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魯迅為何痛恨中醫

“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魯迅曾在《自序》中作如是言。

魯迅為何如此說中醫呢?

終於明白,魯迅為何痛恨中醫

看了周作人的記錄,我明白了。

魯迅的父親病重時,請了當地的名醫,第一名是姚芝仙,第二名是他所薦的,叫做何廉臣。這二位名醫的“藥引”,新鮮古怪,絕對不走尋常路。他們的藥引起碼是鮮蘆根一尺,此外是經霜三年的甘蔗或蘿蔔菜,幾年陳的陳倉米,那搜求起來就煞費苦心了。

有一次要用蟋蟀一對,且說明須要原來同居一穴的,這才算是 “一對”,隨便捉來的雌雄兩隻不能算數。在“百草園”的菜地裡,翻開土塊,同居的蟋蟀隨地都是,可是隨即逃走了,而且各奔東西,不能同時抓到。幸虧我們有兩個人,可以分頭追趕,可是假如運氣不好捉到了一隻,那一隻卻被逃掉了,那麼這一隻捉著的也只好放走了事。好容易找到了一對,用綿線縛好了,送進藥罐裡,說時雖快,那時卻不知道要花若干工夫呢。

周作人寫道:經過了兩位“名醫”一年多的治療,父親的病一點不見輕減,而且日見沉重,結果終於在丙申年(一八九六)九月初六日去世了。

終於明白,魯迅為何痛恨中醫

這些千奇百怪的藥引子,就算是在古代經典醫書裡,也未必記載吧。至少,我是沒有看到。

大概是,故意難為患家吧,讓你們淘弄不到,然後,就是非我不行也,實汝不能也。

如果是放在當下,簡直就是很好的炒作題材,多麼腦洞大開的方子呀,絕對吸引眼球。

想起來,紅樓夢中的冷香丸。這個冷香丸是薛寶釵吃的藥。且看寶釵與周瑞家的對話。

寶釵見問,乃笑道:“不問這方兒還好,若問起這方兒,真真把人瑣碎壞了。東西藥料一概都有限,只難得‘可巧’二字: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開的白芙蓉花蕊十二兩,冬天開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幹,和在末藥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

周瑞家的忙道:“噯喲!這樣說來,這就得一二年的工夫。倘或雨水這日不下雨水,又怎處呢?”

寶釵笑道:“所以了,那裡有這樣可巧的雨。便沒雨也只好再等罷了。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丸藥,再加蜂蜜十二錢、白糖十二錢,丸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罐內,埋在花根底下。若發了病時,拿出來吃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

終於明白,魯迅為何痛恨中醫

《紅樓夢》裡的很多藥方是很大眾的,也是符合醫理的,是可以拿來用的。而這個,凡人就望塵莫及了,大概是為了表意吧。

《西遊記》中,孫悟空給朱紫國國王配製的大力丸“烏金丹”,其中用了一味馬尿。如此用藥,作者主要是為了幽默罷了。就算他們也是故弄玄虛,他們也不算難為患者,那是假裝醫家的孫悟空就地取材。

雖說那兩位名醫並沒有治好魯迅父親的病,但是他們家也是花了大價錢的,還是花了大價錢的,“名醫出診的醫例是‘洋四百’,便是大洋一元四角,一元錢是診資,四百文是給那三班的轎伕的。”

大概,這就是名騙吧?

終於明白,魯迅為何痛恨中醫

而我在省中醫院給孩子看哮喘,後來被授予國醫大師的名醫開的中藥,也不過是平平常常的幾味藥罷了,唯一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喜用白屈菜,而白屈菜也不過是尋常可見的一種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