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在很长一段时间,

铝饭盒装网兜儿里挂自行车把上,

一溜烟穿过小胡同赶着去上班。。。。

到了中午直奔食堂打饭。。。。。

偶尔回忆下青春,也可以谈笑风生~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1983年我参加了工作,

单位有一个很大的食堂,这食堂叫我震撼,

一共三层,能500人同时用餐。

第三层是领导和专家用餐的地方,一般人无权享用。

这食堂比我大学里的食堂大三、四倍,毕竟不是一个档次。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那时候每周换一次饭票,

钱票和饭票是与人民币等值的,是塑料片制作的。

换好后用一根皮筋扎好,一面是钱票,另一面是粮票。

每天中午12点职工们在饥肠辘辘的感受中直奔大食堂,

瞬时间这里被充斥得水泄不通。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饭菜名称用黑粉笔写在食堂窗口小菜板上,

大师傅还经常用简写字,

比如“芹菜”的菜是“艹”字头加上一个“才”字;

“豇豆”会写成“江豆”;

“肉炒蒜苗”还会写成“肉蒜台”,

拍黄瓜;等等等等,反正内容都是家常菜,

谁会在意是哪个字呢。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大师傅提前炒好了,盛在大铝盆里,

男同志是三、四两米饭加一两个菜,

女同志会是一二两米饭加一个菜,

盛菜都是大师傅掌勺,

盛多盛少往往根据大师傅的喜怒哀乐,

还根据平常的私人关系,反正不会有人吃不饱,

有人会剩下饭菜倒掉。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食堂里有座位,但是每个人打完饭都会端回办公室去吃,

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一些同事会凑在一起打扑克,

端起来吃一口再放在面前,手里翻着牌,

虽然麻烦可是不耽误娱乐,这时候是沟通感情的最好时光,

往往是谁与谁关系最好就能一眼看出来,

因为关系好才会凑在一起玩,关系默契才会打对家。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那几年实行打桥牌,

2000年的时候我和搭档

在大会堂还参加全国业余双人桥牌赛获得东西组的第二名,

奖励是法国产的扑克牌4副。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结婚后我媳妇继承了他母亲的生活传统,

每天早上都给我们俩做早饭,蒸上新米饭盛在饭盒底层,

再炒一个菜放在米饭上面,她说如果午饭没吃好,

得了胃病以后身体就完了,于是我开始了带饭,

每天早晨将饭盒用一段小绳子扎成十字,交到食堂,

中午大师傅用蒸锅蒸好。中午吃饭都不用排队了,

小窗口去取饭盒。时间一长跟食堂的师傅们混的可熟了。

(六七十年代我媳妇她妈也是对她爸这样经常带饭……)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有天一个大师傅对我说:看你媳妇有多疼你,

每天给你做好不同口味的饭菜。

我说大姐,是呀,有人疼真好。

别人一夸,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这让我们部门的同事很是羡慕。连很多女同事都说“做不到”。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后来因为业务的关系,工作需要调动,

2002年以后搬进了写字楼,职场内不让带入饭菜。

从那以后在也没有带过饭了。写字楼地下室有一个食堂,

菜的味道和原来单位食堂的味道差远了,

总是那几道菜,从来不变。

更甭说我媳妇的做饭的手艺了,没法儿比。

难怪,就此一家没得挑。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时间长了吃腻了,大家开始搜索周围的饭馆,

一个个品尝。你别小看那些小馆,味道还真的不一般。

二三月准保有新菜品推出,精品,不贵,量适中。

拍个片子“舌尖上的北京小馆”也是有可能的。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时间过得真快,刚上班在单位大食堂吃饭,

带饭都已经过去30多年了,米饭、馒头、花卷、包子......

猪肉炖粉条、鸡蛋炒西红柿,芝麻酱面......番茄鸡蛋汤、

香姑豆腐汤、紫菜汤、苦菜汤......这些美味可口的饭菜和汤,

满满的回忆就在眼前。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图片来自于网络)编排:赤耳

图1:这样做可以找到我们!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图2:这样做可以置顶我们!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合作联系微信号:lsy48334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