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11年,行程69亿公里,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系

飞行11年,行程69亿公里,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系

【ALENG 自媒体】11月2日早间专稿,过去的一周,对于美国宇航局(NASA)来说,是悲伤的一周。由于燃料耗尽,在太空中执行观测任务达9年之久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被宣布结束任务,开普勒团队在向望远镜发送了最后一条关闭所有仪器和设备的指令后,将不再试图与其联系。时隔两天,就在万圣节的前夕,当孩子们提着南瓜灯四处捣乱的时候,美国宇航局的另外一个杰出的探测器黎明号探测器也在燃料耗尽之后,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据NASA官网报道,由于黎明号探测器没有在预定的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个窗口期内,与NASA的深空网络取得联系,在排除了可能导致通信故障的其他原因后,黎明号任务团队得出一致结论:由于燃料耗尽,美国宇航局将永远失去与黎明号的联系。

飞行11年,行程69亿公里,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系

黎明号拍摄的灶神星

黎明号于2007年9月27日发射升空,任务的目标是探测小行星带中的两个最大物体谷神星和灶神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中间,其中游荡的小行星都是太阳系形成早期遗留下来的物质,因此,该任务被取名为“黎明”,寓意寻找太阳系早期历史的重要信息。黎明号是第一个在太空中围绕两个目标进行探测的飞行器。2011年,在飞行4年时间之后,黎明号抵达灶神星轨道,2012年9月,在完成对灶神星的探测任务之后,黎明号开始飞往谷神星,并于2015年3月6日进入谷神星轨道,一直研究至今。

在长达11年,行程69亿公里的太空飞行中,黎明号探测器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对灶神星的探测结果表明,这个小行星带的第二大物体拥有一个铁质核心,表面坑坑洼洼,布满了陨石坑,其中一座高耸的山峰如此之大,竟然是地球上珠穆朗玛峰的2倍。对谷神星的研究显示,作为小行星带中最大的物体,谷神星的表面要比灶神星有趣得多,其中有很多冰火山,不过它们喷发的不是熔岩,而是咸水和泥浆,表明谷神星地下可能拥有一个储量不菲的咸水海洋。另外,黎明号还在谷神星上发现了著名的神秘白色亮点,对于其性质和成因,至今仍然是个谜。

飞行11年,行程69亿公里,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系

黎明号拍摄的谷神星

今年6月份,黎明号任务团队已经预计到最后分别的时刻即将来临,为了让黎明号发挥余热,他们将黎明号的轨道降到最低,该轨道最低时,距离谷神星大约35公里,从而能够提供超高分辨率的谷神星表面细节。目前,最后的数据已经全部被收集,等待科学家研究。

由于担心谷神星表面可能会存在某种形式的生命状态,美国宇航局要求黎明号任务团队要确保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黎明号不会坠落在谷神星表面。按照这个要求,黎明号任务团队也已经找到了一个最佳的轨道,使得黎明号即使在燃料耗尽之后,也能够确保在未来50年内始终围绕谷神星运行而不会坠落在其表面。

飞行11年,行程69亿公里,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系

黎明号任务虽然已经终结,但是其收集的海量数据却成为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从其他方面讲,黎明号的遗产才刚刚开始,”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Carol Raymond说。“黎明号收集的数据集对于深入研究行星如何生长和分化,以及生命在我们的太阳系中何时何地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再见,黎明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