的东西,很多人都要交代他才搞得过来,他说海关那些历来都不用查他的,知道这个展顺公卖扇子,十分忠厚老实的为人的,他的东西从来海关没有查过的。十分老实的老实人,免检。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崇德围人口鼎盛时,常有二百多人居住,那时真可谓人声鼎沸,然而历史发展至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群的迁移,此时的崇德围已显冷清、破败,前几年,屋人召集后人筹集30多万,对崇德围加予修缮,重焕光彩,这充分反映崇德围人才辈出,代代兴盛!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兴宁围龙屋故事—泱泱盛德崇德围,兴宁人都该了解下


现如今的老屋,已成为兴宁市的特色古民居,径南镇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坪宫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崇德围后人王习元先生还在老屋后办面了个坪宫村农村淘宝服务站,为村民代买代购代销各项物品,便利村民,实属善举!

【小编的话】参观崇德围,感受德之厚!感受客家人勤劳敦厚的品格,我们不仅为崇德围建筑之厚重精雅而感叹,更为屋之厚德以及一代一代传递着道德的正能量而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