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銷售高峰和瘋狂的漲價潮來臨前,經銷商到底該不該壓貨?

春节销售高峰和疯狂的涨价潮来临前,经销商到底该不该压货?

進入12月份後,想必大家或多少的在各種朋友圈和網絡上,行業裡,已經預知原材料上調造成的產品漲價趨勢已經事不爭的事實。

價格,是市場競爭中最敏感的一部分神經,可以說牽一髮動全身。特別是處於食品行業產業鏈的下游經銷商而言,又逢馬上進入春節銷售旺季。大多數企業和經銷商現在已經進入備戰春節銷售的倒計時。但是,縱觀這幾年的春節期間銷售態勢,一年又不如一年,想必廠家和經銷商心裡都有感知。

好,問題來了:

1 春節銷售旺季不能放 。

2 現在春節中秋這兩個銷售高峰每每況愈下。

3 新一輪調價潮來臨已經形成不爭事實?

那麼今年年底經銷商該怎麼辦呢?

企業壓貨的意圖式什麼?

那麼基於以上幾點矛盾,我們來談談這次年底作為經銷商到底應不應該壓貨?應該壓多少?既能保證到自己利潤的最大化,又能使自己的風險最小化。

在搞明白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企業壓貨的動機。

我們把壓貨分為兩個階段:壓貨發生前,和壓貨發生後。

那麼企業的壓貨動機都有那些呢?

1.廠家在推出新品,並銷售不暢時,會以較大的政策鼓勵經銷商進貨,壓貨。(經銷商佔有主動)

2.和廠家銷售人員剛簽下和合同時,處於渠道鋪貨階段,在沒有形成未定銷售和迴轉時,廠家的銷售人員急功近利,會鼓勵要求經銷商大量進貨。(企業惡性壓貨,經銷商佔有主動)

3.在月末,季度末,年末的售後,廠家為了完成銷售進度。給予經銷商政策獎勵的或者用完成取消經銷權迫使經銷商進貨。(經銷商被動)

4.產品在進入常規的淡季實際,為了實現:淡季不淡的目的,予以政策獎勵來鼓勵要求經銷商進貨,希望通過經銷商佔領渠道來達到搶佔市場份額的目的。(廠家良性壓貨,經銷商佔有主動)

5.產品原材料漲價來臨前夕,企業為了回籠資金,對原材料採購佔有優勢,鼓勵,要求經銷商壓貨。(經銷商佔有主動權)

壓貨前的行為,需要識別企業對經銷商的壓貨意圖並加以防範,儘量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而一旦產生壓貨行為後,就必須著手解決卸庫。

春节销售高峰和疯狂的涨价潮来临前,经销商到底该不该压货?

針對以上廠家的壓貨行為的圖謀,經銷商必須練就一雙火眼晶晶加以識別。怎樣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從被動的接受,到佔取主動的利益。其實其中道理不難悟出。

主動和被動or產品週期

產品和市場如果正在處於上升期階段,即時我們被動接受了從企業的壓貨行為,也可以按照同樣的方法把相應的獎勵和政策放到下游客戶,迅速的回籠資金,此種屬於相對良性的壓貨。如果產品處於成熟期,或者是導入期,甚至是消退期,無論企業給予多大的政策誘餌,都要方式壓貨產生。但是如果不得不被動接受,產生了壓貨行為後,則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儘快的消化掉,哪怕有些損失,也要儘快的回籠資金。

針對良性壓貨,經銷商可以通過

1.儘快的佔領下游經銷商的資源.。

2 .爭取廠家在廣告和業務人員幫扶方面的支持。

3.促銷方式儘量的向消費者方面靠攏,多做消費者促銷。

4.多渠道開發。等形式形成順利的分銷。

對於惡性的壓貨,由於產品處於消退期或是導入期的假性銷售期間,市場通暢的阻力很大。一旦被動接受的發生,讓產品儘快的回籠資金時關鍵。

應對企業的壓貨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並不是經銷商拍腦門能解決的,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

識別企業壓貨行為(經銷商是主動還是被動,企業是良性還是惡性)和判定產品在市場處於階段。(是導入期,消退期?是成長期?還是成熟期?)這兩點因素是解決今年春節壓貨的矛盾和到底壓多少貨的關鍵點。

壓貨爆出來的問題

春节销售高峰和疯狂的涨价潮来临前,经销商到底该不该压货?

這兩年廠商分歧的出現,壓貨並沒有就此接觸,反而愈演愈烈。廠家開始改變各種策略,允許退換貨物,開出各種優惠政策,各種促銷政策等加大壓貨的力度。在這個過程之中,零售店也進入壓貨的大軍之中。

藉助壓貨的政策,知道廠家,經銷商必定會壓貨。於是,拖延貨款的回款週期,造成了現在經銷商的回款困難。銷售激情下落,造成終端銷售壓力遠不如從前,銷量增長下降,甚至下滑。

大量的壓貨之後,市場貨物出現滯銷,經銷商甩賣產品,竄貨現象變得頻繁。產品的價格體系出現混亂,市場進入一場混亂的價格戰,最後甚至把其他的品牌都捲入到其中。

除了這些之外,壓貨,對經銷商管理,倉儲,物流,廠家的物料等各個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暴露出來了大量的問題。

年底到底應不應該壓貨?

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更多的答案是來自於經銷商本身的,能不能解決給自己帶來的問題。而不是因為廠家一激,腦袋一熱就選擇壓貨。

1.能不能解決壓貨所帶來的銷售壓力。現在的銷售已經從原來單單關注銷量,轉移到增值,是否能夠給公司帶來利益等問題上。歸根到底是能不能解決賺錢的問題。

2.要不要貨,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到動銷。有沒有足夠的政策帶動銷售,有沒有足夠的人員來維護市場,銷售。

3.人員的能力足不足夠解決問題。一旦壓貨,面臨的除了銷售之外,銷售後期的問題依舊很多,動銷的手段,回款的週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的是一群精英才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的。

年底到底要不要壓貨,決定的不僅僅是一次的選擇,而是你有沒有決心去改變現在的狀況。從現在的銷售常態之中掙脫出來,真正的做出改變,營造一個新常態,打破現有的僵局。

最後,本文並不是說所有的壓貨都是不好的,良性的壓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進經銷商“壓力式”增長髮展。當然,作為處於這個產業鏈下游的經銷商,一定要和企業建立真正的夥伴式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