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標籤解讀二Wine label interpretation ii

標籤術語:酒標上面常見有一些專業術語,感覺與酒質有關,如:偉大的葡萄酒(Grand Vin)、酒莊(Chateau)、珍藏(Reserve)、特級珍藏(GrandReserve)、超級(Superior) 或老藤(Ville Vigne)等。這些詞在一些有法定管制標準的國家或地區才有參考價值,在沒有限定製度的國家或地區,沒有任何意義。比如“Chateau”,目前,在法國波爾多有相關法律標準,同時也制定的一些管制制度,如果出現在其他國家的酒標上面,屬於沒有任何意義的詞。又如“Grand Reserve”在法國並沒有相關使用規定,但在西班牙卻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因此,出現在西班牙法定產區酒標上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為此,在選購時,要分清這些術語是概念,還是有價值的信息。此外,有些術語是顏色、口味或酒的類型等專業用詞,如: Rouge, White,Rose, Sec, Dry, Brut, Vendange Tardive, BlancdeBlancs等,這些詞語在選購時可做為參考依據,部分術語的確與酒的質量有關,如香檳酒的“Blancde Blancs”,阿爾薩斯的“Selection de GrainsNobles”或德國的“Trockenbeerenauslese” 等。

葡萄酒的標籤解讀二Wine label interpretation ii

酒瓶:葡萄酒的重要包裝之一,傳統形狀主要有兩大類:有肩瓶和流肩瓶,其中有肩瓶以法國波爾多瓶為代表,流肩瓶以布艮地瓶為典型。如舊世界的法國、意大利和德國,對葡萄酒瓶的形狀和顏色都有講究,不同的瓶型和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地理標誌及類型。如:德國的琥珀色酒瓶代表萊茵區(Rhein),而綠色酒瓶代表莫澤爾區(Mosel)。但是,上個世紀,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卻改變了這一傳統形式。由於新世界國家的釀酒歷史較短,大多以法國、意大利或德國為效仿對象,酒瓶的形狀也不例外。目前,世界各地均以這兩種瓶形為主,用於盛載相類似的產品。所以,單從酒瓶形狀和顏色去辨別產地並不客觀。但是,舊世界的傳統仍在延續,不同產區都有不同風格的酒瓶。關於酒瓶的形狀、顏色、凹底、瓶封、浮雕及其他,請參照前面的“酒瓶的類型及作用"一節。

葡萄酒的標籤解讀二Wine label interpretation ii

酒精含量:酒精乃酒的靈魂,是酒的質量標準之一。例如在歐洲各國的葡萄酒法規當中,酒精是最重要的管制條件之一,在生產過程中對葡萄的自然糖分含量和葡萄酒的最低自然酒精含量都有嚴格的限制規定,與酒質息息相關。但是,井非酒精含量高,酒的質量就高。例如法國波爾多的一級名莊正牌酒的酒精含量大多在12.5%~13%之間;而法國南羅訥河谷的紅葡萄酒大多在14.5%~15.5%之間,質量優劣顯而易見。事實上,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高低與原產地的氣候和光照強度及時長有關,通常出自高緯度地區的葡萄酒酒精含量相對較低,反之,緯度越低酒精含量越高。酒精含量過高,會使酒體失衡,酒精含量過低,酒體過於瘦弱。酒精含量適中,與其他成分協調,並且達到一種平衡狀態,才是佳釀的特徵。那麼如何才能根據酒精含量去鑑別酒質呢?首先應根據葡萄酒的類型確定選購的目標範圍,通常,溫帶地區的紅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在12 5%~13.5%之間為宜,乾白在12%-13%之間最佳,起泡葡萄酒相對略低,甜白葡萄酒相對略高。來自不同溫度帶、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葡萄品種的酒,酒精含量沒有可比性。但是,如果來自同產區、等級、葡萄品種及生產者水平相近的情況下,酒精含量高,酒質相對要好。

葡萄酒的標籤解讀二Wine label interpretation ii

條形碼:條形碼是葡萄酒流通識別碼,來自不同的國家,條形碼的首位數字不同,如果前兩個數字是00~13,代表是美國和加拿大; 30~37代表的是法國產品,690~695代表的是中國。事實上,根據國際編碼組織管理準則,商品條形碼可以在原產國申請,也可在銷售國申請,同時還可以在銷售國用原產國的條碼。因此,條形碼並不能說明該商品是國內生產還是進口商品。

葡萄酒的標籤解讀二Wine label interpretation ii

保質期:市場上面流通的國產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中文背標上面都印有10年或15年的保質期,而-些進口葡萄酒的原產地標籤上面卻沒有註明,因此,使得一一些消費者很是迷惑。葡萄酒到底有沒有保質期?肯定有!事實上,任何飲品和食品都有保質期,不過,葡萄酒的保質期無法硬性規定。原因是葡萄酒的生命週期主要取決於酒的類型、質量、儲存和運輸各環節的環境條件,如果硬性規定保質期,在流通環節無法保證酒的質量及可靠性。比如一瓶保持期10年的乾紅葡萄酒,在市場流通環節如果遇到環境不當,可能一個月就已變質,從法定保質期而言屬於仍可銷售的商品,這就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反之,如果瓶頂級乾紅註明10年保質期,說明10年之後就過期了。這顯得有點可惜!其實,頂級乾紅葡萄酒在良好的環境下成熟期高達20~50年,如果按註明的保質期計算豈不已過期!這是種很矛盾的界定。因此,歐美國家出產的葡萄酒對於保質期沒有硬性規定,靠消費者自己辨別。關於葡萄酒的保質期請參照前面“葡萄酒的保質期"一節。

大賽獎項:舉辦葡萄酒賽事除了為消費者篩選優秀的葡萄酒外,其重要目的是為生產者和酒商提供交流平臺,從而促進葡萄酒行業發展。目前,國際上各種各樣的葡萄酒大賽比比皆是,每一種賽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相應的參賽群體,比賽內容大同小異,聲譽也良莠不齊。但大部分賽事的共同點是獎項分:金、銀、銅,部分賽事還有特別獎或嘉獎等。通常,每一項賽事都會定期舉辦,基本每年一次,參賽者自願報名,並收取相應的費用,大多數賽事的獲獎比例在30%以上,因此,並非某-產區集體競賽。不論何種賽事,最終勝利者將會獲得實體獎牌和獎牌標識使用權。單從賽事角度來說,獎項標識是此項比賽對酒的質量肯定。事實上,每一項比賽的形式都不同,有的是專門針對起泡酒或某-葡萄品種舉辦的,各自的參賽群體和影響力也有所不同,這主要取決於主辦方的實力(歷史影響、品酒團隊實力及客觀性等)。其實,印有獲獎標識的葡萄酒與無獲獎標識的葡萄酒沒有可比性,因為,參賽的只是一-小部分生產者,而大部分生產者都不會參加,尤其是以盈利為目的賽事。客觀地講,印有獲獎標識的葡萄酒質量只是比未參加比賽或未獲獎的葡萄酒更加可靠而已。因此,對辨別葡萄酒質量或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