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讀《最好的告別》有感

向死而生—讀《最好的告別》有感

《最好的告別》是一位醫生,阿圖.葛文德的作品,他也是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而作者的這一身份也是我對這本書產生興趣的根源。

說實話,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書中大量描寫的都是作者所接觸的那些瀕臨死亡的人們的狀態,以及作者和他們的對話與交流。但是讀完之後感受更深的卻是“活著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珍惜當下。下面我就選取一些書中對我有啟發的地方與大家分享。

我們如何使用時間可能取決於我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當你年輕、身體健康的時候,你相信自己會長生不老,從不擔心自己失去任何能力,周圍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願意延遲享受,當未來以幾十年計算的時候,你最想要的是馬斯洛金字塔頂端的那些東西——成就、創造力以及自我實現。但隨著你的視野收縮,當你開始覺得未來是有限的時候,你的關注點開始轉向此時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悅和最親近的人身上。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什麼年齡就應該做什麼年齡該做的事吧,生命剩餘時間的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每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或許年輕的我們還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但事實確實如此。

在書中我看到了很多老年人在住進醫院或者是療養院之後,他們的最大需求是“自主”,也就是能夠自己決定吃什麼、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參加什麼集體活動等等,而不是被護士或者護工規定好各種嚴格的日程表,即使這是為了他們的健康考慮,但是老人們還是會覺得“自主”更重要。

自主使得我們每個人負責根據某種連貫的獨特的個性感、信任感和興趣,塑造自己的生活。它允許我們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驅使,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在權利框架允許的範圍內,成為他塑造的那個自己。

對疾病和老年的恐懼不僅僅是被迫忍受對種種喪失的恐懼,同樣也是對孤獨的恐懼。當人意識到生命的有限,他們就不再要求太多。他們不再尋求更多財富,不再尋求更多權利。他們只要求,在可能的情況下,被允許保留塑造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權利——根據自己的優先順序作出選擇,維持與他人的聯繫。

在書中,我看到了太多這樣的例子,在他們生命最後的時間裡,一切功名利祿對於他們來說都已成為過眼雲煙,他們只想成為自己故事的書寫者,能夠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年老和患病的時候,人至少需要兩種勇氣。第一種勇氣是面對人終有一死的事實的勇氣——尋思真正應該害怕什麼、可以希望什麼的勇氣。這種勇氣已經夠難了,我們有很多理由迴避它。但是令人卻步的卻是第二種勇氣——依照我們發現的事實採取行動的勇氣。

這兩種勇氣確實是難能可貴,尤其是後者,在書中所舉的例子中,有很多人在知道自己患有絕症並且時日不多之時,仍然能夠用心的去生活,追尋自己所熱愛的東西。這對我們健康的人來說何嘗不是一次強大的激勵?擁有健康的身體,真的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更需要珍惜它,並且儘量長時間地保持健康,這樣才有底氣去實現我們的目標和抱負。

書中作者舉得例子很多,能夠直擊我們心靈的話語也不可勝舉,雖然這本書大量的描寫的是關於死亡和衰老的事情,但是思考死亡是為了更好的活著,用“死”來激發我們內心“活”的力量,此時此刻,我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成語,“向死而生”,這難道不是一種值得我們借鑑的生活之道嗎?

向死而生—讀《最好的告別》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